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将是如何排名的?各时期十大名将都有谁?
原创

唐朝名将是如何排名的?各时期十大名将都有谁?

好文

热门回答:

唐朝的名将很多。想要选取10大名将并非易事

先按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看下各朝的十大名将

初唐十大名将:

卫国公李靖、英国公李世勣、江夏王李道宗。是开国三名将;

刑国公苏定方前后灭三国;

闻喜公裴行俭收复西域;

辽西郡公薛仁贵败铁勒。灭高句丽;

燕国公黑齿常之。克吐蕃败突厥;

凉国公契苾何力。效力40年屡建奇功;

乐城郡公刘仁轨。灭百济;

太原郡公王方翼。西域独当一面。

除了以上的10初唐名将外。初唐还有的名将:薛万彻、高侃、阿史那社尔、李孝恭、程务挺、牛进达、李谨行、柴绍、侯君集、郭孝恪、王玄策、梁建方、萧嗣业、执失思力、尉迟恭、程知节、屈突通、秦琼、席君买、王君廓、孙仁师、段志玄、段德操、程名振、薛万均、张士贵、郑仁泰、刘仁愿、李大亮、高满政、刘弘基、张宝相等。

盛唐10大名将:

临洮郡公王忠嗣。一人独佩四将之印。掌控边境万里;

西平郡王哥舒翰。大唐对吐蕃作战战功最卓越;

密云郡公高仙芝。西域守护神;

南阳郡公张守珪。击败后突厥、吐蕃、契丹强敌;

信安王李祎。西有攻破吐蕃石堡战功。东平奚、契丹;

南阳郡公张孝嵩。击败突骑施、吐蕃和大食;

中山郡公王晙。开元年间第一将;

太原郡公郭知远。吐蕃深为忌惮的大将;

韩国公张仁愿。扭转大唐对后突厥的颓势;

宋国公唐休璟。收复安息四镇。屡败吐蕃。武周第一将。

盛唐10大名将之外。还有:

皇甫惟明、封常清、王孝杰、崔希逸、盖嘉运、赵颐贞、薛讷、萧嵩、乌承玼、张思礼、王君涣、杜希望、杨思勖、郭虔瓘、娄师德、牛仙客、臧希液、杜宾客、陈大慈、王倕、张忠亮、郭元振、张齐丘、萧炅、章仇兼琼、夫蒙灵察、阿史那献、来曜、何履光、孙仁献、韩思忠、张审素、李多祚、程千里、鲁炅、张九节等名将。

中唐十大名将

汾阳郡王郭子仪、临淮郡王李光弼、大宁郡王仆固怀恩。是平定安史之乱的三大首功之将;

西平郡王李晟、咸宁郡王浑瑊、北平郡王马燧。平定二帝四王之乱的战功;

南康郡王韦皋。在西南击败吐蕃;

扶风郡王马璘。从破安史之乱。屡破吐蕃;

凉国公李愬。雪夜下蔡州。绝对经典的战争案例;

陈国公李光颜。和李愬是元和中兴两名顶级名将。

中唐除了10大名将。还有:

张巡、高崇文、崔宁、曲环、郝玼、李抱玉、白元光、李嗣业、郭昕、李抱真、范希朝、段秀实、张光晟、王思礼、田缙、史敬奉、严武、刘济、李元忠、杜叔良、李光进、路嗣恭、王翃、李文悦、野诗良辅、张舟、刘昌、桂仲武、张伯仪、李皋、严震、王佖、严砺、李进诚、来瑱、曹高仕、阳旻等。

晚唐10大名将

南阳郡公张义潮。沙洲举事。效忠唐朝。屡败吐蕃;

渤海郡王高骈。破南诏第一功。收复安南、败黄巢;

兰陵郡王张仲武。晚唐一代名将;

东阳郡王刘沔、河阳节度使石雄。二人击败鲜卑、党项、西羌等;

武宁节度使王式。收复交趾。平定江浙;

武威郡王李载义。击破奚;

归义节度使张淮深。独守西北;

东川节度使颜庆复。重创南诏;

平卢节度使曾元裕。破南诏。平王黄之乱。

晚唐除10大名将外。还有:李可举、杨复光、卢耽、郑从谠、李鄠、董昌龄、史元、宋威、毕减、张仲至、萧鄴、赫连铎、黄景复、李思忠、石公绪、康承训、崔珙、刘潼、王宰、张璘、高仁厚等。

李克用、刘仁恭、杨行密、王建等进入五代时期的人就不列入。

唐朝10大名将名单

初唐4人:李靖、李世勣、李道宗、薛万彻。李靖、李世勣。自然毫无疑义。李道宗和薛万彻是李世民自己评定的:

“太宗曰:“当今将帅。惟李、道宗、薛万彻。”——李靖所著的《李卫公问对》

盛唐3人:王忠嗣、哥舒翰、高仙芝。

中唐3人:郭子仪、李光弼、李晟。

从帅才而言。5人:

李靖:李世勣、李道宗、契苾何力都曾在李靖军中效力。苏定方是李靖门生。裴行俭是苏定方门生。王方翼是裴行俭门生;

李世勣:李靖之后初唐第二大元帅。初唐所有将领多数都跟随李世勣作战过;

裴行俭:帐下诸将都成为大唐名将;

王忠嗣:哥舒翰、郭子仪、李光弼、李晟等都得到王忠嗣的培养和提拔;

郭子仪:天宝末年到贞元年初的中唐诸将。基本上都受过郭子仪领导。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其他观点:

隋唐时期英雄辈出。唐初的名将是最多的。然后就是开疆扩土、保卫边疆的名将。还有安史之乱也造就了一批名将等等。可以说唐朝的名将数量是很客观的。在这其中真要给他们排名。确实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在这里。四姑娘就按照自己的观点来大体上给他们排排名。难免添加上个人的好恶。仅为一家之言。

李靖:李靖被称为大唐第一名将应该是毫无争议的。虽然他最初差点被李渊处死。但是李靖的军事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在唐初平定萧铣和辅公祏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虽然两战的统帅都是赵郡王李孝恭。但是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李靖。所以624年。李靖就成为东南道行台兵部尚书。李渊甚至说古代的名将如白起、韩信、卫青、霍去病等都不及李靖。当然这话未免有些夸张。不过也可以看出李靖是真的当世名将。贞观时期的李靖做为统帅灭掉了东突厥迎回了萧皇后和杨政道。又灭掉了土谷浑。灭土谷浑的那一年是635年。当时的李靖已经65岁。疾病缠身、腿脚不灵便。但一听到有战事还是精神抖擞的去了。644年。李世民决定攻打高句丽。当时的李靖已经74岁。虽挣扎着要去。但到了相州就病情加重只好回了京。

李世民:论唐初的名将。就不能把李世民给忘了。人们津津乐道的一般都是玄武门之变和贞观之治。实际上李世民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唐初的军事统帅。从李渊晋阳起兵开始。李世民就开始领军作战。当时大部分的割据势力都是被李世民灭掉的。平定刘武周、王世充和窦建德等等。后来的平定刘黑闼也有他的功劳。李世民手下聚集了一批忠勇猛将。比如尉迟敬德、程知节、秦叔宝等等。他们统领着玄甲军在李世民的率领下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也正是因为李世民积累的一个个战功。才终于有了和李建成一较高下的资本。最终在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登基为帝。开创贞观之治。

苏定方:苏定方是被演绎评书黑惨了的名将。苏定方是在李世民称帝之后才开始为大唐服务的。之前的他曾跟随窦建德以及刘黑闼。在刘黑闼兵败之后回了家乡归隐。李世民登基之后。爱惜人才。苏定方应召入朝。他的功绩有一句话说的恰如其分:“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贞观时期苏定方的战绩并不是很突出。只是在跟随李靖攻灭东突厥的过程中立下大功。到了高宗时期。苏定方才真正立下赫赫战功。其中在655年的时候做为行军总管跟随程知节讨伐西突厥。这一斩是程知节晚节不保之战。苏定方在这一战中虽然正确的策略不被采纳。但仍然洁身自好。

李勣:李绩原名徐世绩。归唐后被李渊赐姓李。李绩在最开始主要是跟随李世民平定天下。武德年间镇守并州防御突厥。后来跟随李靖攻灭东突厥。641年被任命为兵部尚书。之后攻灭薛延陀。644年做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走陆路与走海路的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张亮齐头并进征讨高句丽。一直到668年。75岁的李绩数次出征高句丽终于将其攻灭。

王忠嗣:王忠嗣是唐玄宗的义子。王忠嗣年轻时候曾领数百精兵偷袭吐蕃。杀敌数千。也曾在唐取吐蕃新城之战中单枪匹马闯进敌阵斩杀数百人。740年开始担任节度使。从此开始威震边疆。奚、吐蕃、突厥、土谷浑等都是王忠嗣的手下败将。王忠嗣在最强悍的时候身兼四镇节度使:河西、陇右、朔方和河东节度使。统兵达到267700人。而当时大唐帝国的边防军共有495000人。王忠嗣统兵一半以上。后来唐玄宗想攻取石堡城。但是王忠嗣并不赞成。这件事成了导火索。最终在李林甫的陷害下。王忠嗣兵权尽夺。贬官外放。抑郁而死。

李光弼:李光弼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名将。《新唐书》载:“中兴以来。战功推为第一”。安史之乱开始的时候。郭子仪向唐玄宗推荐了李光弼。自此。李光弼在河北一带抵抗叛军。在常山大败叛军。756年。唐肃宗继位后。李光弼和郭子仪同封宰相。成为平叛的主力。李光弼曾以一万之弱兵在太原大败史思明的十万精兵。后来又取得河阳之战的胜利。在接替郭子仪成为天下兵马副元帅之后也遭到了鱼朝恩的诬陷。但还是战斗在第一线。后来又平定袁晁起义军。

郭子仪:郭子仪也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名将。只是收复两京之后。在九节度使领十万之众和史思明对阵的时候因为一阵大风而败下阵来。郭子仪被鱼朝恩陷害失去兵权。之后的安史之乱主要就是依靠李光弼和仆固怀恩。安史之乱之后。吐蕃东进。攻进了长安。郭子仪被重新启用。赶走了吐蕃大军。迎回了唐代宗。后来又平定仆固怀恩叛乱。大破吐蕃。成为帝国的保护神。

李晟:李晟和李光弼一样。都曾是王忠嗣的部下。勇猛非常。不过李晟主要的战绩是在安史之乱之后。763年。李晟进入凤翔军中对抗外藩。主要是吐蕃。李晟立下赫赫战功。后来成为神策军都将。安史之乱之后。节度使拥兵自重。尤以河朔三镇最为猖狂。李晟曾出兵讨伐河朔三镇。后来泾原兵变。唐德宗出逃。李晟奉命回师勤王。最终平定朱泚之乱。

薛仁贵:薛仁贵是在贞观末期才从军。当时李世民准备亲征高句丽。征兵。薛仁贵就到了张士贵的军中。然后跟随张士贵讨伐高句丽。薛仁贵在这一仗中勇猛异常。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班师回朝后随张士贵镇守玄武门。654年的一天夜里。山洪暴发。镇守玄武门的薛仁贵冒死提醒宫中的李治撤离。君臣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之后。薛仁贵开始征战沙场。留下了很多传奇故事:三箭定天山、良策息干戈、神勇收辽东、脱帽退万敌等等。

张巡:张巡是安史之乱中的名将。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张巡任真源县令。在两年的时间里。张巡先后在雍丘、宁陵、睢阳三地坚守。牵制住了叛军的大部分兵力。先后打了四百多战。他和许远在没有援军没有粮草的情况下誓死守卫睢阳。叛军始终不能南下。可以说两人保住了大唐的半壁江山。当然张巡有一点受到了很多人的诟病。那就是吃人。实在没有东西吃的情况下。张巡率先杀死自己的小妾让将士们吃。然后许远杀掉自己的奴仆。再然后就是城中的老弱病残等等。睢阳城中原有四万人。城破之际只有400人。

其他的名将还有张士贵、张守珪、侯君集、平阳昭公主等等。因为篇幅所限。就不一一列举了。

其他观点:

谢邀。因为自小喜欢看隋唐演义的缘故。对隋唐的历史也很是喜欢。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强盛朝代之一。名将也自然是数不胜数。

排名每个人心里都是不同的。毕竟一万个人眼里有一万个哈姆雷特。对于名将的排名我更看中的功绩、综合能力。而不是武艺。这里就来列举下我心目中的名将排名吧!

他作为唐朝皇室。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二位。但这种荣誉绝对不是靠自己后门来的。而是有真本事。李孝恭是结束隋末乱世一个关键人物。北方、中原是李世民和他的手下猛将打下来的。但整个南方几乎都是李孝恭收复的。在历史上一到乱世就割据的川蜀之地。因他在。也没有形成割据势力。灭萧铣、破辅公祏。功绩非凡。印象中在李孝恭收复南方时。当时的李靖应该还是他的跟班样的。

李靖是唐朝最出色的军事家之一。开国名将。早期随李孝恭南平萧铣、辅公祏。唐统一后。更是夜袭阴山击灭了不可一世的东突厥。名声大噪。李靖的治军、作战经验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的军事思想和理论。一生无败绩。隋朝名将韩擒虎曾评价李靖: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

李勣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军师徐茂公。在演义里是智囊。但其实他是文武双全。他随李世民平定四方。两击薛延陀。破东突厥。灭高句丽。平定塞北。按理说他的功绩应该不在李靖之下的。但早期他是和李世民一起。之后是做李靖副手。所以把其排在第三吧!

要说唐朝名将绝对不能少了郭子仪。毕竟没有他。唐朝或许将少存活几百年。郭子仪可以说以一人之力。将大唐江山扛于肩上。他平定安史之乱。之后又赶跑吐蕃。历经七朝而不倒。世间罕见。若大破吐蕃没有联合回纥。仅靠一人之力的话。他绝对是我心目中的第一人。

苏定方绝对是历史上被黑的最惨的人之一。在演义里射杀罗艺罗成。害死秦琼的独子秦怀玉和尉迟恭两个儿子的他。其实一直是位名将。在李靖夜袭阴山一战中。苏定方就是主角之一。后来开始独挡一面。征西突厥、平葱岭、夷百济、伐高句丽。前后灭了三国。将唐朝的版图向西开拓至中亚。国境直抵波斯。向东延伸至朝鲜半岛。

和苏定方一样。在演义里被黑的李道宗。其实也是一名将。他先后指挥过灭吐谷浑和西突厥的战争。一人曾灭了两国。为大唐扩土千里以上。这功劳很大了。

著名的寒门将军。征战数十年间。大败九姓铁勒。降高句丽。破突厥。还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等典故。李世民评价薛仁贵:朕旧将并老。不堪受阃外之寄。每欲抽擢骁雄。莫如卿者。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可惜有过一次大败仗。使自己排名靠后了点。

安史之乱的平定。功劳最大的是郭子仪。其次就是李光弼了。安史之乱平定后。李光弼以“战功推为中兴第一”。之后又镇压了浙东袁晁起义。巩固了唐的统治。

九、王玄策

作为历史上的传奇神话。王玄策不得不提。就靠一个战绩就能上榜了。他曾借兵大胜印度。而且是孤身一人。没用大唐一兵一卒。一人灭一国的神话事迹流传至今。不过他不是将领。所以不知道算不算的上。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北海茫月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北海茫月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1:22:53

    吐蕃,名将,安史之乱,郡王,大唐,节度使,突厥,东突,战功,初唐

  • 少年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1:22:53

    没想到大家都对唐朝名将是如何排名的?各时期十大名将都有谁?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1:22:53

    唐朝的名将很多。想要选取10大名将并非易事先按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看下各朝的十大名将初唐十大名将:卫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