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偏将军在军中各负责什么?
原创

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偏将军在军中各负责什么?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秦代以前。将军只有七种。大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偏将军、裨将军。其中。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又被合称为四方将军。其他的诸如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四征将军。四镇将军等军职。都是西汉以后才出现的。从这层意义上说。四方将军和偏将军可以说是历史悠久。

等到东汉时。正牌将军的职位共分为四级。最高级别的是大将军。位于三公之上;其次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和卫将军。位于三公之下、九卿之上。

第三等级就是前、后、左、右将军。其地位比九卿略低或持平。第四个级别就是四征、四镇等将军。地位远在九卿之下。但也算是正牌将军。至于其他诸如偏将军、裨将军等。严格意义上来说都只是杂牌将军。

接下里。我们就来详细说下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偏将军这五个将军主要负责的职务。

前将军: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刚开始主要是负责京师的防卫。类似禁军大统领。后又作为独挡一面的人物长期屯兵边境。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前将军算得上是地方上军衔最高的武将。

至于大将军、骠骑将军、卫将军和车骑将军。虽然军饷要高于前将军。但他们更多时候是在中央任职。所以前将军。其实就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大军区司令。而且所负责的军区。绝对是国家最重要的军区。

在三国时期。因为战事不断。所以前将军成为了常设的高级军职。比如蜀汉的上将关羽、重臣李严;曹魏的张辽、满宠、郭淮、文钦;东吴的吕范、朱桓等人都担任过这个职位。而他们也都是各国的高级将领。并长期镇守在边境最重要的军事重镇作防御。

后将军:最早也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虽然也是高级军官。但并不常设。一般只有在战时才设立。并且位于前后左右四方将军的最末尾。它的主要职责。期初是作为防卫京师的一支后援部队。后来演变成在战时作为救援部队使用。在三国时期。蜀汉名将黄忠、姜维;曹魏名将曹洪、文聘;东吴贺齐等人都担任过后将军一职。

左将军:春秋战国的军队建制改革。常规部队共分为三军或者六军。左将军一职也就应用而生。其职责主要是掌管左路大军。一般情况下。左路大军也是这三军或六军中最精锐的部队。

等到秦汉以后。左将军就演变成为军队高级武官。主要负责对外征战。不过在当时不属于常置军职。在三国时期。蜀汉的刘备、马超、曹魏名将张郃、于禁等人都担任过左将军一职。

右将军:既然有左将军。那自然就有右将军。和左将军一样。右将军的出现也是因为春秋战国的军队建制改革。常规部队共分为三军或者六军。而右将军的主要职责就是掌管右路大军。后来也演变成为军队高级武官。主要负责对外征战。同样在当时也不属于常置军职。三国名将张飞、徐晃等曾担任过该职务。

偏将军:最早设立于春秋时代。一般是大将军的辅佐军职。也就相当于是大将军的助理。主要职责是负责协助大将军处理各种军事。所以相当而言地位要低一些。但因为偏将军是最高统帅大将军的嫡系助手。所以这个职务往往都是君主非常信任的人才能担任。并且它还是一个向上晋升的好职位。

一般情况下。某个将军如果想从杂牌将军升迁为正牌将军。正常情况下都会先担任一段时间的偏将军作为实习和考核。其后才会被提拔为正牌将军。在三国时期。大家比较熟知的名将。比如关羽、张飞、赵云、马超、于禁、张郃、徐晃、周瑜等。都担任过偏将军的职务。

后来。从三国后期开始。随着四征将军的地位越来越高。四方将军越来越变得有名无实。渐渐没有人再愿意担任。最后等到西晋时。四征将军就彻底取代掉四方将军的职责。而四方将军也由此被废除。

其他观点: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蜀汉五虎上将。谁落选了四方将军?刘备称汉中王后。拜关羽为前将军。马超为左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黄忠为后将军。赵云生前的最高军衔仅为镇东将军。

要说清楚“前后左右”四方将军的职责及其在军中的地位。我们就得捋一捋古代将军的来龙去脉。

秦朝以前。正式将军只有大将军。前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后将军。偏将军和裨将军。汉文帝时定车骑将军和卫将军。汉武帝时新设骠骑将军。霍去病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骠骑将军。年仅十九岁。位仅次于大将军。是时大将军为卫青!

(汉武帝刘彻)

从此将军级别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后将军。简称“大骠车卫。前后左右”四方将军。曹魏时。四征将军在四方将军之上。不一而足。

四方将军的职责有一个逐渐演化发现的过程。前期前将军负责京师戍卫和战场前军指挥。左右将军负责左右军。后将军负责后援部队及机动部队。粮草运送等。后来四方将军成为正式军衔。 职责趋同。无非屯守京师。驻防边境。平定叛乱。迎来送往等等。一句话就是打仗。

偏将军和裨将军都是将军的副手。也可称为副将。协助主将指挥军事行动。

关羽投降曹操后斩颜良。被封汉寿亭侯。偏将军。马腾被曹操骗进京师后。其子马超被拜为偏将军。管理马腾的部队。

前将军中。西汉赵信。李广都曾担任该职。三国人物大家更加熟悉。我们来盘点一下。

蜀汉关羽。李严。袁林。邓芝。胡济为前将军。曹魏夏侯惇。张辽。郭淮。文钦。李辅。东吴吕范。朱桓。唐咨。孙秀皆任前将军。

纵观魏蜀吴三国的前将军阵容。魏国无疑最强。蜀国次之。吴国最弱。更搞笑的是。唐咨。孙秀作为东吴前将军。后都叛逃。

没错。刘备曾担任汉朝的左将军。这在《三国演义》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刘备每到一处做自我介绍时。多称自己为“汉左将军”。这也是刘备当时最拿得出手的头衔。

蜀汉的左将军为马超。刘备称帝后。马超升骠骑将军。刘备对马超还是不错的。绝对的高官厚禄。曹魏于禁。张郃。东吴诸葛瑾都是左将军。诸葛瑾为诸葛亮之兄。

诸葛亮曾担任蜀汉右将军。估计出人意外。这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后。自贬三级为右将军。但仍行丞相事。所以诸葛亮的这个右将军是承担军事责任的体现。

在蜀汉的第一任右将军是张飞张三爷。刘备称帝后。张飞升车骑将军兼司隶校尉(是时马超为骠骑将军)。位高权重。实至名归。

除了右将军。司隶校尉也是个重要官职。负责首都及其附近官员的监察工作。当时关羽在荆州。除了张飞。估计也没人能镇得住蜀汉百官。

魏国的右将军有徐晃。乐进。夏侯霸。夏侯霸是夏侯渊的次子。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曹爽。把持曹魏朝政。夏侯霸应曾受到曹爽的厚待。又是曹氏宗室。于是投降蜀汉。拜车骑将军与姜维北伐。夏侯家居然和蜀汉走到了一起。曹操知道后估计会从地里跳出来。

东吴的右将军有潘璋。吕据等人。吕据为前将军吕范之子。

三国最强后将军莫过于蜀汉五虎将之一的老黄忠了。曹魏的后将军有有朱灵。文聘。文聘本是刘表部将。曹操占据荆州后。文聘投降曹操。驻守江夏。经常与驻守荆州的关二爷过招。

东吴的后将军有贺齐。丁封。丁封是东吴大将丁奉之弟。

“大骠车卫。前后左右”为朝廷高级武职。称重号将军。汉武帝大破匈奴。战功卓著者比比皆是。将军就不够用了。于是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将军。比如冠军将军。楼船将军。龙骧将军等等。这些称为杂号将军。

杂号将军越变越多。至南北朝时达到 300 多种。前后左右四方将军这样朴素的名字便逐渐。消失在历史舞台上。

其他观点:

东汉末年。三国期间。将军的封号特别乱。哪个高。哪个低?今天咱们就来理一理。

武官之中。级别最高的是大将军。

吴国为了表彰陆逊的功劳。曾专门设置了一个“上大将军”。这有一点像后世李渊为了表彰李世民的功劳。增设了一个“天策上将”职务。地位虽然崇高。但不属于常规职务。

大将军的地位尚在三公之上。只在大司马之下。名号有建威大将军、骠骑大将军、镇东大将军、抚军大将军等等。那只是叫法不同。都是大将军。

曹操在挟天子以令诸侯。将汉献帝挟持到许昌后。就被封为大将军。当时还没有丞相一职。所以这就已经几乎是最高的职务了。后来。在封袁绍的时候。给的职位是太尉。这是三公之首。但袁绍以职位低于曹操为耻。坚决不肯接受。曹操主动辞去大将军职务。让给了袁绍。自己领了司空(三公之一)。兼车骑将军。

三国时。比较出名的大将军还有蜀国的姜维。魏国的夏侯惇等。

接下来。分别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

大将军之下。就是骠骑将军。汉武帝时设置。与三公并列。。一个担任此职位的就是霍去病。三国中。刘备称帝的时候。曾封马超为骠骑将军。后来李严也曾担任此职。后主刘禅向邓艾投降后。邓艾以大将军是身份。借天子的名义封刘禅为骠骑将军。也是让人大跌眼镜。

曹魏方面。大家熟悉的司马懿、曹洪都曾担任过骠骑将军的职务。

骠骑将军将军往下。就是车骑将军。地位略低于三公。三国时担任过这个职位的可就多了。汉献帝的岳父董承。刘备背叛曹操是所杀的车胄。还有张飞、张郃、程昱、黄权等等。

车骑将军之下。便是卫将军。卫将军一般掌握禁军。是皇帝的亲信才能担任。

再往下。就是四方将军了

所谓四方将军。即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分为四个方向。故称四方将军。

四方将军地位仅次于卫将军等之下。属于军中的高级武官。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四大军区司令。

四方将军在设立之初。职责是和其名字息息相关的。春秋时。一万两千五百人为一军。天子可以有六军。大的诸侯国可以有三军。小的诸侯国只能有一军。天子的六军具体怎么称呼没有记载下来。但顾名思义。所谓前将军。即统帅前军。负责战斗的将军;后将军。即统帅侯军。负责接应的将军。

诸侯的军队有三军。中军。左军。右军。左将军显然是统帅左军。右将军统帅的是右军。

从军中的职责来说。前、后、左、右四军都是相对独立的一支军队。区别不大。如果非要说有所区别的话。前军主要负责冲锋。后军主要负责接应。左右军主要负责掩护。

四方将军中。以前将军地位最高。其他三位不分高低。

刘备自立为汉中王的时候。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

大家熟悉的诸葛亮和赵云都没有得到封赏。这是因为四方将军已经是刘备这个汉中王所能封的最大的官了。更高级别的官职。以他现在的身份是没资格封的。除非他称帝。

其实。刘备登基称帝之后。对他们进行了补偿。除了将马超晋升为骠骑将军。张飞晋升为车骑将军外。还封诸葛亮为丞相。领益州牧。赵云也被封为镇军将军。

四方将军之下。还有四征、四镇、四安、四平等正牌将军。再往下就是杂牌将军了

四征将军。可以视为军区副司令员。同样四镇将军也是如此。彼此牵制而已。三国后期。四方将军渐渐成了虚职。四征将军的权力反而越来越大。最后等到西晋时。四征将军就彻底取代掉四方将军的职责。而四方将军也由此被废除。

比如。蜀国的魏延就是征西将军。赵云也曾被封为征南将军、镇东将军。这都是正牌将军。所以有人说赵云一生都是杂牌将军。是不对的。何况赵云还担任过中护军。这相当于皇帝的贴身侍卫。掌管禁军。宿卫皇室。位置极为重要。不能说刘备对赵云不够信任。

四字开头的正牌将军往下。就是各种杂牌将军了。名号繁多。什么征虏、将军、荡寇、扬威、振奋……名字虽然响亮得多。但地位就低多了。

偏将军属于将军助理。地位就比较低了

偏将军系将军的辅佐。在将军中的地位较低。多由校尉或裨将升迁。而且其任命往往不需要皇帝。大将军直接就能说了算。

关羽、马超、赵云、徐晃、于禁、张郃……三国时很多人都担任过偏将军。赤壁之战后。赵云就是以偏将军的身份。领荆州的桂阳郡太守。关羽投降曹操后。斩颜良诛文丑。也被封为偏将军。张郃刚投降曹操的时候。也是被封偏将军。到了曹丕的时候才熬到了左将军。临死前晋升为车骑将军。

由此可以看出。在三国时期军官晋升的路线大致是这样的。先混上个裨将军。这是低级武官的称号。然后晋升偏将军。再晋升杂牌将军。再晋升正牌将军。再晋升四方将军。然后依次是卫将军、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大将军。就算到顶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1:53:21

    将军,偏将,大将军,蜀汉,骠骑,东吴,刘备,都是,车骑,地位

  • 笑红眼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1:53:21

    没想到大家都对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偏将军在军中各负责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1:53:21

    秦代以前。将军只有七种。大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偏将军、裨将军。其中。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