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从军前期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原创

朱元璋从军前期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答:Hi。 我是柏拉图的想象。我不喜欢逛街。目前生活在上海。下面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从军前的朱元璋:1928年—1344年。放牛

从哪说起呢?那就从朱元璋的出生开始吧。朱元璋出生于1328年。父母都是农民。当朱元璋出生的那一天。据说红光普照大地。史书上总是记载。凡是天空出现一些异象。都不是一般的人。比如天闪雷鸣、红光满地、倾盆暴雨啊。照这种情况看。朱元璋也应该不是普通人。当时邻居们看到他家屋里冒红光。以为着火了。还跑去他家救火。

朱元璋的出生并没有给父母带来喜悦。因为他上面已经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了。而且。那会儿正是举国上下闹饥荒的时候。家里都没吃的。多朱元璋一个只会多一张嘴吃饭。父母只会更辛苦。

出生后父母给他取了个名字叫朱重八。也可以叫他朱八八。因为在明朝老百姓不上学或不当官就没有名字。那只能用数字来当名字了。据《明朝那些事》上面记载。从朱元璋高祖父到父亲。名字都是数字。什么朱百六、朱五四。不知道的人还真以为。他家祖祖辈辈都是数学家呢。

朱元璋的父亲有一间豆腐店。但主要工作还是以种田为为主。朱八八的童年可以说是在相当艰苦的环境中长大的。一间茅草屋。冬凉夏热。四壁通风。这是他的房间。

朱八八小时候主要任务是给刘德家放牛。虽然。朱八八也想读书。但是。他父亲朱五四付不起他的学费。只能放牛。这一放就放了12年。

而此时的元朝是这样的一番情形。从上向下欺压百姓。能征钱的地方绝不放过他们。根本不把百姓放在眼里。

1944年。被这个马背上民族统治了60年的元朝。遭遇了灾难。黄河水泛滥了。

1944-1947年。朱元璋做和尚到处讨饭

1944年。全国遭遇两个灾难。一是黄河水泛滥。二是黄淮河沿岸有严重的瘟疫和灾害。皇上是发放赈灾物品了。但是一层一层往下发放。中途你贪一点我贪一点。真正发到老百姓手上的几乎没有了。

皇上不知道。还以为自己有多心系百姓误以为国泰民安了。实际情况是放眼望去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百姓更是都死的死。伤的伤。

朱八八的家人。其中包括父亲、大哥、侄子、母亲。更是相继在几天内全都饿死了。对于朱重八来说。他没有太大的报复。起码这个时候没有。

他所想要的。或许只是有一个温暖的家。有父母有妻子、儿女。平平安安过日子。但是这一切都化为泡影了。他瞬间成了孤儿。

对于一个17岁的朱重八来说。人世间的痛苦莫过于此了。于是接下来他要面临的问题是埋葬父母。

但是。没有钱埋葬父母。只能到处求人。好在有一个好心的人。给了他一块地埋葬了他的父母。“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徜徉”这是后来朱元璋发达后发出的感慨。

埋葬完父母父。他要考虑的问题是自己要怎么活下去。于是他决定去当和尚。为了混口饭饭吃。他于是来到黄觉寺。在那里他干着长工的工作。因为是新进去的和尚。所以很多打杂、扫地的工作就由朱元璋来完成了。虽然他有过抱怨。但是有口饭吃已经很不错了。

由于当时饥荒严重。影响到寺院。所以和尚不得不出去化缘。也就是讨饭了。朱重八一路沿途乞讨。他跟别的乞丐不一样。别人真的是在乞讨。而他却一路分析淮西一带的地形、风土人情等等。也正是因为他一路开阔了视野。增加了知识。为今后的转变积攒了强大的力量。

这一讨便是三年。

由于治理黄河需要大量的劳工。于是元朝便命令沿岸17万的劳工。一起加入修理的大工程。由于工程大需要的劳工多。只能各个乡村去征收。不愿意的就拿钱出来。因为吃都成问题。哪里有钱。所以只能去。

有句话叫:“哪里有逼迫。哪里就有反抗”。于是一群农民蠢蠢欲动的就要起义了。其中包括韩山童与刘福通。

都说:“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锤。”

因为元朝的等级里面蒙古人居多。所以他们一直在折磨着南人。他们以为这些奴隶会一直忍受。谁知他们错了。当忍无可忍的时候就无需再忍了。于是。反抗成了生存下去的唯一途径。届时元朝发生了几十起暴动。起因人数更是达到了数百万人。

这时的朱重八还在寺庙里当着和尚。撞着钟。一封信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这封信来自他幼时的朋友汤河。他来信目的希望朱重八跟他一起参加起义军。而朱八八心里没有这个打算。但是。被他师兄逼上了绝路。他师兄跟他说。就算他不参加起义。也会去告发他看起义军的信件。朱元璋终于被逼上了绝路。那就参加起义造反吧。

于是至正12年。1352年朱重八投军郭子兴。从此走上了从军之路。

众所周知。后来。朱元璋一路过关斩将。建立明朝成为明朝开国皇帝。

你眼中的朱元璋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其他观点:

朱元璋从军前在皇觉寺做小和尚。朱元璋祖籍江苏沛县。本名朱重八。他小的时候经跑到皇觉寺去玩耍。寺内的长老见这个小孩聪明过人。很惹人喜欢。有时间就教他认识字。朱元璋记忆力好。是过目不忘。时间长了。也能认识一些简单的文字。

朱元璋17岁时。他的家乡大旱、蝗虫是泛滥成灾。是扑天盖地的把庄稼苗都给吃光了。他的爹妈、哥兄弟都饿死了。乡村是人烟稀少的地步。朱元璋是没有立足之地。只好进了皇觉寺。剃发做了一个童僧。每天打扫卫生。敲鼓击钟的。为了混碗饭吃。

后来。干旱和蝗虫灾越来越严重了。乡村里的人所剩无几。皇觉寺的香客基本上没有了。主持只好把寺里的和尚都打发到很远的地方去云游化斋(讨饭)。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进寺院刚一个多月的朱元璋也背上小包袱。一手拿木鱼。一手拿瓦钵。混在化斋的和尚队伍里。三年后。朱元璋重新回到了皇觉寺。主持看着眼前瘦骨嶙峋的青年。还以为他早就饿死了?过了一段时间。朱元璋接到在农民起义军郭子兴部队里。当了小头目的发小汤和的来信。让他去参军。朱元璋看过信后是连夜奔向濠州城。去找汤和去了。



其他观点:

朱元璋的祖籍原来是沛县。后来由沛县迁到了句容县。父亲叫朱五四。母亲叫陈二娘。朱元璋家里孩子多。他是第八个孩子。取名叫朱重八。朱元璋出生的年代是元朝第十四位皇帝妥懂帖睦尔在位期间。

一、上私塾阶段

朱家由于孩子多。家庭条件比较困难。朱重八小时候聪明乖巧。善解人意。在父母面前特别懂礼貌。经常帮大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深得母亲的喜爱。由于陈二娘多少读过一点书。在朱重八六岁的时候开始教他认字。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便已背得滚瓜烂熟了。

但是美好的日子总是显得那么短暂。在上了私塾二年后。有一次老师被人请去书写契约。嘱咐孩子们自己背诵作业。这期间有个地主孙庆福的儿子叫孙璜。出主意非要做游戏。借机欺辱朱重八。小重八哪受得了这个欺负。便动手打了孙璜。这下惹了麻烦。地主孙庆福带人来找私塾。要求开除朱重八。无奈之下。小重八含着眼泪离开了私塾。

二、为地主放牛阶段

朱重八失学了。原因并不是仅仅撒野打人。而是如影随形的贫穷。这在朱重八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在当时的元朝。由于多年的穷兵黩武。百姓的苛捐杂税众多。再加上朱家人口多。负担重。无奈之下。父亲朱五四只好让朱重八去给财主刘继德家做了放牛娃。由于朱重八继承了母亲擅长言辞的天赋。再加上念过私塾。能说会道。身边经常汇集一些小伙伴。央求他讲故事。作为交换。小伙伴们必须帮助小重八割一些青草。回去交给东家。在这期间。朱重八认识了生命中的两个重要人物徐达和汤和。

这些孩子们毕竟是穷人家的孩子。经常吃不饱饿肚皮。有一次在朱重八的提议下。竟然把东家的一头小牛犊子给杀了。扒了皮给烤着吃了。这下又闯祸了。被财主刘继德打了个半死。这件事还惊动了十里八村。朱五四不但赔了谷物。在人面前抬不起头。朱重八还背了个“闯祸精”的名头。连放牛的差事都找不到了。

三、出家当和尚阶段

至正三年。也就是公元1343年。这一年的夏天。在朱重八的家乡爆发了一场大灾难。

一开始是旱灾。降雨稀少。挂果的粮食微乎其微。紧接着到了秋天。又来了蝗灾。铺天盖地的蝗虫把仅剩的一点谷穗也吃光了。这一年几乎是颗粒无收。

灾难还没有结束。就在蝗灾刚刚过去没几天。村里的一些老年人开始陆续的死亡。后来连村里的郎中也死去了。郎中在临死的时候告诉大家:“这是瘟疫。”

最后总结

以上这三个阶段。基本就是朱元璋在投奔红巾军以前的生活轨迹。这段时间对于朱元璋来说就是炼狱阶段。吃了太多的苦。受了太多的难。但苦难永远都是双刃剑。它可以磨练人的意志品质。可以催人奋进。所有这些苦难都为朱元璋日后的飞黄腾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0:47:05

    朱元璋,元朝,父母,和尚,的人,私塾,沛县,明朝,上了,红光

  • 风流种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0:47:05

    没想到大家都对朱元璋从军前期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0:47:05

    答:Hi。 我是柏拉图的想象。我不喜欢逛街。目前生活在上海。下面我来回答你的问题:从军前的朱元璋:1928年—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