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华为超苹果成为手机世界第一,比亚迪超特斯拉成电动车第一,中国制造能否世界领先?
原创

如果华为超苹果成为手机世界第一,比亚迪超特斯拉成电动车第一,中国制造能否世界领先?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在问答上的295个问题。只写接地气的科技内容。欢迎关注。

中国制造业总额2010年超过了美国。2013年超过了美国、日本之和。2017年超过美国、日本、德国之和。如今中国的制造业占全球三分之一。从体量上来讲。我们确实已经世界无敌了。再说点夸张的。未来几十年。全球200多个国家里面。能够真正掌握现代制造业的国家只有20多个。并且分成了两个文明:一个新教文明。一个儒家文明。也就是说。未来从制造业角度来讲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一个叫中国。一个叫外国。

但是......但是......大家都知道中国制造业之所以能够到今天的成绩。是付出了三代人的心血和努力换来的。是靠血汗工厂一点一点挣来的。是靠出卖劳动力。出卖资源环境得来的。广东那些地方的工厂。每年断掉的指头都是4万根。这种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反观外国。尤其是美国。永远只发展高科技产业。把制造外包出去。卖一台iPhone。中国工人挣5美元。美国人挣200美元。差距就是在这里。

华为手机打败苹果。有没有可能?当然有。如果美国市场可以打开。如果发展中国家市场慢慢成熟。华为手机超过iPhone只是时间问题。但是打败了苹果又能怎样?后面还有更大的三星等着你去打败。而且华为打败苹果。顶多从手机销量上来超越。但是人家的系统、内容、硬件生态还是存在。一样可以在欧美国家活得很好。一样可以在高端市场继续称霸。

比亚迪超越特斯拉电动车?坦率的讲。比亚迪什么时候把特斯拉放在眼里了......特斯拉的核心是电控技术和自动驾驶。说白了终归还是一家软件为导向的企业。底盘是莲花的。电池是松下的。比亚迪本身就是新能源出身的企业。有自己核心的电池技术。也有上游的光伏产业。特斯拉还在为每年亏损。产能上不去发愁的时候。比亚迪电动车已经实现盈利。出口到国外了。汽车这种严重吃制造业的事情。现在国外还真不能跟中国比。

发达国家永远只发展高科技产业。永远将专利拿在手中。其它不赚钱的东西能抛弃就抛弃掉。比如说IBM卖掉电脑业务。摩托罗拉卖掉手机业务。这种不赚钱的业务拿着也是累赘不如卖掉。只要专利在手中就行。

中国制造业当然世界无敌。你在某宝搜“5元包邮”。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东西。5元钱的东西。从设计到生产到包装到仓储到运输整条产业链下来。而且商家还有得赚。这种制造业能力还不恐怖吗?恐怖。不过远远算不上高效。一个中国工人辛苦打工一年赚1万美元。瑞士这种国家的制表工人做一支表就赚回来了。做两支表就超过中国白领了。

所以中国要的是更加高效的制造业。这种制造业升级需要从产业链自下而上发起。比如说如果华为的手机卖不好。那么京东方这种屏幕制造商就不可能发展屏幕。那么上游的八亿时空这种材料供应商就更不可能发展了。至少从数码产品而言。中国的厂商正在快速崛起。

其他观点:

我来回答。第一华为不可能超过苹果。第二比亚迪也不可能超过特斯拉。这是二个完全不在同一技术级别的产品。中国制造世界领先不仅仅是这二个东西超过不超过的问题。即便这二个最终超过也不代表中国制造就一定领先世界了。中国制造领先世界任重而道远。

其他观点:

很遗憾。截止2021年。华为手机还没能成为世界第一、比亚迪纯电汽车销量却被特斯拉吊打。所以中国制造目前还是总量大。质量中等。综合实力偏弱。如果不受外界非公平因素影响。华为手机未来很可能有机会超越苹果手机。但比亚迪已经很难跟上特斯拉的脚步。中国整个制造业太庞大太复杂。无法也无能力一一详述。就简单拿这两家企业略作思量。

在受到美国政府严厉打击之下。华为手机遭受到不小危机。中低端手机(荣耀系列)业务已经被迫出售。暂时只保留中高端手机图谋未来重新崛起。很可惜。华为手机曾经销量短暂超越苹果手机位居世界第二。却因为不公平的待遇。没能继续上升成为世界销量第一。而在未来几年内。如果国内半导体业务没有重大突破。那么大概率华为手机业务还是无法超越苹果。同时离世界第一的三星手机销量距离更大。

当然。手机业务仅仅是强大的华为一个业务线。即使完全抛弃手机业务。华为其他业务仍然能够在国际市场屹立不倒。华为也在拓展其他更有前景的科技方向。如智能驾驶电动汽车等。华为做为少有的国外(欧美、中东等)收入超过国内的真正意义上的跨国高科技企业。凭借着在5G通信等业务积累的强大技术专利壁垒。依然是中国最值得骄傲和信赖的民族企业之一。

华为中高端手机依然坚挺;

2021年4月28日。华为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经营业绩。报告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销售收入1,52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5%。受2020年11月出售智能终端品牌荣耀等因素影响。消费者业务(主要手机系列)收入下降。2021年第一季度净利润率11.1%。同比增长3.8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公司改善经营质量。持续提升管理效率。并受益于收到一笔6亿美元的专利许可费。

2021年3月31日。华为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华为在2020年业绩增长速度放缓。营业收入共计8,914亿元。同比增长3.8%;净利润646亿元。同比增长3.2%。另根据IDC发布的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数据。2020年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89亿台。同比减少21.5%。位列第三。较2019年降低一个位次。

苹果手机一季度增长明显;

2021年4月28日。苹果第二财季(1月~3月)报告发布。报告显示。第二财季营收895.84亿美元。同比增长54%;净利润236.30亿美元。同比增长110% 。其中。大中华区收入为177.28 亿美元。同比增长 87.5%。在手机(iPhone系列)部分营业收入为497.38 亿美元。同比增长 65.5%。

2020年10月29日。苹果公布2020财年(2019年10月~2020年10月)财报。财报显示。苹果公司在2020财年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574.11亿美元。同比增长3.9%;营业收入为2745.15亿美元。同比上涨5.51%。其中。手机(iPhone系列)部分营业收入约为1378亿美元。

比亚迪和特斯拉的汽车发展简史

1995年。当时还是有色金属研究院教授的王传福发现可充电电池的巨大商机。于是在深圳正式创立比亚迪公司。2002年7月31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香港主板发行上市。经过8年的打拼。终于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之后王传福决定正式进军汽车行业。并在2009年比亚迪正式进军纯电汽车行业。在2010年比亚的首台纯电电动客车K9在湖南长沙基地下线。

2003年特斯拉汽车公司正式创立。2004年CEO埃隆·马斯克以投资人入主特斯拉。2008年。特斯拉发布第一款汽车产品运动型跑车Roadster;2012年。特斯拉发布第二款纯电动豪华轿跑车--Model S;2015年9月。开始交付第三款纯电豪华SUV--Model X;2017年交付第四款纯电汽车--Model 3。

1、分别从比亚迪和特斯拉的早期发展历史来看。比亚迪是占有先机的。比亚迪不仅在电池领域拥有很强大的先发优势。还抢先下线电动客车。并且在整个特区深圳的支持下。全市的公交车、出租车几乎都是比亚迪电动车。可以说。早期的比亚迪根本不愁电动汽车的销售和收入。然而。到2020年。当特斯拉全球纯电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50万辆。比亚迪的纯电汽车不仅没有走出国门。连国内市场的纯电新能源汽车头把座椅都让给特斯拉。比亚迪2020年纯电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约为13万辆。特斯拉在中国纯电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达到26万辆。而且特斯拉订单供不应求。甚至订单排期到下半年。

2、很明显。作为曾经的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领头羊。比亚迪没能带领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走向世界。也没能守住国内基本盘。就像曾经的传统汽车行业。德美日韩的汽车巨头占领绝大多数中国汽车市场。享受高额利润率。只留给中国合资代工制造的微薄利润。历史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再一次上演。比亚迪为何会在具有先发优势、本土优势和地方大力支持下。没能像华为一样。国内崛起并走出国门。抢占世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制高点?下面先来看看近期二者具体的市场表现:

比亚迪一季度销售纯电汽车3.86万辆;

2021年4月28日。比亚迪公布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亏损8165.1万。比亚迪在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54751辆。同比增长146.72%。其中纯电新能源汽车合计38599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72.3%。

2021年3月29日。比亚迪发布2020年年度业绩报告。2020年度共实现营业收入1565.98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29.54亿元。2020全年累计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8.97万辆。同比下降17.35%。其中。纯电动新能源汽车销量累计为13.097万辆。同比下降11.02%。2020年度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12.598GWh。

特斯拉一季度交付纯电汽车超18万辆;

2021年4月27日。特斯拉公布2021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2021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03.89亿美元。同比增长73.6%。环比下降3.3%。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净利润约为4.38亿美元。在2021年第一季度。特斯拉生产并交付纯电新能源汽车(Model Y、Model 3、Model S和Model X)总计184,800辆。

2021年1月28日。特斯拉公布2020年年度财务公告。公告显示公司2020财年全年营业收入为315.36亿美元。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净利润为7.21亿美元。同比增长183.64%。在2020年共生产并交付纯电新能源汽车总计499,647万辆。同比上升35.8%。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占到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总销量的21%。大约为26万辆。

比亚迪为何丢失国内新能源汽车龙头位置

特斯拉纯电新能源汽车销量。领先比亚迪可谓是好几条街。即使国人再具有爱国情怀而去支持比亚迪。或许也无法让市场再次扭转。可我们心里还是会依然希望比亚迪。可以乘着最近特斯拉负面新闻较多。加速重新崛起。不经意间丢失龙头位置。个中缘由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仔细翻看比亚迪近几年相关业务发展。才发现一些端倪。

1、比亚迪从诞生起。其实就是以给外国科技企业代工制造起家。后来才慢慢拥有自己的电池产业。但是诡异的是。比亚迪完全没有抛弃代工业务。而是将代工业务做得如火如荼。业务范围之广让人叹为观止。比亚迪公司IT产业主要包括“二次充电电池、充电器、电声产品、连接器、液晶显示屏模组、塑胶机构件、金属零部件、五金电子产品、手机按键、键盘、柔性电路板、微电子产品、LED产品、光电子产品等以及手机装饰、手机设计、手机组装业务等”。

2、以上这些或许还没全部包含。但应该可以看出。比亚迪公司至始至终没有完全聚焦于新能源行业。而是将微薄利润的代工行业看作必不可失的传家宝。这些业务创业早期。能带来收入。但企业做大做强后。确实很没技术含量。而且做得也不如台湾代工巨头富士康、华硕那般专业强大。精力牵扯如此之大广。很难做强做精新能源汽车技术也是可以理解的。

3、曾经。在比亚迪的高校招聘上流传着这么个段子“一群985大学毕业生惊异比亚迪居然开出工厂流水线工人的工资。每月3000元。学生们群情激愤。纷纷离场。急得比亚迪HR高呼。我们比亚迪给清华北大的也才3500元。”虽然是多年前的段子。但是如此这般对待中国最高等级的大学高校学子们。何来后备人才。这与同处特区的华为公司。在对待人才上真是天壤之别。

4、难道就只靠公司创始这群人一直打天下?也难怪。新能源汽车电池市场份额。那么快就被2011年才成立的宁德时代一举超越。直到失去电池业务领头羊位置。才匆忙表示要开放电池业务给其他汽车厂家。奈何激烈的新能源市场。因自身失策落后后。想重新追回市场的厚爱那是难如登天。

5、惊天动地推出的“刀片电池”还能再获得市场的宠爱吗?或许得今后好几年的市场表现才能回答。暂时还看不到太大希望。也或许华为只有一家。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还需要更多的中国汽车企业努力拼搏。要不然就只能像现在一样。满大街尽是欧美日韩合资传统汽车。让欧美日韩汽车产业舒舒服服地坐收。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高额利润;让我们的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在微利的中低端制造业流水线上。不断消耗年华青春贡献血汗。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初心未变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1:58:58

    特斯拉,华为,比亚迪,新能源,手机,中国,业务,同比增长,汽车,美元

  • 滴蜡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1:58:58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果华为超苹果成为手机世界第一,比亚迪超特斯拉成电动车第一,中国制造能否世界领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1:58:58

    在问答上的295个问题。只写接地气的科技内容。欢迎关注。中国制造业总额2010年超过了美国。2013年超过了美国、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