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什么允许名字带龙?
原创

古代为什么允许名字带龙?

好文

热门回答:

龙是被现代人捧起来的。在古代的地位真没那么高!

这样吧。我们来看看从古至今龙的主要“工作”吧。弄明白这个。就知道为什么普通人名字里可以有龙。

在《山海经》当中。有一条著名的“应龙”。在黄帝和蚩尤掐架的时候。应龙出阵。干掉了蚩尤和夸父。立了大功——所以。这时候应龙是黄帝的“打手”。

黄帝晚年的时候。发明了鼎。然后一条金光闪闪的龙就飞了过来。然后拖着黄帝就上天了。这就是著名的皇帝乘龙升天的故事。也就是说。这时候的龙。是“座驾”。

再说说著名的“十二章纹”。大概从周代就形成的十二章纹。延续了整个帝制时代。是服饰等级的标志。从帝王到百官。都要严格遵循。十二章纹就是十二种图形(历代有所不同。所以实际上有十六种)。其中包括日月星辰等。还有龙。

不过要说明的是。在十二章纹当中。这些图案本身是平等的。没有说谁更重要。也就是说。龙这时候这是服装图案之一。

可能大家觉得“龙”是皇家专属。主要是从影视剧中看到的吧?

其实。在元朝以前。不仅“龙”没有在衣服上占多大地方(十二纹章大家平等的嘛)。甚至根本没把黄色作为皇家专用颜色。那时候的服装颜色。黑色和红色倒是很流行的。

元朝以后。明清时期。才开始在皇帝的“朝服”(不是平时穿的常服)上出现醒目的龙。

(宋朝皇帝的服装就很“简洁”)

(不要觉得上一幅是懒得画图案。看这个宋徽宗皇后的画像。衣服多漂亮)

但是实际上。龙只是作为一种特殊的形象出现。并不太代表它很尊贵或者有很大的忌讳。比如说清朝皇宫中除了龙袍。还有龙椅。还有碗筷甚至蜡烛等东西上。都有可能出现“龙”。就跟商标一样。这意味着什么?龙天天被坐在屁股底下?

所以。就算在元明清时期。龙也仅仅是“形象”属于皇家专用(本质上是扩大范围的“座驾”)。“龙”这个字是无所谓的。

所以在民间。只要不干明令禁止的逾越等级的事情。比如衣服上画个龙。比如在自己的凳子地下雕刻上龙。没有这么多讲究。

于是。大家的名字里有龙。很正常。

(《西游记》神仙聚餐还大量食用龙肝凤髓呢!)

对了。大量的野史笔记中。还有“坠龙”的传说。作者也完全不怕被朝廷追杀。比如说《西游记》里。神仙们还专门吃吃“龙肝凤髓”。《封神演义》中的哪吒还把一条龙扒皮抽筋呢……

所以。在古代。龙并不是这么尊贵的。没这么多忌讳。不信大家看看《康熙字典》。里面对“龙”有详细的解释。龙还是山名、官名、人名、复姓、玉名、草名……

到了近现代。龙才被捧这么高。把皇帝称为“真龙天子”。并不是十分遥远的事情。这个是出自姚雪垠的小说《李自成》。

龙的形象是一直在变化的。到了现在。它演变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很尊贵的。历史嘛。总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不能完全用现在的观念认识过去。

其他观点:

虽然古代很早就有避讳。但是避讳主要是用于人名。尤其是皇帝的名字。如汉文帝讳恒。以恒山为常山;晋景帝讳师。以师保为保傅。京师为京都;炀帝讳广。以广乐为长乐。广陵为江都;唐玄宗讳隆基。改隆州为阆中。隆康为普康等等。或者避讳皇太子名字。如唐高宗太子李弘。遂改弘文馆为昭文馆;避讳太后名字。如简文郑后讳阿春。改蕲春为蕲阳等。

后期虽然有其他避讳。如雍正时期。下令避讳孔子之名。将“丘”改为“邱”等。但大体上还是以人名为主。

而且。避讳在不同的朝代有所不同。有的避讳很严格。如唐代。有的则避讳宽松。如明代。明代甚至一些皇帝的名字都不用避讳。明孝宗名朱佑樘。而大臣作诗曾有“棠枤”字。

当然。也有一些避讳龙字的情况。但一般都是因为家讳。如郑成功的父亲名郑芝龙。所以郑成功将敌对势力许龙称为许隆。

法令规定避讳“龙”字的情况。有太平天国政权。曾明确规定避讳此字。

其他观点:

只要当朝皇帝的名字中没有龙字是可以用的。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一桥孤寂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6:10:33

    避讳,皇帝,黄帝,人名,十二章,龙肝凤髓,名字,西游记,尊贵,皇家

  • 入了迷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6:10:33

    没想到大家都对古代为什么允许名字带龙?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6:10:33

    龙是被现代人捧起来的。在古代的地位真没那么高!这样吧。我们来看看从古至今龙的主要“工作”吧。弄明白这个。就知道为什么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