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要弄清此事的来龙去脉应该分为两件事来分析:
1.李敢为什么敢打卫青。而卫青挨了打并没报复和处罚李敢。2.霍去病杀李敢的底气。要知道当时李敢已经封侯。一、李广的怨念《史记》: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此话就像心魔一直深种在李广的心中。直到死时都念念不忘。未封侯成为其人生最大的遗恨。这也成为李广全家的怨念。
李广在文景帝时期。功劳很大。可是因他缺乏政治智慧。没把握住凭借自身军功封侯的机会。
1.文帝时的军功
李广当时年轻。不能独当一面。跟随大将周亚夫、张武等抵御匈奴的侵略。是本土边境作战。虽常有斩获。但未有开疆拓土之功。总起来说。功劳只够加官。未到进爵(封侯)。
2.景帝时的军功
汉封侯的标准:1.亲俘斩敌军王、相、将等重要人物者。2.对外作战。开彊拓土的主将。3.关键战役。作出重大贡献者。(夺旗、先登、破阵等)4.父兄立大功而死者。儿子或弟弟可蒙萌封侯。
3.武帝时的战绩
汉武帝时期。是西汉军事实力的巅峰年代。正史记载有26位将领在与匈奴的大战中封侯。可是李广在汉朝大军五次主动出击匈奴的作战中。独领一军却以三次未遇敌无功而返和二次全军覆没吿终。
王维的一首《老将行》“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道尽了李广的悲哀!(数奇。命数不好的意思。)
出自《汉书•李广传》:“大将军阴受上旨。以为李广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
二、李广之死
公元前119年。汉朝发动漠北之战。卫青领武帝旨意派李广迂回绕远路截击匈奴单于。可李广大军迷路。错失战机。使得单于逃脱。卫青要治其罪。李广不堪受辱。拔刀自刎。
卫青故意把李广调离先锋位置。除了上文说到的受到汉武帝的警告;还有一个是有自己的私心。公孙敖是卫青的救命恩人。当时公孙敖刚丢了侯爵职位。任中将军随卫青出征。卫青想让他多些机会与单于作战以获得军功复爵。所以李广不幸的成为偏师之将。最终导致他不仅未有寸功。还因此自杀。
到这里可以来回答第一个问题了。作为武帝时位高权重的卫青为何在光天化日之下挨了李敢的暴打而无任何报复呢?
卫青对此事的隐忍。却激怒了年轻气盛的外甥霍去病。在随汉武帝甘泉宫围猎时故意射杀了以前的部下。现在皇帝近卫的侯爵李敢。
按汉律因私愤杀害国之侯爵者死!可是汉武帝是怎么处理此事的?众目睽睽之下。皇帝金口玉言说李敢是被鹿角撞死的。
可见。汉武帝有多宠爱霍去病。而李敢死的有多冤枉!
以上回答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我是清风醉史。欢迎评论、互相探讨。
其他观点:
这事其实是个悲剧。直接导致李广父子身死。而卫青、霍去病也因此事受人指责。
首先得把这事前因后果传述一遍。李广之死起源于公元前119年的漠北之战。当时汉武帝让卫青与霍去病各自率领5万人马出击攻打匈奴。卫青与霍去病各自独领一路。原本汉武帝是没有让李广上战场的。一是因李广个人能力勇武。但缺少大局观。也缺少系统的军事知识。二是因为李广年龄也大了。
但是李广因为没有建功立业。又不服老。三番五次请求汉武帝让他出征。汉武帝最终同意了。封李广为前将军。归属卫青部下。与卫青一起出战。
卫青所部遇到匈奴单于。打一仗。单于不敌逃走了。于是卫青下令让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一起率军从侧方包抄匈奴单于。最终结局却是李广与赵食其迷路。导致卫青没能包围匈奴单于。
此战过后。卫青因为要给汉武帝报告此仗情况。便问李广迷路情况。李广没有回答。卫青就派出手下让李广手下的都尉前去报告情况。李广于是亲自带着手下校尉到大将军府。李广对卫青说:
我李广一生与匈奴作战七十多次。这次随大将军作战。结果被调走军队迂回侧后。偏又迷路。这难道不是天意吗?况且我李广现在已经六十多岁了。不能再受这些文字的污辱了。
说完。李广拔刀自杀。
李广的自杀就是个悲剧。因为性格的刚烈。和建功立业的急切。李广一生对战匈奴。但是并没有建立多大的功绩。甚至都没有封侯。李广对于自已没有立功耿耿于怀。还对此战中大将军卫青不让自已做前锋。反而让自已去迂回包抄感到不满。李广有责备卫青的意思。不愿意在战死再次受到污辱。
因为李广在对战匈奴的多次战役中受到污辱。一次是上谷之战。李广全军覆没。全人还被俘虏。好不容易逃了回来。结果按汉法律当斩。李广用钱财赎罪。才捡回一条命。
第二次是漠南之战。卫青和霍去病此战都建功立业。就连卫青手下不少将领都因功封侯。而李广此战无功无过。
第三次就是漠北之战。李广都是无功无过。还因为迷路而受到盘问。看着别人建功立业。李广难免心灰意冷。这次按照汉法律估计又会被贬为庶人。李广想到此生再无建功机会。于是自杀而亡。
李广之死。从李广本人来看。就有责备大将军卫青的意思。而李广的儿子李敢更是把父亲自杀的原因怪罪在卫青头上。于是私下里打伤了卫青。李敢当时的官职只是一名校尉。军中的一名校尉私自打伤大将军卫青。这事往大了说。就是死罪。可是卫青身为大将军。居然把这事瞒了下来不追究。等于是赦免了李敢的死罪。这份胸怀。值得让人敬佩。
虽然卫青胸怀大度。但是霍去病可是年轻气盛。这事不知道怎么就被霍去病知道了。卫青是霍去病的舅舅。霍去病也没有与卫青商量。在一次与汉武帝打猎的过程中。霍去病私下射杀了李敢。这事就闹大了。
李敢怎么说是汉军校尉。中层武将。虽然之前打伤卫青犯了法。但是一码归一码。这事也轮不到霍去病来执法。虽然霍去病是李敢的顶头上司。也是如此。李敢犯了法。霍去病同样犯了法。不过汉武帝为了保住霍去病。就发布诏书说李敢是被鹿撞死的。替霍去病撒谎。
不过话又说回来。当年李广任将军时。也曾因为私仇私自杀害得罪过自已的霸陵尉。事后。李广也没有被追责。霍去病也情有可原。
这事放在历史的角度来看。除了卫青之外。其他人都有错。
李广之死与卫青没有关系。公是公。私是私。大将军的命令在军中就是法律。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至于如何排兵布阵打仗。那确实是卫青说了算。李广不满。也不能指责卫青。可以向皇帝上书。
但是李广选择了自杀。而不愿意受辱。说明李广当时确实是心灰意冷。而且性格刚烈。其实李广一生也有很大的污点。比如私杀下属霸陵尉。再比如杀害投降的俘虏800多人。另外。李广带兵打仗的能力也颇受质疑。多次率军出征。仅有匹夫之勇。而无实际战绩。多次无功而返。
李广是个悲剧人物。其一生都在与匈奴作战。却终身未能封侯。历史上有不少文人志士为李广打抱不平。然而两汉以功封侯。苦劳是没有用的。
作为李广幼子的李敢。多少也继承了李广刚烈不计后果的性格。擅自打伤当朝大将军。要不是卫青好心宽容。李敢早就死了。可正是因为卫青的宽容。才引出霍去病杀李敢的事来。
霍去病杀李敢时。不过23岁。霍去病与他舅舅卫青的性格完全相反。卫青低调。霍去病张扬。卫青宽容。霍去病有仇必报。真是性格决定命运啊。要不是霍去病军功赫赫。正受汉武帝宠信。也不会如此胆大。从某种方面来说。霍去病的张扬。是汉武帝宠信造成的。
溺爱是一种伤害。霍去病虽然战功非常显赫。但也不能无法无天。此事过后不久。霍去病就病死了。天妒英才。一代名将霍去病去世。
整个事件中。最无辜的就是卫青了。据说卫青如此安排。是汉武帝的意思。不管是不是。这都与卫青无关。因为李广不是一个识大局的将军。从李广一生的经历就能看出来。
卫青无疑是一个伟大的人。虽然出身奴隶。但其为人谦虚、低调。身处高位从来没有飞扬跋扈。反而是更加的谦虚与谨慎。虽然他有意想保李敢一命。但谁知霍去病去出手。所以卫青是整个事件中最无辜的人。白白挨了一顿打。却选择了宽容与原谅。这种胸怀不是人人都有的。
其他观点:
“李敢被杀事件”是汉武帝中后期的重大案件。间接改变汉匈战争的走向。公元前118年。李敢感觉其父李广之死与卫青有关。怒气冲冲地打伤了卫青。卫青觉得对李广有愧。于是便没有声张此事。
霍去病得知卫青被打之后。在甘泉宫狩猎时将李敢射死。当时霍去病正是当红之时。汉武帝选择包庇霍去病。声称李敢在狩猎时被鹿撞死。
这件事对于大汉的影响很大。首先一代名将李广自杀而亡。其次李敢被杀害。再次一年之后霍去病去世。霍去病去世之后。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则是败多胜少。霍去病是一代军神。但是射杀李敢之事是其一辈子的污点。
汉武帝包庇霍去病的行为。多多少少也伤了一些人的心。现在再来看这件事。我们会发现除了卫青之外。他们做得都值得商榷。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已经成为文人笔下的常客。引起无数失意文人的共鸣。李广之所以一直无法封侯。归根结底还是功劳不够。当然。运气也不站在李广一边。漠北之战也许是李广最后的机会。
李广拉下老脸求汉武帝任命自己为前锋将军。汉武帝经不起李广反复请求。而答应他的请求。但是。汉武帝非常介意李广的年龄和运气。又私下里告诉卫青。李广不可为前锋将军。卫青也想将功劳留给公孙敖。于是改变了李广的位置。史称:
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
李广知道之后。坚决要求卫青改变命令。遭到拒绝之后。李广独自率军出征。因迷路无功而返。战斗结束之后。卫青派人向李广询问相关情况。李广却在这时选择自杀。
卫青确实要为李广之死负责任。却不是主要责任。即使没有公孙敖。卫青也不敢让李广担任前锋将军。卫青派人召李广询问相关情况。也只是例行公事。卫青也没有想到李广会自杀而亡。卫青可能需要为李广之死负一定责任。却没有违反法律。事后。卫青也比较内疚。所以被打之后并没有找李敢的麻烦。
父亲自杀之后。李敢迁怒于卫青。也可以理解。盛怒之下的李敢打了卫青一顿。也完全可以理解。卫青觉得有愧于李广。并没有声张此事。因为卫青知道。一旦自己声张此事。李敢一定会被处罚。父亲死了。儿子因伤心而做出一些过激的事情。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法不容情。李敢的行为可以理解。并不意味着不触犯法律。
卫青相当于全国陆军总司令。大汉最高的军事指挥官。李敢只是一位普通的将军。是卫青的部下。从爵位上说。李敢是关内侯。卫青是长平侯。关内侯的级别明显低于长平侯。长平侯为列侯。也是县级列侯。县侯是级别最高的列侯。县侯之下还有亭侯、乡侯。其下才是关内侯。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殴打一国的总司令都不是一件小事。汉代等级制度森严。李敢殴打卫青等于以下犯上。就算霍去病不杀死李敢。法律也绕不过李敢。李敢殴打卫青。肯定有错在先。不仅违法。而且违礼。
李敢殴打卫青。是一种违法、违礼行为。霍去病射杀李敢完全是一种犯罪行为。李敢是霍去病的部下。跟随霍去病立下不少军功。因此被封为关内侯。霍去病是仅次于卫青的第二号军事人物。相当于大汉军队的副司令。待遇享受正司令级别。位同三公。
李敢的最高官职为郎中令。掌管宫廷侍卫。为九卿之一。虽然霍去病的爵位、官职远远高于李敢。他却没有擅自杀死李敢的权力。
李敢殴打卫青。自然有法律制裁他。霍去病没有权力杀死他。当时也不是战时状态。霍去病也没有权力以军法杀死李敢。即使以军法杀死李敢。也不是霍去病亲自射死他。
霍去病公然杀死李敢。可以说是置法纪不顾。甚至是肆无忌惮。霍去病之所以敢射死李敢。除了年少气盛之外。更多是恃功而骄。霍去病自觉自己功勋赫赫。深受汉武帝宠幸。所以才会有恃无恐。
李敢被杀之后。汉武帝应该严惩霍去病。即使不让霍去病偿命。也应该重罚他。但是汉武帝却选择了包庇霍去病。为了有个说法。汉武帝对外宣称李敢被鹿撞死。史称:
居无何。敢从上雍。至甘泉宫猎。骠骑将军去病与青有亲。射杀敢。去病时方贵幸。上讳云鹿触杀之。
其实。汉武帝需要为“李敢事件”负最大责任。汉武帝答应让李广做前锋将军。却暗地指示卫青改变对李广的任命。卫青夹在中间。只能自己承担骂名。卫青等于替汉武帝背了黑锅。间接导致李广自杀。
卫青对李广的死心存愧疚。不知道汉武帝内心是否愧疚。李广自杀之后。李敢也被杀死。李家就是只剩下李陵和李禹。李广虽然功劳不够。苦劳却足够。汉武帝应该替李敢主持公道。但是汉武帝却选择偏袒霍去病。
汉武帝包庇霍去病的行为会寒了众多将士的心。也会纵容霍去病的不法行为。可能汉武帝也没有想到。他所包庇的霍去病会于一年之后病逝。公元前117年。冠军侯霍去病去世。汉武帝暂时停止了大规模用兵。让霍去病陪葬茂陵。
“李敢事件”是霍去病一生的污点。也是汉武帝抹不去的污点。当时。汉武帝堵住了天下人的口。却堵不住史学家的笔。史学家完整地记录这件事。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03396.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李广,汉武帝,单于,匈奴,大将军,将军,公孙,这事,封侯,军功
没想到大家都对李敢因父亲之死,迁怒卫青,把卫青打了,霍去病知道了就把李敢杀了,你怎么看这件事?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要弄清此事的来龙去脉应该分为两件事来分析:1.李敢为什么敢打卫青。而卫青挨了打并没报复和处罚李敢。2.霍去病杀李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