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386旅是抗战中八路军的一支劲旅。隶属于八路军129师。组建于1937年8月。旅长为陈赓。副旅长为陈再道。参谋长李聚奎。政训处主任王新亭。下辖第771团和第772团。
386旅在陈赓的率领下。坚持灵活的游击战。狠狠地打击日寇、消灭日寇。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在太行山地区。神头岭战役。歼敌1500余人。长生口战役。毙敌130余人。响堂铺战役。杀敌400余人。长乐村战役。歼敌2200人。尤其是在山西七亘村同一地点两次设伏。共歼灭日军400余人。缴骡马近400匹和大批军用物资。创造了“重叠的伏击”这种奇妙的战法。打得日本鬼子胆战心惊。专门在坦克上写着‘要消灭386旅”。
美国大使馆武官卡尔逊来到386旅考察。禁不住连连称赞说:“386旅。中国最好的旅。
抗战中。 陈赓率领的386旅先后转战山西、河北、河南三省。历经战斗850余次。毙伤俘日伪军2.5万余人。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从386旅走出了1位大将:陈赓。5位上将:李聚奎。王新亭、陈再道、许世友、谢富治。还有周希汉、徐深吉、吴富善等一批中将和少将。
其他观点:
秦之锐士
秦朝士兵给人最直观的印象恐怕就是兵马俑和电影《英雄》了。深埋于地下的兵马俑历经上千年却依然威严。《英雄》里秦军无坚不摧的箭阵。未见其兵先闻其声的响彻云霄的“大风”口号。这是一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军队。是秦朝的王牌部队。
《荀子·议兵篇》曾言:“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这句话什么意思呢?翻译成白话文就是。齐国士兵的技击技巧如果遇到魏国的武卒就败了。而魏国的武卒如果遇到秦国的锐士就更溃不成军了。《资治通鉴》记载道:“秦被甲百万。山东之士被甲蒙胄以会战。秦人捐(除去)甲徒(空)褐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翻译过来就是。秦朝军队身披盔甲的有百万之多。东方六国的军队都带着盔甲来和秦军会战。这时的秦军干嘛呢。面对六国联军没有丝毫胆怯。把身上的盔甲脱了。甚至把最里层的粗布衣服也脱了。这等于光着膀子去迎接敌人。来看战况如何。左手提着人头。右胳肢窝还得夹着俘虏。这里还有个形象的比喻。夫秦卒之与山东之卒也。犹孟贲之与怯夫也;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也;夫战孟贲、乌获之士(注:孟贲、乌获均为勇猛的力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以异于坠千钧之重。集于鸟卵之上。必无幸矣。”意思是就是说。秦朝锐士和东方六国联军相比就像勇猛的大力士和胆怯的懦夫一样;论体格就像大力士和小婴儿一样。用像孟贲、乌获这样的大力士一样的军队去攻打弱小的国家。这无异于用千钧一样沉的东西压在鸟蛋上。结果可想而知。战场上这样一幅景象怎能不令敌人胆寒。由此可见秦之锐士的战力惊人。
大明水师
说道大明水师。首先让人想到的就是郑和下西洋。说道郑和下西洋。就不得而不说郑和宝船。据《明史·郑和传》以及《瀛涯胜览》(马欢著)记载。郑和航海宝船共六十二艘。最大的长148米。宽60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船有四层。船上九桅可挂十二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二三百人才能启航。为了保证船行平稳。最底下的一层全部放置砂石。俗称压仓。上面的2、3两层是两个长80米、宽36米、高2米的大型货舱。是载货和食物用的。第4层是顶到甲板的一层。这层沿船舷两侧设有20个炮位。中间的空间是船上的士兵和下级官员住的地方。再上面就是甲板了。甲板上的活动空间被分为前后两部分。船头有前舱1层。主要是船上108名水手生活工作的地方。而整个舰队的“大脑”则在宝船船尾的舵楼上。舵楼有舵工的操作间和医官的医务室;还有郑和等中高级官员和各国使节居住和工作的地方;以及用来用来供奉妈祖诸神和指挥、气象观测、信号联络的场地。满载排水量近近2万吨。什么概念。我国辽宁号航母满载排水量六万七千五百吨。055国产大驱满载排水量一万两千五百吨。对比一下就知道郑和宝船的厉害。
韩国史诗大片《鸣梁海战》展示了韩国名将李舜臣化恐惧为勇气。率领仅存的12艘战船。痛击日寇330艘战船组成的庞大舰队。创下世界海战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片中豪迈热血的海战让人振奋。其实后来还有一个露梁海战。是中朝联军和日军的战斗。中朝联合水师其主力是明水师。明水师多达1.3万人。战船500余艘。战船的种类繁多。明军水师装备精良。明军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水雷。没错。那时的明军已经用上水雷了。还有弗朗机炮及神火飞鸦。这些装备对阵日军效果是压倒性的。明军战舰长度可达百米。可容纳300多名士兵。如此巨舰可以居高临下对任何船只进行投掷火砖与轰天雷(早期手榴弹)。并且每舰配备20余门弗朗机。将军炮。射程在1000-3000米的迅雷炮一炮可击沉一艘日舰。公元1598年11月18日。中朝联合水师在露梁。即今天韩国庆尚南道西南的海面上以800艘战船包围了日本500艘战船。经过一场极其惨烈的厮杀。最终歼灭了日本舰队和上万名日军。大获全胜。这种压倒性的优势打出了朝鲜及中国沿海近200年和平局面。
早期的清朝八旗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整顿编制。分别以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为首领。初置黄、白、红、蓝4色旗。编成四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八旗之制确立。这种八旗制度。丁壮战时皆兵。平时皆民。使其军队具有极强的战斗力。是清王朝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看过韩国电影《最终兵器:弓》的都对当时八旗士兵的碾压式进攻印象深刻。这场战争称为丙子之役。指的是1636年至1637年之间。清军为了攻打明朝解除后顾之忧而发兵朝鲜的一场战争。1636年12月2日。 皇太极亲自统帅十万大军亲征朝鲜。仅仅十二天便抵达朝鲜京城下。十二天是什么概念。以当时骑兵的速度。就像如入无人之境一样。结果此战后。清朝将五十万朝鲜人作为俘虏押回国充作奴隶。并掠走朝鲜大量物资。朝鲜成为清朝的藩属国。接受清朝的册封。断绝与原宗主国明朝的关系。朝鲜使用的年号由明朝年号改为清朝年号。朝鲜仁祖以其长子李溰、次子李淏赴清朝作人质。朝鲜向清朝朝贡。由此可见。早期的清朝八旗战力惊人。可谓王牌部队。
其他观点:
军迷们大多知道“五大主力”之孙立人新一军。它是由税警总团为底子的新编第38师发展而来的。之所以番号为“新编”第38师。那是因为这个比较靠前的师级番号“本家”一直存在着。即“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8师”。它也正是抗日名将张自忠的基本部队。是西北军余脉。然就抗日战争的表现来看。第38师虽为杂牌。战力却堪称王牌!
(张自忠将军)
1930年的中原大战期间。张自忠已经担任冯玉祥西北军“中路军”的第6师师长职务。冯阎兵败下野时。善战的张自忠其实部队保存的非常良好。除了配属他指挥的梁冠英第17旅投蒋外。其主力第15旅、第16旅和师直手枪团仍然无损。兵力总计5500余人。应该也是整个西北军残部中。建制保存最完整的部队。
大量西北军部队投蒋后。所余的残部后被张学良收编为一个军。番号为“东北边防军第三军”。以宋哲元为军长。这也就是后来著名的第29军的前身。部队统一整编为第37和第38两个师。而张自忠担任师长的第38师。自然就是以其第6师为基干组建的。1931年6月。南京政府整编军队。该军正式改称第29军。但师级番号未变。
(冯治安)
第38师在1933年的长城抗战中。就已经表现出强悍的作战风格。罗文峪战斗中曾经打得日军狼狈而逃。是抗日战争前期中国军队少有的胜利之一。阴差阳错之下。第29军后面获得了平津卫戍之权。因此该军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到“七七事变”爆发时。第29军已经扩充到四个师又若干旅10余万人。其中张自忠的第38师也发展到四个旅的编制:第112、113、114旅和独立第26旅。
平津沦陷。宋哲元第29军逃到津浦线中段后。被升格为第一集团军。原属的四个师扩编为三个军。即张自忠第59军、刘汝明第68军和冯治安第77军(这三个军的番号有点意思。之前介绍过)。其中第59军下辖第38师、第180师和骑兵第13旅。张自忠晋升军长后。第38师师长由老部下黄维纲接替。一支抗日劲旅就此出现了。
(宋哲元)
第一次大放异彩是1938年的徐州会战。第59军在张自忠率领下先在淮河防线阻击华中来犯日军。之后又北上数百里赶到山东临沂。支援庞炳勋第3军团。连续两次击败日军第五师团坂本支队。迫使其狼狈退出战场。为“台儿庄大捷”立下汗马功劳。而第59军的核心和主力。当然就是第38师。战后张自忠一洗耻辱。擢升第27军团长。
第27军团很快又改番号为“第33集团军”。中将加上将衔的张自忠晋升总司令。该集团军下辖由他兼任军长的第59军、冯治安的第77军和曹福林的第55军。隶属于李宗仁第五战区指挥。可以得见。第33集团军的主力仍然是第59军。并且由于在徐州会战中的表现。已经是第五战区最具战斗力的王牌军。
(张自忠)
其实第59军真正打疼日军的是1939年5月的“随枣会战”。此役第五战区以25000余人的伤亡代价。毙伤日寇第11军13000余人。并且迫使其全部撤回原出发阵地。就战略层面而言。是第五战区的一次大胜。战役中第59军在敌侧后猛烈攻击。连续收复枣阳、唐河、桐柏等地。并且会同第33集团军各部将日军反包围于襄东平原。予以重大杀伤。让敌酋冈村宁次甚是狼狈。
而在同年的冬季攻势中。张自忠亲率第59军正面出击。几乎全歼日军第103旅团。给日军极大震动。一年后日军第11军新任司令官园部和一郎。之所以命令已经南下的日军掉头奔袭张自忠司令部。就是因为在日寇眼中。张自忠和第59军已经成为了抗日的“一面旗帜”。必欲除之而后快。反过来也说明。华中日军对这支王牌军的忌惮。
(黄维纲)
1940年5月。张自忠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之前多有文章介绍。不再赘述。战后冯治安接任集团军总司令。第38师师长黄维纲晋升第59军军长(黄病逝后由刘振三代理)。先后参加了豫南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等多次战役。是长江以北最让日军头疼的部队之一。
抗战胜利后。第33集团军作为杂牌。被缩编为第三绥靖区。作战序列仅剩第59和第77两个军。驻防老战场台儿庄一线。淮海战役期间。第59军和第77军大部在张克侠、何基沣的率领下毅然起义。后编入三野第34军。
(张克侠将军)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为什么喜欢的总是害自己最深的?背后有何规律?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学历低会导致爹不疼娘不爱且家庭成员不和睦吗?
- 刚刚离职的我现在还能从事哪些工作呢?
- 为何无人治理满大街逆行的送餐骑手?背后原因大揭秘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9564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桔子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日军,朝鲜,集团军,战船,番号,清朝,水师,日寇,战力,部队
没想到大家都对中国历史上的王牌军队还是有很多的,有哪些?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386旅是抗战中八路军的一支劲旅。隶属于八路军129师。组建于1937年8月。旅长为陈赓。副旅长为陈再道。参谋长李聚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