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的中东。压根就没发现多少石油。希特勒瞧不上。
我们现在知道。中东国家都“浮”在石油上。
啥资源都缺。就是不缺石油。
但其实中东地区发现石油。是很晚的事。
1908年。当美国遍布油田。美国的标准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集团企业的时候。英国商人才在伊朗的马斯吉德莱曼打出了中东地区的第一口油井。
1927年。继伊朗后。伊拉克也打出了油井。
直到此时。中东的石油产业才稍具规模。
1930年代。在伊朗和伊拉克双头并进下。中东地区的石油产量突破千万吨。
但同时期的美国。石油产量将近两万亿吨。
苏联的石油产量。也有3000万吨左右。
英国人控制的油田产量。没有具体数据。但产量应该在苏联之上。可能有四五千万吨。
为什么只提两伊。不提其它国家呢?
因为沙特、科威特、卡塔尔等国家。发现石油的时间就更晚了。
都是1930年代末。才打出第一口油井。
直到1950年代。才开始大规模得开采。
所以。别看现在中东地区有海量石油。当时却不是这么回事。当时的中东石油产量。只占世界的5%。
在当时的世界石油版图内。美国是独一档的存在。原油产量破万亿吨。
英国和苏联。位于第二档。
伊朗、墨西哥。还有荷兰人殖民的印尼。同属第三档。产量在600~1000万吨区间。
不比不知道。比一下才知道差距有多大。整个中东地区的产油量。在当时并不算多。
当然。有朋友可能会说:5%也不少了。两伊的产量。足够德国对石油的需求量了。
是的。如果把两伊的产量加起来。确实能满足当时德国的石油需求。
但问题是。伊朗和伊拉克离德国都太远了。
德国海军贫弱。根本抢不到制海权。意大利又帮不上大忙。以致整个二战期间。地中海都在英军的掌控中。德国在英国的眼皮子底下。想要保证它与两伊国家的石油通道正常运输。谈何容易?
比如1941年4月。由伊拉克将领拉希德·阿里·艾格拉领导的伊拉克军。在巴格达郊区的哈巴尼亚发动兵变。想和德军配合。将驻伊英军赶走。并向德国提供石油。
结果。兵变的伊拉克部队直接被英国从印度调来的第10印度师镇压了。从欧洲赶来增援的德国空军也被英国空军消灭。这一战被英国人称为“第二次不列颠战役”。
伊朗的情况也差不多。伊朗当时的国王礼萨汗亲德。结果英军和苏军夹击伊朗。礼萨汗就被赶下了王位。希特勒对此一点忙也帮不上。
当然。有朋友可能又会说。小打小闹不行。德国可以增兵北非呀。把宝押在中东。就不信德军不能打穿英军在中东的防线!
是的。我也觉得如果希特勒这么做了。德军大概率能拿下中东。
但问题在于。事情没那么简单。对于当时的希特勒而言。去经营北非、中东。真的还不如专心对付苏联。
因为一方面。由于都想控制罗马尼亚。苏德当时处于濒临翻脸的地步。
众所周知。罗马尼亚是德国的“油矿”。
苏联意欲吞并罗马尼亚。想彻底切断德国的石油进口源头。这就相当于是使了一招“断子绝孙腿”。希特勒哪里能忍?
在希特勒看来。自己与斯大林绝无媾和的可能性。不是他先下手。就是斯大林先下手。
而苏德剑拔弩张。希特勒又哪里还有专心经营中东的可能性?希特勒就不担心自己去打中东了。苏联来背刺自己?
另一方面。前面说了。苏联也有石油。产量是中东地区的两倍多。
既然。对苏联开战是必然的。
既然。苏联又有海量的石油。
既然吞并苏联。就能解决石油问题。那还犹豫什么呢?
一箭双雕。直接进攻苏联。一战解决问题。
既解决了苏联对己身的威胁。同时还顺手解决石油问题。
另外。拿下苏联的产油区。也就是高加索地区后。德军也能与伊朗接壤。
大量德军翻越高加索山。进入伊朗。到时候伊朗亲英。还是亲德?
这样一来。岂不是一箭三雕?
所以说。站在希特勒的角度。打苏联才是正经事。这也正是他没有把主要经营方向放在中东的原因。
其他观点:
隆美尔一直在为杀进中东地区而努力!在我们熟知的北非“阿拉曼战役”中。如果德军获得胜利。那么隆美尔的非洲装甲集团军就可以挺进埃及纵深从而席卷中东。当时驻开罗的英国殖民机构已经开始烧文件准备跑路了。整个埃及和中东慌的一逼。可是德国人已是强弩之末只剩下100多辆坦克。隆美尔恨不得跑去抖音高呼:“我太难了”!
(陆军元帅李斯特)
至少在1942年夏天。法西斯轴心国的军事形势仍然表面看好。同盟国则处于最黑暗的时期。在北非战场。隆美尔集团军挺进到距离亚历山大港和尼罗河不足105公里的阿拉曼(埃及境内)。而屡战屡败的英军正值士气低落。美英参谋长会议一度非常悲观:德军差不多会征服埃及。然后在得到增援后转向东北。占领中东地区的广袤油田。再与高加索地区的侵苏德军会师。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上将一度开始研究占领伊朗和波斯湾的行动细节。
这将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局面。与此同时在苏德战场上。希特勒放弃对莫斯科的进攻而在南方实施“蓝色计划”。其目的为了撅取高加索的石油。为了达成这一战略目标。希特勒不切实际地分兵两路:保卢斯第6集团军攻向斯大林格勒、陆军元帅李斯特麾下的克莱斯特第1装甲集团军直趋高加索。
(第6集团军司令保卢斯)
将战略方向从莫斯科转向西南战场。标志着希特勒心知迅速击败苏联已无可能。更加着眼于支撑长期战争的经济和资源问题。对于乌克兰的小麦和高加索的石油。他都是志在必得。而正是在优先夺取那一个、或者“鱼和熊掌兼得”的矛盾心态中。小胡子同学最终犯下了兵分两路的大错。这也是兵家之大忌。尤其是对于依靠质量而非数量作战的德国军队。
其实是希特勒太贪心了。他更清楚石油的重要性。也因此在与保卢斯上将分别时坦言:“如果我拿不到迈科普和格罗兹尼的石油。那么我就必须结束这场战争”。既然如此。那么乌克兰小麦就应该是次要目标。精锐的第6集团军在切断伏尔加河水上交通之后。就应该以掩护克莱斯特的侧翼为战术目的。而不是深入斯大林格勒城区打什么残酷却毫无意义的巷战。
(小胡子)
这样也就不会出现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被两边来回跑疲于奔命的情况。克莱斯特和霍特的合力。完全可以突破高加索苏军防线。实际情况是。1942年8月21日。德军山地部队占领高加索山脉的最高峰厄尔布鲁斯山。之前的8月8日。克莱斯特的部队攻克年产250万吨石油的迈科普油田(苏军撤退前已将其全部破坏)。此时德军前锋距离格罗兹尼油田仅有80公里!
就在8月31日。小胡子还在催促李斯特元帅调集一切力量作“最后进攻”。同一天。隆美尔元帅也在阿拉曼发动攻势。力图向尼罗河突破。结果是斯大林格勒陷入苦战后。第4装甲集团军又被调去增援。孤军奋战的克莱斯特集团军终究被赶出了高加索——不撤也不成。斯大林格勒的失败和第6集团军的覆灭。意味着克莱斯特的退路即将被切断。
(陆军元帅克莱斯特)
关于隆美尔。许多军事爱好者认为其战术方面是天才。但战略眼光不敢恭维。然而在突破埃及进而深入中东的问题上。隆美尔的作战指导思想未必就是错误的。阿拉曼的英国第8集团军当时大约有13万人和1000多辆坦克。但是已经被“沙漠之狐”率领的德军打出心理阴影来了。大部人马属于惊弓之鸟。如果稍微给隆美尔以必要增援。说不准他就会放倒蒙哥马利挺进埃及腹地。进而占领弱不禁风的中东各国。
此时的隆美尔手头仅有10万人马和500辆坦克。其中德国部队和坦克的数量分别是30000和100多。其他都是意大利军队。而当面的英军已经增援到23万人和1800辆坦克。并且非洲装甲集团军的补给线拉得太长。纳粹德国战争机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东线战场。希特勒只能给隆美尔微不足道的支援。德军甚至只能靠缴获的盟军给养来维持。地中海的制海权和制空权也全部丧失。
(陆军元帅隆美尔)
在这样的情况下。隆美尔不出意外地输掉了阿拉曼战役。并且违抗希特勒就地坚守的命令大踏步后撤(否则就得全军覆灭)。德国人最终没有能够深入埃及腹地。同时也丧失了可能占领中东的唯一机会。尽管希特勒夺取石油的计划看起来很是完美。但是前线将领和参谋总部的军官们都意识到其中的致命问题:德国从根本上缺乏兵力、装备、资源和运输手段。来实现希特勒执意达到的目的。
尤其是对北非战场的重要性。希特勒缺乏一种战略远见。只把它作为牵制美英的次要战场。始终不愿意投入过多力量(条件也确实不允许)。造成隆美尔的功亏一匮。当然。希特勒是不会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当隆美尔就埃及情况指出这一点时。希特勒命令他离岗回来德国山中养病。当哈尔德和苏德前线的李斯特元帅也指出这一点时。他们被撤了职。
(两个战场的位置图)
其他观点: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很简单。因为德国打不到中东。而且也没有必要这么做。
当时希特勒控制的罗马尼亚油田。大体可以满足德军的需要。不需要争夺新的油田。
况且。如果德军杀到中东就必须首先占领土耳其。
土耳其当时是亲德国家。但却不会加入轴心国。
一战土耳其仓促和德国站在一起。结果差点亡国。国土也几乎全部被敌人吃掉。仅留下现在这点大。
土耳其不可能重蹈覆辙。这点希特勒很清楚。
那么。希特勒如果强行进攻土耳其。等于将土耳其推入同盟国怀抱。
土耳其虽不强大。但有数千万人口。可以拿出100万以上军队。
从一战的经验来看。土耳其军队战斗力虽不强。但并不容易对付。尤其防御顽强。
当年英法就是在土耳其吃了大亏。损失了数十万人。战争旷日持久。
德国没有必要陷入这种不必要的战争。况且英法肯定会从中东、北非调动部队进入土耳其增员。德军也未必能够获胜。
另外。还有个现实因素。当时从德国本土通过陆地运输物资到土耳其前线。难度很大。当时并没有畅通的铁路。依靠汽车运输量太小。无法维持大部队进攻。
如果想要攻打土耳其。应该通过地中海的海运来解决。
然而。当时英国还牢牢控制着地中海。德军大型运输船队是无法持续运输的。
所以。攻打土耳其不现实。也不可能。
退一步说。就算占领了土耳其。德军还要进一步攻打中东国家。这些国家地域辽阔。自然条件恶劣。意义不大。
就算夺取了石油。但德国压根不缺少石油。况且也没有好办法运回国内。等于是废物。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27岁:考研还是考公?该如何做出选择?
-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哪些实用方法?
- 大专女生学前教育毕业一年多,有两家园工作经验想转行该咋办?
- 普通人怎样做才能挣到钱?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97547.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希特勒,中东,德国,苏联,石油,土耳其,高加索,德军,伊朗,中东地区
没想到大家都对二战时,希特勒为什么不通过攻占中东地区来获取石油?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的中东。压根就没发现多少石油。希特勒瞧不上。我们现在知道。中东国家都“浮”在石油上。啥资源都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