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达姆统治时期的伊拉克是一个现代化世俗化的国家吗?美国推翻萨达姆是一个失误吗?
原创

萨达姆统治时期的伊拉克是一个现代化世俗化的国家吗?美国推翻萨达姆是一个失误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美国推翻萨达姆是不是一个失误?这要看你怎么理解这个事。

在这里。我们不妨以前外长钱其琛在此一事件中的经历来说一个说明。

所以第一个与钱其琛会面的。是时任埃及总统的穆巴拉克。

穆巴拉克告诉钱其琛。此前。萨达姆曾对他说。伊拉克不会对科威特采取军事行动。穆巴拉克随即把这个许诺告诉科威特和沙特领导人。结果话音刚落。伊拉克就发动了对科威特的入侵。

第二个。是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亲王。

他告诉钱其琛。解决危机的唯一出路只有伊拉克无条件从科威特撤军。恢复科威特合法政府。别无选择。钱其琛的回答是。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在加大。我们不提解决方案。也不充当调解人。目的就是听取意见。讨论和平解决危机的可能性。

第三个。则是科威特埃米尔贾比尔·艾哈迈德和王储兼首相萨阿德。

科威特遭入侵后。科威特埃米尔、王室成员和内阁大臣等逃往沙特。避难于山城塔伊夫。钱其琛来到埃米尔住所后。立即拿出杨尚昆主席的信。转达杨尚昆主席的问候。钱其琛告诉科威特埃米尔:伊拉克必须撤出科威特领土。恢复科威特原有的合法政府。我将前往巴格达。面见萨达姆。直接向他说明。伊拉克面临严峻局势。让他作最后抉择。

埃米尔表示感激。他说。就在人类进入20世纪末。居然发生伊拉克侵占科威特。企图把一个弱小的国家从地图上抹掉。这是任何人都不能接受的。我们要求友好的中国朋友。努力迫使伊拉克执行决议。不要给伊拉克更多的机会玩弄手法了。钱其琛的回答则是:我这次去巴格达。就是要做这方面的工作。但能否有结果。还难说。如果萨达姆丧失理智。自取灭亡。那就咎由自取了。

随后。钱其琛又拜会了萨阿德首相。首相说。作为朋友。就要坦率。不搞外交辞令。我们希望中国能发挥突出作用。钱其琛的回答是:中国100多年来遭受外国入侵和掠杀。我们反对任何一国侵犯他国。在科威特的中国公司损失也很严重。随着时间推移。制裁会使伊拉克陷入困境。伊拉克玩弄手法不会得逞。

随即。钱其琛来到了伊拉克。首先会面的。就是那位伊拉克外交部长阿齐兹。

钱其琛说。中国对此地区没有任何私利。我们认为伊拉克是中东的重要国家。希望伊拉克繁荣昌盛。更希望此事以和平方式解决。不希望用军事方式解决。如果战争确实爆发。将是一场灾难。重大的破坏。战争对伊拉克。不仅是损失问题。还是生死存亡问题。为了和平解决。伊拉克在撤军问题上要表现出灵活性。这样伊拉克的朋友也才有更多的发言权。

阿齐兹一口回绝。他说科威特本来就是伊拉克的一部分。这问题不能谈判。钱其琛说。中国是二战后唯一同美国打过仗的。我们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从未屈服过美国的压力(潜台词:中国不怕美国)。但是(你们这档事和咱不一样)。不能排除偶然事件促使美国采取行动。局势一旦失控。可能爆发战争。

随后的晚宴十分。钱其琛又问阿齐兹:科威特是独立国家。是阿盟成员国。伊拉克、科威特有外交关系。互派常驻大使。你们怎么能不顾一切。军事占领科威特呢?阿齐兹笑了笑。侧过头回答说。科威特能算是一个国家吗?

会谈到此结束。而看到这里。其实很多人都能明白了:事实上。萨达姆之所以会有那一天。就是因为他对整个国际形势的错误判断。在从他对科威特下手且拒绝大国调停的那一刻起。他已经将自己的头颅摆在了断头台上。因为。美苏英法中。没有一个大国会保你!

美国也迅速明白了这一点。所以在2003年便启动第二场战争。彻底搞定了老萨。(在这里也要说一句。那些死活要撑一把老萨的人。他们的潜台词。其实就是把大国和这些失败者视为一个阵营。这种看法。没有任何事实依据。很危险很无知)

其他观点:

伊拉克的世俗化运动就是从萨达姆统治时期开始逐步被终结的。萨达姆实际上也是一个极端宗教的领袖……总之。萨达姆统治之前的伊拉克还是一个世俗化的现代化国家。可如今。一切都已经一去不会复返了。


其他观点:

所谓“世俗化”对应的是阿拉伯的“世俗主义”。它们与阿拉伯世界传统的“政教合一”理念相抵触。以寻求政教分离为主观目的。

一般来说。阿拉伯世界的“世俗史”要分为两个阶段来看。一个是受到西方社会冲击后。自19世纪兴起的第一波“世俗化”。西方的殖民和区域统治。为传统的阿拉伯世界带来了相当多不一样的东西。也带来了现代社会观念。实际上。在一些阿拉伯解释中。“世俗”是与“世界、科学”的含义划等号的。

第一波世俗化阶段结束在20世纪中期。大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殖民者消退以前。阿拉伯世界在这段时期内获得了极为西化的社会面貌。许多生活方式。尤其是上层人士的生活方式与西方几无差异。人们也乐于去阐述和重新解读伊斯兰教与世界的关系。并使之适应现代的文明方式。按这个时期阿拉伯刊物上的思辨来说:“科学是文明的基础。科学具备普世价值。阿拉伯人要学习科学。要从中获得新的社会伦理秩序。”

第二阶段的世俗化浪潮被认为是20世纪最后25年间发生的事情。也就是1975年以后到2000年。这段时间被认为是阿拉伯世界世俗化转向“现代化”的阶段。阿拉伯世界经历了从“意识扩张”到“保守收缩”的过程。在很短的一段“现代化”潮流过后。阿拉伯世界纷纷开始了极端式的收缩和排外。并且原教旨主义大行其道。保守势力重获上风。

实际上这是一种阿拉伯世界在发展中形成的。对过度“西化”的排斥。尽管世俗主义长期占据了社会潮流。但它们并没有真的在阿拉伯世界扎下根。当这些依靠精英文化的世俗派在长期的纷争、动乱和国家政治变化中。被打上“西方”的烙印后。他们的阶级弊病反倒成了影响阿拉伯社会的分水岭。下层民众打着“传统、民族、阿拉伯、原教旨”的名义。将他们打下了统治神坛。国家便瞬间变了颜色。

比如伊朗的霍梅尼革命就是如此。巴列维国王绝对是一个推行世俗化的大改革家。但来自伊朗下层的民众却为根深蒂固的传统势力所拉拢。反倒以“反帝、反封建、反西方”的名义打倒了巴列维。让伊朗社会来了波“去世俗化”。

看清了阿拉伯社会的世俗化问题。那么再看伊拉克问题便更加清晰了。伊拉克经历的正是这种“世俗化”的两个阶段问题。对于萨达姆以及他所处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来说。其核心宗旨创建在“社会主义、反帝国主义、复兴阿拉伯”的概念上。然而其实质做的仍不过是拉拢底层传统势力。消灭原亲西方精英统治集团的路子。

所以。尽管萨达姆表现的比较“世俗化”。但他与霍梅尼革命实在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在排斥西方的同时。他们不可避免的让传统宗教势力抬头。并且影响到了社会的世俗主义发展。

只是对于萨达姆这种靠军权获得国家集权的统治者来说。他们往往表现的不会过度“传统”。作为独裁政体。“政教合一”将是一剂很猛烈的毒药。他们既不能让神权高于统治权。也不能放下“反西”的民心大旗。所以伊拉克民间表现的很微妙。总体上风气更加收敛。并不像70年代那么彻底的西化和开放。但也没陷入到传统阿拉伯国家那种完全将社会封建化的地步。

对于美国推翻萨达姆政权这件事来说。并不存在什么特别大的文化意义。也不存在什么失误。它影响的只有世界石油的控制权问题和美国的地缘问题。更不能说因为美国的“攻击”。伊拉克就从一个“世俗化国家”变成了“极端宗教国家”。

就算美国不打。阿拉伯的这种集体演进也仍然在进行中。萨达姆政权本身并不能代表着伊拉克“世俗化”还是“传统化”的走向。阿拉伯世界的转变更接近一种全民族在谋求崛起过程中的蜕变。谁也无从干扰。纵使你能影响20年。那么50、100年呢?该来的总会来。对于人类文明如此规模的演进。我们谈不上说谁是“责任方”。

说到底。阿拉伯世界的反复无常。根子还在帝国主义身上。既有过去帝国主义带来的矛盾。也有现代新帝国主义带来的矛盾。而美国恰恰是当今行使霸权最频繁的那一个。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怎么也是个间接责任方。一切都不过是矛盾不可调和的两个面罢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2:23:28

    科威特,伊拉克,阿拉伯,钱其琛,世俗,萨达姆,埃米尔,美国,世界,传统

  • 风流种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2:23:28

    没想到大家都对萨达姆统治时期的伊拉克是一个现代化世俗化的国家吗?美国推翻萨达姆是一个失误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2:23:28

    美国推翻萨达姆是不是一个失误?这要看你怎么理解这个事。在这里。我们不妨以前外长钱其琛在此一事件中的经历来说一个说明。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