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卢植朱儁皇甫嵩。在当时的成就和功绩。超乎我们的想象。他们是东汉政权的最后一批捍卫者。将摇摇欲坠的东汉朝廷重新扶正。然大厦将倾。非人力所为。
东汉末年。或者说汉灵帝晚年和汉献帝初年。东汉朝廷的两大心病便是「黄巾起义」和「董卓之乱」。于是。「平黄巾」和「诛董卓」便成为当时有识之士的终极目标。
在这两件事上。特别是平定黄巾起义。卢植朱儁皇甫嵩都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184 年。黄巾起义爆发。天下纷纷响应。京师为之震动。朝廷任用卢植为北中郎将。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朱儁为右中郎将率军平乱。曹操袁绍此时都是在其手下跑腿的小角色。董卓也是如此。
三人不辱使命。凭借其超凡的军事领导才能。特别是皇甫嵩。黄巾军的三大首脑——张角张梁张宝之死均与其有关。彻底摧毁了黄巾起义军的领导核心。
卢植还是当时著名的经学家。师从大儒马融。与郑玄管宁等大咖为同门。而刘备公孙瓒都是他的门生。
皇甫嵩出身将门世家。其父为北地太守。叔叔为东汉度辽将军。皇甫嵩好诗书。喜弓马。文武双全。朱儁虽出身寒门。从小孝敬母亲。重义轻财。后经人推荐入朝为官。逐渐走上政治前台。
卢植后被诬陷。免官回家。后为袁绍军师。 192 年去世。董卓被诛后。其部将李郭相互攻伐。朱儁被扣为人质。朱儁性格刚毅。当日发病而死。皇甫嵩同年去世。
那么就如题主所说。三人的成就和功绩如此之大。为何在三国的舞台上寂寂无名?名气和成就如此成反比呢?我们理一下三国时间线。问题不言自明。
黄巾起义 184 年三人去世 192 — 195 — 195 年三国建国220 —221 — 229 年三国亡国 263 —265 —280 年三家归晋 280 年
由此可知。大三国时期可为 184 年至 280 年。而真正的三国历史要从 220 年开始。而此时。三人去世已 20 多年。他们是三国舞台上最早的一批主角。但并没有真正见证和创造三国历史。
卢植朱儁皇甫嵩活跃的年代。曹操。孙权。刘备三人都在干什么呢?
曹操刘备虽然也参加过平定黄巾起义的战争。「三国演义」第一回便是「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但并不是主角。真正的主角还是代表东汉朝廷的卢朱皇甫三人。
在这个时期。曹操刚刚崭露头角。逐步积累自己的实力和威望。但此时北方霸主还是袁绍。官渡之战也要到 5 年之后才开始。北方还处在一个诸侯割据的局面。除了河北袁绍。还有张绣。西凉马超。汉中张鲁。淮南袁绍。辽东公孙渊以及黄巾残部等。曹阿满任重道远。
此时的江东还不是孙吴的江东。此时孙氏代表人物还是第一代孙坚。182 年出生的孙权不过 十岁刚出头。孙坚在平黄巾和战董卓中立过颇多战功。关羽「温酒斩华雄」实属杜撰。真正终结华雄的乃是孙坚。
刘备同志此时正四处漂泊。世界那么大。他想去看看。关键是他不想去也得去。连遭败仗。东奔西投。一直到 208 年「赤壁之战」后。刘备才有了自己的第一块立足之地。而这已是十三年之后的事情。
卢植。朱儁。皇甫嵩三人为东汉朝廷立下不世之功。他们东征西讨。为朝廷为国家。一心为公!而
后起之秀曹操。孙权。刘备等同样转战南北。不过为自己及其政治军事集团而已。当然。在曹孙刘那个年代。汉室早已奄奄一息。也无公可为了。
在此给予渎职朱俊皇甫松三人的功绩。我们也只能报以敬意。仅此而已
其他观点:
提起汉末三杰卢植、皇甫嵩、朱儁三个人来。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们三人带兵平定了黄巾起义。要知道黄巾起义是两汉时期规模最为庞大的农民起义。起义首领张角三兄弟发动了百万农民以宗教形式起义。当时的卢植、皇甫嵩、朱儁分别被朝廷任命为北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仅仅用了十个月时间。就搞定了规模如此浩大的起义。杀死了起义军的主要首领。立下大功。
黄巾起义虽然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阶层。但是并没有动摇东汉的统治基础。至少在汉灵帝在位期间。东汉的统治仍然在苟延残喘。东汉在晚期造成天下大乱的缘由是从汉灵帝去世后开始的。三国乱世的开始也是从汉灵帝去世开始的。此时的汉末三杰卢植、皇甫嵩、朱儁仍然在朝廷当中任职。
卢植是幽州涿郡涿县人。今河北涿州人。出身世家大族。有身份有地位。更是博学多才。文武双全。还做过刘备的老师。当过九江太守和庐江太守。平定过当过蛮族。还在朝廷担任过议郎、侍中、尚书。平定过黄巾起义。曾因言行得罪宦官而下狱。后被皇甫嵩所救。汉灵帝去世时。卢植担任尚书。
卢植
皇甫嵩是凉州安定郡朝那县人。今宁夏彭阳人。出身将门士家。父亲是太守。叔叔是名将。从小耳濡目染之下。皇甫嵩也成为一代名将。他当过议郎、北地太守。参与平定黄巾起义。而且皇甫嵩是剿灭黄巾起义最核心的将领。先在颍川郡一带平定黄巾军。然后接任董卓在冀州剿灭了黄巾军。参与过平定羌人之乱。被宦官打击诬告过。汉灵帝去世时。皇甫嵩担任左将军还在关中一带平定羌人之乱。
朱儁是汉末三杰中唯一出身贫寒的人。年幼丧父。跟着母亲长大。因为才能而被当地县长推荐当官。当守主薄、县令、交州刺史。因为平定了交州梁龙与南海太守孔芝的叛乱有功。被封为谏议大夫。参与过平定黄巾起义。击败过黑山军张燕。汉灵帝去世后。朱儁任职河南尹。
皇甫嵩
汉末三杰的命运。都随着汉灵帝的去世而发生了改变。当汉灵帝去世后。年幼的汉少帝刘辩在何进和何皇后的支持下成为皇帝。但是汉灵帝却喜欢自己的小儿子刘协。并告诉宦官蹇硕。皇帝一死。权力的平衡被打破。于是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空前激烈。主要是在大将军何进与宦官司之间的斗争。最后以蹇硕、何进被杀。宫中的太监全部被袁绍、袁术以及何进的部下所屠杀。整个朝廷乱成一团。
当时卢植是尚书。皇甫嵩是左将军。朱儁是河南尹。三人基本上没有力量参与朝廷内部斗争。卢植的尚书只是个文官。没有兵权。朝廷内部发生的斗争。只能在边上看着。皇甫嵩虽然是左将军有兵权。但是带兵在外抵御羌人。没有大将军何进及朝廷的命令。皇甫嵩也不敢私自率军进京。朱儁的河南尹只是个文官。并且还隶属于司隶校尉袁绍。
卢植、皇甫嵩、朱儁三个人甚至比不上袁绍和袁术。袁绍当时是司隶校尉兼西园八校尉的中军校尉。有兵权。有名声。又正好在朝廷中隶属于大将军何进。而袁术则是虎贲中郎将。掌管宫中的部分禁军。有兵权。又处于朝廷之中。所以袁绍和袁术有能力率军参与朝廷内乱。而卢植、皇甫嵩、朱儁三人不能。
朱儁
之后就是董卓进京。董卓以地方军阀身份强行进京并吞并了京城所有军队。比如大将军何进的部队。以及执金吾丁原的卫戍部队。董卓控制军队之后。再行废立皇帝之后。并且还毒杀了少帝刘辩和何皇后。完全掌控了朝廷。成为东汉末年第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
当董卓在朝廷作福作威之时。以袁绍为首的东汉地方政府军联合起来讨伐董卓。这个时候原本是天下最好的反董卓时机。但是卢植无能为力。因为他只是尚书。并且因为反对董卓差一点被杀。之后卢植就辞官回家了。后来还被袁绍请出来担任当军师。无奈年龄太高。第二年就去世了。这一年是公元192年。
当时的朱儁仍然身朝廷被董卓控制。自然也反不了董卓。但是董卓在迁都的时候。居然把朱儁留在洛阳。这样一来朱儁就开始与袁绍为首的关东联军联系。因为手下的军队是董卓的。所以朱儁只能弃官而逃。因为没有兵。朱儁在当时也没有起到多大作用。袁绍为首的关东联军也不愿意给朱儁兵力。只有徐州牧陶谦给了朱儁三千精兵。朱儁就靠这三千兵与董卓部队交战。但是寡不敌众。被董卓手下中郎将牛辅手下的校尉李傕、郭汜击败。
黄巾起义
董卓被杀后。朱儁被李傕、郭汜控制的朝廷召到长安任职太尉。并且还代理骠骑将军。因为李傕与郭汜在朝廷中争权夺利而发生内讧。朱儁忧愤而死。这一年是公元195年。
当时身为左将军的皇甫嵩是最有能力反抗董卓的人。皇甫嵩统领三万精兵驻扎在长安附近的扶风郡。原本皇甫嵩与京兆尹盖勋准备联合起兵反抗董卓。这样可是对董卓的致命一击。因为董卓当时把主力放在洛阳周边对付袁绍为首的关东联军。对于后方的长安兵力并不多。当然了。董卓也知道皇甫嵩手上有兵权。所以以皇帝名义征召皇甫嵩入京为官。
结果皇甫嵩放弃起兵。居然同意征召入京了。然后兵权也丢了。皇甫嵩一丢了兵权。也就失去了对董卓的威胁。之后皇甫嵩就一直在朝廷任职。默默无闻了。由于手中没有兵权。又委身于董卓控制的朝廷之中。皇甫嵩起不了什么作用了。但是皇甫嵩却等到了王允与吕布联合刺杀了董卓。并再次率领朝廷军队诛死了董卓设在郿县坞堡中的所有董氏族人。三年后。皇甫嵩病逝。
董卓乱政
汉末三杰为什么在三国默默无闻呢?
有二个原因:
1、汉末三杰都是朝廷官吏。在朝廷任职。后来在三国时期哪吒风云的人物。都是东汉的地方官。这是根本的区别。因为在朝廷任职的官吏。基本上不是被董卓杀了。比如丁原。就是被董卓控制了。比如皇甫嵩。或者被董卓赶走了。比如袁绍和袁术。
而东汉末年有实力的人物。几乎都出自地方官。比如袁绍。从渤海太守开始。逐渐占据了整个河北。再比如曹操也是从东郡太守开始打天下的。其他如刘表、刘璋、孙策等人无一不是汉朝的地方官。东汉朝廷被董卓控制后。地方官成为封疆大吏。独立一方。也只有东汉的地方官在当时才有发展机会。朝廷中的任何官吏都没有机会。
袁绍为首的联军讨伐董卓
2、无论是卢植、皇甫嵩还是朱儁。三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愚忠。董卓以皇帝命令征召他们。他们都会接受。他们三人就是东汉忠实的官吏。根本没有想过反抗过朝廷。或者自立的意思。不像袁绍有另立中央的打算。而袁术甚至有自立为帝的想法。
卢植、皇甫嵩、朱儁三人也不像曹操那样灵活多变。明知道董卓征召没有一点好处。还可以丢了性命。但他们就是听从。因为他们理解上的皇命不可违。虽然这个皇命也只是董卓胁迫的。他们之所以会应召。是出于他们骨子中的对东汉的忠心。对皇权的畏惧。所以汉末三大名将永远只有汉末名将。他们只能维护汉朝统治。而不能改朝换代。所以也就在三国时期默默无闻了。
其他观点:
汉末三杰。都是朝廷的将官。平定黄巾起义军有功。虽然得胜回朝。也不能论功受赏。十常侍手握重权。灵帝称宦官张让为"阿父"常聚在后园与十常侍饮宴。国家危在旦夕。表章如雪片告急。十常侍隐瞒不报。还不时派黄门侍郎。问破黄巾将士索要金帛。卢植就是拿不出金帛被陷害的。后由皇甫嵩救出。官复原职。大将军何进表奏董卓进京。卢植力谏不听。后弃官而去。皇甫嵩平黄巾有功升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晚年任太尉。光禄大夫等职。唐。宋武王庙中均列有神位。朱儁灭黄巾后。升右车骑将军。钱塘侯。太尉等职。后因李傕。郭汜相斗。郭汜扣留朱儁为人质。期间得病而死。
三杰虽平定黄巾有功。不是三国的主角。如果沒有读过巜三囯演义》的人。不会知道他们的名字。所以就籍籍无名。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0178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皇甫,朝廷,黄巾起义,东汉,太守,袁绍,兵权,中郎将,刘备,地方官
没想到大家都对汉末三杰卢植、皇甫嵩、朱儁为什么在三国舞台上籍籍无名?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卢植朱儁皇甫嵩。在当时的成就和功绩。超乎我们的想象。他们是东汉政权的最后一批捍卫者。将摇摇欲坠的东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