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我是人社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工作人员。从事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设置、职称评聘及机关事业单位工勤岗位人员技术考核等工作。
事业单位的岗位分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及工勤类。其中管理类的晋升以组织提拔为主。专业技术类和工勤类岗位靠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工勤技术等级)实现岗位级别晋升。
专业技术岗位分为高级(1-4档为正高。5-7档为副高)。中级(8-10档)。初级(11-13档)。副高5档几乎是所有人的天花板。待遇最高。副高7档。即刚聘任副高职称时所待的岗位等级.一般情况下。3年是副高岗位等级晋级的基本年限。也就是说7档晋升至6档最少需要3年。6档晋升5档最少也需要3年。当然也有特殊情况(江苏教育系统。高级岗位晋升基本年限为4年;江苏水利系统。高级岗位晋升基本年限为2年)。每个档次的到手工资待遇差距约为300-500之间。所以。同样注意这只是基本年限。具体能不能聘任。还要结合单位的岗位空缺情况来看。
那么。单位的岗位是如何设定尼?以初中为例。高级岗位一般占比为30%。假如该学校有100名老师(不含任职校长)。那么该学校的高级岗位总体可设置30个。30个当中。正高与副高比例大致为3:7。即该学校可设置9个正高。21个副高。21个副高当中。五六七三个档次的比例要求为2:4:4。则五档可设置4个。六档可设置8个。七档可设置8个。当然。有些基层学校的层次限制。可能设置不到正高。那么也可30个均设置为副高。同样按照2:4:4进行分配。按照此方法进行计算。对照实际聘用情况。就可知道单位有无空缺岗位。
教育系统的高级岗位晋级竞争是所有系统中最为激烈的。每到职称晋级时刻。就到了矛盾集中爆发期。
其他观点:
教师工资中七档、六档、五档。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七岗、六岗和五岗。而这种岗位的划定是根据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进行的。
我国的体制内的单位主要分为两种。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比如财政局、人社局这些单位属于行政机关。里头的工作人员大多都是行政编制。也就是俗称的公务员;而学校、医院、研究所这些则属于事业单位。里头的工作人员是事业编制。
按照2006年人事部下发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我国事业单位分为三类岗位。分别是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和工勤岗。大多数的教师都是聘用在专业技术岗上工作的。
专业技术岗一共分为十三个等级。1到4级为正高级岗位。5到7级为副高级岗位。8到10级为中级岗位。11到13级为初级岗位。其中13级是员级岗位。
不同等级的岗位聘用需要相应的职称。比如要聘用中级岗位就需要中级职称。聘到副高级岗位就需要副高职称。
但是。每个单位的岗位都是有比例控制的。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1:3:6。也就是单位里有10个专业技术岗位。那么只能有1个人聘用到高级岗位。3个人聘用到中级岗位。虽然根据单位的级别或者功能的不同。这个比例会有所差异。但是并不会差太多。
而同个等级的岗位晋升相对会比较容易一些。比如在7级岗位上工作3年后。每年的年度考评都为合格及以上等次。那么就符合晋升到6级的条件了。
但是。各个等级的岗位内部也是有进行比例控制的。比如副高级岗位中。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那么就意味着如果单位有5个人聘用到副高级岗位上。那么只能有1个人可以聘用到5岗。2个人可以聘用到6岗。剩余2个人只能聘用到7岗。
可以看到。硬性的比例控制让职称的晋升之路变成了一座“独木桥”。从根本上限制了大多数事业编制专业技术人员的上升空间。如果更高级的专业技术岗位都已经被使用。那么就意味着在占据岗位的职工离开或者退休之前。新人是没有晋升机会的。
在人员流动性不高的学校中。基本上都是退休一个再上一个。已经有很多符合资格的老教师在排队等待了。对于新人来说只能加入排队的队伍熬年限。
所以教师的岗位晋升之路是非常困难的。能够晋升到7岗的教师是少之又少。与此同时。因为岗位等级是直接和岗位工资、绩效工资、精神文明奖等收入挂钩的。经过历次工资调整后。初级人员与高级人员的工资已相差近一倍。所以职称又是每个老师必须争取的。每年到职称评聘的时候。为了争取晋升名额。学校内部的矛盾是非常突出的。
不可否认。职称制度在这么多年来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让一大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但是这些年来职称制度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
一些教师不认真教学。整天围着评审指标转。耗去大量时间和精力。严重影响教育教学和科研质量;
一些老教师评聘上了高级职称以后。没有了上升空间就没有了工作积极性。开始混日子;
一些年轻教师工作表现优异。但因为没有职数无法晋升。工资待遇远低于老教师。大大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如何解决职称的问题。让职称晋升之路畅通。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虽然一些省份明确了在乡镇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累计10年及以上申报中级职称、20年及以上申报副高级职称、30年及以上申报正高级职称。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但是这种政策面向的群体太少。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随着公务员职级并行制度的实行。事业单位的管理岗位的晋升制度也已经在一些地区开展了试点。那么是否可以以此为参考。对专业技术岗位的晋升也做出类似的改变。
松开岗位的口子。取消职数的限制。只要工作业绩突出。具备相应的资格条件。均可直接晋升。
这样既可以避免教师为职称疲于奔命。让老师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学中。也可以缓和学校中教师间的关系。让教师们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用简单的回答让您了解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
欢迎关注我。如果有不同意见。请下方评论留言探讨!
其他观点:
教师工资中的七档、六档、五档是副高职称的三个岗位。其中五档最高。六档次之。七档最低。档次越高。工资越高。
一般来说。评上副高后。可聘七档岗位。七档至少三年后。如果具备条件。可晋升六档;六档至少满三年后。再晋升五档。五档是副高最高档次了。再往上就是正高了。
这三个档次工资相差多少呢?专就岗位工资这一项来说。七档为2773元。六档为3005元。五档为3405元。如果再算其它方面。工资差别就更大了。
副高职称釆取的是结构比倒控制法。五档、六档、七档比倒为2:4:4。在一所学校。一旦那个副高岗位聘用满了。不管你满了三年还是五年。甚至十年。也不管你有多优秀。只要没空缺。你就晋升不了高一档。这有很大机遇性。有人七档岗位刚满三年就进六档了。可有人等到退休也晋不了。只好带着遗憾养老去了。
取消职称指标限制。松开岗位口子。只要满足条件。均可直接晋级。这是老师们的心声。这既可避免老师们为晋升职称疲于奔命。又可让老师们全心教书育人。何乐而不为呢?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为什么喜欢的总是害自己最深的?背后有何规律?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学历低会导致爹不疼娘不爱且家庭成员不和睦吗?
- 刚刚离职的我现在还能从事哪些工作呢?
- 为何无人治理满大街逆行的送餐骑手?背后原因大揭秘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8783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桔子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岗位,职称,高级,副高,专业技术,教师,事业单位,单位,学校,工资
没想到大家都对教师工资中的七档、六档、五档是怎样划定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我是人社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工作人员。从事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设置、职称评聘及机关事业单位工勤岗位人员技术考核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