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里面如果魏和尚不死,会当什么官?你怎么看?
原创

《亮剑》里面如果魏和尚不死,会当什么官?你怎么看?

好文

热门回答:

解放初。连长。

再往后。看命。

魏和尚魏大勇是1940年加入独立团的。在牺牲前先后担任团政委赵刚和团长李云龙的警卫员。如果他不死。未来的发展可以参考两个人的轨迹。一个实际存在的。一个是虚拟的。

一、虚拟的是段鹏

段鹏虽然参加独立团时间比较晚。但一进来就和魏大勇成为搭档。同时也是李云龙最信得过的手下。他之后的发展轨迹是。解放战争时担任侦察连连长。解放后依然是上尉连长。后来被李云龙提拔为团参谋长。相当于中校军衔。(小说和电视剧人设和角色都不一样。本文参考电视剧)

魏大勇比段鹏早到独立团。又救过李云龙的命。按理说他的发展轨迹应该高过段鹏一头才对。但笔者认为魏大勇就算没牺牲。估计解放战争时和解放后最多也就是侦察连连长。

原因在于。段鹏等于是顶了魏大勇的缺。占了魏大勇该有的位置。也占据了老李心中魏和尚的位置。段鹏之后的一切其实都应该是魏大勇的。

当然。这是电视剧。李云龙敢直接把人从连长位置上提拔到团参谋长。现实中这种做法很困难。小说中说的是组建特种作战分队。分队是团级。

二、现实中的是王虏

李云龙的原型有好几个。其中着墨最多的应该是王疯子王近山。但剧中他和魏和尚的关系很可能取材于王近山的战友秦基伟。

秦基伟将军在抗战时期曾有一名和自己出生入死的警卫员。名字叫王虏。他在太行山区跟随秦基伟五六年。中间救过秦基伟的命。

解放后王虏担任了15军警卫连指导员。在上甘岭战役中奉命率领警卫连96名战士增援坑道。全连在路上遭遇美军炮火覆盖仅有24人到达目的地。王虏和几十名战友一起牺牲在增援的路上。消息传到军部。秦基伟痛心不已。

在魏和尚参加独立团的1940年。秦基伟担任的职务是一二九师新编十一旅副旅长。也就是说秦基伟比《亮剑》里担任独立团团长的李云龙要高半级。

解放后。秦基伟担任15军军长。李云龙担任C军军长。那么参照王虏的上升轨迹。魏大勇最合适的位置无疑也是侦察连连长或者警卫连连长。

综上。不论是现实中还是虚拟中。魏大勇如果不牺牲。在解放后最可能担任的就是军直属连队的连长一级军官。至于能否像小说中那样直接提到中校队长。小说中概率挺大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不太现实。

至于再往后。那就得看命运安排了。

其他观点:

负责任的说。当时的抗战军人根本没想过将来做什么官。

为什么?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下一秒就可能保不住命。


抗战爆发时。一个美国记者采访国军士兵:请问。如果战争胜利你了。你准备做什么呢?

萨沙写了这么多年抗战历史。只是为了一句话:为抗日牺牲的英灵们。永垂不朽。

其他观点:

华东野战军的战史记载。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战斗中。许多在济南战役中被俘的“解放战士”已经成为班里的骨干。担任班排长的大有人在。而到了战役第三阶段围困陈官庄杜聿明集团时。原黄百韬兵团的“解放战士”也已经有当班长甚至副排长的了。这就是“即俘即补、边打边提”的战场俘虏政策。不妨根据历史推敲剧情。此时李云龙抗战时期的另外一个警卫员段鹏。不过是华野2师的侦察连长。是不是职务偏低了?

其实也不算低。因为侦察连是比较特殊的战斗部队。基本都是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组成。俘虏成分很少。是师首长直接掌握的精锐分队。连长人选至关重要。如果老八路军战士段鹏下到普通野战部队去。当个营长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这可以跟前述解放战士担任的职务成比例推算。虽然那个时候我军尚没有成体系的军队级别和军衔标准。但是职务和岗位分量还是能够区分清楚的。

那么建国初期段鹏的职务是什么?福建海防部队C军B团参谋长啊。妥妥的副团职干部。所以解放战争后期他的职务确实达到了营级。然后才顺理成章提拔为副团级。再然后官当大了“没管住裤裆里的东西”。因为生活作风问题差点被处理转业。多亏军长李云龙挽救了他的军队生涯和政治生命。此间。之所以着重介绍段鹏的职务。是因为只有他最合适跟魏和尚进行比较。

因为魏大勇的从军资历比段鹏还要深厚。之前撰文介绍和讨论过。李云龙担任八路军第一批主力团(772团)的营长。肯定是1937年到1938年的事情。而当他奉命组建新部队“新编第一团”的时候。那已经是八路军的第二批主力团。也就是八路军第一次大发展时期。时间段应该在1938年底到1940年上半年。具体应以百团大战为分界线。而来自中央军72师的上士班长魏大勇。是李云龙刚刚调任独立团团长不久。就逃出战俘营参加了八路军的。

显著的标志在于。和尚陪着李云龙参加了消灭鬼子战地观察团的战斗。参加了激烈而残酷的反扫荡。还曾经救了团长的性命。“反扫荡”的时间点。是百团大战以后华北日酋多田骏发动“百万大战”实施报复作战期间。因此历史的细节证明。和尚的参军时间在1940年之前。不仅作战勇敢还有对李云龙的救命之恩。

如果不是两个人感情深厚的兄弟情份。也就是和尚不愿意离开李云龙的身边。下到一线部队去当个连长一点问题都没有。剧中李云龙曾经把这层意思说得很明白。意思是和尚跟着他当警卫员在职务上吃亏了。颇有歉咎之意。看过《彭德怀元帅》电视剧吗?彭总的警卫员石头一心想去作战部队。下面的首长最初就想给个连长。结果是彭总不答应才暂时先任命为排长。抗战期间的首长的警卫员。差不多是这个级别。

而段鹏是在八路军第二次大发展期间才参军的。也就是1943年底到1944年以后。重要标志是独立团重新组建了骑兵连。所以才有了和尚和段鹏被困时。八路军骑兵连飞奔解围的桥段。当两个人同时给李云龙做警卫员时。魏大勇总是欺负段鹏。那就是老兵对新兵的态度。从军事历史的经验来分析。到抗战末期假如和尚跟段鹏都健在。并且同时下部队的话。和尚的职务应该是连职或者副营职。而段鹏最多是排职或者副连职。这就是差距。

这样就清楚了。以魏和尚的资历和战功。假如没有意外牺牲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前。到解放战争初期至少是营职干部。而到了全国即将解放之前的淮海战役期间。那就得是副团职干部。再到了建国初期。既然段鹏都成为了野战部队的团参谋长。那魏大勇怎么也得是团职以上干部了。不可能低于段鹏吧?可是又不会太高。因为他并非红军出身。而是反正过来的蒋军士官。

所以下限讨论完。还涉及到一个天花板的上限问题。在没有特殊功绩的情况下(类似于吕正操团长的起义等等)。没有土地革命战争资历的抗日从军战士。正团职也是个槛了。再高也不现实。注意我们说的是战士而非干部。你像赵刚也没有当过红军。但人家是老地下党。延安抗大毕业的三八式干部。走出校门就可以当八路军第二批主力团的团政委。资历和级别在那呢。

可以举真实的例子说明。比如在1947年孟良崮战役中。最先攻上山顶的是华野六纵特务团。而副团长何凤山就曾经是粟裕的机要员。那还是1938年新四军组建东进的先遣支队时期。粟裕任支队司令员。而江西红小鬼出身的何凤山(15岁参军)就担任粟裕将军身边的机要员。也没有一官半职。到解放战争初期的1947年。出任特务团副团长。到淮海战役期间已经是副师长、师长。建国初期是副军长、内蒙古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开国大校军衔。

所以跟何凤山这样的老红军相比。魏和尚仍然差着一个段位。并没有红小鬼的资历。无特殊情况下很难晋升到副师级或者正师级干部。毕竟他也没啥文化。一介武夫而。因此在上下限都能够界定的情况下。魏和尚如果活到了战争结束。最可能最合适的职务就是团长。或者等同于团长的其他职务。比如师里面的副参谋长等等。再高再低都不符合历史。

那么到了1955年授衔时。适配的就是中校军衔。获授上校估计都会很难。是不是这样?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写相思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少女恶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8:43:08

    连长,和尚,警卫员,解放战争,职务,的是,独立团,淮海战役,团职,侦察连

  • 写相思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8:43:08

    没想到大家都对《亮剑》里面如果魏和尚不死,会当什么官?你怎么看?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8:43:08

    解放初。连长。再往后。看命。魏和尚魏大勇是1940年加入独立团的。在牺牲前先后担任团政委赵刚和团长李云龙的警卫员。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