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中阵地前的尸体去哪了?都怎么处理呢?
原创

战争中阵地前的尸体去哪了?都怎么处理呢?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衡阳保卫战打到1944年7月16日的时候。第十军已是死伤惨重:预备第10师伤亡90%、第3师伤亡70%、第190师只余400人。而配属给方先觉指挥的暂编第54师只剩下一个营的兵力。在正南和西南方向的山地上。日军虽然夺取了第一道阵地。却也付出了惨重代价。用“尸横遍野”这个词毫不为过。而紧急撤至二线阵地的第十军各部。也无时间无可能带走战友们的遗体。

第十军最有效果的战场发明就是“方先觉壕”。它的加强版是在阵地前的外壕中。自一半高的位置布下铁丝网并挂上铁刺猬。所以冲锋的日军一跳下去就被暗器所伤。又被铁丝网缠住无法隐蔽。而此时中国守军则摸近投弹。壕内日军大半被炸死。不过也有后遗症。就是日军的尸体会逐渐填满壕沟。成为后续部队逾越的通道。因此在激战时分。没有哪一方会考虑尸体的存在。

日军冲上高地后会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垒建战斗工事。以防被第十军的机枪扫射和进行对射。而遗弃的守军尸体就成为最后的材料。第十军工兵营老兵梁岳昆在战后曾经回忆张家山的战斗:“子弹打在人身上的声音肯定是跟砖石不一样的。被打成蜂窝的尸体有战友的。也有鬼子的。但是还是战友的多”。

抗日老兵梁岳昆说:“后来一想。就觉得对不起战友。人都死了。还要被打好多枪。一想到这事。眼泪就忍不住。但当时阵地上都是尸体。也找不到别的东西了。那年夏天的张家山。不敢想”。由于是鬼子进攻我军防守。阵地一点点被攻克和蚕食。第十军部队被迫一步步后撤。所以在这方面第十军确实比较吃亏。

衡阳保卫战虽然历时47天。但并非天天都在打仗。由于需要补充弹药、物资和人员。期间日军实际上共发动了三次总攻击。前两次攻击失败后。都会停下来进行整补。比如第一次总攻是6月28日开始的。打到7月2日深夜只占领了少数外围阵地。伤亡却高达5000余人。平均每天损失1000人以上。并且炮弹也快打光了。于是第11军司令横山勇叫停了进攻。

在停战间隙。日军就会派人去阵地前搬运尸体。以便弄回来集中火化。这些“搬运工”是不带武器的。出于人道主义精神。第十军自然也不会射击。同样。我方也会抓紧时间清理阵地上的战士遗体。鬼子也不会开枪开炮。毕竟他们的搬运工们仍然在我方的火力范围之内。这也是战场上的约定俗成。但是新的战斗一打响。所有这些事情又重新归零。

主攻张家山阵地的是日军第116师团黑濑平一大佐的第133联队。这个甲级师团的三个步兵联队都被加强到4000人以上。黑濑联队在炮火的掩护下以中队级为单位轮番发起百人级冲锋。在“方先觉壕”之前弃尸累累。该联队先后有五任大队长、十一个中队长毙命阵前。打到最后衡阳城破时。第133联队残余官兵不足300人。基本就是被泰山军剔成一副猪骨架。

每次阵地丢失。负责张家山防守的预备第10师都会出动部队在夜里反击。打到后来预10师已无兵可派。于是前文所述的军直属工兵营两个连奉命驰援。7月17日组织夜袭以恢复阵地。暗夜里山上伸手不见无指。双方士兵经常被脚下的尸体绊倒。工兵们只能靠摸军装来辨认敌我:棉布军装是自己人。卡其布就是鬼子。如此杀到天亮时分“伏尸没胫。阵地上已无可插足之处”。

然而天亮也就意味着日军的空地火力继续来袭。所以是没有条件清理尸体的。工兵们必须隐蔽起来躲避火力杀伤。7月的衡阳酷热难耐。一些不及清理的尸体很快腐烂。对两军士兵的意志力都是极大的考验。纷纷称之为“灼热的地狱”。毫无人性的日军。因为久攻不克还曾经多次使用毒气。使战场上的情况更加惨不忍睹。

其实城外鬼子的日子也不好过。当时中美联合航空团大致掌握了制空权。每天均以战机支援衡阳战场。所以在不发动进攻的时间里。日军士兵都得猫在交通壕或者洞穴里。黑濑大佐的隐蔽部下面。就有第十军来不及带走的战士尸体。日本人也仅仅是在上面铺了一层土。战争的残酷。远超我们今天的想像。日军在衡阳伤亡数万。第十军牺牲7000。战场上的惨烈程度。可想而知。

1944年的衡阳保卫战第十军是虎头蛇尾。而最漂亮的防御作战其实是1941年底的长沙守城。当时的方先觉还是预10师师长。两天两夜硬顶日寇精锐第3师团。终于让敌人掉头而逃。尸体也来不及仔细处理。第十军转入追击后。薛岳和参谋长赵子立从岳麓山下来。乘车视察战场。在八角亭看见大批日军尸体。赵子立慨然:“不是万不得已。日军不会扔下尸体。都会聚在一地焚烧。可见逃得狼狈”!

其他观点:

对于收容各自战士的遗体。双方一般都很有默契的。因为在战场上不可能只有一方士兵的尸体。只要战争打响。一般都会用敌我双方的尸体来掩盖整个战场。而收容问题只能战争打完以后了。而有些是随打随收。那只限于是在向前推进时发生的少量人员伤亡。专门会有一队人负责向下抬伤员和战死士兵的尸体。而战争程一边倒的势态时。一般败的那一方会一去不回头。那打扫战场的事情就由胜利方和红十字会来负责了。而如果对方想要替战友们收尸。那胜利方一般会提供便利。让对方把自己的弟兄们抬下去。这是出于人道考虑。大部分是因为不想替敌人收容这些大麻烦而以。而敌人不回头的情况发生后。尸体会很快被收拾干净。尤其是在夏天还有春雨季。因为这两个季节是最容易导致尸体腐烂的情况发生的。那瘟疫也会随之流行。加之恶臭。这比一场毒气战及细菌战的杀伤力都大。那导致的后果会更严重。所以。出于这种考虑。战后敌、我方尸体的收容问题是第一要务。当年抗战时期。日军占领南京。进行大屠杀。战时的尸体及屠杀后的大量尸体被很快处理掉。日本人的作法很简单。一般是强迫中国居民搬抬。然后投到河里。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日本想要在南京长驻。不想这里变成瘟疫横行的无人区。而其余的战斗结束后。他们一般都是收容自己士兵的尸体。而对于中国士兵的尸体。便不加理会。在中国与越南战争的期间。抢夺己方人员尸体是一件头痛的事儿。有时双方会利用敌人搬抬尸体的机会向敌人射击。但绝大多数都是中方允许越方打着白旗上来收尸。在战场上。战死是正常的事儿。而出于对对方战死士兵的尊重。大部分战胜者都会帮助对方把尸体堆积起来。然后让对方前来处理。而日本是最不尊重敌方士兵遗体的国家。他们的士兵通常会掌这些敌人的尸体来取乐或直接焚烧并丢弃。当然。这是事实。并不是对日本的个人成见。对于食腐动物。每个战场上都会发现这类东西。从昆虫到野狼、秃鹰都会来寻找食物。可惜。这些食物不会保存很久就会被处理掉。并且为了安全收容这些尸体。收尸者会直接将这些食腐动物一起消灭掉。以防被其伤害。也是为了对自己士兵的尊重。

其他观点: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的第8390条问答。

很多人不知道。尸体一旦腐烂就很容易形成传染病。更别说会造成环境污染了。

古人的饮用水很多就是水井或者池塘。

而水井的水源。主要来自地下。

尸体一旦腐烂。遇到阴雨就很容易将腐烂的液体混入池塘。甚至直接进入水井。

这些东西里面有很多细菌。很容易出现大面积的恶性传染病。

古代没有抗生素。一旦出现细菌感染就很容易危及生命。

所以。一旦出现尸体。哪怕是无主尸体。村民也会很快将他们埋葬。

一般来说。军事作战后留下的尸体。三种处理方法。

第一。双方军事人员收尸。

任何军队都有专门负责收尸的人员。我军一般是军工人员负责。

一般会等着战斗结束或者战斗间隔期间。军工人员去收尸。

中越战争期间。双方把烈士遗体看的都很重。宁可再死人。也一定要把遗体抢回来。

在对峙期间。双方也有默契。各自收尸人员一般要打着白旗。就没有危险。允许他们搬运。

第二。慈善组织。

在大城市附近发生的战争。如果双方来不及处理尸体。会有专门的慈善组织负责。

这些慈善组织多是宗教色彩。比如佛教或者道教。西方就是基督教。

他们以僧人、道士出面。雇佣村民进行收尸。给一定的费用。

第三。村民收尸。

就是最上面说的那样。村民也会自行处理。

其实这也没什么难度。无非挖个大坑埋掉而已。

农民挖个坑又有什么难度。花费点力气而已。

以上都是原则而已。

实际上。战火地区可能出现村民逃散避难。慈善组织瓦解。军队只顾作战。必然会有一些尸体散落各地。

尸体腐烂会有一种特殊的臭味。混合战场的硝烟、焦臭味。形成一种特殊战场气味。

普通新兵到了这种地方。闻到这种气味就已经作呕。更别说打仗了。

很多士兵进入战场以后。因为这种臭味。头几天根本不想吃东西。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1:24:35

    尸体,日军,阵地,士兵,都是,遗体,战场,联队,水井,先觉

  • 旧日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1:24:35

    没想到大家都对战争中阵地前的尸体去哪了?都怎么处理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1:24:35

    衡阳保卫战打到1944年7月16日的时候。第十军已是死伤惨重:预备第10师伤亡90%、第3师伤亡70%、第190师只余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