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战神很多,谁是最厉害的呢?
原创

在中国历史上战神很多,谁是最厉害的呢?

好文

热门回答:

“准备了一桌饭。来了两桌客人。这仗怎么打”?这句熟悉的台词是大决战电影中比较令人印象深刻的。当东北野战军大举南下发起辽沈战役之时。1948年10月2日黄昏。林彪在野司开进的列车经停郑家屯车站时 。惊闻蒋军不仅组织了从沈阳出来的廖耀湘“西进兵团”。又自华北、山东抽调精锐海运葫芦岛。使侯镜如“东进兵团”突然增兵四个师。敌情的严重变化让林彪已经定好的战役决心又犹豫起来。

那么战场实际情况如何呢?东野的当面之敌有三坨。范汉杰的锦州守军为15万人。廖耀湘西进兵团11万人。侯镜如东进兵团最初仅集中了九个师7万人。拢一起大约是33万左右的兵力。而东北野战军拥有十三个野战纵队(含一个炮纵。不计铁纵)和17个独立师的总兵力。根据最新数字表明其实已达75万人。因为东野各纵的编制比较充实。基本在40000到50000人左右。独立师一般为5000到6000余人。

此时东野除在长春地区留下钟伟第12纵和十二个独立师继续担负围城任务外。其它十二个纵队和五个独立师已经全部开到辽沈战场。总兵力有60多万人。以60多万大军应对30万敌人。就算突然冒出来四个师的援兵。也根本不算很严重的敌情变化。但是林彪仍然顾虑重重。天黑时刘亚楼参谋长请示列车是否继续南下。被林彪叫停。考虑到深夜10时。东野司令部给西柏坡发出了“仍考虑回打长春”的电文。

电报原文很长不方便全誊。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林彪的意思不是直接请求放弃攻锦战役。而是摆出了敌情变化情况。列举了攻击锦州可能面临的困难。再说明了长春比较好打的理由。然后请军委定夺。但是字里行间。确实表明了林彪倾向于回打长春的战略考量。因此电报发出后。野司所乘的列车仍然继续向南行使。但是罗政委考虑再三。觉得有必要表明态度了。遂拉着刘亚楼夜访林彪。

林彪的担心在于。一旦锦州久攻不克。而葫芦岛至锦州之间又不过几十公里无险可守。如果挡不住敌人东进兵团的话。东北野战军将全盘陷于被动。其中挺要命的是。各纵队仅携带了单程汽油。果真形势恶劣的话。上千门大炮可就拉不回去了。而一般不干涉军事指挥的罗荣桓则指出。大军业已南下。部属完全展开。此时更改战役决心势必引起混乱和影响士气。况且敌人四个师的增量。对东野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前一封电报略显草率。

林彪终于知道不妥。但是电文已经发出。于是林罗刘在列车快到彰武的10月3日上午9时。给西柏坡发出了第二封急电。重申了攻打锦州的战役决心。算是一种补救。也不知道怎么搞的。第二封电报直到晚上8点20分西柏坡机要部门才收到。而在这整整一天一夜中。主席已然雷霆大怒。连续亲拟两封电文。对林彪的临阵动摇进行了批评。措辞之严厉前所未有。

因为在辽沈战役总方针的确定过程中。林彪跟西柏坡电报往来长达两个月之久。主要还是对东野主力超越长春、沈阳大举南下北宁线作战有顾虑。因为这是两个敌人重兵防守的大城市。都甩在身后去打锦州。在军事上有些冒险。主席先是循循善诱。到后来已经有些不耐烦了。因此直到1948年8月13日。林罗刘才电告西柏坡决心南下。现在好容易上道了。敌情稍有变化就再次想打退堂鼓。主席怎能不生气?

直到午夜看见林罗刘的第二封电报。主席才转怒为喜。复电开头简单直接:“你们决心攻锦。甚好甚慰”。并且全部同意了东野的兵力调配。即以5纵、6纵(欠一个师)和10纵监视和阻击沈阳之敌(黑山阻击战主要是10纵)。以4纵、11纵加两个独立师监视和阻击华北之敌(塔山阻击战的参战部队)。用于攻击锦州的是2纵、3纵、7纵、8纵、9纵、炮纵和6纵17师。以1纵为总预备队。

所以啊。辽沈战役表面看起来打的秋风扫落叶一般。其实东野的战役决心确立的非常困难。而战役的进程出乎意料的顺利。反而证明了主席的高瞻远嘱。事后经过了解。主席对罗政委在战役总方针确立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1963年10月罗帅英年早逝。主席题诗“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是大问题”便是此意。这首诗当时并没有公开发表。很显然。是在给林彪留面子。

而在此之前两个月。中原大地上打响了豫东战役。粟裕指挥的华野西兵团仅有六个纵队(不计入特纵)。当时华野各纵平均兵力为25000人(比如攻击开封的3纵、8纵合计50000人)。而临时指挥的中野11纵不过13000余人。也就是说。粟裕直接投入豫东战场的兵力绝不超过165000人。而当面之敌却是越打越多。前后总计多达25万余人。其中还包括邱清泉、胡琏和黄百韬三个王牌。

不用西柏坡催促。豫东战役本就是粟裕建议暂不过江后、主动提出来的作战方案。并且是在手中兵力少于敌人的情况下发起的进攻战役。其作战的主动性和藐视敌人的气概。跟东野的犹犹豫豫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尽管豫东战役第三阶段有些被动。也主要是因为兵力不足所致。到最后攻击黄百韬时。粟裕连野司警卫团都派上去了。林彪可有这样的情况?

同样。在济南战役胜利结束后。华东野战军仅仅休整了一个多月。兵力也才恢复到42万余人。粟裕即建议西柏坡。华野中野联手发起淮海战役。直接跟徐州刘峙集团的60多万大军进行战略决战(黄维还没来)。期间更是用一封“齐辰电”把原定的小淮海打成了大淮海。什么叫战神?不是非得百战百胜。而是在实力弱于对手的情况下。敢于纵横驰骋有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的气魄。当年打整编74师。又何尝不是险中求胜?

因此在解放战争我军的两大重量级指挥员当中。就作战主动性和积极性来说。仍然是粟裕将军更合适于“战神”的美誉。相比之下。林彪用兵过于谨慎。经常要在西柏坡的直接过问下树立战役决心。我们从不否认四野司令员的军事才华。但是四平攻坚失利的阴影。确实让林彪缺乏“打前所未有之大歼灭战”的信心。越是细读战史。越能发现林彪和粟裕在作战指挥上的区别。一个四平八稳。一个敢于冒险。

这两位指挥员和所辖部队。也是对解放战争进程和提前胜利影响最大的。而林彪对粟裕的评价则是“尽打神仙仗”。其实早在苏中七战七捷时。主席就曾以《华中野战军的作战经验》通电全军:“粟裕指挥正确。既灵活。又勇敢。故能取得伟大胜利”!

其他观点:

古代战神:白起、项羽。

现代战神:粟裕、徐向前。


其他观点:

唐代李元霸。打遍天下无敌手。无人能打过他。最后。只能天灭了他。

后唐李存孝。这人十分了得。有谚语王不过霸。将不过李。是说王中武功没有超过霸王的。将中沒有超过李存孝的。因为朝中权力之爭。李存孝被判五马分尸。但五匹马力量比不过李存孝。他一用劲。把五匹马都拉倒退回来。最后。挑断了他四肢上筋才处我了他。还有霸王项羽。三国典韦。陆文龙。宋朝杨再兴。汉朝霍去病。战国的白起。廉颇都有万夫不挡之勇。是中国历史上有名战神。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1:44:39

    西柏坡,战役,锦州,豫东,辽沈,兵力,作战,粟裕,野战军,电报

  • 风流种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1:44:39

    没想到大家都对在中国历史上战神很多,谁是最厉害的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1:44:39

    “准备了一桌饭。来了两桌客人。这仗怎么打”?这句熟悉的台词是大决战电影中比较令人印象深刻的。当东北野战军大举南下发起辽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