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中的“围点打援”,对打援与围点哪个的要求更重要?
原创

战争中的“围点打援”,对打援与围点哪个的要求更重要?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豫东战役结束以后的1948年7月14日。西柏坡电示华野各首长。为了保证主力休整不受敌军干扰:“似须以有效行动分散敌人。你们则乘敌分散之机。歼灭几部敌人。方能实现大休整。此种分散敌人的行动。似以许谭(兵团)攻击济南最为有效”。也就是说。军委最初关于济南战役的设想。是由山东兵团独立完成。并且对许谭的作战细节提出了具体要求。

电文中指出:“许谭攻济南。可先占领机场。以两三个星期完成攻城准备。然后看敌援兵情况。决定先打援或先攻城”。当然了。无论如何济南机场是必须首先攻占的。因为要切断王耀武跟南京、徐州方面的联系。避免敌人空援而彻底孤立11万守军。不过华野代司令员粟裕经过反复考虑。认为仅仅以山东兵团实施济南战役。力量是不充分的。请求休整一个月左右后。集中华野全军再发起济南战役。

西柏坡采纳了这一建议。7月23日复电粟裕和许谭。批准华野全军休整一个月。在休整期间。粟裕跟陈士榘、唐亮等野司首长多次研究后。于8月10日给西柏坡发出了一封长电。提出了关于下一步作战的三个方案:1、集中全力出豫皖苏。以运动战寻歼邱清泉整编第5军。解决掉这一大敌;2、集中全力攻济南。对于可能北援之敌。仅以必要兵力阻击之;3、攻济与打援同时进行。有重点地配合和使用兵力。

粟裕在电文最后特别说明:“我们详细研究了以上三案。认为以执行第三案为最好”。这个第三案的核心部署。是以山东兵团所属的两个纵队首先攻击济南机场。而集中11个纵队的主力准备打援。待重创或者击溃杜聿明的援军后。再回师全力攻城。所以在战役构想之初。粟裕其实是准备以打援为主、围点为辅。因为对于迅速攻克济南这样重兵防守的大城市。华野上下还是有顾虑的。

山东兵团九纵司令员聂凤智就回忆。战前“在曲阜会议上有争执。主要是攻击时间问题。我说最多20天。被大家挖苦的不得了”。毕竟这是前所未有的大型攻坚战。而守敌王耀武又不是无能之辈。轻敌肯定是要不得的。正是考虑到了济南是块硬骨头。所以粟裕才决心先打援敌。然后从容收拾王耀武。做长时间围攻之准备。这是非常客观的。

但是西柏坡敏锐地发现了作战计划中存在的问题:你们第三案的目的。是为了争取第一种结果(指既攻克济南又歼灭大部援敌。形成一次大的歼灭战)。其弱点是只以两纵队占领飞机场。对济南既不真打。而集中十一个纵队打援。则援敌势必谨慎集结缓缓推进。并不真援。如果你们此次计划不是真打济南。而是置重点于打援。援敌必会采取(不会不采取)这种谨慎集结缓缓推进的办法。

这封指示电既含蓄又高瞻远瞩。指出了华野作战计划中存在的问题。即如果佯攻济南。则狡猾的杜聿明必然也不会积极来援。不但华野寻歼敌人援军的计划落空。济南方向也会因为兵力不足而形成僵局。属于两边耽误。如果在战役发起后中途改变计划。则“丧失了一部分时间。并让敌人推进了一段路程。可能给予战局以影响”。看见了吧。“攻济打援”双管齐下其实是西柏坡最先提出来的。只是没有讲的那么直白。

并且西柏坡在电文中。着重说明我军已经具备了大城市的攻坚作战能力。要求华野打消顾虑(南麻战役有些阴影)。敢于攻坚和真打济南。树立夺取济南的信心。对华野首长和指战员起到了很大的鼓舞和推动作用。1948年8月20日。粟裕等华野首长按此电指示。在曲阜召开济南战役作战会议。经过五天五夜的详细探讨。最终形成了“攻济打援”的战役决心。

为了保证打援作战的顺利进行。粟裕同时请求调苏北兵团加入山东战场。西柏坡第一时间复电同意。命令韦国清率两个纵队另一个旅北上。所有部队统归粟裕指挥。在曲阜会议的最后一天。粟裕在兵力分配上进行了重大调整。华野所有参战部队被分为攻坚和打援两大集团。其中攻城兵力14万人。占全部参战兵力的44%;打援集团18万人。占全部参战兵力的56%。

所以说。在围点(或者拔点)打援作战中。不存在哪一边更重要的问题。完全需要根据我方的作战目的和实际情况进行军事部署。因为战场情况非常复杂并且瞬息万变。指挥员必须根据形势发展来调整决心。比如济南战役的筹划过程。就经历了拔点阻援、围点打援和既拔点又打援的三次变化。最终才有了“攻克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战斗口号。因为是准备真打啊!

1948年8月31日。粟裕上报华野关于攻济打援的详细部署。西柏坡复电完全同意。轰轰烈烈的济南战役由此即将打响!

其他观点:

围点是一种战略布局。

打援是一种战术指导。其中有两个战术方针。一个是伏击战。另外一个是阻击战。伏击战吃掉援军。阻击战阻止援军对包围圈中的敌军进行增援。

围点的最核心目的就是先打援。后围剿。先吃掉援军。然后回过头来瓮中捉鳖。把装在口袋里的敌人全部歼灭。

这就是孙武子的一箭双雕之计。

不过指挥员要胸有成竹。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我们的伟人毛泽东在这方面就是中国军事史上的杰岀代表。是伟大的谋略家和天才的军事指挥家。

其他观点:

围点打援的战役很多。

在解放战争中。最著名的战役就是辽沈战役的塔山阻击战。还有淮海战役的孟良崮战役。这两次战役都是围点打援的精典战役。

1。

1948年秋季。我东北解放军以占领东北97%的土地。解放了86%的人口。只剩下长春。沈阳。锦州55万国军。而且被分别隔离孤立起来。而我东北解放军已发展壮大到100万的部队。

毛主席总揽全局。决策千里。命令林。罗先围住锦州。然后吃掉。因为锦州是进关的铁路。公路咽喉交通要道。拿下锦州。余下的沈阳和长春的国军就等于瓮中捉鳖。

林帅和罗帅听从毛主席的布署。把大部队紧急调往锦州方向。林总作了战略布置。打锦州。当时驻守锦州的是国民党军队范汉杰把守。有93军。新八军两个师。新六军一个师。60军一个师。还有地方民团和加上特种兵。一共八个师。共十多万人。凭借着坚固的碉堡在锦州坚守。国军的增援东进兵团。唯一交通要道是塔山方向。

塔山是东西长约30公里狭长地带。离葫芦岛海岸线大约六七公里。位于锦州西南。 距锦州大约30公里。我兵团司令程子华为塔山防御阻击战的总指挥。黄克诚为政委。

前线总指挥为第四纵队司令吴克华。胡奇才为副司令。第一纵队贺晋年和辽西军区为预备役部队。共八个师。

战前吴克华召开团以上党委扩大会议。讲了塔山阻击战的重要性。要求要人在阵地在。决不后退半步。为解放锦州提供时间。前沿一个师加一个营。为第一梯队。另两个师为第二梯队。其他五个师为预备役部队。

国军的老蒋也知道锦州的重要性。紧急从关内调来92军。62军。加之在锦西的54军。后又调来独立95师。共11个师为东进兵团紧急驰援锦州。又从海上到葫芦岛来了重庆号战舰。还有空中飞机支援。

于1948年10月10日在锦州的塔山展开了激战。先是国军的飞机对塔山阵地的狂轰乱炸。然后海上军舰对塔山阵地炮击。然后是地面部队进攻。战斗打得相当激烈。这三个军的部队反复冲锋。也没冲破我塔山阵地防线。

后到的国军95独立师。号称赵子龙师。没有拿不下的阵地。战前做了动员。然后是整营。整营。团长。营长带头排着方队往阵地上冲锋。后面还有敢死队。

我塔山阵地。有的阵地几次失手。反复争夺又夺了回来。在阵地上进行了肉搏战。这个国军95是独立师。最后损失了2/3的人。撤回关内时。缩编为三个营。

在战斗时。东野统帅林彪。告诉程子华。不要报告我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

在10月15日。我军对锦州发动了攻势。千门大炮以排山倒海之势。对锦州发起了猛攻。

国军听到锦州方向炮声隆隆。知道大势已去。知道锦州已被解放。残兵败将败将只好退回关内。

这次阻击战。国军死亡七千多人。我军牺牲三千五百多人。是以少胜多的一次阻击战。我军真正成了一面不可逾越的钢铁铜墙。出现了三个塔山英雄团。

锦州的解放。标志着东北的基本解放。对平津和淮海战役提供了后方保障。对解放全中国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简要介绍一下孟良崮战役。

当时的国军蒋介石和陈诚。从全面的进攻改为重点进攻。对山东和陕北进行重点进攻。国军调到山东的有24师。60个旅。45万人。一举想歼灭我华东野战军。

我华东野战军当时有九个纵队共27万人。华东野战军采取迂回和游击战术消灭国军的有生力量。

国军汤恩伯是第一梯队。带领20万人对我华东野战军进行包围。首当其中的是国军王牌中的王牌。整编74师张灵甫。

张灵甫凭借着全部的美式装备。孤军深入。 吸引我华东野战军。想来一个中间开花。

陈毅元帅和粟裕大将。经研究决定。消灭孤军深入的张灵甫整编74师。

华东野战军动用了五个纵队共15万人。在1947年的5月13号。把张灵甫的整编74师包围在孟良崮。张灵甫的74师有三万多人。有三个族。每个旅下辖三个团。他的部队相当于一个军的建制。

栗裕将军吩咐各纵队。一定要在三天之内消灭74师。否则弄个反包围。对我军是大大的不利。实质上这也是一步险棋。

余下的10多万部队。在外围进行打阻击。国军的外围救援部队已离孟良不到几十公里。有的部队不到十几公里。就是救援不到孟良崮的张灵甫。不到三天之内。由于我军的强大攻势。和张灵甫的弹尽粮绝。整编第七四师被全部歼灭和投降。张灵甫自杀身亡。

(国军74师张灵甫)

事后。毛主席见到栗裕将军说。“你敢在猛虎里掏心。虎口中拔牙。确实很了不起”。

国军的蒋介石。对他的爱将张灵甫自杀成仁。感到十分的痛心。对救援的各路将领。十分不满。有的被撤销职务。有的被法办。

孟良崮战役。是陈毅元帅和粟裕大将。杰出的一笔围点打援战例。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2:29:58

    锦州,济南,国军,西柏坡,战役,纵队,阻击战,部队,兵团,粟裕

  • 心太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2:29:58

    没想到大家都对战争中的“围点打援”,对打援与围点哪个的要求更重要?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2:29:58

    豫东战役结束以后的1948年7月14日。西柏坡电示华野各首长。为了保证主力休整不受敌军干扰:“似须以有效行动分散敌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