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未知牝牡之合而朘怒”是否说明老子重男轻女?
原创

《道德经》中“未知牝牡之合而朘怒”是否说明老子重男轻女?

好文

热门回答:

这句话是为了解释赤子。已经用赤子来类比道而举的一个例子。由于男婴有这样一个明显特征。因此用来举例子。一下摘自《人生成长的启示。老子全文解说》第五十五章。

婴儿(赤子)都有什么特点呢?由于被广漠的道海所包围。他们就如同拥有一层能量保护衣。使得他们可以免受到人们通常所面临的危险和伤害。比如一些蜂、蚊、毒虫、毒蛇。这些可以伤人的小动物就不会去袭扰婴儿;更大一些的凶猛野兽、凶猛的飞禽也不会像攻击成人那样攻击小婴儿。这种“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的现象说明了婴儿周围存在一个保护层。而这个保护层人们是看不见的。它像是科幻片里用特效展示的能量保护层一样。除此之外。婴儿手握东西的力气很大。尽管他的筋骨还很柔弱。如果是男婴。他的生殖器还可以勃起。尽管他对男女之事还一无所知。这些奇特的现象实际上是由于婴儿的生理、心里系统还处在距离“孔德”点相当近的位置。他的力量还可以像“孔德”那样聚合。也就是“精之至”。在四十二章里。我们了解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相互对立的阴阳、相互湮灭的正负电之所以能够存在。并相互配合组成常态的物质。就是因为在对立的它们之间冲进去了维持阴阳、正负可以相安无事的道。这样由道维持的平衡叫做“和”。婴儿终日嚎哭而嗓子可以不哑。只是因为婴儿的各个系统单元中有着充盈的道。可见。处在广漠的道海之中的婴儿。其内部系统由于道的充足而表现为超级的“和”。我们将这种状态叫做“和之至”。

其他观点:

老子<道德经>好用婴孩作喻。第五十五章即一例。此句即出于<道德经>第五十五章。全句如下:“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柔筋弱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

很显然老子在此章里。把那些道高德厚之人比作赤子。而赤子的一些生理反应只是自然而然的表现和他们的意识没有什何关系。小孩子男女性意识未开时。本不懂男女交合之事。但小鸡鸡有时也会勃起。这只是他们精力饱满的表现。并不是受到了外界色相的引诱。

老子观察入微连小孩儿的脧作之事亦观察到了。并得出结论:赤子之所以不受毒虫猛兽之害。皆因先天神完精足。道深德厚之人亦如赤子。百邪莫侵。

因此<道德经>是养生书。是兵书。是哲理诗与男尊女卑毫不沾边。当然传统文化的尊男卑女也是毋庸讳言的。

其他观点:

抱元守一。元為先天之本。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北海茫月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北海茫月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8:40:00

    赤子,婴儿,道德经,毒虫,保护层,猛兽,老子,之事,孔德,广漠

  • 情多浓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8:40:00

    没想到大家都对《道德经》中“未知牝牡之合而朘怒”是否说明老子重男轻女?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8:40:00

    这句话是为了解释赤子。已经用赤子来类比道而举的一个例子。由于男婴有这样一个明显特征。因此用来举例子。一下摘自《人生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