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记录仪五花八门,到底哪个品牌的比较靠谱,欢迎推荐?
原创

行车记录仪五花八门,到底哪个品牌的比较靠谱,欢迎推荐?

好文

热门回答:


我选这款行车记录仪。主要是看中它这几个功能:

1.广角适中。算是相对和谐地兼顾了视野和画面畸变

2.没有内置电池。避免了锂电池夏天暴晒的隐患

3.点烟器取电。相当于额外接了个小电器。熄火就断电。不耗电瓶。不破坏原车电路。(停车监控功能我不需要。因为车位正对着小区监控)

4.支持60FPS摄录。旁边的车快速经过时更容易看清车牌

5.记录仪本机自身就可以当回放终端。发生事故可以当场调取录像供交警取证。方便。

6.自重小(因为没有电池)。粘久了不容易掉。

7.我自己的车原厂后视镜带自动防眩目。倒车影像也有。用不着买前后摄录和代替后视镜那种了。

当然。还有几个行车记录仪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能。需要说一下:

1.循环录影(存储空间满后新记录自动覆盖最早的记录)

2.紧急录影(机内带有G值传感器。侦测到剧烈碰撞后把前几分钟的影像单独保存。不会被循环覆盖)

3.给出多种清晰度选择。让车主自己权衡画质和存储空间的利弊。

4.分辨率不是越大越好。不要过于迷信1296P、1440P。只要不低于1080P就够了。因为高分辨率的代价是读写速度慢、占用空间大、缩短循环录影周期(比如你突然想看4天前的影像。结果发现因为空间存满已经被覆盖了)。

5.广角也不是越大越好。视野越广。画面畸变就越明显。有可能干扰回放取证时对事发现场实际情况的正确判断。

其他观点:

行车记录仪一般就是品牌比较多。个人用的是360的记录仪。这个品牌也是一个大品牌。我竟用了有六年时间了。到现在没有一点问题。前后双录。停车监控。也可以上网。又有自拍功能。也是运动的DV。百度都有。碰撞监控自动锁定。有的行车记录仪。没有内存满了自动覆盖这个功能。但是这个360的记录仪所有功能都有。用了这几年也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强烈推荐360。



其他观点:

行车记录仪类型建议选项「智能网联型」-2021年后无需自行装备

内容概述:

行车记录仪类型

记录仪取电方式

新规执行后的记录仪与配置升级

汽车落地后有哪些配置需要加装?相信对于导航机或大灯等刚需配置的加装都会存在争议。但是行车记录仪几乎是每台车都会安装;因为汽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大。同时非机动车与行人的基数当然还是很夸张。遵守交规的程度有进步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为了避免发生交通事故后的定责出现争议。记录仪则显得非常重要。

那么哪种类型的记录仪的使用体验最好呢?

智能程度·两级标准

行车记录仪的本质只是一套「车辆视讯监控系统」。核心硬件包括:摄像头。存储器以及线束;老师的记录仪多为一体化集成类型。单摄像头只能监控车辆前方。

而且信息的存储空间非常小。在有效的ROM中。实现存在很短时间的记录;新的信息写入后旧的信息救会被删除。特殊情况是会影响调取视频记录内容的。同时获取信息的方式也非常原始。方式多为拆掉记忆卡在电脑上逐一查询;所以在现场需要数据举证时。往往会有非常高的时间成本。这种记录仪价格很低但不建议选择。

【智能网联·记录仪】就像是早期的闭路电视监控设备“联网”了。只要摄录设备联网。通过APP则可以实现远程使用手机等智能终端随时查询并下载信息。

这种技术当然也是可以小型化的。说白了就是给行车记录仪加上蓝牙、GPRS或WIFI模块;现场通过手机即可最快的调取最新的影像记录。同时通过配套按键或者手机操控。还可以做到记录内容作为VLOG的内容上传并分享。重要的内容可以随时互联。心情的分享和问题的求证效率也会非常高。这就是网联记录仪的优势。至于品牌当然建议IT领域的知名品牌。基本没有听说过的品牌则要甚至一些。

记录仪·取电问题

说明:碰撞感应信息记录基本是记录仪的通用配置。但是有振动感应自启动的记录仪其实要慎用;大部分汽车用户认为需要这项配置。原因是担心夜间停车时车辆被碰撞。有记录仪也许能够记录信息以找到肇事人或车辆。

然而这种概率实际很低。因为记录仪的夜间摄录能力会很差。几百元一个的记录仪的感光元件都是非常小的CMOS。在照明很差的环境中难以清晰的记录到人脸或车辆信息;于是则不得不使用LED灯珠补光。但效果依旧是相当差的。可是耗电量却不低。如果停车区域人流量或车流量过大。电瓶小小的容量扛得住吗?

重点:正常情况下的车辆碰撞往往不会逃逸。因为只要查获则可以肇事逃逸处理。金额达到一定的程度则要负刑责。而且还要直接注销驾驶证;目前道路监控设备几乎无死角。所以这种问题并不是很多。

而主观的想要破坏车辆。有多少记录仪也没有用。原因很简单——有口罩或防风面罩。当然还有头盔。曾经的邻居因为停车不讲究而经常被划车。于是装了一套全时监控记录仪。最终面对的是几十米开外飞来的红砖……所以不要寄希望于记录仪的停车监控。这种设备主要用于行驶中。

取电方式:在不考虑停车监控的前提下。最简单的取电方式是用电压器的12V插头;不过这是最差的方式。因为线束往往还是外露。最多用线卡固定但又比较难看。同时还会有过长的导线。解决方式大多是握成一圈塞进中控台的空隙处;然而导线的绝缘层会在高频率的震动中磨损。一旦搭线短路则有可能起火。这不是危言耸听。此类案例并不是少数且实际经历过。

所以取电建议规范布线。线束屡直塞进顶棚。从A柱内饰板内部走线。饰板其实很好拆;线束要用线卡扎紧。从中控台孔位总到下部的保险盒。取电要用专用「取电器」。减掉多余的是线束和12V电压器的取电器。与专用取电器的导线连接后用绝缘胶带固定。加上相同的保险丝后即可找取电位置了。

不想用停车监控就选ACC电路。在保险盒盖板的位置上会有说明哪些是ACC;这一电路要在启动开关拧到ACC挡后才会通电。启动后会全时通电。熄火后会延迟30秒左右断电。反之想要停车监控则要找常电。也就是熄火后也会供电的电路。盖板上也会有标注。剩下的就是要注意避免长时间停车。否则容量大多都在半度电左右的电瓶会很容易亏电。

新规标准

参考《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2017(GB7258)版本。这一版本替代的是2012年执行的老款标准。其中有一条内容非常重要。

15.4-8.6.6说明乘用车应配备时间数据记录系统(类似于黑匣子)。或者车载视频行驶记录装置。自本标准实行之日起的第37个月。开始对新生产车实施。

这项规定说明了以后的新车会随车配备行车记录仪。因不满足安全技术条件的车辆。理论上是不允许上市销售的。比如具备汽车形态的老年代步车。

这一标准是从2018.1.1日其开始实施。2018年-12个月、2019年-12个月、2020年-12个月。到2021年的第一天就得执行新规。至此新车再也不用考虑记录仪的问题了。

至于类型应当多以视频记录为主。因为这套设备的技术门槛很低。制造成本也不是那么高;而且存在摄录设备则基本等于车辆会有车机。最低标准也会是流媒体后视镜——增加后摄像头则会多出倒车影像。所以很多配置的改加装都会成为过去式了。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授权发布

欢迎转发留言讨论。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对不起是种借口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8:53:53

    记录仪,行车,车辆,的是,会有,方式,信息,这一,标准,都会

  • 归属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8:53:53

    没想到大家都对行车记录仪五花八门,到底哪个品牌的比较靠谱,欢迎推荐?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8:53:53

    我选这款行车记录仪。主要是看中它这几个功能:1.广角适中。算是相对和谐地兼顾了视野和画面畸变2.没有内置电池。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