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该问题牵涉北非与东非三个国家:乌干达(1971-1979年独裁者阿明在位)、利比亚(卡扎菲1969年至2011年执政)和坦桑尼亚。核心国家乌干达1962年10月独立。1971年初。军营伙夫出身的枭雄阿明趁开国总理奥伯特出国参加国际会议政变上台......
阿明系该国北部苏丹语系人、信伊斯兰教。上台后实行专制暴政。迫害南部基督徒。屠杀班图人和西尼罗特人达30多万。驱逐掌握当地商业的亚裔(主要是印度裔)。把国家带入破产边缘。而他却在非洲乃至阿拉伯世界很“吃香”。至少利比亚与沙特大力援助阿明。
奥伯特被推翻后一直逗留在乌的邻国坦桑尼亚。并招兵买马准备东山再起。阿明一直忌惮奥伯特。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他挥师“先发制人”攻入坦桑。结果招致后者加奥伯特军队全面反击并攻入乌干达。
阿明向沙特与利比亚求救。后者空运一支2500人的精锐部队并以大批军火援助阿明。但它不是坦桑等数万大军的对手。最终被击溃后逃回利比亚。
其他观点:
相信很多人应该看过一部名为《独裁者》的美国电影。影片的大致内容讲述的是一位残暴的独裁者在参加联合国会议期间发现自己在国内的地位已被他人取代后引发的一连串搞笑故事;而奥博特和阿明的政治遭遇则和这部电影的剧情如出一辙。
▲图为伊迪·阿明
米尔顿·奥博特作为乌干达独立领袖曾带领这个国家摆脱英国殖民者的统治。并在1966年成为乌干达总统。彼时的伊迪·阿明位居乌干达武装副指挥官。可以说是奥博特的铁杆臂膀:两人一政一军互相配合以权谋私。不仅极力打压异己者。还走私侵吞了大量国家财产。
但在1971年奥博特出访新加坡期间。阿明发动军事政变将其推翻。回国无望的奥博特不得不流亡邻国坦桑尼亚。随后。奥博特在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的支持下发起反攻。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此后数年间。阿明统治下的乌干达国力急剧下滑、国内矛盾丛生。他为了转移视线最终决定出兵坦桑尼亚。但谁曾想战争爆发仅两个月后。由坦桑尼亚主导的联军部队就逼近了乌干达首都坎帕拉。阿明政权行将倾覆。
但就在此时。利比亚总统卡扎菲却决定逆势而行出面帮助摇摇欲坠的阿明。卡扎菲倒台后有部分观点并不认可他独裁者的身份。但通过乌坦战争其实就能得出结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卡扎菲并不吝啬对阿明的支持。他不仅向乌干达战场派遣了斤三千名士兵。还援助了大量重装武器。包括T-54/55主战坦克、米格-21战斗机和图-22战略轰炸机等。
不过彼时的阿明政权极其拥趸早已是扶不起来的阿斗:当卡扎菲的部队在前线和坦桑尼亚军队交战之时。乌干达政府军却躲在背后极尽所能的大肆敛财、撤退。一些乌干达士兵甚至还临阵倒戈加入了坦军......
乌政府军虽然烂泥扶不上墙。但卡扎菲却不想就此放弃。他曾命令利比亚派遣军继续战斗。可无奈双拳终究难敌四手。在坦桑尼亚联军的强大攻势下。利比亚派遣军最终败退回国、阿明携妻带子逃亡海外。
我是军武最前哨!
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带来精彩内容!
其他观点:
在70年代末期。发生在非洲大陆上的坦桑尼亚和乌干达之间的乌坦战争。这场大战持续了8年之久。当时位于中东地区的强人卡扎菲。参加了此次战役。并派出了3000人的远征军。不过最后以惨败收场。虽说卡扎菲具有很强的反美情绪。但他帮助的多干达的阿明是个残暴的独裁者。这个阿明连自己亲密的战友乌干达总统奥博特都不放过。乘他访问新加坡期间而发动军事政变。奥博特逃离到好友邻国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处。后来尼雷尔组织十万大军进行反攻。最终打败了阿明的军队。卡扎菲的助攻也以失败而收场。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07575.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阿明,乌干达,坦桑尼亚,利比亚,奥博,独裁者,总统,沙特,邻国,国家
没想到大家都对卡扎菲帮阿明对抗坦桑尼亚及奥博特军队的攻击,最终结局如何?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该问题牵涉北非与东非三个国家:乌干达(1971-1979年独裁者阿明在位)、利比亚(卡扎菲1969年至2011年执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