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1962年爆发的“中印边境战争”。这场战争是由印度单方面的挑起。印度对我国日益紧逼。最后我国不出手则以。一出手就让印度吃不了兜着走。也让印度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中国和印度是两个古老的国家。在新中国建立之初。两国有过比较亲密的交往。并且两国同为第三世界的主要大国。在国际政治中有很多相同的诉求。我国与印度在国际上共同促进了“五项基本原则”的号召。印度还是不结盟运动的倡导者。可以说印度在50年代的国际影响力并不弱于我国。
1951年2月。印度派兵100余名越过西山江、达旺河。侵占门隅首府达旺。强迫一直在那里行使管辖权力的中国西藏地方政府搬迁。10月。印军一部。侵占了上珞瑜的巴恰西仁。在梅楚卡等地强行建立兵营。到1953年印军基本上侵占了门隅、珞瑜、下察隅各地。
面对印度对我国领土的入侵。我国政府一直想以和平的方式进行解决。周总理也曾经多次写信给印度总理尼赫鲁。但是印度方面根本不理会中国友好解决边境问题的初衷。甚至将我国的友好当做软弱。
在外交无果的情况下。我国做好备做战的准备。以应对最坏的打算。中央成立“西藏军区前进指挥部”。由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主要负责东段指挥;成立“新疆军区康西瓦指挥部”。由副军长何家产负责西段指挥。
其实当时我国的外交关系非常不好。我国与苏联交恶。而与美国则是因为朝鲜战争一直处于敌对状态。相反印度则是左右逢源。与美国和印度都有交集。尤其苏联当时给印度非常大的支持。所以整个国际形势对我国应该说非常不利。印度也是仗着有美苏的撑腰。才会如此的嚣张。但是正如毛主席所说。“一切反对派都是纸老虎”。当时的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美苏之间因为“古巴导弹危机”没有精力来处理东方的事物。
1962年秋。由于印度方面的挑衅。我国西南形势变得紧张。9月20日。印度向择绕桥中国边防哨所射击。制造流血事件。毛主席结合国际的战略形势。决定对印军入侵决不退让。
10月8日。总参谋罗瑞卿召集军委办公会议。12日。印度扬言。要把我国军队从印度准备侵占的中国领土上清除掉。毛主席认为对印度的反击一战不得不打。随后中央军委开会。正式决定由刘伯承挂帅。坐镇后方统筹指挥西藏和新疆的边防部队进行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前线总指挥为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负责战役的具体指挥。
10月20日凌晨我军自卫反击。发动克节郎战役。采取夜行晓袭的战术。在夜色掩护下穿插、迂回到敌侧翼和背后。在攻击出发地隐蔽待机。驻守克节郎的是印度的王牌第七旅。此战我军凭借突然袭击和顽强的战斗意志。仅仅一天时间就将印军第7旅全旅被歼灭。以后的战斗。印军士气被完全瓦解了。
第一阶段战斗结束之后。我国发表声明。提出停止冲突。重开谈判。但是我方的好意并没有被印度政府接受。11月14日印军在中印边境再次全线发起进攻。面对印度军队的再次武装入侵。我国政府和中央军委决定再次实施反击。
开战后印度军队布置在由西山口至邦迪拉公路的一线。印军成一字长蛇配置。看似首尾呼应。其实任人横斩。刘帅戏称这个阵势为“铜头、锡尾、背紧、腹松”。他要求部队避开敌人右翼的坚硬脊梁骨。而从左翼软肚子插进去。直插申隔宗。把长蛇的肚子挑破。再分割歼灭敌人。
11月17日。我迂回部队在登班击溃印军1个营。切断了德让宗——邦迪拉公路。印军发觉处于不利地位。遂于18日晨全线撤逃。但还陷于我军合围之中。当日我军占领西山口、申隔宗、德让宗、歼来印军一部。一部溃逃。19日。我军占领邦边拉。并于略马东地区围歼印军近千人。
随即我军主力便在西山口——邦迪拉地区展开搜剿。全歼印军3个旅。共毙俘印军准将旅长豪尔·辛格以下官兵5200余人。其中11月20日占领查库。查库为我国边防部队反击作战前进最远之点。距中印传统边界线伏特山20余公里。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印度平原。
对印反击战我军打的干净利落。对印度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当战斗打完的时候。国际的形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美苏古巴危机基本也在同一天达成协议。毛主席结合国际形势以及我军本来就是想“教训一下”印度的目标。在11月21日。由我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中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全线停火。主动后撤。
印度自行挑起的中印战争。最终的结果无论是军事还是政治或者外交都是以中国全方位取胜而告终。此战之后印度的国内一片哀嚎国内陷入一片恐慌。印度总理尼赫鲁也在不久之后去世。在国际社会上印度建立的大国形象也毁于一旦。印度的国际威望一落千丈。对印度而言。这场战争可谓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还砸的很痛。
其他观点:
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战例。最典型的莫过于发动淝水之战的前秦天王苻坚了。淝水战败。前秦帝国以超乎寻常的速度立时土崩瓦解。国家瞬间四分五裂。苻天王“大一统梦”彻底破灭。他辛辛苦苦奋斗二十余年所创下的辉煌成果。也随着滔滔淝水而东流了。
前秦天王苻坚雄心勃勃。刚刚统一了北方。便一门心思急欲吞灭东晋、完成大一统之丰功伟业。383年八月。苻坚不顾群臣谏阻。下诏攻晋。他强征各族丁壮。集结戎卒六十余万。骑兵二十七万。分道进攻东晋。希冀以百万雄兵碾压东晋。统一南北。东晋上下同仇敌忾。以前所未有的团结奋起抗击。谢石、谢玄等将领率八万北府兵迎战。十一月于淝水大破三十万苻秦前军。苻秦前军崩溃。自相践踏。死者蔽野;苻坚小弟阳平公苻融殁于阵。苻坚中箭伤。苻坚逃回洛阳。仅收容了十余万兵马。十二月。蔫蔫回到都城长安。
所谓墙倒众人推。鼓破乱人捶。淝水战败。苻秦一夜间便成了人人乱捶的破鼓。由统治者沦为挨打者。那些表面降秦、实则韬光养晦、伺机而动的各族首领纷纷乘势而起。反秦自立。掀起倒秦狂潮。
苻坚回到长安还没喘匀气。原苻秦的前将军、鲜卑人乞伏国仁率先在陇西举起反秦大旗。随后建立了西秦政权。前秦中郎将、丁零族首领翟斌于新安起兵反秦。与慕容垂合攻洛阳、邺城。前秦冠军将军、泉州侯、鲜卑人慕容垂在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举兵反秦。联合翟斌攻洛阳。转年正月。慕容垂自立为燕王。建立了后燕政权。384年春。前秦北地长史慕容泓(鲜卑前燕亡国之君慕容暐弟弟。慕容垂侄子)据华阴起事。与弟弟前秦平阳太守慕容冲合兵击秦。攻打长安。建立西燕政权。四月。前秦龙骧将军、羌人姚苌于渭北牧地起兵反秦。自称万年秦王。建立后秦政权。西燕慕容冲与后秦姚苌遥相呼应。夹击苻秦。攻打长安。385年七月。天王苻坚被后秦军擒获;八月。为姚苌杀害。天王殒命。前秦又摇摇晃晃地走了几年。终于于394年走到尽头。被后秦攻灭。
安内重于攘外。攘外必先安内。如果苻坚能先从“安内、强内、固本”着手。狠抓内部稳定。“消化”被征服的各国各族。清除异己与隐患。解除内忧。筑牢根基。形成真正合力。然后再进行统一战争。历史说不定将会重写。可是求成心切的苻天王却被国内统一、强大的表象、假象所迷惑。遂罔顾国情。贸然发动统一南北的战争。结果适得其反。败得不可收拾。落得个身死国破的可悲下场。真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啊!
其他观点:
这个话题让我想起了笨笨的宋襄公。
齐桓公死后。宋襄公一直致力于召集各诸侯会盟。要大家承认自己的盟主地位。公子目夷劝导他说:君主您的欲望太强了。别的大国怎么能容得下你呀!
果然。宋襄公激怒了楚国。被楚成王扣留羞辱了一番。还起兵攻打宋国。
好不容易宋襄公被晋文公救下来了。宋襄公还不老实。听说郑国竟然支持楚成王称霸。这怎么可以?宋襄公立即出兵攻打郑国。想再次向世人证明自己的地位。
郑国向楚国求救。于是楚宋两国又在宋襄公的努力下开战了!大臣们都劝他不能开战。宋襄公一意孤行。在泓水与楚军交战。
打就打吧。但是宋襄公太过仁慈了。看楚军还没有完全渡过河。目夷认为。楚国兵力多。宋国兵力少。要趁现在楚国兵力没有完全输送过来先发制人。宋襄公认为。作为国君怎么可以这样呢?人家还没准备好。我怎么可以出兵呢。这不行。这不是君子所为。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的大腿还被楚国士兵射伤了。
这场大战之后。宋国基本也就退出了春秋五霸的行列。宋襄公也被后人耻笑了好多年[捂脸]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01936.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印度,我国,前秦,楚国,印军,我军,天王,自己的,西山,苻坚
没想到大家都对历史上哪些战争的发动,属于是搬起了石头,砸自己的脚?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1962年爆发的“中印边境战争”。这场战争是由印度单方面的挑起。印度对我国日益紧逼。最后我国不出手则以。一出手就让印度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