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有哪些未解之谜?
原创

广西有哪些未解之谜?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封中王国(上)| 为了破解地图上“封中”二字。引发考古学者们众说纷纭!

2018-03-10 世界长寿市广西贺州

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震惊考古界的千年女尸和中国现存最早的三幅锦帛地图。其中地形图上标注有封中两字。这代表了什么信息呢?贺江流域连续出土了虎钮金印、方形玉印、左夫人玉印一批汉代珍贵文物。它们与封中有着怎样的联系?

三幅锦帛地图。分别是地形图、驻军图和城邑图。复原后的地形图上有一处极为特殊的标注“封中”。它引起了考古学家的注意。因为封中是地形图上南岭以南唯一有文字注记的地方。

地图上标注的封中具体位置在哪里呢?这个谜团引起了国内许多考古专家的关注。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他认为地图上的封中应是贺江流域中游。

贺江中游这一地域基本上与地形图上的标注相吻合。特别是驻军图上的上福里。其河流和山脉走向均与贺江中游(原)贺县桂岭公社的地形地貌极其吻合。他认为封中不是一个具体地名。而是指封水流域的中游。如同汉中、蜀中一样。代表着一个地域。

著名地理学家张修桂先生也认为封中是封阳、中宿两县之缩写。封阳县治所在贺州市八步区铺门镇。中宿县治所在今天清远县境内。

还有的学者认为封中是当时南越国的一个郡县名。

就在专家学者们为封中各执一词之时。上个世纪70年代地处贺江中游贺县信都片区。连续出土的文物逐渐剥开了封中的神秘面纱。

1976年6月。贺县信都片区群众无意中挖到一座古墓。经过两个多月的抢救性考古发掘。考古人员先后发掘了9座土坑墓。出土了陶器铜器等一批文物200多件。根据出土文物可以认定这些墓葬的时代是西汉早期。

其中一座编号为四的古墓上面虽然没有封土堆。但出土的文物却最为丰富。四号大墓出土了刻有如心字样的虎钮方形金印一枚、刻有须甲字样的方形青色玉印一枚、长中短青铜剑各一件、海马形玉龙一件、玛瑙串一串、铜镜一面还有一些陶制器皿和一些陶制猪鸡牛羊等小动物。

定名为五号墓中的墓葬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枚刻有王行印的陶封泥和一些陶器。

四号大墓出土的文物造型用材十分高档。这些墓的主人有着怎样的身份。文物考古专家有着不同的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四号墓主应该不是一座王级的墓葬。而只是一座等级相对较低的贵族墓葬。

另一种意见应该是一位王侯级别的人物。根据汉朝的制度。墓葬规模长。

关于出土的王行印封泥专家们也有不同意见。

一种认为五号墓葬规制小。出土的王行印封泥应该是墓主的私人印章封泥。证明墓主名叫王行。

也有少数人认为墓主人不应叫王行。因为不可能自己的东西盖上自己的印章然后存在自己墓室中。封泥应是在加盖印章后邮寄出去的。因此是一位王曾经用自己的行印征召过墓主。墓主人认为封泥是王对自己的恩宠。因此去世后把它带入墓中说明封泥的主人是一位王。

为了收集到更多的历史信息。拓宽思路。大家把思路与1964年在信都盆地发现的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城遗址联系在一起。古城附近必有古墓。考古人员到古城遗址附近展开野外考古调查。竟发现了大批古墓群。经确认的封土堆多达近千座。特别是一座高大封土堆。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如今一座有着更高大封土堆的古墓。又会给大家揭示怎样的谜底?敬请留意下周的文章

封中王国(下)▏古城重出迷雾。露出昔日王都的霸气!

上期封中王国(上)| 为了破解地图上“封中”二字。引发考古学者们众说纷纭!中介绍信都盆地发现了宏大的古城遗址和出土了高规格的金印、玉印、玛瑙等珍贵文物。说明信都盆地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如今一座有着更高大的封土古墓被发现。又将会给大家揭示怎样的谜底呐?

1979年12月。村民在一座山坡上取土建房。这座山坡正是1976年蓝日勇等考古人员发现的那座古墓的封土堆。而开荒取土直接危及大墓的安全。 1980年6月。广西区博物馆再次派蓝日勇等人奔赴贺县。主持大墓的抢救发掘。

经过一个月的清理。大墓终于露出它的神秘面纱。被定名为“金中一号”大墓。该墓中幸存的文物共1241件。多为陶器并有少量玉器。其中东棺出土的“左夫人印”和两件“左”字印的陶罐。西棺出土了一把残缺的铁剑和一枚方形龟钮铜印及两件“右\"字印的陶罐为我们后期的考察起了很大的作用。

铁剑和方形龟钮铜印是墓主人生前代表权力的重要信物。根据汉代礼制。考古的专家根据“左夫人印”和方形龟钮铜印等文物断定。该大墓是一座西汉早期的王侯级别墓葬。是目前广西第一座有确切文物佐证的汉代王侯级别夫妻合葬墓。

原广西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蓝日勇表示:从经验来看。这个封土堆是一个很大的墓葬。认为根据“夫人印”能确定到这个墓主人的身份规格是很高的。”

1983年6月。广州象岗山工人在施工时。挖到了南越国第二代君王赵眜的陵墓。墓中出土了“文帝行玺”龙钮金印、螭虎钮“帝印”金印、“泰子”龟钮金印、“赵眜”玉印、四枚“夫人”印等文物1000余件。

其中的四枚“夫人”印分别为“右夫人玺”龟钮金印、“左夫人印”龟钮印、“泰夫人印”和“部夫人印”龟钮金铜印。南越王赵眜墓中出土的“左夫人印”龟钮玉印形制与贺州“金钟一号”大墓出土的“左夫人印”材质和规制极其相似。南越国大墓出土的海马形玉龙、铁剑等文物也与之前贺州出土的玉器和铁剑等文物惊人相似。

赵胜信印的发现:2004年12月。信都片区修建水电站。准备在一座山岭上取土。贺州市文物部门在对取土地进行的考古勘测中。又发现了另外一座汉墓。

贺州市封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顾世南:“当时。市里要进行文物考古。清理这一片地方。看看是否还有什么文物古迹。于是就挖出了“赵胜之(信)印”这件文物。” 关于这枚方形龟钮“赵胜信印”。考古人员也有两种不同的意见。

其说法一为:墓葬的规制比较小。汉代早期对民间的私人印章规制没有非常严格。因此这枚印章应该是一名叫赵胜的私人印章。

说法二则是:信印是古代帝王和侯王“六印”中的其中之一。信印用于发兵或祭祀。墓葬规格虽小。但出土的铁剑属于珍贵的兵器。是权力的象征。而“赵胜信印”是方形龟钮铜印。与“金钟一号”大墓出土的龟钮铜印材料和形制相同。

贺州市封阳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温文杰:信都盆地所在的位置与长沙马王堆汉墓《地形图》上标注的“封中”极其吻合。说明信都盆地在汉代曾是南越国的边陲重镇和贺江流域的政治中心。是一座诸侯王国的国都。南越王曾将其王室成员或功臣分封到此地为诸侯王。

原广西博物馆副馆长 研究馆员蓝日勇认为:“封中”可以当做一个封中的王国名字来理解。因为赵佗是分封为地方王。像西域王这样的。和平统一是历史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南越国延续了93年之后。于汉武帝元鼎六年纳入了西汉王朝的版图。并设置了封阳县。其后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历史。

直到两千多年之后。人们在不经意间掀起了它神秘面纱的一角。古城才又穿越重出迷雾。重新露出昔日王都的霸气。而长沙马王堆汉墓《地形图》上标注的“封中”是封阳古城的王国名称吗?还有多少人分封到封阳古城为王?他们有着怎样的身世和传奇故事。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或许有一天。这些尘封的历史谜团将得以一一解开。

其他观点:

一、崇左市花山岩画。

二、防城港七星巨棺。

三、柳州市元宝山野人传说。

四、南宁市崖洞葬谜团。

其他观点:

俗话说得好。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大自然中有着许多奇特的事情。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和探索。有可能是一种动物、一株植物、一栋建筑。或是一个地区的风俗习惯等。都能给人带来非常深刻的印象。可见旅游的意义所在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初心未变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1:24:41

    南越,文物,墓葬,封泥,一座,夫人,贺州市,王国,土堆,方形

  • 独一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1:24:41

    没想到大家都对广西有哪些未解之谜?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1:24:41

    封中王国(上)| 为了破解地图上“封中”二字。引发考古学者们众说纷纭!2018-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