有“小李杜”之称的唐代诗人杜牧,流连歌舞场,为何能与杜甫齐名?
原创

有“小李杜”之称的唐代诗人杜牧,流连歌舞场,为何能与杜甫齐名?

好文

热门回答:

杜牧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之所以能和李白和杜甫的大李杜齐名

也并非浪得虚名

毕竟他们都有留传千古的诗作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杜牧的七律。数百年来

就在各个朝代传颂

即便是现在。连黄口小儿

也能脱口而出

可见其影响力

而且。杜牧除诗名之外

其散文也是大家

更为人津津乐道的是

杜牧特立洒脱。风流不羁的个性

在古代这样的个性不但不会让人诟病

反而是让人艳羡的

有一个千古独有的风流韵事

主角就是杜牧

唐朝有向名仕赠送家妓笼络感情

表示友情的做法

但通常都是主人有意为之

作为客人直接

向主人索要的事还是少有的

有一次。杜牧受邀请参加

尚书李愿举行家庭宴会

酒过三巡

杜牧垂涎主人的歌姬

崔紫云的美貌和才华

当场就向主人索要

当时大家都被他这个唐突的要求

逗笑了。看到他色眯眯猴急的样子

大家哄堂大笑之余。也为他捏一把汗

杜牧不愧是大才子

连忙口占一首诗来掩饰自己的尴尬

华堂今日绮筵开

谁召分司御史来

忽发狂言惊满坐

三重粉面一时回

吟罢立刻辞别。自己也觉得鲁莽

不好意思了

不过。李尚书见小杜大庭广众之下

求其赏赐美女。足见心诚

回头也把崔紫云送给了他

这样色胆包天的事。杜牧不止做过一次

当然。不是每次都成功

不过这些事迹

使得他的名气更大

和大李杜齐名也是顺理成章的了

其他观点:

杜牧是宰相杜佑之孙。一生坎坷。年少时研究《孙子兵法》。曾献计被采用。大获成功。23岁写成《阿房宫赋》。大和七年(833年)。杜牧被淮南节度使牛僧孺授予推官一职。后转为掌书记。负责节度使府的公文往来。京衔是监察御史里行。这时杜牧居住在扬州。特别喜欢宴游。大和九年。杜牧被朝廷征为监察御史。赴长安任职。分司东都。八月在东都洛阳上任。因此逃过了十一月的甘露之变的险恶风波。在这里他遇到了宣州市的故人张好好。写下了著名的《张好好诗》。在洛阳期间。由于职务清闲。他四处凭吊古迹。写下了不少诗篇。大家应该知道他的那首著名的怀古诗《赤壁》。杜牧当时任黄州刺史。游览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诗人借着赤壁遗物断戟追想当年周瑜的成功。是因为巧遇东风的侥幸。不然连二乔都将为曹操所有。杜牧这样看待周瑜。是一种自命不凡的表现。因为他自己也谙熟兵法。却空怀报负无处施展。在这里。以精巧的构思。含蓄的笔触。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激和苦闷之情。诗人曾到过金陵。在秦淮河两岸。写下了著名的七绝《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通过描写夜泊秦淮的所见所闻。表现了晚唐社会沉溺声色的腐败世风。抒写了诗人对国事日非的关切和忧虑。本诗情感深沉。讽刺深刻。明为批判歌女“不知亡国恨”。实际上是批判高官显贵不知忧国忧民。借用“后庭花”之典所指陈后主之事。映射权贵们的荒淫。这两句诗反映了晚唐社会昏暗。权贵们的空虚内心和腐朽灵魂。从而表达了以诗人为代表的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的忧虑。再有一首怀古诗《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这首诗本是诗人追忆扬州生活的抒情之作。从诗中看。他与扬州青楼女子来往甚密。诗酒风流。放浪不羁。但是。诗人做本诗的真意。在于感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并非某些文学史所说诗人如此写诗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放荡不羁、轻佻庸俗。《唐人绝句精华》云:“才人不得见重于时之意。发为本诗。读来但见其兀傲不平之态。世称杜牧诗情豪迈。又谓其不为龊龊小谨。即此等待可见其概。”我想。这也是我为杜牧为何流连歌舞场的解释!

那么。为什么杜牧能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甚至能与杜甫齐名呢?且不说杜牧在赋、古文方面的成就。单看诗歌方面。他的古诗、绝句、七律造诣非浅。在此不便举例太多。请看古今大家如何评价的呢?

(有人这样以为“诗词歌赋 方面。唐代诗人杜牧:距离大唐操盘手。只差那么一点点!”)

林建略《晚唐诗人杜牧之》认为。杜牧的诗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豪迈的。一是香艳的。前者“或为遣愁。或为吊古。或为感怀之作。多是用一种拗峭的笔调写成。立意奇特”;后者“大半是用一种清新的笔调来轻描淡写的。所以便不至满纸都脂粉气了”。王叔箱《诗人杜牧》认为。杜牧的“文是那样的陈厚奇变。诗又是那样的英姿雄发”。“他的诗辞旖旎动人。拗峭过甚。王西平《杜牧创作个性与艺术风格综论》指出。杜牧在表现上多用率真直赋;寓理于诗;用拗折法。而反说(翻案法)和设问则是杜牧拗变的主要手段。从而形成了豪爽俊健的风格。吴在庆《杜牧诗歌表现手法初探》认为。“他的诗歌之所以形象鲜明。富有感染力。这与他采用比喻、拟人、寓情于景、以景表情、对比等手法有更密切的关系。而翻案法、掉尾一波、设问深入、应用典故等表现手法对于开拓他诗歌的新意境。深化思想内涵。也不无作用。”“直抒胸臆、语法句式的倒置改变。这对于他古诗的豪爽劲健。惆搅不羁的风格有直接影响”。“而含蓄婉转、掉尾一波、寓情于景。以景表情、设问深入等更明显地有助于他绝句的远韵远神、流情婉转风格特色。”

又有李商隐《杜司勋》中说:高楼风雨感斯文。刻意伤春复伤别。短翼差池不及群。人间惟有杜司勋。

还有以下诗评:

《唐才子传》:后人评牧诗。如铜丸走坂。骏马注坡。谓圆快奋争也。

《宣和书谱》: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

刘熙载:其诗“雄姿英发”。细读杜牧。人如其诗。个性张扬。如鹤舞长空。俊朗飘逸。[11]

胡震亨:杜牧之门第既高。神颖复隽。感慨时事。条画率中机宜。居然具宰相作略。[12]

陆游:勋业文章意已阑。暮年不足是看山。江南寺寺楼堪倚。安得身如杜牧闲。

杨万里:不应李杜翻鲸海。更羡夔龙集凤池。道是樊川轻薄杀。犹将万户比千诗。

姜夔《扬州慢》:杜郎俊赏、豆范词工。和《琵琶仙》:十里扬州。三生杜牧。以及《鹧鸪天.十六夜出》:东风历历红楼下。谁识三生杜牧之。

看到这里。您是否也认同。曾经流连歌舞场的唐代诗人杜牧。完全可以与杜甫齐名呢?

其他观点:

首先更正下标题。“小李杜”是指两人。李商隐和杜牧。“大李杜”指李白和杜甫。这里“李杜”是并称。所以“小李杜”之称的唐代诗人杜牧这句话有待商榷。

“小李杜”“大李杜”身评回答里讲的很多了。这里不在累述。按当时朝代“大李杜”名望确实比“小李杜”大。但是。拿杜牧来说。作品不能超越杜甫。也还是有独到之处。你非要说杜甫强。我还就是喜欢杜牧呢。

至于说杜牧流连歌舞场。为何能与杜甫齐名。这是个伪命题。你说他沉迷风月。酒醉青楼。但不能否定他的才情。怎么不说李白酒喝的浑天黑暗。还能写出诗呢?我想你是说他不务正业。但你知不知道。你正业一辈子不会赶上杜牧一半。这就是人跟人的差距。

非要问为何能与杜甫齐名。简单直白名了。杜牧有才。还不够吗?这跟去不去风月舞场没直接关系。被抓进监狱坐牢的人。有才的人多的是。这个咱也不做累述。大家都有听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的这首诗还不够吗?太耳熟能详了。有时候。人的本事并不是你看到的表面。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曾温暖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几度无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46:41

    杜牧,杜甫,诗人,扬州,小李,赤壁,设问,晚唐,杏花村,紫云

  • 曾温暖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46:41

    没想到大家都对有“小李杜”之称的唐代诗人杜牧,流连歌舞场,为何能与杜甫齐名?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46:41

    杜牧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之所以能和李白和杜甫的大李杜齐名也并非浪得虚名毕竟他们都有留传千古的诗作清明时节雨纷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