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陈友谅是一个怎样的人?
原创

历史上的陈友谅是一个怎样的人?

好文

热门回答:

谢邀。

一、简历

陈友谅。一代枭雄。元末南方红巾军领袖。渔民出身。曾充任县衙帖书。徐寿辉起义后。他与弟友仁、友贵投奔红巾军。任倪文俊部下簿掾。立有战功升任领兵元帅。 至正十七年(1357)。他袭杀倪文俊。兼有其众。自称平章政事。自是独揽大权。遂率军顺江东下破安庆。陷龙兴、瑞州。分兵取邵武、吉安。自入抚州。寻又取建昌、赣、汀、信、衢等地。直捣池州。后被朱元璋军击溃。 天完太平三年(1358)他联合赵普胜攻破安庆。乘胜连克江西、福建、浙江许多州县。尽有江西、湖广之地。天定元年(1359)。杀大将赵普胜。二年。杀徐寿辉后称帝。改国号为汉。后因日渐腐化。旧部纷纷离去。又与朱元璋相互攻伐。并多次战败。

大定二年(1363)。陈友谅乘势东下。声势浩大。大集舟师。往攻应天。其结果中了朱元璋埋伏之计。被杀的片甲不留。 后意孤注一掷。破釜沉舟。率大军六十万。与朱元璋决战。先攻南昌一孤城。八十余日久攻不下。后又在鄱阳湖与朱元璋决战。在九江口中流失而死。 陈友谅称帝四年。享年四十四岁。 其子陈里继位。次年为朱元璋所兼并。

二、评价

(1)纵观陈友谅一生。他亦是一条硬汉。在元朝末年众多的起义军中。大多起义军首领被朝廷招安。即使是朱元璋也曾经与朝廷暗通款曲。反之陈友谅自杀始至终坚决反对元朝外族腐败统治。不屈不挠。敢作敢当。端的是一条路走到底。誓死与朝廷分庭抗礼。

(2)史评陈友谅盗性糜常。杀人不眨眼。何知仁义。狡诈无比。而凶暴残虐尤过之。此人心黑手狠。阴险毒辣、迷信暴力、胆大妄为 。基本上没有什么他不敢干的。他杀上司。杀兄弟。杀曾经的有恩之人而毫不手软。绝不吝惜。他不知情谊、义气为何物。在陈友谅的字典里没有四书五经、经史子集、仁义道德。有的是‘’斩草除根‘’、‘’杀人灭口‘’、‘’无毒不丈夫‘’之类的蛇蝎心肠。 他杀上司倪文峻、徐寿辉;杀功臣大将赵普胜。吓得大将丁普郎和傅友德等竟投奔了朱元璋。

(3)朱元璋与陈友谅

有一句俗话叫‘’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陈友谅遇朱元璋之敌手。枭雄PK英雄。真乃小巫见大巫了。 朱元璋先是击败了战力与之相差无几。且军队人数比其还多的张士诚部。靠的就是他的文臣武将和开国元勋徐达和常遇春等将领。 之后朱元璋要对阵的就是军队训练有素且兵多将广的劲敌陈友谅了。

凭借朱元璋杰出的军事才能;文臣武将之和衷共济;扬长避短。以柔克刚之战术。陈友谅其死期就不远了。

陈友谅很快就尝到了杀功臣。杀大将的恶果。优秀将领赵普胜等的被杀。已经造成战力低下。军心涣散。人心尽失。 朱元璋以二十万兵力对阵陈友谅六十万。鄱阳湖之战。陈友谅以丢掉性命。惨败而告终。

陈友谅是一代枭雄。其具有良好的军事和政治才能。是具有出色的组织能力和带兵出众的人才。反抗元朝统治自始至终。从不妥协。亦是一条好汉。 但是他的生存法则是信奉杀人哲学。迷信暴力。乃至走火入魔。最后人心尽失。 笃信暴力之陈友谅。最终被暴力所葬送!

其他观点:

元朝末年。群雄并起。

当时中原共有三股势力最为强大。他们分别是朱元璋、张士诚和陈友谅。要论谋略与才干。朱元璋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不过若论当时谁的势力最大。谁最可能推翻元朝的统治。那绝对是陈友谅。

(陈友谅剧照)

那么。既然陈友谅的势力最为强大。又为什么会输给朱元璋呢?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陈友谅出生于1320年。籍贯湖北沔阳。即现在的湖北仙桃市。陈友谅是渔民之子。出生贫寒。早年间。他曾凭借自己的努力。担任了朝廷小吏。

与乞丐出身的朱元璋不同。陈友谅并非是因为吃不上饭。才决定要起义的。相反。他每天衣足饭饱。有时甚至还能收到一些孝敬。

但陈友谅不仅没有堕落。反而对元朝的统治感到非常失望。产生了要拯救天下苍生。完成民族复兴的想法。

1355年。徐寿辉派部将倪文俊攻破了沔阳。陈友谅也抓住机会。跟上了起义大潮。成为了倪文俊的手下。不久后。由于陈友谅出色的工作能力与战功积累。他很快被升为了领军元帅。

1357年。屡立战功的倪文俊开始对徐寿辉产生不满。他设计谋害徐寿辉。但最终计谋败露。倪文俊逃往黄州。向陈友谅寻求帮助。

志在天下陈友谅面对昔日的领导却毫不留情。他干净利落地杀掉了倪文俊。并吞并了他的军队。此后。陈友谅自称宣慰使。并接连拿下江西。安徽等地。一时间名扬天下。

(朱元璋剧照)

随着陈友谅的实力越来越强。朱元璋感受到了莫大的威胁。1359年。朱元璋利用离间计。成功让陈友谅斩杀了自己手下的大将赵普胜。到了第二年。建立了天完政权的徐寿辉想要迁都龙兴。而作为下属的陈友谅却一直不同意。

徐寿辉本身就对日益骄狂的陈友谅感到不满。一听他说反对。反而更加坚定了要迁都的决心。听闻此事之后。陈友谅立马安排手下在江州唱了一出好戏。并最终成功敲碎了徐寿辉的脑袋。

徐寿辉死后。陈友谅立马称帝。取国号为“汉”。改元“大义”。

当时。陈友谅地盘最广。实力最强。自然而然。他打起了朱元璋的主意。而朱元璋则担心遭到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围攻。便又一次派间谍诈降陈友谅。结果陈友谅果然中计。发起了大举进攻。最终他落败于朱元璋之手。也丢掉了江西。

1363年。陈友谅趁着朱元璋救援安丰之机。率大军杀向洪都。结果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在人数少于对方数十倍的情况下。硬是拖了陈友谅整整八十五天。一直到朱元璋的救兵到来。

(鄱阳湖水战)

听说朱元璋回来之后。陈友谅决定在鄱阳湖与朱元璋展开决战。

陈友谅的部队全都是铁索连环的大船。在战斗前期。将朱元璋的小船队打得喘不了气。但战斗到了关键时刻。却突然刮起了东北风。朱元璋立即下令使用火攻。陈友谅遭遇了赤壁之战曹操一样的尴尬。

最终。陈友谅大败而归。其弟弟陈友仁当场战死。在之后的突围中。陈友谅也被乱箭射死。一代枭雄就此陨落。

朱元璋曾说:“张士诚器小。陈友谅志骄。”

陈友谅确实是骄傲的。他一生在与元军的作战中。从来不曾接受招安。始终是血战到底。并且。在起义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他就能雄霸中原一大块土地。最终称帝改元。他确实是一位骄傲的枭雄。

可惜革命尚未成功。陈友谅显得骄傲得过早了。最终栽倒在朱元璋手里。

(参考资料:《明太祖实录》《陈友谅这一生》)

其他观点:

陈友谅于1320年出生在湖北仙桃。在家中排行老三。父辈以捕鱼为生。勉强养活一家老小。陈友谅自幼天资聪慧。悟性极强。在读书时成绩常常名列前茅。再加上一个算命先生看了他家的祖坟后对陈友谅说:“你家的风水很好。你长大后必定成为人上人”。此话让陈友谅一度欣喜不已。可谁知陈友谅直到31岁才当上元朝一个县级的刀笔小吏。这让满腔豪情壮志的他郁闷不已。

老祖宗有句古话叫“时来运转”。1355年。陈友谅终于等到了这个时运。当时起兵抗元的徐寿辉部将倪文俊带兵打下沔阳(湖北仙桃)。陈友谅揭竿为旗响应倪文俊。顺势投入到倪文俊帐下。陈友谅担当倪文俊的先锋部队。带兵打仗总是身先士卒。作战勇猛。连克数城。为此倪文俊给他加官进爵。并将部队划给他管理。



上图京剧《九江口》中陈友谅

综上所述陈友谅的一生。我们就可以非常清晰的知道陈友谅的为人了。年幼聪明好学。得志后杀了上级倪文俊、徐寿辉。实为不仁不义。卑鄙无耻。得势后自己当皇帝。说明此人野心大。权力欲望强。战败后再次反攻到底。说明此人意志坚定。报复心极强。鄱阳湖大战兵多将广还遭到惨败。说明此人有勇无谋。但是如果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陈友谅。也许他也是有功之人。首先他作为抗元领袖摧毁元朝在江南的势力。其次他开启沔阳三蒸文化。最后作为能与明太祖朱元璋并驾齐驱。逐鹿中原。亦是非常人也!不知你们对陈友谅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孤飘的蒲公英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念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6:59:05

    朱元璋,鄱阳湖,元朝,枭雄,大将,湖北,江西,朝廷,战力,江口

  • 心太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6:59:05

    没想到大家都对历史上的陈友谅是一个怎样的人?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6:59:05

    谢邀。一、简历陈友谅。一代枭雄。元末南方红巾军领袖。渔民出身。曾充任县衙帖书。徐寿辉起义后。他与弟友仁、友贵投奔红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