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中的三影和三瘦分别是什么?
原创

宋词中的三影和三瘦分别是什么?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宋词锦绣佳字多。三影三廋意婆娑。

张先清照抒胸臆。世人评热尽张罗。

宋词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等。它始于南朝。形成于唐、盛于宋。是中国古代文学上光辉灿烂的一颗星。它与唐诗并为双绝。是宋代至今久盛不衰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分豪放与婉约两大派别。代表人物主要有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与婉约派词人柳永、李清照等。宋词的词牌很多。没有确切数字。就如同歌曲一样。但最常用的有五十到一百多首。

宋词用字很讲究。好多词因字好而闻名。如“凭”“魂”“破”“透”“惊” “穿”“影”“廋”等。往往把宋词的意境带入到一种更为特别、新奇、美好的境界。在一篇词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特别是如“影”和“廋”这两个字。常在多个词文中见到。而宋词中的“三影”和“三廋”指的是什么呢?它指的是北宋词人张先和李清照的三首分别带有“影”字和“廋”字的有名词段。

第一部分:【三影】

“三影”作者张先。字子野。别名张三影、张三中、张安陆。今浙江湖州人。北宋婉约派词人代表。曾中进士任官。著有《张子野词》180多首。终年八十八岁。张先在写作艺术上善于表现事物的朦胧美。以“影”字著名。这些影字往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体现出一种飘忽不定的意境。最有名的三首带影字词段分别是:

1、《天仙子》·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 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此词中影字表现出花枝的婆娑和朦胧美感)

第二部分:【三瘦】





其他观点:

问题:宋词中的三影和三瘦分别是什么?前言

宋词中的三影指张三影。特指北宋早期的著名词人张先。三瘦。有李清照词中三处著名的“瘦”。也有明末清初诗人的三首词。

一、张三影

张三影这个名号还是张先自己取的。宋朝《古今诗话》记载。。:

有客谓子野曰: 皆谓公张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也。'子野曰: '何不曰之为张三影?'客不晓。公曰: '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此余生平所得意也。

第一首是《天仙子》: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 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第二首是《剪牡丹 》:

野绿连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净。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汀洲日落人归。修巾薄袂。撷香拾翠相竞。如解凌波。泊烟渚春暝。

彩绦朱索新整。宿绣屏、画船风定。金凤响双槽。弹出今古幽思谁省。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重听。尽汉妃一曲。江空月静。

第三首是《归朝欢》。

声转辘轳闻露井。晓引银瓶牵素绠。西圆人语夜来风。丛英飘坠红成径。宝猊烟未冷。莲台香蜡残痕凝。等身金。谁能得意。买此好光景。

粉落轻妆红玉莹。月枕横钗云坠领。有情无物不双栖。文禽只合常交颈。昼长欢岂定。争如翻作春宵永。日曈昽。娇柔懒起。帘押残花【影】。

按照《古今诗话》的说法。这首词有两个版本。另一个结尾句是'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

其实张先写“影”的词。还有几十首词中有“影”。其中可以媲美三影的作品还有这首。《木兰花·席上赠同邵二生 》 :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二、李清照 ·三瘦

李清照虽然比张先有名。不过李三瘦这个名号似乎并没有人叫过。但是她的这三首“瘦”词。几乎家喻户晓。

其一。《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其二、《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人未梳头。任宝奁闲掩。日上帘钩。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今年【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明朝。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即难留。念武陵春晚。云锁重楼。记取楼前绿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更数。几段新愁。

其三、《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其实。李清照还有几首词也有这个“瘦”字。不过相对来说。这三首更为闻名。

三、清朝的王三绿与毛三瘦

清乾隆年间。吴衡照撰《莲子居词话》中说:

邹程村称阮亭为王三绿。沈东江称稚黄为毛三瘦。可与都官郎中并韵齿颊。

阮亭。指王士祯。稚黄是谁呢?

康熙年间的进士徐釚《词苑丛谈》中。也提到:

沈东江嘲曰:昔子野称张三影,今稚黄可谓毛三瘦矣!

毛三瘦。名叫毛先舒(1620年-1688年)明末清初文学家。西泠十子之一。他有三首词。也用到了“瘦”这个字。沈谦(号东江)。开玩笑说。您可以比得上张先了。他叫张三影。您叫毛三瘦吧。

毛三瘦的这三首词如下。

《玉楼春·闺晩》:

闲庭悄立愁时候,秋色满阶花似绣。。月明背着陟然惊。不信我真如影【瘦】。

嘹嘹孤雁丁丁漏。又是三咚街鼓后。露珠珠泪一般多。谁湿银纱衫子袖。

又《踏莎行》:

数点黄花。一行衰栁。凄其客况秋时候。空闺寂寂念相闻。书来墨淡知伊【瘦】。

心似悬旌。人如中酒。恹恹最怕黄昏后。枕头耳热浪频猜。想伊不忍将人咒。

又《临江仙》:

我醉古人千日酒。醒来月挂床边。仰头大笑看青天。胸中无限仄。江海总平川‘。

鹤背山腰同一【瘦】。且看若个诗仙。抱琴抚弄意泠然。不思明日事。更探杖头钱。

其实清朝人对于诗词的研究也更为深刻细致。他们的词作中有不少优秀的作品。毛三瘦、王三绿。都是其中的优秀诗人。

附:

王士祯的三绿为: “春水平帆绿”。“梦里江南绿”。“新妇矶头烟水绿”。

@老街味道

其他观点:

张先(990-1078)。字子野。官为郎中,作词喜用“影”字,炼出许多好句,其中“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帘压卷花影”(《归朝欢》)。“柳径没人。堕风絮无影”(《剪牡丹》)。被称作“张三影郎中”。

有人仿“张三影”之称,给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以“李三瘦”的雅号。她的“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曲折表达了闺阁少女怜花自怜的心情。“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萧》)深切地表现了离怀别苦。

1、张先擅长写“影”。且是一位写影的天才。

且影影皆成佳句。故他也常以此为荣。《古今诗话》载:

“三影”中首句出自张先《行香子》词;后二影出自他的《归朝欢》和《剪牡丹》。张先还在他的《木兰花》中写有一影: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其实张先在他的《青门引》中还写有一影:隔墙送过秋千影。

由于张先锤字炼句的功夫已臻炉火纯青的境界。所以。他驾驭语言的能力可以点石成金。他把花影写得婆娑婀娜:把有形却无影的柳絮写得亦梦亦幻。一个“秋千影”又令人展开想象的翅膀。去遐想那边秋千架上彩云女们那嬉戏之态。

《苕溪渔隐丛话》引《遁斋闲览》上一词话说:

张子野郎中以写影名噪于世。宋子京尚书奇其才。去拜访他。待到大门口。宋遣随人先入。说:“尚书欲见‘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这时.张子野在屏风后应道:“得非‘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遂出二人饮酒谈诗。

他的词锤字炼句。清丽隽永。多有写“影”佳句。如他的《天仙子》: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

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词中“云破月来花再影”堪称千古佳句。词人愁闷忧伤。夜不成寐。茫然凝视乌云满天的夜色。忽然。风动云开。月光流泻。照见花影在地摇曳。诗人忽然发现暗夜下的景物。此时此刻竟比白天更加妩媚多姿.遂有此句。诗人用“破”“来”“弄”三个动词点成石金。把云、影、花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工巧而自然。洗炼而不著痕。尤其一“弄”字.巧夺天工。更为看不见而感觉到的风传神十分。

2、李清照的雅称“李三瘦”却浸染了她的幽寂情怀与苍凉感喟。源自她的三首词。

第一为李清照少女时代的作品《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的《如梦令》记述了一个极有情致的生活片段, 从昨晚写到次日清晨, “雨疏风骤”、“绿肥红瘦”构成了一幅清幽淡雅的海棠图。诗中随处有“我”, “我”成为画中观景的主角。一场“雨疏风骤”之后, 庭池中海棠怎样了?

“卷帘人”说“海棠依旧”实是“绿肥红瘦”了, 自然景物色、形的变化, 暗示了时光的流逝, 触发了主人公惜花伤时的思想感情。“知否”两句语气依然, 感情强烈, 词中一问一答, 将人物心理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正如《蓼园词选》所说, “一问极 有情, 答以依旧, 答得极淡, 跌出‘知否’二句来, 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 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 自是圣于词者”。

第二首为《风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明朝。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即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这首《风凰台上忆吹箫》是写李清照思念远游的丈夫。无心梳洗。倚栏凝眸。愁情缠绵。上阕收尾“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出语平常。却如橄榄一般。味之不尽。

陈廷焯《白雨 斋词话》云:“新来瘦三语。婉转曲折。煞是绝妙。\"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云:“此首述别情哀伤殊 甚过新来瘦'三句。申言别苦。较病酒悲秋为尤苦。

冯延已词云:“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声明 “朱颜瘦\"为病酒之故。有一种拼却疏狂、豪掷青春的漫长寂寥与 无奈哀愁。

秋天是离别的季节。是思念的季节。多愁善感之人总难免衣带渐宽。形容消瘦。李清照却把两种最易引发猜想的因由断然否定。其实在这种否定的背后。有令人气断声吞的刻骨哀伤。因为在领受了浓酒与残秋的摧残之后。更加令人不堪的是离愁别绪。正是那个负笈远走的人让自己容颜憔悴、日益消瘦。

第三首为《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 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的写作时间大体上与《凤凰台上忆吹箫》同时。表达的仍然是思念丈夫的愁苦心情。末尾三句与前二词“绿肥红瘦”、“新来瘦\"鼎足而为“三瘦”。韩愈曾谓:“和平之间淡薄。而愁思之音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0:38:40

    宋词,李清照,绿肥红瘦,词人,张先,帘幕,花影,莫道,新来,郎中

  • 樱花吻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0:38:40

    没想到大家都对宋词中的三影和三瘦分别是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0:38:40

    宋词锦绣佳字多。三影三廋意婆娑。张先清照抒胸臆。世人评热尽张罗。宋词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等。它始于南朝。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