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司空图写的《二十四诗品》是怎样的书?
原创

唐朝司空图写的《二十四诗品》是怎样的书?

好文

热门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两个问题

1.《二十四诗品》到底是不是唐朝司空图写的?

2.《二十四诗品》这本书里面讲了什么内容?

第二个问题相对简单。百度百科里说的已经很详尽了。而要真是感受。就需要题主自己去阅读了。

简单说《二十四诗品》是一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的书。而且是关于诗歌的。因为作者将诗的风格细分为二十四种。即:雄浑、冲淡、纤秾、沉著、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所以书名称为《二十四诗品》。当然这又是不仅仅探讨诗歌风格的书。更是讨论文人境界的书。所以在后世才备受推崇。

如果题主想阅读《二十四诗品》。简单推荐几个还不错的版本。

①1983年齐鲁书社出版的。乔力的《二十四诗品探微》

②2013年浙江古籍出版的。罗仲鼎、蔡乃中注的《古典名著聚珍文库:二十四诗品》

③201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朱良志的《二十四诗品讲记》

现在来说说第一个问题。《二十四诗品》到底是不是唐朝司空图写的?

在1994年之前。大家公认的《二十四诗品》就是唐朝司空图写的。但是1994年秋天上海复旦大学的两位教授——陈尚君、汪涌豪——对《二十四诗品》的作者提出质疑。在学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1995年8月19日陈尚君教授在上海《作家报》发表《(二十四诗品)辨伪答客问》。文章认为《诗品》作者不是司空图。而是明人怀悦。《诗品》内容出自怀悦的《诗家一指》。

接着。张健博士在《北京大学学报》发表了一篇名叫的《诗家一指的产生年代与作荟卜——兼论(二十四诗品)作者问题》的文章。并把论文带到江西南昌在大会上发言。指出《诗品》作者怀悦及《诗品》出自《诗家一指》的错误。关于《二十四诗品》作者的问题讨论逐渐扩大。影响海内外。

1996年。《安徽大学学报》第2期载祖保泉、陶礼天先生合写的《诗家一指与二十四诗品作者问题》。对陈、汪所论进行反驳。此后出现许多相关学者针对《二十四诗品》作者的问题的研究。

2011年。陈尚君教授在《上海大学学报》发表了《<二十四诗品>伪书说再证》收回了《二十四诗品》是怀悦所著的观点。倾向于元人所作。

不过。目前已经学术界已经肯定。《二十四诗品》不是唐代司空图所做。而逐渐认为是元代虞集所作。

其他观点:

↑↑ 关注【文学名句】温暖情怀的文学。动人心坎的名句 → 记得点赞 ←

论述文体风格。魏时曹丕的《典论·论文》已开其源。其后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乃至唐释皎然《诗式》对他的论述不断发展深入。释皎然把诗歌的美学风格分为十九种。称之为“十九体”。司空图又把释皎然的“十九体”扩展为“二十四品”。论述不但更为缜密细致。且在美学理论上有很大发展。

在吸取前辈文论家论述的基础上。司空图从他自己的爱好和创作经验出发。把有唐以来近三百年唐诗发展的实践和辉煌的创作成果上升为理论。把诗歌的美学风格分为雄浑、冲淡、纤秾、沉着、高古、典雅、冼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等二十四品。每品各用十二句四言韵语来加以表述。以比喻、暗示、象征等形象思维的方法。让读者领悟其中的含义。如“纤秾”云“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深谷。时见美人。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柳阴路曲。流莺比邻。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二十四品”除论述二十四种诗歌美学风格外。在“雄浑”、“流动”诗品中。还表现了司空图对诗歌艺术美本质特征的认识和阐述。认为美的本质在于“道”。美既存在于自然与社会。所以。二十四品的美学风格。他是以不同的自然景物和社会现象作比喻的。这里的自然景物、社会现象已成为一种中介。司空图把他要阐述的诗歌风格美学翻译成蕴藏在自然界和社会物质、精神中的客观美。读者阅读时再加以还原。由对自然、社会中存在的客观美的认同。领悟到美学家要表达的理论含义。不少品语。还涉及到与形成风格、意境有关的创作方法问题。

司空图论诗最推崇王维、韦应物等人的风格。自己创作也追求“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多山林隐逸生活的描写。风调冲淡高远。富有韵味。因此。在他所论的二十四品风格中。他特别偏爱冲淡、自然、含蓄的美学风格。提倡“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含蓄品)、“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典雅品)、“神出古心。淡不可收”(清奇品)、“超以象外。得其环中”(雄浑品)、“与道俱往。著手成春”(自然品)。以为“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是比一般纤秾、致味更深一层的美学境界。

《二十四诗品》以其理论的深邃和论述方法的独特。在唐代。乃至在中国美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宋代的苏轼、严羽、清代的王士祯、袁枚、顾翰等人皆步武前式。其衣被美学家。非一代也。

关注【文学名句】遇见动人语言是美妙的缘。总有贴心文字温暖着你我↓↓ 记得点赞。喜欢就分享和收藏 ↓↓

其他观点:

司空图(837~908)。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 。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懿宗朝时曾被召为殿中侍御史。

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其《二十四诗品》是唐诗艺术高度发展的理论上的一种反映。是当时诗歌纯艺术论的一部集大成的著作。《二十四诗品》把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分为雄浑、含蓄、清奇、自然、高古、冼炼等二十四种风格。每格一品。每品用十二句形象化的四言韵语来比喻说明。对后世的文学批评和创作具有深刻的影响。

司空图论诗注重含蓄蕴藉的韵味与清远醇美的意境。提倡“咸酸之外”的“味外之旨”和“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的“韵外之致”;讲究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他特别推崇王维的诗风。也赞美过李白、杜甫之作与韩愈诗的气势奔腾。但并不专主一格。

司空图的美学思想包含多个层面。在其美学代表著作《二十四诗品》中。不仅有各类风格的阐释。而且蕴藏着创作方法的探索。还有诗人自身修养的指迷。这对当代美学亦有着较强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刘勰在《文心雕龙》篇中说:“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司空图也在他描述自然风格的诗作中写下如此几句“俯拾即是。不取之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其义是说真正美的诗境是任其自然而得。不必着意去搜寻。只要这诗句是从我们真如之心中、纯真之心中所生发的。那么信手拈来皆是春天。

从我们了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进一步的让我们感受到作诗同样需要启动我们的真心。远离真心便远离了自然。便会有很多的造作、很多的修饰。表现在诗作上。也失去了其美。

司空图说“诗中有虑犹须戒。莫向诗中着不平。”我们不能把诗当作我们发泄情绪的工具。诗是要将我们带向远方的。

萃辰天心书院。愿国学智慧走进千家万户……

您可以关注萃辰天心书院官方订阅号“萃辰天心国学传播”(cctxgxcb)。收听完整图文、音频哦~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情多浓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少女恶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8:06:41

    二十四,司空,风格,美学,自然,诗歌,雄浑,论述,作者,旷达

  • 情多浓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8:06:41

    没想到大家都对唐朝司空图写的《二十四诗品》是怎样的书?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8:06:41

    这个问题其实两个问题1.《二十四诗品》到底是不是唐朝司空图写的?2.《二十四诗品》这本书里面讲了什么内容?第二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