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这一战清朝确实败的极惨。说全军覆没并不为过。而且损失的都是精锐部队。后果也非常严重。原定西北两路合围被彻底突破。清朝经营多年才取得的绝对优势几乎丧失。可以算做清朝中期军事上最惨痛的失败。需要重点指出的是。这次惨败清军的京营八旗也损失惨重。那是清朝最精锐的武力。
战争背景——反复的准格尔
康熙年间。噶尔丹东征。康熙连续三次御驾亲征终于平定。葛尔丹被杀。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侵入准格尔。并且挑动罗卜藏丹津反叛。罗卜藏丹津被年羹尧平定。继位不久的雍正与策妄阿拉布坦议和。划定边界。
1727年策妄阿拉布坦暴毙。其子噶尔丹策零继位。开始着手训练火器兵“包沁”。并于1728年再次叛乱。1729年10月雍正发兵西北两路围剿葛尔丹。1730年策零请擒罗卜藏丹增议和。雍正决定暂缓进兵。中缓兵之计。1730年秋。完成集结的策零再次进攻清朝。战争一触即发。
军力对比——暗含杀机的对手
准格尔部:由策零亲自带领。将领涵盖准格尔部几乎所有精锐。
骑兵:24000名
炮兵:1000名
步兵:4000名
火器兵:1000名
总兵力3万。以骑兵为主。野战能力强悍。但缺乏工程器械。虽然炮兵的火炮较先进。但数量稀少。攻城能力很差。
清军:富尔丹亲自率队。顷承郡王锡保随军掌振武将军印、副将巴赛、查弼纳。前锋将军丁寿、副统领塔尔岱。云集各地将领数十名。可以说人才济济。
京营八旗兵:6000人(可以说在雍正朝京营八旗是单兵素质最好。装备最强的部队。所有兵员都是满洲和蒙古八旗中精选而来。前锋营的鸟枪配置率一度达到一半以上)。
车骑营:9000人(岳钟琪所创战车部队。每车宽两尺。长五尺。由五名士兵操作。是一种多功能部队。可以运粮。可以结阵防守。也可以阻挡骑兵冲击)。
奉天等地各驻军抽调部队:8800人(这部分兵员比较杂。有黑龙江达斡尔等部猎手出身的鸟枪兵精锐2000人。也有奉天的满洲骑兵。还有土默特等部的蒙古骑兵。还有宁夏的驻地步兵)。
总兵力23800人。部队构成非常庞杂。肯定存在令出多门的问题。而且主将是公爵。却由郡王掌将军印。本身就是重大问题。但优势也很明显。还有西路军配合。并且可以据城而守。只要不贪功冒进就问题不大。
战前准备——简单的烟雾弹
策零命令一万部队据河上游驻扎。剩下两万主力在河边的博克托岭埋伏。又让心腹塔苏尔海丹巴故意被清军抓住。此人供述策零虽然发兵3万。但与妹夫不和。所以实际兵力只有两万。而且已经分兵。其主力驻扎在博克托岭。
战争经过——单纯的各个击破
六月初九:丁寿所部第一队抓获准噶尔巡逻兵。其称此地距离准噶尔部前锋部队不足三日路程。该前锋部队不足千人。尚未扎营。富尔丹令丁寿急行军。丁寿部连赶路数日。一无所获。
六月十七日:清军再次抓获巡逻兵。称2000人的准格尔部队驻扎博克托岭。富尔丹又令先锋素图部直扑过去。同时富尔丹将大营驻扎在和通泊附近。
六月十八日:丁寿部遇准格尔兵。斩敌400。其余均翻山逃窜。富尔丹坚定了博克托岭有小股敌军的信心。带领主力开始急行军。
六月十九日:富尔丹率主力与前锋部队汇合。开始向博克托岭进军。
六月二十日:清军进入博克托岭。伏兵四起。以骑兵居高临下向清军反复冲击。富尔丹亲自组织反击。奈何仰攻难进。豪无战果。这时的富尔丹才恢复了几分宿将本色。判断再不突围非常可能本全歼。于是下令突围。
六月二十一日:策零发觉清军突围意图。猛攻清军两翼。富尔丹将主力一分为二分别支援。但天降大雨冰雹。救援未果。
六月二十二日:东翼觉罗海兰突出重围。丁寿、素图两名将领自杀;西翼主将塔尔岱苦苦支撑。富尔丹于是命令最精锐的达斡尔鸟枪兵支援。结果鸟枪兵刚一接敌就溃散。西翼部队覆没。塔尔岱仅以身免。马尔齐自杀。
六月二十三日:富尔丹率清军残余主力突围。回到和通泊大营。策零趁其立足未稳。包围大营。蒙古科尔沁部骑兵陷在大营外。作为主力的土默特部骑兵回军救援。这时其余清军见土默特部大旗居然在敌军中。错认主力已被包围。纷纷溃散。
六月二十四日:清军将领永国、觉罗海兰、岱豪自杀。查弼纳、巴赛、达福、马尔萨、舒楞额战死。主将富尔丹混在乱兵中突围成功。准格尔部一路追击到河边收兵。
战役总结——自古知兵非好战
这场战役的第一责任人无疑是主将富尔丹。他一错再错。终于将清军全部葬送在阿尔泰山边。从军力到军队结构没有一样占优势。他就敢相信一个俘虏的话主动出击;从地形到天气没有一样明确。他就敢主动和前锋部队汇合。终于把清军送进了包围圈。
这样也就罢了。发现中伏后不赶紧突围。心存侥幸的仰攻山头。把宝贵的战马消耗了近5层。这时候再想突围已经千难万难。最后就是建在和通泊的大营。居然依湖而建。准格尔包围大营的时候只需要两面就行。营内清军突围就是在用添柴战术送人头。这么多问题汇集到一起。全军覆没一点都不意外。
这一系列错误的源头其实只有一个。富尔丹被一个贪字迷惑。因贪功而好战。因好战而求战。终于不可收拾。
其他观点:
我们知道大清一向是欺软怕硬的主。在跟明军交锋时那是以一当十。无往不胜。在和李自成过招的时候。也是砍瓜切菜一般。如入无人之境。在扬州、在嘉定面对手无寸铁的百姓。八旗子弟个个奋勇当先。神兵天降一般;可这些军队都是欺软怕硬的主。就是俗话说的见神敬见鬼弄。
但大清也不是绝对的内战内行。有一次在内战中也遭遇过惨败。全军覆灭。这就是鲜为人知的和通泊之战。
1644年。多尔衮带着十万清军进京。满清取代了明朝成为中国新一代统治者。
与此同时。中国西北的准格尔部羽翼也渐渐丰满。悄悄崛起。在头领噶尔丹的带领下国力蒸蒸日上。生机勃勃。
在17世纪末期。雄心勃勃的噶尔丹已经不满足于蒙古草原那一片天空。他要重现先人辉煌、重建千秋伟业。噶尔丹带兵东进。壮志未酬。死在东征的路上。噶尔丹的接班人的准噶尔汗策也是个有仇必报的好汉。他厉兵秣马。循序渐进。步步为营悄悄向东发展。
眼看着准格尔地盘滚雪球似的不停扩展。康熙心里毛了。怕这个噶尔丹成了气候。威胁到满清江山。于是康熙爷发威御驾亲征。但几次都收效甚微。都没有把噶尔丹打服了。而且噶尔丹精通游击战的16字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把康熙气得嗷嗷叫。干瞪眼。满清一直想剪除这个心头大患。但一直力不从心。
可是。这场精心准备的战争竟然以惨败结束。
准格尔虽然地广人少。兵力不足。但游牧民族个个彪悍无比。身强力壮。而且蒙古人的兵器早已今非昔比。都已经鸟枪换炮。而且还是俄罗斯、欧洲那边的大威力火炮。虽然还有一部分是山寨的。但比起大清的武器。不知道先进了多少。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
清兵这次讨伐准格尔的统帅叫傅尔丹。这是个非常有头脑的将军。快到准格尔的时候。他担心自己孤军深入有去无回。兵分两路进攻。并特意留下一部分人马接应。然后带领主力安营扎寨。派先头部队先去探听虚实。
因为当时雍正发兵的时候。是根据情报准格尔内部因为接班人问题起了内讧。雍正才下令乘人之危攻打准格尔。但傅尔丹对此消息始终半信半疑。所以傅尔丹要先落实一下。
6月18日。清军先头部队赶到。到准格尔以后才发现人家严阵以待。根本就没有什么内讧。雍正爷想乘人之危却被人家挖坑。
擒贼先擒王。射人先射马。首当其冲的是清军中最精锐的部队几千黑龙江八旗军。八旗军的先头部队遭到了准噶尔部队的新式火炮迎头痛击。八旗军不知所措。四散奔逃。
清军精锐被打散。准格尔士兵就像像狼群追杀羊群一样捕杀溃败的清军。为了整合溃散的士兵。傅尔丹派人向准格尔提出停战。谁知道准格尔那边竟然同意了。因为几天的激战。准格尔部队也需要修整补充。
6.23日。得到修整补充的准格尔部队向西山梁上的清军发起总攻。重整旗鼓的准噶尔军队。潮水般涌来。清军的反击被准格尔的火炮压制。再加上准格尔军中大量的火枪。 西山梁的清军也被迅速击溃。
6月25日。主帅傅尔丹在拂晓前召开军事会议。部署撤退事宜。此后。清军两拨人马两边掩护。一拨人前方杀出一条血路。保护这着军粮辎重向外突围。
走?哪里走?准格尔军吼声震天。杀声四起。三万大军四面八方杀来。
在数倍于自己的准格尔虎狼兵面前。清军官兵成了惶恐不安的羔羊。持枪的手瑟瑟发抖。说不清是几天没有吃饭的缘故。还是无边的恐惧。
总之。从士兵到将军全都失去了斗志。谁都恨爹妈少给了自己一条腿。谁都嫌自己跑得慢。
战马跑着跑着就栽倒了。士兵摔落马下。但后面的战马和很快从栽倒的战马和士兵身上踏过。最后阵亡的士兵至少有三成的士兵是败退途中被践踏而死。各种形状。惨不忍睹。
不可一世的清军就这样在和通泊之战中全军覆灭。清军在此战中损兵折将近万人。清军军官14人丧生。仅主帅傅尔丹等4名将军生还。
傅尔丹主帅败退京城带来的消息让雍正震惊。他急忙下令封锁消息。但不久后。清军惨败的消息还是通过小道途径传开。
和通泊一战把满清军队打怕了。雍正爷再也不敢提准格尔。全军官兵都得了恐准症。
痛定思痛。和通泊一战也让清军意识到兵器落后。他们根据战争中出现的问题。对自己的兵器开始改进。也算是没有白白挨打。
其他观点:
和通泊之战。是清朝统一蒙古各部时遭遇的最大失败。
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六月。清朝和准格尔军队在外蒙古科布多的和通泊会战。清军主力被歼。阵亡和被俘官兵共7226人。仅剩2000残兵败将逃回。清军统帅为傅尔丹。副都统以上的将领共18员。最后仅剩4人逃回。1人投降准格尔。其余13人战死或自杀。
和通泊之战后。准格尔汗国处于鼎盛状态。和清朝处于战略相持状态。
1735年。雍正不得已和准噶尔汗国签订和约。规定以漠北杭爱山为界。划定疆域。一直到后来的乾隆皇帝时。准格尔汗国发生内讧。清朝和哈萨克汗国一起夹攻准格尔汗国。才将其灭亡。
1。雍正时期的中亚局势。
在清朝雍正时期。中亚有四个大国在角力。分别是沙俄、清朝、准格尔汗国、哈萨克汗国。
沙俄的彼得大帝刚刚去世不久。俄国的势力不断上升。引进并学习西欧最先进的火炮技术。
雍正时期的清朝。还在天国之朝的美梦之中。火炮还是100多年前的红衣大炮。
1525年。卫拉特与哈萨克之间的两百年战争爆发。
开始时。哈萨克汗国处于劣势。
1727年。准格尔汗策妄阿拉布坦去世。他的儿子噶尔丹策零即位。策零注重引进俄国的武器和军事技术。用俄国的轻型野战火炮。组建了1000人的火炮部队“包沁”。并配备了较为先进的火绳枪。
准格尔汗国地广人稀。策零引进的是轻型野战火炮。可以用骆驼运输。缺乏攻城的大炮。在与清朝的攻城战中。准格尔汗国的弱点就会暴露出来。
但在野战之中。准格尔汗国的火力。相对于盲目自大的满清八旗。具有极大优势。
2。和通泊之战的清军损失。
清军共损失7226人。
其中北京八旗损失4583人。占了损失人数的大部分。全部是满清八旗的精锐。也表明了北京八旗在这场战役中奋勇作战。表现突出。
其次是右卫损失了1093人。也是满清的精锐部队。
此时战役。令人大跌眼镜的是黑龙江的索伦军。本来号称精锐的索伦军。首先溃败。简直是狼狈逃窜。让清军陷入了准格尔军队的包围之中。
黑龙江索伦军。此次战役出动了1000人。只损失了84人。说明在一开战时。索伦就溃逃了。让其他清军陷入极为不利的窘境。
3。和通泊之战的的经过。
雍正安排了北路军2万多人。由傅尔丹统帅。驻扎在外蒙古的科布多。西路军1.2万人。由岳钟琪统帅。驻扎在吐鲁番附近。
早在雍正八年(1730年)底。清军的西路军就在科舍图之败中损失惨重。阵亡失踪官兵3243名。骆驼损失14177头。完全丧失了长途袭击能力。
噶尔丹策零认为当时主要的危险是北路清军。带领了准格尔汗国一半的军队3万多人来到阿尔泰山。布下埋伏。
傅尔丹有1720年击败准格尔的经历。轻敌冒进。导致大败。
清军北路虽然有2万多人。但分兵守护科布多基地。还分出一部分军队守卫粮道。真正投往前线的兵力只有1万人。
傅尔丹先是打了几个小胜仗。从准格尔俘虏那里得到虚假情报。误认为准格尔军只有几千人。
雍正九年六月十八日。清军到达博克图岭。苏图、海兰、岱豪、舒楞格的京旗1000人先锋。首先遇到准格尔军队。在准格尔的强大火力下。兵败如山倒。
傅尔丹派丁寿领兵2000救援前锋。并击退准格尔。
六月二十日。清军夺取了附近的北山和西山。傅尔丹已经感觉到准格尔的军队绝对不止数千人。
六月二十一日。傅尔丹下令大军撤退到和通泊。丁寿断后。
丁寿一军被准格尔军包围。全军覆没。
傅尔丹以归化城蒙古兵守西山梁。黑龙江兵守东山梁。以护卫大营。西山梁发生激战。而东山梁的索伦军溃逃。大营被围。只有傅尔丹和2000人逃出包围圈。
傅尔丹大军陷入重围之时。后方的陈泰等人还有1万多军队。不但不来救援。还带兵东窜。
和通泊的清军只能一败涂地了。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本文为原创。如果觉得有点意思。敬请点一下关注并点赞。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为什么喜欢的总是害自己最深的?背后有何规律?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学历低会导致爹不疼娘不爱且家庭成员不和睦吗?
- 刚刚离职的我现在还能从事哪些工作呢?
- 为何无人治理满大街逆行的送餐骑手?背后原因大揭秘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302903.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桔子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准格尔,清军,雍正,噶尔,部队,准噶尔,清朝,火炮,前锋,蒙古
没想到大家都对和通泊之战战况如何?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这一战清朝确实败的极惨。说全军覆没并不为过。而且损失的都是精锐部队。后果也非常严重。原定西北两路合围被彻底突破。清朝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