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不上网,把时间都拿去做什么了?
原创

古代人不上网,把时间都拿去做什么了?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古代生产力低。普通老百姓几乎是没什么闲暇时间的。白天除了干活。还是干活。日落之后就回去吃饭、睡觉。养精蓄锐。然后第二天鸡鸣起床。接着干活。因为只要一天不干活。基本上就等于要饿肚子。

实际上不要说古代了。二三十年前电视机还没有在农村普及之前。那时的农村人的生活作息也是一样的。没日没夜的劳作。不可能有什么闲暇时间。

比如前清的八旗子弟。也包括一些汉人。斗蝈蝈。斗蛐蛐。从年轻斗到咽气。死了也要拿蝈蝈葫芦陪葬。当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时。洋鬼子就亲眼看到一群四五十岁的贵族子弟抱着蝈蝈葫芦逃跑的场景。

有的人不爱斗蝈蝈。斗蛐蛐。没关系。他们还有其它娱乐项目。比如养鸟。养金鱼。养宠物狗。老舍先生就曾经在他的作品里提到过。当年的破落旗人为了听鸟叫唤一声。宁可自己饿肚子。也要把鸟儿喂得饱饱的。

有的人也不爱养鸟。不爱养鱼。没关系。他们还有其它娱乐项目。比如可以泡茶馆、泡澡堂子。抽大烟。以及没日没夜的打麻将。

当然。你可以说这是清朝。别的朝代未必有戏听。有茶馆泡。有大烟抽。有麻将打。

是的。清朝往前再推一千多年。当的确实没有这些娱乐项目。可是当时也有当时人的娱乐项目。

三国时代。人口锐减。社会凋敝。可这一点也不妨碍贵族们在闲暇时间斗鸡。曹操的儿子曹植就专门为斗鸡写过一篇诗赋。名字就叫《斗鸡诗》。

有的人不爱斗鸡。没关系。当时还有很多娱乐游戏。比如弹棋(像现在的弹珠)。比如下围棋。比如寻花问柳。比如赌博。只要有钱。还怕没娱乐项目?

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是汉魏时代。再往前的朝代未必有这些好玩的项目。

是的。汉朝往前再推几百年。确实没有这些娱乐项目。可是当时的人也有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娱乐项目。

比如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贵族就流行一种叫双陆碁的游戏。这种游戏要扔骰子玩。类似于现在的大富翁。在清朝被称作升官图。

战国道家代表人物列子的书里就写道过。当时的达官贵人就经常聚众玩升官图。一宿一宿的玩。跟现在的人上网包夜没本质区别。

不喜欢玩升官图。没关系。当时还有很多娱乐项目。比如往杯子里扔筷子就是当时的贵族宴会上必备的高端娱乐活动。贵族们玩起来。也是一玩一天。不亦乐乎。

所以。不要以为古代没有网络。就觉得古人的生活就很枯燥。只要有追求快乐之心。即便是在河里摸鱼。也能快快乐乐的玩一天。

既然说到追求快乐之心了。再说点题外话。

追求快乐是人类的本能。现在很多家长动辄就把孩子不愿意学习归咎于网络游戏。仿佛没有网络游戏。孩子就会学习了似的。这其实是一种很扯的想法。大家都是过来人。真没必要骗自己。我们80~85年龄段。读高中之前就没有网络游戏。可这阻碍我们这辈人在中小学阶段在课堂上消磨时间了吗?

我身边的同学。一支铅笔可以玩一个钟。看窗台上的蚂蚁搬家可以看半天。我们之所以不想学习。不完全是因为游戏好玩。而是觉得学习的过程太枯燥了。

这种人类对快乐的本能追求。以及对枯燥乏味事务的厌恶。是不可能单靠禁止游戏而彻底解决的。

难道说。禁了网络游戏之后。还要连铅笔和蚂蚁也一块禁吗?如果真要这样。那这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要禁。因为当一个人不想学习。极度嫌弃学习时。什么东西都可以当作他消磨时间的游戏载体。包括手上的课本。

所以。禁止行为本身没有任何意义。让一个人学习。关键还在于疏导。也就是要让孩子知道学习的意义和好处。

其他观点:

其实说到上网别说是古代人。现代人也不是很早就接触到的。也就是近些年快速发展了几十年的时间。从计算机的产生到因特网的运用。再到现在的智能手机的普及。带给我们极大生活便利的同时。更是改变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也可以说手机已经成了现代人的生活必须品。

当然古代人就不同了。他们虽然没有使用这些科技产品的幸运。但是他们的时间却激发了无穷的创新创造能力。给我们人类历史留下了瑰宝。足够让人惊叹和羡慕。我是@静静听浅浅笑。非常愿意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

一是专心搞创作。就跟我们现在所处的头条平台学习创作一样。只是古代人没有那么便捷的交流平台。只是一个小圈子的聚友活动中互相各自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吟诗作画。佳作和精品就会被流传后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很多文学作品就是通过这样传播和后世人整理成册后让我们看到的《四书》《五经》《诗经》以及《唐宋八大家》等等。比较有故事的文人之一宋代的苏东坡除了是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然而。最出名的还是他留传于今的美食东坡肉。那是创意中最适合大众口味的菜品了。留给后人永远的记忆。

二是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很多人都会结合自己的爱好从事一些自己喜欢的行业。当然也都是解决的温饱问题之后了。虽然“设计”这个泊来词由欧洲工业革命兴起。等传到中国时。中国到处都有各自特点的建筑。哪一个不是出自设计师的妙思构想。辅助汉高祖刘邦的萧何还是一名设计师。最早的长安城就是出自他的设计。长安城的轴对称设计是呈现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这种设计进一步奠定中国两千多年的宫城建筑格局。还有体现中国美学韵味的中国苏州园林设计以及各具特色的建筑物及用品饰品等。无一不是体现了匠人高超技艺的展现。

说起业余爱好。当然皇帝也会是引导时尚的引领者。比如宋徽宗喜欢蹴鞠。和高俅是球友。经常喊高俅来一块踢球玩。据说还是足球的起源呢。

还有说南北朝时期北周皇帝宇文赟。他的爱好是搞服装设计。整天想着怎么样才能做出来一套别人没穿过的衣服。也算是本职工作之外的消遣了。

还有明熹宗朱由校。业余时间就喜欢宅在屋子里捣鼓木匠活。没事攒个家具啊、做个小人啊什么的。据说朱由校的木工都达到大师级别了。他做的木器偷偷让人拿到市面上。都能卖到很高的价钱。据说。折叠床也是这哥们发明的。

黄帝也会跟平常人一样有自己的想法和玩法。史书上记载了清代的雍正皇帝喜欢“自拍”。闲暇时间经常穿着各种不同的服装。让人给自己画像。他留下的画像中有戎装照、文人照。甚至还有带着金色假发的欧洲风情照。

三是古代人都爱听戏。老百姓了解的故事都是由各路戏班子到处演唱后。有些特别痴迷的票友还会整段地自唱呢。虽然古代戏子的地位不是很高。但是能听上戏对于当时的古代人来说。可能比现在人的巨星的现场演唱会差不多了。很多人的文化知识还是通过听戏唱戏学的呢。也算是当时的一种社会现象吧。

四是旅游赏玩。许多有钱人家中的公子们常常到处郊游。吃好的喝好的玩好玩的。生活也是非常安逸的。高兴了就三五个朋友一起在茶楼喝茶。有了兴致就会故作风雅地弹琴作诗等。当然也有下棋钓鱼、逛青楼的。穷人那就大多数为了生活种地、放牛、砍柴等等。女人们大多数都做些纺纱。纳鞋底。带孩子等家务活。

那个时候因为没有高层大楼。视野比较开阔。晚上看星星也是很多没事可干的人常做的事吧。因为没有电所以夜生活也不是十分多。但是正是因为需要干的事很多。古代人的发明创造能力是非常强的。我们的生活中的很多用品都是古人创造或者是在他们创造基础之上的更新换代产品。在改变我们生活的同时。最主要是留下了中华文明的传承。所以每个时代都会以各具特色的存在。都是人类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古代历史能让我们更了解他们的智慧和源源流长的文化。

让我们在品味古人的智慧中享受美好的生活。我是@静静听浅浅笑。非常愿意让朋友们分享您的观点。感谢您的阅读。欢迎讨论、交流。

其他观点:

那无非就是琴棋书画。诗酒花茶~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几度无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1:11:16

    古代人,自己的,都是,项目,时间,斗鸡,的人,蝈蝈,中国,不爱

  • 郎不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1:11:16

    没想到大家都对古代人不上网,把时间都拿去做什么了?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1:11:16

    古代生产力低。普通老百姓几乎是没什么闲暇时间的。白天除了干活。还是干活。日落之后就回去吃饭、睡觉。养精蓄锐。然后第二天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