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瓶9块钱,火了36年!中国最土的洗发水,为什么还没倒?
原创

1瓶9块钱,火了36年!中国最土的洗发水,为什么还没倒?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你倒是说个名字啊。什么洗发水9块钱?还火了三十六年。它为什么要倒呢?难道老百姓就不能用一些物美价廉的东西吗?非得一瓶几百大洋。上千大洋才是好东西吗?

其他观点:

应该是蜂花。我现在还在用。

其他观点:

你说的是蜂花吧。飘柔海飞丝才来中国多少年?

估计年轻人没有人听说过这个国民品牌。但是70。80后绝对不陌生。很多人都以为蜂花倒闭了。或者说快倒闭了。实际上被网友扣上穷帽子的蜂花。小日子却过得相当不错。

“土”到网友心疼。它却过得很“小资”

感觉蜂花要倒。也不能全怪网友们误会。

任谁看到八九块一大瓶的洗发水、护发素。长得像洗洁精一样的土包装。都只能冒出两种想法:

不认识它的人:这是不是假冒伪劣产品?

认识它的人:这牌子咋还没倒?

本就没什么存在感的它。关键说话还贼没调。把快倒的名头都坐实了。

因为它的包装土。有的网友出谋划策。让它参加全国大广赛。结果还被它以要花钱为由给”回绝“了。

拍个广告片。别人问它费钱否。它说费小编。

让它改个包装。土出天际还得意洋洋。

但就这样被众人“盼倒”的蜂花。偏偏活得很滋润。

现在的它。年产能可达10万多吨。年产值能到15亿元。对均价8、9元一瓶的洗发水来说。想想一年能卖多少瓶?

只是别人一小瓶动辄就20元起步。而蜂花一大瓶却卖到这么便宜。为什么还没倒?

这就不得不提蜂花的保命大招——把钱省到刀刃上。

包装变来变去。花里胡哨不说。设计、生产都要钱。果断舍弃。一款包装土到底。

营销太花钱。那就30来年不打广告。全靠用户“自来熟”。

最后再把配料成本的水分挤一挤。

有人算过一笔账。普通的洋护发素一般产品毛利率至少为40%。而蜂花的毛利率只有15%。

靠着这种抠门。蜂花简直把价格拉到了地下室。

更难能可贵的是。其他都能省。唯独质量没有省。

早在国家相关标准出台前。“蜂花”的许多基础原材料就已达到国内甚至国际标准。还成为国内护发素行业标准的起草人。

公司成立36年来。无一条行政处罚信息。

这样的大碗便宜又好用。让蜂花稳固住了大批老客户的忠心。在国货市场中稳稳的占了一席之地。

现在。它的销售网络覆盖国内1600多个县级以上城市。实体终端也进入了630多家大卖场、超市、连锁店。

2016年。中国洗护产品十大品牌中。蜂花作为唯一的国产本土品牌位列其中。

作为洗护界的拼多多。曾经也是个大“网红”。别看蜂花现在便宜到拼多多都砍不下去价。低调的让人以为要倒闭。当年可是一瓶难求的“大网红”。

而它能发展到现在这样。靠的就是比别人“脑洞大”。

1、无中生有。再把它干到全国第一

蜂花最初做的不是洗发水和护发素。而是洗涤剂和洗衣粉的包装加工。

1985年。蜂花的前身。上海华银洗涤剂厂成立。

初创工厂时。厂房只有四百多平米。十几个工人。大家拼死拼活。一年赚不到500万元。

艰苦之际。上海华银洗涤剂察觉到一个时代红利:人们开始追求生活品味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低迷。物资匮乏。很多人习惯用肥皂甚至是洗衣粉洗头。洗干净就行。根本没有什么护发的概念。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这种观念开始转变。

上海华银洗涤剂厂率先提出”洗护分离“的概念。并生产出国内第一瓶洗发水、洗头膏、护发素等产品。不得不说思想很前卫。

产品一经问世便立刻受到市场追捧。销量不断上涨。蜂花的品牌力不断提升。

现在哭喊着打不起广告的“蜂花”。1990年。竟然在CCTV上。每天播出15秒广告:“价廉物美。誉满天下”。

伴随着这句广告语火遍大江南北。蜂花可以说风头无二。当年妥妥的网红品牌。90年代初。靠着两三块钱一瓶的蜂花护发素。蜂花销售达到顶峰。年销售额突破5亿。

据国际知名研究公司AC尼尔森调查。当时的蜂花品牌在国内知晓率达36.6%。在中国国产同类品牌中位居第一。

1993年、1994年蜂花护发素还被评为上海市名牌产品。其后。“中国名牌产品”、 “中国驰名商标”、 “上海市著名商标”等国家级、部级、市级颁发的各种奖状、奖杯拿到手软。

但谁能想到。蜂花的人生高光来的这么短暂。

2、打不过就走。农村包围城市

1994年后。蜂花开始面临生死考验。

一方面。名声出来了。国内伪劣假冒产品层出不穷。但更要命的。是外来巨头的冲击。

欧莱雅、联合利华、保洁等外资品牌大举涌入中国市场。铺天盖地的洗脑广告、酷炫的包装、花样百出的产品矩阵。本土护肤品牌瞬间被碾压的体无完肤。活下来的寥寥无几。

蜂花提出的“洗护分离”的概念直接被“洗护合一”取代。对当时国内来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蜂花从一亿多销售跌到7000多万。500个工人裁到200个。年亏几百万。亏到企业零资产。

生死危机之际。蜂花盘算了下自己的战斗力。只能用质优价廉四个字概括。尤其是价廉。于是果断走起了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

为了把廉价这个点打爆。它连广告部门都取消了。从此开启了30来年不打广告的新纪元。

当时的厂长顾锦文说。“与其花大成本大量投入广告。不如靠产品质量取胜。让利给消费者”。

除此之外。它一改过去靠着全国的批发市场走“大批发大流通”的道路。而是布局自己的零售渠道。在产品生产上。也不断引进新技术和年轻大学生。提高生产流水线自动化水平。所有的一切都围绕如何节省成本来干。

着眼于低端市场的蜂花。就靠着优质低价。和这些外资品牌形成错位竞争。牢牢吸引着大量农村和城市平民消费群体。

就这样。蜂花成了国内少有的能和国外洗护界‍巨头抗衡的民族品牌。

甚至在2014年。蜂花护发素的出货量在国内排名第一。超过了宝洁旗下品牌的总和。

蜂花出圈。是个意外?

网友为老字号的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这些年。曾经顺风顺水的国货。不少日子都极其难熬。

十年前。汇源还是中国最大的果汁企业。没有之一。市值一度飙到230亿。曾创下港交所最大的IPO纪录。那时候。土味的包装并没有阻碍它壮大的步伐。

但到了今年。它却被迫背着百亿的负债。宣布退市。

成立于2004年的贵人鸟。同样走的是性价比路线。巅峰时的门店遍布全国。几乎每一个步行街都会有一家贵人鸟的门店。公司全年营收接近30亿。

可就是这样强悍老品牌。从2018年至2020年。连亏了三年。

截至去年年末。它的逾期应付债券约11.47亿元、逾期银行借款约9.77亿元。25个银行账户因诉讼被冻结。创始人林天福也成为了人们口中的“老赖”。

为什么大家都是老字号。有的甚至都是多年不换的老套包装。蜂花就能混到硬刚国际巨头。而这些老品牌却连活下去都成了奢侈?

最主要的原因是:土味包装下。蜂花的产品确实抗打。

汇源亲手把自己的产品葬送了。在口碑和销量双丰收后。汇源不仅没有进一步专研产品技术和提高产品质量。反而收购烂水果以次充好。面对鲜榨果汁的竞争对手也不为所动。

而贵人鸟却沉迷于版图扩张和营销。做着建立一个体育帝国的美梦。从鞋服跨界到体育经济、体育游戏、体育健身各种领域。最后把自己拖垮。

与它们形成讽刺对比的。面对困难的蜂花。率先砍掉的就是它们引以为傲的营销。它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如何做出更好的产品。不断的调整自己产品适应市场的能力。

到现在。蜂花已陆续开发了150余种系列产品。至今已拥有数十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保持着行业技术领先地位。

这么多年。蜂花产品价格涨幅很低。2018年。董事长顾锦文接受外界采访时表示。蜂花一代500ml护发素最初的出厂价大概是3元左右。后来变成5元;零售价格也从6元上涨至9元。

靠着先进的技术和因此能保持的质优价廉。从不打广告。土到极致的蜂花让消费者离不开它。

蜂花活了下来。还越活越好。而曾经靠着营销一步登天的大牛们。却纷纷陨落。

看着它们截然相反的命运。只能说:好营销能火一时。但靠着好产品才能活一世。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2:51:52

    品牌,产品,护发素,华银,汇源,广告,洗发水,自己的,的是,洗涤剂

  • 迎客心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2:51:52

    没想到大家都对1瓶9块钱,火了36年!中国最土的洗发水,为什么还没倒?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2:51:52

    你倒是说个名字啊。什么洗发水9块钱?还火了三十六年。它为什么要倒呢?难道老百姓就不能用一些物美价廉的东西吗?非得一瓶几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