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梁武帝为什么要佛教徒不准吃肉呢?其实梁武帝要求的是出家和尚不许吃肉。也就是有僧籍的出家和尚。而不是佛教徒。但是长久下来。就变成了佛教徒不许吃肉。其实这个佛教徒更多的是指我们国家的汉地大乘佛教徒而言。因为佛教在有些地方或者国家并不禁止和尚吃肉。尤其是小乘佛教。
梁武帝萧衍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君主。也是一位非常能征善战的君主。他是南朝梁国的开国君主。也是文武全才的人物。如果不是当了君主。那么他本来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诗人和哲学家。是有名的竟陵八友之一。在他的身上有太多的故事和传奇色彩。他也是一位长寿的人。死的时候八十六岁。在古代绝对的长寿。而且他不是正常死亡。是活活饿死在侯景之乱里。
一个出身名门。兰陵萧氏。跟前朝齐国的皇室有亲密血缘关系。这个萧氏往上数。据说是汉初三杰萧何的后代。如此这般的梁武帝自然在南方汉地非常有话语权和权威性。
一、名门偶像;
二、多才多艺;
三、为国建功立业;
四、开创梁朝帝国。身份是皇帝君主;
五、相貌奇特威严。寿命绵长;
还有许多。这里就不例举了。总之萧衍并不窝囊。但最后却窝囊的死了。据说候景在见过梁武帝后。都吓得举止失措。那个时候梁武帝已经是他的阶下囚了。由此可知一个杀人恶魔如候景。都惧怕无兵无权的菩萨皇帝。可以想见梁武帝的气场!在古代。道教一直是我们本土宗教。更有市场。很多名人达官都是道教的信徒。比如书圣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等等。随着梁武帝晚年崇尚佛教。佛教在中土开始开花结果。梁武帝信佛。不是表面上和口头上的信佛。确实有着非常深入地研究和实践。如果不是皇帝身份的制约。他很可能成为一个高僧大德。这是他骨子里学者气质决定的。据说梁武帝在翻看《大般若经》的时候受到不杀生的启发。进而提倡出家的和尚一律素食。这是佛教中土化的标志之一。在中国古代。就一直有素食的风尚。比如道教。配合中国传统文化。佛教的五戒可以换言之。“不杀生”是“仁”。“不偷盗”是“义”。“不邪淫”是“礼”。“不妄语”是“信”。“不饮酒”是“智”。仁一直是核心的内容。正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
这里就不展开说了。还是回到不杀生和吃素这个主题上来。如何成为仁人呢?不杀生和吃素都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我们普罗大众。有几多的慧根呢?万般诱惑在眼前。迷失自我那是常有的事。禁欲和少欲正是使得我们这些慧根低、定力差的人的方便之舟。否则欲望在前。苦海何渡?
一、一个仁慈的人。比如济公。即使喝了酒。吃了肉。那么他也不会改变初心。正是行霹雳手段。怀菩萨心肠。因为他吃的是“死”的。但吐出来就是“活”的了。梁武帝也是一位大菩萨。丛林制度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制度。如果没有配套的管理体系。那么寺院可能就成为欲望的温床。相反如果管理恰当。那么这里就是信仰的清流。既然来当和尚。就不是为了口腹之欲。而是精神食粮。这里也透着梁武帝作为大修行家的一些智慧和慈悲;
二、和尚是出家之人。是佛教在世俗面前的代表。因此和尚必须是和合而高尚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着高尚追求的人。因此这也是纯净队伍的方式。就如同猪八戒。也要以戒为师。当和尚不是那么简单容易的事;
三、我们传统文化就有素食的传统。比如丧葬、祭奠等等活动的时候都要素食。因此梁武帝主张素食也是使佛教适应我们中土的改造过程。
四、梁朝的时候。民间疾苦。世家大族拥有着大量的未入籍的人口和土地。他们骄奢淫逸。如果因为梁武帝改宗佛教。使得佛教徒也骄奢淫逸。这必然不利于国泰民安。所以梁武帝必然要给佛教徒一个紧箍咒。不吃肉就能尽量减低奢靡的程度。给百姓的一个好的带头作用。抵制世家大族的腐败。给人们一种庄严虔诚的样貌。既降低了僧侣的供养费用。也有利于民间的勤俭节约。如此有利于梁武帝的统治。
五、梁武帝一直主张禁欲和勤俭。吃素也是这种倡导的具体体现之一。
我简单地说了这么多。远远不能描述出来武帝的十分之一。梁武帝千般好。万般好。可是有一关他终究是过不了。金钱、美女。乃至权力也许在他面前都如过眼云烟。但是亲情却是他的致命伤。这个梁武帝晚年。谁都可以得罪。但是只要是自己的亲族。不论做了什么。就算想杀他造反。他也能一律原谅。他最终死于非命。细细追求起来。也是因为这个缘故。这点跟明朝的老朱有点相似。能严于律己。也能严于律人。但是就是不能严格对待自己的子弟。切记老话:惯子如杀子
梁武帝据说前后四次出家。这出家的原因。真真假假。或多或少。但结果上来说。佛教在中土的影响力大大加强了。这正是梁武帝把佛教立为国教后希望看到的结果。而他做这一切一定是为了维护他的统治以及满足他个人的喜好。毕竟他是真的信佛。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清静淡然。符合中道。符合阴阳和合。符合宁静致远。这不是简单的吃素那么简单的境界。这才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吃素不过是一种手段罢了。
附:佛教里所谓的“荤”是指五荤。指有恶臭和异味的蔬菜:葱、蒜、韭、薤、兴渠等有特殊气味的菜。腥是指的一切。不管是海洋还是陆地的动物的肉都属于腥。
一家之言。多有偏颇。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点击关注。
其他观点:
咱们印象中。佛教徒都是不准吃肉的。其实这并非佛教的戒律。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僧侣不戒荤腥。比如日本的和尚就可以吃肉。甚至还能娶妻生子。
先说明一点。南朝梁以前。中国的佛教徒虽然吃肉。也有限制。不能放开了吃。只能吃三净肉。
啥叫三净肉呢?第一净是“眼不见杀”。即没有亲眼看见动物临死的凄惨景象;第二净是“耳不闻杀”。即没有亲耳听到动物被杀死的声音;第三净是“不为己所杀”。即不是为了自己想吃才杀的。
怎么看。这似乎都有掩耳盗铃的嫌疑。不管见不见、听不听、是否为自己所杀。吃进去的肉难道不是真的?但佛教认为。这样的肉与自己没有因果关系。可以放心吃。佛教律典《五分律》记载。释迦牟尼给三净肉作出定义。还亲自鼓励弟子食用。
但到了梁武帝这儿。他和咱们一样。觉得这太虚伪了。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既然佛教一贯提倡不杀生。那又怎能吃肉呢?只要有人吃。必然有人杀。这是显而易见的。只有不吃。才是真正的不杀生。
另一方面。不准吃肉也是为了与道教竞争。
当时道教很昌盛。有些流派禁食肉类。对其它饮食也有严格的限制。越是这般。越让人觉得这个流派含金量很高。是真的修道之门。信者众多。说白了就是更加专业。
梁武帝认为要想争取信众。就必须对佛教进行改革。对佛教徒加以严格的约束。以树立超脱凡俗的形象。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学习道教这些流派。在饮食上着手。
于是梁武帝研究众多佛教典籍。终于在《大般涅槃经》中找到理论根据。下令僧人必须吃素。自此之后。汉传佛教才告别荤腥。逐渐形成吃素的传统。
令人佩服的是。梁武帝并没有仗着皇帝的身份说一套做一套。而是身体力行。不但带头吃素。还不近女色。并要求全国上下效仿。说以后祭祀宗庙。不准再用猪牛羊。要用蔬菜代替。
这下大臣们不干了。您自己吃素也就罢了。还想让祖先神灵也吃素?不行!在众臣的反对下。梁武帝只好收回成命。允许人们用面捏成牛羊的形状祭祀。
梁武帝不是一般的佛教徒。自带皇帝光环的他提倡吃素也就算了。可他为了抬高佛教的地位。居然还连续玩了四次“舍身出家”的表演。
第一次。在大臣们的苦求下三日后还俗;
第二次没那么容易了。群臣捐钱一亿才赎回这“皇帝菩萨”;
第三次群臣用两亿钱将其赎回;
第四次大臣们不捐钱了。由朝廷出资一亿。
虽说数次出家有政治上的考量。但也能看出梁武帝对佛信得有多深。是打从心底里认同佛教的信仰。
因为在佛教事务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国政不可避免地被荒废了。最惨的是梁武帝还引狼入室。接收了一个叫侯景的降将。最终上演了一出农夫与蛇的鲜活案例。
侯景本是被鲜卑族同化的羯族人。生性残忍、反复无常。在北齐、西魏都做过将领。也都受到两国君主的猜忌。很多大臣都说此人不可信。梁武帝却对他一再姑息容忍。最终酿成侯景之乱。被囚禁于南梁的宫城台城。
侯景攻陷台城后。带五百甲士去见梁武帝。两人发生了一段对话。
梁武帝神态极为平静。完全没有被逼宫的惶恐。问侯景“你是哪里的人。竟敢作乱。你的妻子、儿女还在北方吗?”侯景慑于梁武帝的威严。竟连话都说不出了。随行部将代为回答。
接着梁武帝又问了几个问题。侯景全都恭敬作答。还答应梁武帝的要求。说会管束好部下。不骚扰百姓。以两人叛乱者和末路君主的关系。这番对话简直诡异。
事后。侯景对身边的亲信王僧贵说。自己多年征战沙场。从来没有胆怯过。但今天不知道怎么回事。见到梁武帝竟然感到害怕。难道真是天子威严不容侵犯吗?
实际上这是心理作用。梁武帝多年信佛。心态极为平和。喜怒不现于色。外表淡定从容。加上古人迷信。侯景也知道梁武帝信佛。情不自禁地怀疑有神佛保佑着梁武帝。
这算是修佛给梁武帝带来的一个好处吧。
不过。侯景毕竟是战场上杀出来的。这些神神道道的东西只能唬住一时。后来梁武帝还是被他活活给饿死了。“不骚扰百姓”的承诺更是成了句空话。
据说梁武帝这饿死也是因为吃素。侯景包围台城。梁武帝的粮食虽然吃光了。但忠于他的士兵冒险跳入附近的玄武湖中。抓来了一批鸭子。还捡到数百个鸭蛋。
可这些东西在梁武帝看来。都是属于荤腥。是坚决不能吃的。后来他想喝蜂蜜水。向侯景索要而不得。才被活活饿死。宁愿饿死都不破戒。也真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了。
其他观点: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梁武帝虔诚信佛的标志。
佛教并没有禁止僧人吃肉。今天很多国家的僧侣都吃肉。并不违背教义。
在不少国家。僧人甚至成为一份职业。
比如日本著名作家春上村树的爷爷。就是一名和尚。他毅然可以娶妻生子。
他的父亲是一名教师。也客串做僧人。为别人做法事。
佛教虽然首要戒律就是杀生。但仍然规定“一我眼不见其杀者;二不闻为我杀者;三无为我而杀之疑者”这三种肉可以食用。
这是因为当时受到自然条件限制。一些游牧地区根本以肉奶为主食。不吃肉无法生存。
同时。僧侣很多是需要化缘为生。其实没有挑挑拣拣的权力。
像《西游记》里唐僧那样。连油锅煮的食物都不吃。僧侣恐怕都要活活饿死。
在别人给僧侣一些肉类时。僧侣为了活下去只能食用。
这些都是没有办法的。
但梁武帝相当虔诚。认为吃肉和杀生根本上就是矛盾。
其实也容易理解。不杀生哪里来的肉?难不成等待牲畜自己老死吗?
梁武帝认为。真正虔诚的佛教徒。应该彻底杜绝杀生。以及有可能为了自己的杀生。也就不能吃肉。
自然。这还有个竞争的因素。
梁朝时期。南朝的道教也很蓬勃。而道教流派很多。一些流派的戒律很多。不吃肉类。对于其他饮食也有严格限制。
相比起来。佛教似乎差了不少。梁武帝为了推崇佛教。也希望进行改革。
所以。梁武帝发布了《断酒肉文》。强调僧尼应禁止肉食。多食蔬菜。从此。中国佛教绝大部分僧尼就养成了吃素食。断酒肉的传统。
话说回来。梁武帝也很牛逼的。他自己也是几十年如一日。不食荤腥。每顿只是蔬菜米饭豆腐。最夸张的是。梁武帝被侯景大军包围在台城时。粮食已经吃光了。
而士兵们冒险跳入附近的玄武湖中。抓来了一批鸭子还搞到了数百个鸭蛋。
然而。已经86岁的梁武帝死也不吃荤腥。最终活活饿死在台城中。
梁武帝虽不是什么明君。至少说到做到。到死也坚持原则。不是伪君子。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27岁:考研还是考公?该如何做出选择?
-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哪些实用方法?
- 大专女生学前教育毕业一年多,有两家园工作经验想转行该咋办?
- 普通人怎样做才能挣到钱?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08296.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佛教,梁武帝,佛教徒,道教,的人,吃肉,和尚,僧侣,的是,中土
没想到大家都对梁武帝为什么要佛教徒不准吃肉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梁武帝为什么要佛教徒不准吃肉呢?其实梁武帝要求的是出家和尚不许吃肉。也就是有僧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