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岛问题上,有多少国家支持阿根廷,哪些国家支持英国?
原创

马岛问题上,有多少国家支持阿根廷,哪些国家支持英国?

好文

热门回答:

在马岛问题上。谁支持阿根廷。谁支持英国。其实很简单。看这些国家怎么叫这个岛的名字就知道了。凡是叫这个岛为“马尔维纳斯群岛”的。就是支持阿根廷的。因为这是阿根廷的官方地名;凡是叫这个岛为“福克兰群岛”的。就是支持英国的。因为这是英国定的名字。

国际上许多国家间的领土之争都有这个特点。比如日本的“北方四岛”。日本叫“北方四岛”。俄罗斯叫“南千岛群岛”;日本和韩国之间。还有“竹岛(独岛)”之争。别的国家用什么名字。就显示一种认同的倾向。表面上就是这么一种状况。在实际操作上。还有一些暗地里的东西。具体到“马岛问题”。有这么几个特点。

一、马岛问题的缘起、发展

马尔维纳斯群岛距阿根廷的本土大约500公里。与英国相距有半个地球远。但英国却宣称对它拥有主权。并取名叫“福克兰群岛”。

很早以前。这是个无人居住的荒岛。谁发现了就是谁的。英国人据此称:这个岛是英国航海家在1592年发现的。所以就是英国的。

实际情况世界人都明白。英国人欺负人。英国人说1592年发现的。就算是真的。但他从来没有实际控制这个群岛;倒是法国人在1764年实际控制了群岛。

看到法国人控制了马岛。英国人马上威胁法国。并派人占领了马岛。当时法国人打不过英国。所以。他们把马岛卖给了强大的西班牙。自己退出马岛。不管了。

西班牙在南美洲势力很大。几乎南美都是他的殖民地。所以。一个马岛他也没看在眼里。反正这个群岛是自己的。英国在上面有几个人也翻不了天。

事情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拖到1816年。西班牙结束在阿根廷的殖民统治。阿根廷人宣称对“马尔维纳斯群岛”拥有主权。

无论从地缘上。还是从西班牙在阿根廷的统治继承上。阿根廷人的立场合情合理。没毛病。

1820年11月。阿根廷人在岛上升起国旗宣示主权。霸道的英国人不干了。那时候他们实力正旺。立刻派军舰到达马岛;阿根廷没有办法。明显打不过啊。只好撤离马岛。

这个马岛归属的问题就这么一直拖到现在。

二、阿根廷处理得太毛糙

实际上。关于马岛归属。阿根廷一直在和英国谈判。英国也实在没能力支撑远在千里之外的小殖民地。他们早有放弃“马尔维纳斯群岛”的想法。

之所以谈判一直不顺利。无非是讨价还价。英国人想在临走之前赚一笔。这是英国人的天性。但阿根廷本来就不富裕。所以双方就这么来来回回地谈判。英国人也不着急。

其实阿根廷的发展条件非常好。但一直以来。阿根廷的军政府就不善于把国内搞好。到1981年。加尔铁里上台。国内经济一塌糊涂。通货膨胀率高达600%以上。别的国家经济每年长几个百分点。他们一年就下降11.4%。制造业更是萎缩的快没有了。国内失业、罢工。一天天地跟过年似的闹着。

面对这样的局面。加尔铁里一筹莫展。开始打起了民粹主义和转移矛盾的主要。他通过各种渠道暗示:阿根廷要强力收回马岛。但是令他想不通的是。没人理会。连当事人英国也跟没事人一样。

实际大家以为在“马岛”不会出什么事。因为英国正在逐步从马岛撤离军队。还限制给马岛居民“公民权”。这明显在表示要离开。所以。脑子不好的人才会开战。

恰好加尔铁里就是脑子短路了。非要舞枪弄刀地抢下马岛。问题是他枪也舞得不咋地。在没搞明白状况的情况下。毛毛糙糙就开干了。

加尔铁里这么毛糙地开干。有三个原因:

1、一直以来。军政府都是不明不白上台。稀里糊涂干事。阿根廷老百姓意见挺大;

2、加尔铁里上台时。情况真是太乱了。不好收拾。他想矛盾外引;

3、阿根廷的海军司令自大狂妄。他既是铁杆的恨英分子。又是加尔铁里的死忠粉。他想打仗。好来个青史留名。

1982年3月19日。阿根廷政府雇了一些人登陆了位于马岛以东1390公里处的南乔治亚岛。在那里建立营地、升起国旗。因为阿根廷有海军护航。英国派去的“坚忍”号破冰船跑到半路还是折返了。他们“坚忍”了一把。

加尔铁里见英国没什么声音。外交上也没什么动静。加上英国当时国内挺乱的。就以为没啥事了。于是在1982年4月2日。下令出兵占领马岛。马岛战争正式爆发。

一开始。阿根廷军队没遭到任何大规模抵抗。顺利就占领了马岛。还俘虏了几个岛上的英军。于是阿根廷对外宣布收复马岛。行使主权。

一夜之间。加尔铁里成为了国家英雄。以前的反政府游行示威变成支持政府的游行。加尔铁里站在总统府的阳台上。接受民众的敬意。过了几天。为了趁热打铁。固定民众的热情。加尔铁里亲自到岛上视察。全国人民激动得一片尖叫。千年耻辱得以昭雪。

三、美国态度很关键

美国一开始挺尴尬的。他们是阿根廷的道上大哥啊。江湖规矩。要照着点小弟。何况阿根廷这个小弟在地域上还是美国的后院。这个后院有一堆的小弟都看着呢。除了和阿根廷关系不对付的秘鲁。再说。加尔铁里上台。美国人是出了力的。他在阿根廷大力反 共、抓左翼人士。深得美国政府表扬。加尔铁里也经常和里根握手碰杯。所以。加尔铁里想。美国应该会帮自已。最差情况也是中立。

但是。加尔铁里失算了。美国和英国关系更铁。情同父子。阿根廷在美国那里只是个道上的小弟。比不了。美国从根上说。就是一帮在英国混不下去的清教徒建立的。虽然在英国混不下去。毕竟还是英国的血缘。打个比方。就像一不听话的儿子。自己跑到外面闯荡去了。他爸妈遭欺负。他能不帮吗?何况欺负他爸妈的是跟自己混江湖的小弟。

美国这么帮呢?他不好派兵去打。而是暗地里施加影响。威胁别的国家帮助英国。秘鲁就是例子。同时。美国发挥自己的特长。给英国提供情报。美国的卫星就是英国的卫星。天天盯着阿根廷;美国还开放海外基地给英国用。这些给英国后来的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对阿根廷。美国实施武器。搞得阿根廷后来的作战难以为继。因为阿根廷军火基本是美国的。

美国的态度很关键的。毕竟是世界警察吗。别的国家都要买它的面子。苦逼的阿根廷。他们的飞鱼导弹、超军旗飞机都是买法国的。本来法国还是有商业道德的。给阿根廷提供零部件。后来英国施压。法国才一百二十个不愿意地。停供了飞机部件;后来英国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被“飞鱼”导弹击沉。英国又要飞鱼导弹的战斗部解锁秘密。法国说啥也不干。因为这样就太不道德了。还是在美国的施压下。法国给了英国。

四、英国佬回光返照了一下

阿根廷毛毛糙糙地收了马岛。把英国人吓了一跳。他们怎么也想不通阿根廷为什么这个时候动手。明摆着英国人不想要了。这破地方远离本土一万三千多公里。没有经济价值。还在道德上受人指指点点。阿根廷开始搞小动作。英国人没当回事。没想到现在真的用武力收复这个岛。

这时的英国国内因为经济。乱成一锅粥。首相撒切尔夫人天天挨骂。而这个女人又是个保守得要命的人。她要改革英国乱发福利的状况。因为这样下去国家难以为继。谁都知道这样做是对的。但是谁都不说。因为这样得罪人。

马岛被阿根廷抢去了。怎么办?撒切尔夫人想都不想。必须战。如果就这么完了。大英帝国残存的脸面就彻底没有了。但是。下决心打也是要魄力的。因为要打就必须保证赢。不能赢。不是残存的脸面没有了。而是什么都没有了。从此任何人都可以踹英国一脚。

也有反对的。因为打是要很多钱的。英国本来就没多少钱。现在正消减福利呢。即使打赢了。这钱也收不回来。这是明显的。不然为什么准备放弃这破地方呢。但是。大多数人都要打。1956年。苏伊士运河被埃及强力收回。到现在英国还没缓过来。这都是以前祖宗抢来的东西。即使败家。也要慢慢败。

决心已下。就是行动了。实事求是地讲。英国人海军还是很有底蕴的。“百年海军”嘛。不是浪得虚名。我后来专门学习过马岛战争。分析过英国海军的行动。从表面上来讲。有几点值得我们学习:

1、训战一致不是演的。英国海军立刻动员所有海军。停止训练。投入作战。一般地。海军训练有“战训分离”的模式。也有“战训一致”的模式。英国海军就是“战训一致”的。保证随时可以投入战斗。命令一下。英国海军行动特别快。两天时间。一支规模庞大的有2万多士兵的特混舰队就建立了。并且马上开拔。

2、统筹用兵不是吹的。特混舰队是从英国北部开拔的。一路上。他把不断接收补给。离开本土后。补给也完成了。时间抢得好。既不耽误行动。又不耽误补给。英国海军补给的短片我看过。横向、纵向同时进行;干货、液货同时补给;行动来不及上的机械。就用士兵船艺来补。所以说。英军的统筹做得真的不错。

3、心狠手辣不是假的。到了战区附近。英国人首先干沉了阿根廷的旗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给阿根廷人心理上沉重一击。就像踢足球刚开场。他们先干脆利落地一脚远射得分。这对自己的士气是极大地鼓舞。之所以说英军心狠手辣。因为他们在出发前就向世界广播。划定战区为马岛周围200海里范围。但阿根廷的巡洋舰在这个范围之外。还是被英国潜艇突袭。死伤惨重。

五、这是不对称战争

所谓的“不对称”。是双方对战争的态度不对称:阿根廷寄希望于打不起来。英国要确保完胜。所以从态度上。阿根廷就输了。后来的结局也是必然的结果。阿根廷输得很惨。英国特混舰队到达后。就对马岛进行封锁。阿根廷怎么也打不破这个封锁圈。最重要原因是:

1、西方国家。尤其是以前殖民地国家。基本都支持英国。

他们这些国家和英国都是惺惺相惜的。尽管以前你争我抢。但现在都在没落。一方面。他们本能地要支持英国。毕竟都是强盗出身;另一方面。美国也在压着他们支持。包括德国。本来不想掺和进来。后来还是禁运阿根廷机械仪器;法国也不顾今后军火市场的信誉。出卖了阿根廷导弹的机密。

2、阿根廷的战争基础太薄弱。

阿根廷这个国家真的可惜了。那么好的资源。被几个军头弄成病夫。所以武器都是进口。平时西方国家对他都是笑容满面。卖给他武器;关键时刻。这些东西要么消耗了不能补充。要么压根就不能用。战场形势对英国是透明的。因为有美国的侦察卫星;而对于阿根廷就是完全空白。

3、阿根廷的空军真的强悍。

要不是后来飞机因为没有部件补充而不能飞。战争的结果会是另一个样子。阿根廷空军用一枚“飞鱼”导弹就击沉了英国牛X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那时号称世界最先进的新式驱逐舰。报了“贝尔格拉诺将军”号一箭之仇。后来连飞鱼导弹也没法用了。阿根廷空军就用炸弹对英军进行“掠桅轰炸”。给英国造成很大的困难。

但是。归根结底。这是一场不对处战争。英国有许多帮手。或明或暗。包括阿根廷边上的智利;阿根廷实际上没有几个帮手。即使同情。但是实力也没法帮助他。

不过。马岛最后应该还是会归阿根廷的。因为英国耗不起。最近。马岛之争又被翻腾出来。阿根廷要争气点。足球踢得那么好。小小马岛弄不回来。不科学啊。

其他观点:

马岛最早是由荷兰人在1600年左右发现的。但由于该岛面积不大。并且岛上土地非常贫瘠。所以这里一直无人问津。直到1764年法国人才首先在东岛建立居民点。

在法国人登陆马岛之后。英国人和西班牙人相继登陆该岛。次年。西班牙人出资购买了法国人的定居点。并宣布对该岛拥有主权。紧接着西班牙就将岛上所有的英国人全部驱逐。

1771年。英国人重新登陆马岛的西岛。但几年之后就因经济原因撤出该岛。不过英国政府并没有放弃对马岛的主权声索。

西班牙在马岛的统治维持到了1811年。在阿根廷独立之后。该岛又被转移到阿根廷政府手中。

1833年时隔半个世纪后。英国人再度卷土重来。将岛上的阿根廷官员全部赶走。重新控制了马岛。随后英国人开始向马岛移民。到至1885年。岛上已经有约1800名居民了。1892年。马岛正式成为英国殖民地。

对于英国人强占马岛。阿根廷政府是非常不满。但限于两国海军实力的差距。阿根廷一直没有武力夺岛。

二战之后。马岛问题被阿根廷提交到联合国。阿根廷政府认为。根据1494年的《托德西利亚斯条约》规定。马岛主权应该归属于西班牙帝国。而阿根廷从西班牙独立之后。马岛主权自然应该归属阿根廷。

对于马岛属于曾属于西班牙事实。英国人是无力反驳的。但是英国政府却坚持认为自己从1833年开始就对马岛进行了实际占有。到二战结束时已经上百年了。因此按照国际法马岛应该属于英国。并且。英国政府又借口维护马岛居民选择权。表示马岛人民不愿意加入阿根廷。所以坚决反对将马岛交给阿根廷。

因为在马岛问题上互不想让。马岛的归属也一直是英国和阿根廷之间的心结。

1982年4月2日拂晓。阿根廷军队5000余人登陆马岛并迅速控制全岛。而英国政府闻讯也立即对阿根廷宣战。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派出了一支海军特混编队。远赴南大西洋与阿根廷作战。

在战争打响之后。国际社会立即分成了两大阵营。多国纷纷选边站队。其中除了智利以外。其他全部的拉美国家都一致明确支持阿根廷。

除了拉美国家外。作为阿根廷曾经的宗主国。欧洲的西班牙也公开支持阿根廷。而与西班牙关系密切的葡萄牙也选择支持阿根廷。

但除了葡萄牙和西班牙以外。其他的西欧国家都在明里暗里支持英国。而在英国的施压之下。法国政府更是突然停止了向阿根廷供应飞鱼反舰导弹。大大削弱了阿根廷空军的实力。

总体来看。在英阿开战之后。拉美国家基本上都是支持阿根廷的。而绝大多说欧洲国家则是支持英国的。

除此以外。美国和苏联也在暗中分别支持英国和阿根廷。但是这两国都没有公开的选边战队。

美国和英国的关系不必多说。但美国也一直视自己为美洲老大。所以在英阿冲突中美国的身份非常地尴尬。为此。美国也是积极参与调停英阿冲突。不过在战争打响之后。美国还是选择支持英国。毕竟有许多美国人的祖坟都在英国呢。

苏联作为与美国针锋相对的世界两极之一。在马到问题上自然是要力挺阿根廷。但由于地理位置相聚太过遥远。苏联没能帮上太多的忙。不过莫斯科还是对阿根廷进行了声援。

马岛战争前后共打了两个多月。虽然阿根廷空军在海战中曾一举击沉了英国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但碍于两国整体军力的巨大差距。阿根廷最后还是输掉了战争。而本想成为民族英雄的加尔铁里将军也因此下台。这位铁血将军用一场失败的战争成就了英国撒切尔夫人的一世英名。

其他观点:

英阿马岛战争。成功的颠覆了一句话。那就是真理只存在于大炮的射程之内!现在这句话被改成了真理只存在于航空母舰的作战半径之内。

  这场战争的起因。在于阿根廷误判形势。1982年。世界杯卫冕冠军阿根廷足球队在当年的世界杯上的表现不佳。同样。他们国内的经济更是一天世界!在当时阿根廷军政府的统领之下。阿根廷国内。通货膨胀达到600%的可怕程度。也就是说。如果在年头上十块钱可以买个面包。那么。在当年的年底。这个面包的价格就已经飙升到了60块!通货膨胀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国内制造业指数出现断崖式下跌。国家的GDP更是重挫12%!面对如此窘境。任何一个政府要维持平稳的统治。都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很显然。阿根廷政府的这个经济成绩是不及格的。当然。办法总是比困难多。阿根廷政府就和我们有的高考考生一样。有一门课没有考好。就希望其他课程上多拿一些分数。于是阿根廷人把得分点瞄准到了马尔维纳斯群岛之上。

  马岛距离阿根廷本土只有600公里。而距离英国本土却有上13000公里之遥。1816年。阿根廷独立。随即派员管理马尔维纳斯群岛。1833年。英军入侵马岛。潘帕斯雄鹰遇到了约翰牛。仿佛就像得了禽流感一样。欲振乏力。英国人一枪不发就占领了全岛。尽管阿根廷一直宣称对马岛拥有主权。但始终没有多大的动作。

  而在1982年。阿根廷经济失败。人民怨声载道。为了转移人民的视线。阿根廷政府决定雄起一回。收复这失落了上百年的失地。当一次民族英雄。通过一次成功的对外行动。挽回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这个时间节点选择的其实挺不错的。80年代的英国早已不是日不落帝国。随着浩浩荡荡的民族独立运动。英国的殖民地海外领地纷纷丢失。英国人在海外的驻军也在进行收缩。更重要的是。当时的英国政府正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香港问题的谈判。这给了阿根廷政府一个错误的信号。那就是英国政府软弱可欺。阿根廷军队旌旗所指之处。马岛英军必然望风而降。马岛民众必然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至于伦敦的态度。他们能有什么态度?连远东第一大港口香港他们都要交还给中国了。更何况一个远离英国本土万里之遥的区区马尔维纳斯群岛!

年轻时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

  然而。听闻此事。英国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夫人震怒。老虎不出洞。真当我是三喵军团!大英帝国迅速进入战争状态。立即组织海军特混编队跨海远征阿根廷。航母出动。最新的海鹞垂直起降战斗机出动。皇家海军的大宝贝42型驱逐舰出动。核潜艇出动。大量航行在大西洋上一段货轮被紧急征用。充当航母。充当后勤舰只!发现英国人玩儿真的。阿根廷军政府也只能硬着头皮硬抗。   

在当时冷战的环境之下。对于马岛争端国际社会分为两拨。   

阿根廷不畏豪强收复失地的举动。获得了南美洲绝大多数国家的支持!这些拉美国家都旗帜鲜明的站在阿根廷这一边。唯有与阿根廷有领土争端的智利站在了英国这一边!   

在欧洲。曾经的南美洲两大霸王占领了几乎整个南美大陆的西班牙以及葡萄牙都旗帜鲜明的支持阿根廷收复失地的举动。但是。在整个西欧世界。阿根廷也就获得了这两个国家的支持。其他的西方发达国家清一色的支持英国。法国甚至终止了与阿根廷的军事合作。紧急叫停了飞鱼反舰导弹的出口!法国人的支持可谓是及时雨。这让撒切尔夫人大大的松了一口气。阿根廷人可是用所剩无几的飞鱼导弹已经把皇家

海军的骄傲谢菲尔德号送到了冰冷的大西洋海底。   

当然。作为美国的头号马仔。美国人自然也是支持这位大兄弟的。毕竟很多美国人的N代祖宗还是英国人呢!   

而当时的华约集团本着敌人反对的我支持。敌人支持的我反对的精神。以苏联为首的一大批东方国家纷纷站队阿根廷。不过由于莫斯科到马岛隔着半个地球。苏联人也没有办法帮上太多的忙。  

最终在这场不对称的战争中。劳师远征的英国最终战胜了就在家门口作战的阿根廷军队。用强大的国力碾压了弱小的阿根廷。代表大英帝国的米字旗再次飘扬在马岛的上空。   

可是同样是撒切尔夫人。这位对待阿根廷极为强硬的铁娘子。在香港问题上面对总设计师。也不得不从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其实铁娘子也好。绕指柔也好。都是撒切尔夫人!在对待国力较弱的国家时。撒切尔夫人更多的展现出铁娘子的一面。杀伐果断。而在面对一个告诉崛起的大国的时候。撒切尔夫人就变得长袖善舞!所以一切的一切都取决于一个国家国力的强弱!没有强大国力的保证。所谓的公平正义。就如同水中月镜中花。在这个盛行黑暗森林法则的世界。公平正义只存在于航母的作战半径之内!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眼泪、说拜拜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7:16:10

    阿根廷,英国,马岛,美国,撒切尔,英国人,都是,西班牙,国家,海军

  • 风流种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7:16:10

    没想到大家都对马岛问题上,有多少国家支持阿根廷,哪些国家支持英国?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7:16:10

    在马岛问题上。谁支持阿根廷。谁支持英国。其实很简单。看这些国家怎么叫这个岛的名字就知道了。凡是叫这个岛为“马尔维纳斯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