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教信仰比较自由?
原创

为什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教信仰比较自由?

好文

热门回答:

为什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教信仰比较自由?

换句话说。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佛教和道教广为传播盛行?……这主要取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特殊的社会环境等因素……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的分裂割据时期。北方各族割据政权之间、民族之间、战争频繁。社会动荡。江南相对稳定。得到持续开发。经济相对发展。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依次南迁。是民族大融合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广为传播盛行。为以后我国古代儒佛道“三教”并行。奠定了基础。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魏晋南北朝时期。连年战争。政权更替频繁。社会动荡。为佛道盛行提供了特殊的社会环境……

东汉末年以来。中原地区战火不断。人民生活困苦。人们渴望摆脱苦难却又无能为力。容易从宗教信仰中寻求精神安慰寄托

……现实社会中。只要有强权存在。只要有贫富悬殊。贫穷存在。就有宗教存在的土壤……

其二。是佛教道教自身的诱惑性……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末年兴起。这一时期。道教教义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并吸收佛教教义。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佛教。西汉末年。经中亚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佛教为人生提供了终极关怀。弥补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不足……

特别是佛教教义。“四谛”说。因缘说。因果报应说。生死轮回说。宣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前世积德。后世升入极乐世界……对于当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贫苦百姓来说。正是极好的精神寄托……

其三。是统治者的大力支持和鼓励……

魏晋以来。各朝政府大都有鼓励佛教发展的政策。主要是利用其教化百姓。维护自身统治利益。都从客观上推动了佛道的兴盛。

统治者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使得佛道成为当时社会的一种潮流和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崇佛礼佛更是在梁武帝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其四。是玄学风气对于佛道发展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两晋时期。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相结合。玄学兴起。崇尚清谈。与佛教道教相迎合……尤其是佛教。作为外来文化。巧妙地依附利用主流思想。找到契合点。使得佛教佛家思想得到社会的认可……

其五。是佛经的译著和佛学人才的推动……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作为一种宗教。一种文化。其发展传播是相当惊人迅猛的。佛教文化以一种特殊的姿态。逐步融入到中华文化之中。为中华传统文化注入新的血液。影响深远……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对魏晋时期佛教兴盛的具体写照。由于佛教盛行给社会也带来危害。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也不断兴起反佛灭佛斗争。如南朝范缜《神灭论》反佛。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行动上灭佛……

统治者既兴佛又灭佛。其实这样做并不矛盾。统治者的所作所为完全是为了维护其统治服务。当然。统治者的灭佛措施。维护了自身统治。有利于生产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和财政收入。但也使佛教文化遭到破坏和巨大损失!……



其他观点:

那是你的误解。宗 教永远是为政治服务的。也永远是政治的敌人。

南北朝多次灭佛。也多次兴佛。原因也是这个。

宗 教势力大了。比如张角太平道的黄巾军、洪秀全的拜上帝 教、还有元末白莲教、明教、弥 勒教组成的红巾军。都引起了长达数十年的内乱。沉重打击的政权。

对于皇帝来说。宗 教势力大了。政权就不稳了。所以要打击宗 教。让他在可控范围内。拉拢宗 教领袖。给他们地位权力荣誉。比如满清流加封那几个四世五世。给他们荣誉。为自己统治服务。

南北朝包括唐朝多次灭佛、又多次迎佛骨。除了上述问题。还有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宗 教跟皇帝争人口、赋税。

在南北朝。寺庙永远庞大的产业。依附大量人口。这些人的税收交给寺庙。如果剃度了。还能逃避兵役徭役。老百姓和王侯都争着当和尚。

“正光巳后。天下多虞。工役尤甚。于是所在编民。相与入道。假慕沙门。实避徭役。猬滥之极。自中国之有佛法。未之有也。”

所以。寺庙都非常富有。权力也很大。他们通过卖度碟。比皇帝还有钱。

寺庙人数也非常多。一次度碟数千人。

《释老志》记载:从文成帝兴光(454——455)年间。到孝文帝的太和元年(477)。

“京城内寺。新旧且百所。僧尼两千余人。四方诸寺。六千四百七十八人。僧尼七万七千二百五十八人。”

北魏有110个州。平均中等州计算。一次度人五千六百五十人。每年两次。为一万一千三百人。年年如此。其数可观。算算寺庙和尚多少人?

北朝如此。南朝呢?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和尚?

皇帝看到寺庙依附数百万人口。拥有庞大资产。逃避赋税兵役徭役。就只有打击寺庙了。

“比丘不在寺舍。游涉村落。交通奸猾。经历年岁。令民间五五相保。不得客止。无籍之僧。精加隐括。有者送付州镇。其在畿郡。送付本曹。若为三宝巡民教化者。在外。赍州镇维那文移。在台者。赍都维那等印牒。然后听行。违者加罪”

皇帝一打击寺庙。限制度碟人数。那度碟就明码标价。水涨船高了。一般人买官买不了。买个度碟还是可以的。

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年)。“虽屠沽臧获。用钱三十万。则别降墨敕除官。斜封付中书。时人谓之斜封官。钱三万则度为僧尼。”

唐朝皇帝打仗没钱了。迎佛骨。一次赚几百万缗。

韩愈写了一篇文章。《谏迎佛骨表》。喷皇帝。问题是。他也不能给皇帝弄来钱啊

赵构抗金没钱了。于是发度碟。然后就有钱了。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绍兴中。军旅之兴。急於用度。度牒之出无节。上户和籴所得。减价至二、三十千。时有‘无路不逢僧’之语。”

其他观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处在于封建割据。战争不断。人民生活困苦。社会极不稳定。人心惶惶。盗窃四起。各种宗教乘虚而入。正是当政无能。人民相信神灵。只有祈求神灵的保佑。才能稍有点安全感。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意中人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一路有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2:17:40

    佛教,道教,时期,寺庙,魏晋南北朝,皇帝,统治者,南朝,社会,徭役

  • 写相思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2:17:40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教信仰比较自由?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2:17:40

    为什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教信仰比较自由?换句话说。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佛教和道教广为传播盛行?……这主要取决于魏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