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相当于当今的什么官职?为什么?
原创

太守相当于当今的什么官职?为什么?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太守”是封建王朝郡县制下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汉景帝之前叫“郡守”。汉景帝之后改称“太守”。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古代封建王朝的行政区域划分也一直有所改变。所以“郡守(太守)在不同时期对应今天的官职也有所不同。下面简单说明一下:

到了战国时代。各国开始逐渐形成“郡县”两级管理体系。秦国统一后。废除分封。在全国设置36郡。郡下设县。县下设有乡。里。亭三级。所以此时的郡守相当于今天的省长。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秦朝律法规定。“里”才是秦国最基层的行政单位。而“亭”只是治安机构。所以“里”相当于今天的乡镇一级。

到了汉武帝时期。他将全国分为十三州部。每州设一刺史。用以监察所在州部的“郡国”。类似于监察御史。到了王莽时期。他将州刺史改为“州牧”。将十三州改为九州。并大大提高州牧的职权。使之成为地方行政长官。所以此时的“州牧”在职权上已经取代“太守”成为类似于今天的省长级别。但由于新朝存在时间很短。所以新朝灭亡后。“州牧”一职随即被取消。

东汉建立后。基本延续了西汉的行政划分。直到东汉灵帝时期。为了镇压黄巾起义。朝廷再次设立“州牧”。使之位居“太守”之上成为一州最高行政长官。所以此时的“州。郡。县”三级就类似于今天的“省。市。县”三级。因而此时的“太守”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市长级别了。

到了宋朝。行政区划为“两级制”。即“府、州、军、监”为一级。“县”为一级。后来又在“府、州、军、监”之上设置“路”。所以此时的“知府”相当于地级市市长级别。

而明清时期全国实行“省。府(州)。县”三级。因而“知府”依然是地级市市长的级别。

其他观点:




而这也带来一个极坏的后果。就是这些郡将们在天下大乱的时候都拉起一帮武装。从国家官员变成了军阀。是的。这就是黄巾之乱以后的东汉。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其他观点:

  一、源起:

太守之名。最早出现在《战国策》。是战国时期对郡守的尊称。在西汉汉景帝年间正式将郡守改称为“太守”。从此成为中国正式官职名称。

  二、权力演变

汉朝时期太守权力有多大?

  从俸禄看。太守俸禄两千石。与九卿同列。汉朝的三公堪比后世的宰相。九卿堪比各部部长。太守自然相当于封疆大吏。

  从权力看。太守总管一郡行政、财政、司法、军事。可谓万般权力一把抓。最为霸气的。是汉代的太守有权力招募直属于自己的官员。

  汉代郡县中。郡丞、郡尉、长史。都有朝廷任命。但是。郡中的功曹、主簿。则由太守私人招募。所谓主簿。就是办公厅主任。功曹。就是办公厅各司局官员。

  功曹、主簿不对皇帝负责。只对郡太守负责。他们称呼太守为“本朝”“府朝”“郡朝”。就如《三国演义》中。幕僚们称呼领导为主公一般。

  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因为朝廷设立了州牧。并规定凌驾于太守之上。因此太守权力变小了。

  隋唐时期依然还有太守。此时的太守权力变得更小。最主要的是将自行招募官吏的权力废黜。并且削夺了军事权力。此时的太守。大体就如现在的市长一般。

  在唐肃宗年间。全国改郡为州。州长官变为刺史。太守于是退出历史舞台。

  至于宋朝还称呼某某人为太守。只是沿用古称。显得风雅而已。

  三、一句话总结

总之。汉代太守。大体相当于三国的州牧、明清的总督。权力极大。地位颇高。是真正的封疆大吏。省部级大领导。

  三国魏晋之后。太守权力缩小。隋唐与等于市长。权力更小。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且听风雨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2:25:16

    太守,州牧,权力,郡守,时期,东汉,郡县,市长,秦国,刺史

  • 难入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2:25:16

    没想到大家都对太守相当于当今的什么官职?为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2:25:16

    “太守”是封建王朝郡县制下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汉景帝之前叫“郡守”。汉景帝之后改称“太守”。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古代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