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小明王也就是张无忌的原型。他是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韩山童是最早起义反对元朝的起义军领袖之一。所以他的儿子韩林儿被当时的起义军推举为盟主。
小明王有点像楚汉之争前的楚怀王义帝熊心。只是个花架子而已。没有真正的实权。朱元璋也是起义军之一。在名义上也要依附于小明王。后来大明朝的明。也是出自于此。
可是等到朱元璋彻底击败对手陈友谅以后。这个小明王的作用就逐渐变小了。不光作用消失了。反倒是成为了朱元璋走上皇位的障碍。
为此朱元璋命令廖永忠去接小明王来应天。可是小明王的船在到达瓜洲之前就翻了。小明王韩林儿也因此溺水而亡。电视里的大虎原型。便是廖永忠。
战败陈友谅之前。朱元璋不敢动韩林儿。
韩林儿是白莲教领袖韩山童的儿子。被刘福通迎立为帝。建立了韩宋政权。为什么国号是宋呢?因为义军们宣称韩山童是宋徽宗的子孙后代。所以活该他们家的子孙领导华夏。
那么朱元璋跟他是什么关系呢?严格意义上来说。朱元璋是韩林儿的臣子。他是韩宋政权江南行省的丞相。是要听从韩林儿调遣的。
初。太祖驻和阳。郭子兴卒。林儿牒子兴子天叙为都元帅。张天祐为右副元帅。太祖为左副元帅。时太祖以孤军保一城。而林儿称宋后。四方响应。遂用其年号以令军中。林儿殁。始以明年为吴元年。其年。遣大将军定中原。顺帝北走。距林儿亡仅岁余。林儿僭号凡十二年。---《明史》
当韩林儿在安丰被张士诚围攻的时候。刘福通向朱元璋发出了勤王令。不少人劝朱元璋不要救援。可朱元璋毫不犹豫地前往安丰。将韩林儿救了出来。安置在了滁州。
可以说朱元璋这个时候对韩林儿还是非常厚道的。那么为什么朱元璋要这么做呢?其实理由很简单。因为韩林儿对朱元璋还有用。
韩林儿是红巾军的皇帝。至少是名义上的领袖。当时就连陈友谅都是红巾军将领出身。可见韩林儿在起义军中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
后来陈友谅称霸西南。朱元璋称霸东南。这两位红巾军的将领。自然是要争夺天下的。只要朱元璋手里拿捏着韩林儿。那就相当于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陈友谅怎么说都是红巾军起家的。如果他不尊奉韩林儿的圣旨。那么他就是背信弃义的小人。而朱元璋始终供奉着韩林儿。那他自然能够赢得大家的赞赏。
再说了韩山童的那些旧部。也会跟着韩林儿一起投靠朱元璋。这帮人对韩林儿还是有点忠心的。伺候好了韩林儿。那也等于招揽了一大帮忠臣义士。
所以朱元璋在击败陈友谅之前。实力上还达不到为所欲为的时候。自然是需要依靠韩林儿的声威。帮助自己击败陈友谅的。
陈友谅死后。韩林儿的作用也就彻底消失了。
鄱阳湖之战。是朱元璋万万没想到的结果。陈友谅先被朱文正在洪都挡住了85天之久。此后更是在鄱阳湖大战中被射死了。
陈友谅的死。对朱元璋来说。是天大的好事。为此朱元璋消灭了最大的对手。剩下的张士诚那就不足为惧了。
明年。张士诚将吕珍围安丰。林儿告急于太祖。太祖曰:“安丰破则士诚益强。”遂亲帅师往救。而珍已入城杀福通。太祖击走珍。以林儿归。居之滁州。明年。太祖为吴王。又二年。林儿卒。或曰太祖命廖永忠迎林儿归应天。至瓜步。覆舟沉于江云。---《明史》
这个时候朱元璋的地盘太大了。几乎占据了整个南方片区。他想要做皇帝。那也只是一句话的事儿了。
可是做皇帝之前。这面前还有一个障碍。那就是现任的皇帝小明王韩林儿。韩林儿是名义上的皇帝。也是红巾军的领袖。有他在。朱元璋这个皇帝名不正言不顺。
实力强大以后的朱元璋。胆子也够肥了。自然是想到除了小明王韩林儿。于是他让自己的部下廖永忠。前往滁州去接韩林儿。
他们的船走到半道上就翻了。韩林儿也因此葬身于水中。而廖永忠只是受到了朱元璋的惩罚。并没有为韩林儿殉葬。
说到这里。其实我们一眼就能看得出来。韩林儿的确是朱元璋给害死的。韩林儿不死。那朱元璋就没法子登基做皇帝。
这个时候的朱元璋。已经相继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等人。留着韩林儿又有什么用呢?当然了廖永忠在朱元璋建国以后。也没什么好下场。是被赐死的。
韩林儿和义帝熊心有着完美的相似。
韩林儿是韩山童的儿子。韩山童死后。韩林儿和母亲一同逃难。最终被刘福通找到。这才继承了皇位。成为了刘福通手里的傀儡。
其实楚汉之争前。义帝熊心也是一样。他是楚怀王的后代。项伯叔侄希望恢复楚国。所以就找来了放牛娃熊心继承王位。成为了项伯项羽叔侄手里的傀儡。
此后争霸天下的时候。跟他们俩也没什么关系。朱元璋和陈友谅都来自于红巾军。他们互相争夺天下。韩林儿却在一旁看热闹。
项羽和刘邦也都出自于楚怀王义帝的门下。可是后来项羽和刘邦纷争天下。熊心也只有引颈待戮的份。
两个人结局也极其相似。项羽灭了秦国以后。顺道也就把熊心给弄死了。而朱元璋在灭了陈友谅以后。把韩林儿给弄死了。由此可见。历史何其相似。做傀儡没什么好下场。
参考资料:《明史》
其他观点: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
因为实力强大的朱元璋再也不甘心居于小明王之下。他要自己当皇帝。他让廖永忠去接小明王到南京。廖永忠自然明白朱元璋的想法。过江的时候就把小明王扔到江里淹死了。那么朱元璋和小明王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势力比较大的一共有三支。分别是:
东线红巾军:白莲教主韩山童领导的。白莲教和弥勒教、明教混为一谈;
西线红巾军:弥勒教彭莹玉领导。推举徐寿辉做皇帝。后来被陈友谅篡夺;
第三支是张士诚在江浙一带领导的起义。
红巾军大起义爆发后。朱元璋参加了占据濠州的郭子兴的起义军。郭子兴属于东线红巾军。他们都认白莲教韩家为首领。
韩家几代人都是白莲教教主。传到韩山童时正好由于天灾人祸。民不聊生。他便想要组织白莲教众发动起义。可悲的是他刚定好起义的一切事项。被提前发觉的官府围剿身亡。教众们便拥戴他年幼的儿子韩林儿为新的白莲教教主。发动起义。立国号为宋。韩林儿就是小明王。
稍微提一下。白莲教、明教、弥勒教三者关系。他们的教义大同小异。鼓励人们在“明王”或者“弥勒佛”的带领下反抗现有的压迫。追寻美好的明天。三者相通。相互融合。所以韩林儿既是白莲教教主。也是明教的明王。
东线红巾军声势浩大。聚集了数十万人。攻城拔寨。几乎占据了整个黄淮。甚至一度打到辽东。从辽东迂回包围元大都。他们喊出两句口号。“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后来遭遇元朝名将察罕帖木儿和他外甥扩廓帖木儿(王保保)的狙击。红巾军一路败退。势头大挫。
反观朱元璋这边。被郭子兴招为女婿后。地位不断提高。因为有韩林儿的红巾军在北方抵抗蒙古人正面进攻。西面又有彭莹玉的红巾军抵抗压力。东面则是张士诚的起义军。所以郭子兴的红巾军基本上没有遇到正规政府军的围剿。面对的都是元军困守的孤城。
于是朱元璋向郭子兴申请。离开濠州开发新的根据地。壮大事业。在徐达、周德兴、汤和等儿时玩伴的支持下。先取定远。再下滁州。又有李善长、冯国用、冯国胜(冯胜)、廖永忠、常遇春等人的投靠。朱元璋建立了自己军队。拥有了争霸天下的班底。
郭子兴去世后。小明王传来圣旨。任命其子郭天叙为都元帅。统领郭子兴帐下的红巾军。任命朱元璋为右副元帅。虽然郭天叙为首。但是这个毛头小子没啥威望。军中主力战将又都是朱元璋心腹。所以这支红巾军基本上朱元璋说了算。
朱元璋准备过江攻打南京。郭天叙为了挣得威望。主动要求带兵出征。结果阵亡。这支军队就完全落入朱元璋手中。等朱元璋攻下南京后。军队已经发展到十万余人。兵强马壮。小明王也派人传来圣旨。任命朱元璋为江南行省平章。后来小明王在安丰被张士诚围攻。朱元璋亲自率军救出小明王。安置于滁州。小明王已经在朱元璋掌控之中了。次年朱元璋自立为吴王。
鄱阳湖决战。朱元璋战胜强敌陈友谅后。又挥师东进。围攻张士诚。团团围住张士诚都城平江(苏州)。眼看南方大局已定。朱元璋便想着更进一步。但是他名义上还是韩林儿的属臣。如果称帝会被天下人念叨。犹豫不决时刘伯温对他说“彼牧竖耳。奉之何为!”
于是朱元璋派廖永忠到滁州接韩林儿到南京。对外宣称要让韩林儿建都南京。奉其为皇帝。廖永忠也是也是心思玲珑之人。接上韩林儿。从瓜州(镇江)附近过江。直接就把韩林儿淹死了。对外宣称是船翻了。
朱元璋象征性地责怪了廖永忠。后来分封时还以此为借口。说廖永忠窥伺上意。本来要封他公爵的。这次只封为侯爵。小明王死后朱元璋便废黜了其龙凤年号。改为吴元年。2年后在南京登基称帝。建立大明。
其他观点: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农民军相继起义。其中实力最强劲。名声最响亮者。当属红军巾的领袖韩山童。
而后来的小明王韩林儿。正是韩山童的子嗣。喊出“弥勒降生。明王出世”口号的韩山童。对外打出的旗号却是反元复宋。
当时的朱元璋不过是韩山童麾下。一名微不足道的手下。韩山童兵败身死以后。他的儿子韩林儿被红巾军众将拥立为帝。自称小明王的韩林儿。为了安抚父亲旧部。便封郭天叙{朱元璋名义上的小舅子}。朱元璋等三人为红巾军的正副元帅。这时朱元璋效忠的对象。依然是韩林儿。
公元1363年。韩林儿被张士诚麾下将领围困于安丰。不听刘伯温从旁劝谏的朱元璋。竟然亲率大军救出了韩林儿。随后的韩林儿被朱元璋。安置在了滁州。
因营救旧主。朱元璋赢得了美名。被各地红巾军将领拥戴。与此同时朱元璋还派人。在滁州境内为韩林儿修建奢华的宫殿。
朱元璋此举正是想利用韩林儿小明王的号召力。拉拢各地红巾军将领。增强自己的实力。
在徐达等人的帮助下。朱元璋的实力变得越来越强。朱元璋占领南京后。随即建国大明。
这时已经自封吴王的朱元璋。虽然名义上依然奉韩林儿为主。但他已经有了不臣之心。
公元1366年五月。朱元璋派人前往滁州。准备将韩林儿接到自己身边{南京}。共享富贵。影视剧中讲述。朱元璋派去滁州。借韩林儿的人名叫大虎。而在正史中。朱元璋派去接韩林儿的人。却是未来的德庆侯廖永忠。
不想廖永忠护送韩林儿返回南京途中。乘坐御船的韩林儿。竟然意外坠江{瓜洲}而亡。韩林儿是不是朱元璋授意廖勇忠诛杀的呢?
韩林儿意外坠江而死。实在有太多可疑之处。
首先。皇帝{韩林儿}出行是必须要选择吉日的。当天晴空万里。为何韩林儿乘坐的御船会无缘无故沉没呢?
其次。迎接韩林儿前往南京的队伍必然声势浩大。整支船队中为何只有韩林儿乘坐的船只沉江了呢?而且随韩林儿乘船的嫔妃、宫女、太监。竟然都随他葬身江中。无一人生还。这么多人中竟然没有一个人会游泳?
眼见皇帝乘坐的船只沉江。廖永忠应该是什么反应?应该会在第一时间。极力营救坠江者。换言之宫女。太监中有一个会游泳的。就会被极力营救的廖勇忠救上来。
再者韩丽儿乘坐的御船都沉没了。为何廖永忠乘坐的小船却没有沉没{皇帝乘坐的船。规格应该大于臣子}?
众多宫女太监。无一人生还。说明了一个问题。廖永忠是在刻意杀人灭口。他杀人灭口的对象就是目睹韩林儿惨死经过的。一众妃嫔、太监、宫女。
既然排除了韩林儿意外坠江而亡的可能性。那又是谁想除掉韩林儿呢?很显然不敢擅作主张。除掉韩林儿的廖永忠。应该是得到了朱元璋的命令。
朱元璋建国称王。已经暴露了他的野心。此时羽翼已丰的朱元璋。已经不再需要利用韩林儿去拉拢其他红巾军将领。朱元璋又怎会允许。南京城内二王并存呢?
韩林儿死后。朱元璋并未因此治罪廖永忠。反而是对他越发信任。并委以重任。这说明让韩林儿意外坠江而死的廖永忠。正是得到了朱元璋的授意。
还有一件事情的发生。也能证明韩林儿之死和朱元璋有关。
公元1375年。廖永忠因犯下僭越{使用刻有龙凤纹饰的器皿}之罪。被朱元璋降旨赐死。此时朱元璋已经开始大肆屠戮功臣武将。廖永忠为何在此时。让朱元璋抓到自己的把柄呢?
有两种可能:
一、廖永忠掌握着朱元璋不为人知的秘密{将韩林儿沉江}。骄狂的他觉得朱元璋不敢杀他。
二、廖永忠犯下僭越之罪。根本就是朱元璋的刻意构陷。朱元璋的目的就是杀人灭口{朱元璋曾授意廖永忠。沉江韩林儿}。
不管是哪一种可能。都说明韩林儿之死的幕后主谋就是朱元璋。
朱元璋连岳父郭子兴的子嗣{郭天爵}都敢诛杀。更何况是已经对朱元璋失去利用价值的韩林儿呢?由此可见当年朱元璋亲率大军。前去营救韩林儿。可谓是深谋远虑。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为什么喜欢的总是害自己最深的?背后有何规律?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学历低会导致爹不疼娘不爱且家庭成员不和睦吗?
- 刚刚离职的我现在还能从事哪些工作呢?
- 为何无人治理满大街逆行的送餐骑手?背后原因大揭秘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90060.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桔子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朱元璋,明王,滁州,南京,白莲教,皇帝,太祖,起义军,项羽,吴王
没想到大家都对朱元璋为什么让大虎去杀小明王?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小明王也就是张无忌的原型。他是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韩山童是最早起义反对元朝的起义军领袖之一。所以他的儿子韩林儿被当时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