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年前火遍全中国的聚美优品,三年后却变成电商的“伤仲永”?
原创

为什么三年前火遍全中国的聚美优品,三年后却变成电商的“伤仲永”?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聚美优品没落的核心是卖假货。在还没有调整过来的时候就受到了跨境电商征税的政策性变动。最后就一蹶不振。而陈欧的个人要为企业没落付最大的责任。

1、聚美卖假货。透支了企业信用

假货风波是聚美优品转折点。2014年7月底。祥鹏恒业商贸供应商造假。手表业务全部是虚假的。但聚美先是抵赖。然后是道歉。但是资本和用户都不认可。最后股价4个月持续下跌。被多家律师事务所起诉。

2、竞争对手崛起。聚美无力抗争

假货风波导致聚美业务受到重创。但此时海淘兴起。但是聚美的但供应链和物流都跟不上。并且假货风波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当考拉海购等产品崛起的时候。聚美就不行了。

洋码头、小红书、蜜芽。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网易考拉等。每一个都是强大的对手。

3、 私有化让资本市场失望

在股价下跌时候。陈欧不思进取。反而要以极低的价格退市。当时退市价设定为7块。被人称为陈七块。和巨没有品。

4、 业务转型不顺。陈欧能力缺陷

你还会用聚美优品吗?

其他观点:

现在的聚美优品其实就是垂直电商没落的一个缩影。随着两大电商巨头逐步扩大与海外美妆、服饰品牌的合作力度。相应地也就挤压了其它电商平台的生存空间。

只不过陈欧更惨一些罢了。像唯品会一直也是股价下跌。现在认了腾讯当干爸爸。已经算是不错的归宿了。而聚美优品就没有这个好运气。一方面是它确实比唯品会的销售业绩差很多。另一方面是聚美这个摊子不太好救。品牌信誉一损再损、陈欧又去搞什么共享充电宝和颜值贷了。所以说。聚美即使想卖身也难以找到好的买家。

以前光环加身的聚美发展到这个地步。挺令人惋惜的。虽然市场环境起到关键性作用。但陈欧本人显然加速了这个衰落过程。这可能也是一个网红CEO卖弄人设的结局。

当初凭借陈欧体的一炮而红。聚美优品的命运就一直和陈欧的人设息息相关。80后创始人、白手起家直至美国上市。一副多么励志而又温馨的画面。

然而假货的问题一出。陈欧的完美人设瞬间崩塌。而且这个团队显然一点应对危机公关的能力都没有。2015年1月。一个自称是聚美优品前员工的网友在天涯社区爆料称。聚美优品的大牌化妆品都出自广东某山寨专业地。假货比例高达90%。面对诸如此类的负面消息。聚美只会口嚷子虚乌有。当年公司市值蒸发60%。

从假货问题可以看出。聚美的成功更像是一个偶然。它抓住了国外美妆品牌在国内电商平台销售的一个空白。依靠不断营销获取流量。可是在获取成功之后。陈欧非但没有弱化其网红标签。反而自以为傲。没有趁机拉拢美妆品牌入局、以绝后患。总而言之。一个靠着CEO名气积累流量的公司终究很难在竞争激烈的电商行业生存。

其他观点:

说起陈欧。可能会有一些人不是很清楚是谁。但是讲到聚美优品。相信很多剁手娘们都有在上面剁过手。至少是有听过的。“我为自己代言”陈欧的这句广告语也让很多人一直热捧至今。2014年聚美在纽交所上市。最高市值达56.5亿美元。随着纽约交易所的钟声响起。31岁的陈欧成为纽约上市中最年轻的ceo。

跟所有电商一样。聚美优品红火了一断时间后。没能逃脱假货魔咒。上市前后。聚美优品接连遭遇假货质疑。面对质疑。陈欧并没有做出适当的回应。只是直接表示这不是聚美的是对手栽赃的。可没想到引来了在聚美出售的各大欧美大品牌。集体表示自己并没有给授权聚美。所谓一夜成名靠不住。成名太快。也容易跌得快。聚美因假货风波跌的够狠的。受假货影响。仅2015年。聚美优品就跌去了60%的市值。

频频换跑道也使得聚美一阕不振。由于聚美市场份额越来越少。CEO陈欧也开始不断的找着出路。进军影视文化产业、进军智能家居领域、玩起充电宝。投资的街电以商场、酒吧、KTV、电影院、美容院等。想要通过营销手段让这些用户与聚美优品平台产生互动。暂且不说共享经济是否泡沫。但是频繁更换跑道应该才是聚美最大的问题。作为网红ceo。曾经一条微博就能给聚美带来上千万的销售额。网红光环褪去后。是将聚美带出困境还是更深一个坑。我们拭目以待吧。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念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0:49:33

    假货,风波,股价,品牌,纽约,不振,业务,跑道,市值,光环

  • 难入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0:49:33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三年前火遍全中国的聚美优品,三年后却变成电商的“伤仲永”?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0:49:33

    聚美优品没落的核心是卖假货。在还没有调整过来的时候就受到了跨境电商征税的政策性变动。最后就一蹶不振。而陈欧的个人要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