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刘强东卸任。阿里巴巴会不会好过一点?对京东又有什么影响呢?
刘强东卸任不卸任。对阿里巴巴能有多大影响呢?可以说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京东当然是一家具有相当规模的大企业。可是京东跟阿里巴巴终究还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企业。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刘强东卸任京东肯定会好过很多。
刘强东卸任京东肯定会好过很多、不过刘强东依然有话语权
正如我前面所说。京东跟阿里巴巴终究还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企业。姑且不说京东和阿里巴巴之间的差距。单单说京东跟天猫的差距依然是非常大的。京东的战略决策还不足以对阿里巴巴造成根本性影响。
刘强东的发展远景没有错。可是在执行的时候稍微有点太过于激进。这是造成京东现在面临着巨大危机的根本原因。同时刘强东的私生活丑闻。确实让京东处在风口浪尖上。徐雷相比于刘强东一直在幕后。私生活很少被关注。没有花边绯闻也不太受媒体关注。反而适合执掌京东。他接任以来。京东做出了一些战略上的调整。目前已经看到了一些转好的迹象。刘强东没有必要强行回去。这样反而会引起股东的一些微词。
京东不能威胁到阿里、阿里最大的危机将来自拼多多
根据2019年双十一各大电商平台数据显示。2019年天猫双十一当天成交额超过了2684亿。京东从11月1日到11月11日结束、11天累计成交额达到了2044亿。从双十一的数据来看。京东跟阿里巴巴依然不是一个级别。
京东很明显跟阿里巴巴不是一个级别的企业。阿里巴巴的帝国版图除了淘宝、天猫、阿里妈妈等电商业务之外。还有支付宝、阿里云等众多新兴业务。还收购了优酷、饿了么等其他业务。京东跟阿里巴巴比还有非常大的差距。这个差距在可见的未来里。还会越拉越大。
那么阿里巴巴有没有风险呢?风险当然存在。不过这个风险不是京东。而是来自曾经大家都瞧不起的拼多多。拼多多是平台电商。可以说是下沉市场的淘宝。拼多多发展速度非常快。可以说是国内发展最快的互联网公司了。拼多多2019年GMV已经超过了1万亿。这个成绩可以说非常出色了。未来拼多多将是对阿里电商威胁最大的企业。
总体来说。我认为刘强东卸任对阿里巴巴没有太大影响。不过对京东好处会多很多。甚至京东可能会因此重新复兴。发展得越来越好。不过刘强东对京东的影响力还在。他依然是京东话语权最高的人。拥有京东接近80%的投票权。
其他观点:
其实。对公司经营没有实质性影响。
就互联网行业来说。是否由主要创始人担任法定代表人或董事长等重要职务。各家企业的安排各不相同。
比如。马云在阿里巴巴体系中已逐渐淡出。雷军目前仍担任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字节跳动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张利东。作为字节跳动创始人的张一鸣未担任法定代表人。但他持有公司98.81%股份。仍是绝对的实际控制人。王兴未担任美团运营主体——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但持有公司95%的股份。
有时公司办理某些手续。需要法人出面。而核心创始人工作比较繁忙。所以为了管理方便。会辞去法人职务。但这并不是说失去了公司控制权。公司控制权主要是依据在公司中的所占股份大小。
另外。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一旦遇有承担法律责任的事件。都要由法定代表人出面。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会分散创始人的精力和注意力。不利于企业发展。
其他观点:
答:你好! 看到很多人关注刘强东卸任的事情。而且有很多误解。还是说一下吧。
2020年4月2日。刘强东卸任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总经理。可能很多朋友可能已经看到了吧。但刘强东的这种卸任并不会影响他的实际控制权。说什么财产转移的更是扯谈。
下面从京东的公司架构和控制权架构两个层面来分析。
京东的公司架构
京东是在美国上市的。它的最上层公司在开曼群岛注册。就是开曼京东。
第二层是香港京东。为什么要在香港注册公司?
据说大陆和香港有税收优惠。所以大部分在开曼注册的公司。都在香港搭一个中间层。再回到大陆。
不过竹子对对税的问题不专业。需要准确答案的朋友。建议问大陆和香港两边税务专业的人士。
第三层是大陆公司。大陆的最上层共有两个公司。为什么是两个公司?
京东的主要业务是卖货。就是销售、贸易。这部分业务是完全开放的。不限制外资进入。所以这部分不需要搭VIE架构。
这部分不限制外资进入业务的公司主体是: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世贸)。就是这次发生工商变更的主体。
京东还从事比如互联网信息等业务。这部分是限制外资进入的。需要搭建VIE架构。
限制外资业务的公司主体是: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360度)。
这家公司的股东共有3个。刘强东持股45%。李娅云持股30%。张雱持股25%。
京东世贸和京东360度京东就是京东在国内的最顶层公司。这是两个公司体系。国内的一系列公司的股东都是京东世贸或者京东360度。
京东的控制权
在开曼京东。京东实行20倍投票权的AB股。刘强东控制接近80%的投票权。而腾讯、沃尔玛、谷歌等的投票权加起来只有20%左右。
按京东的公司章程规定。决定普通事项需要50%以上票数通过。重大事项需要2/3以上票数通过。所以刘强东在开曼公司虽然只持股15%。但他有很强的控制力。
开曼公司100%持股香港京东。所以香港京东还是由刘强东控制。
而京东世贸由香港京东100%持股。也还是由刘强东控制。
虽然刘强东卸任了京东世贸的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总经理。就是卸任了孙公司的职位。但让谁来做这些位置还是刘强东说了算的。他只是从台前转到幕后。
不管是谁做孙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刘强东都可以通过开曼公司、香港公司。去控制北京公司的人选。刘强东想换谁就换谁。
比如之前比特大陆两位创始人的控制权争夺战。因为香港比特大陆100%持股北京比特大陆公司。吴忌寒就是通过香港公司把詹克团T出局。抢走了北京公司的控制权。
既然不管谁担任北京京东的职位。刘强东都能从开曼京东层层控制。当时吴忌寒为什么要先下手抢走北京比特大陆的控制权呢?
因为刘强东在开曼京东有接近80%的投票权。就是传说的有绝对控制权。
而且刘强东对公司控制权有非常强的意识。他曾说:如果不能控制这家公司的话。我宁愿把它卖掉。
而京东的设计也并不只是AB股这么简单。他们在不同阶段采用了三种模式。还有双保险。在“股权道”公号《公司控制权的10种模式》课程里有分析哦。
詹克团在开曼比特大陆只有约60%的投票权。就是传说的相对控制权。
而且因为比特大陆之前准备去香港上市。比特大陆的部分事项是一股一票的。并不是对所有事项都有60%的投票权。
詹克团的投票权少于刘强东。而他对控制权的意识能和刘强东比么?没有意识就不会提前考虑吧?被抢走北京公司的控制权还浑然不觉。居然还被取消了开曼公司的10倍投票权。
詹克团被抢走北京公司控制权后难以挽回。而刘强东就算放弃北京公司的控制权依然大权在握。与事前的机制设计有关。也与个人意识和后期的操作是否得当有关。
另一个公司京东360度。如架构图显示。这家公司只有3个个人股东。这样会不会把京东变成了刘强东的个人财产?怎么保护众多持股开曼京东的股东权益?
因为开曼和香港公司都是外资。而国内的部分业务限制外资进入。开曼公司或香港公司不能直接持股限制外资进入的公司。从新浪上市开始就发明了VIE架构。
VIE架构。通常都是由创始人等作为限制外资那家企业的股东。比如京东360度。
而上市的开曼公司。通过香港公司持股国内一家不限外资进入的公司。比如京东世贸。
由京东世贸和京东360度签协议约定。把京东360度的控制权和收益转给京东世贸。再把股权也质押给京东世贸。
通过这样的操作。保护开曼公司能够控制没有股权关系的京东360度。也保护原本属于开曼公司的财产不会变成刘强东等京东360度股东的个人财产。
后面我们会上线股权融资的专栏。到时再做更多的介绍吧。
这种操作类似于股权代持。不过VIE的协议比股权代持复杂。也比股权代持多一层保障是有股权质押。
但是。如果遇到不诚信方股权代持是很有风险的。VIE架构的道理也一样。当年马云把支付宝从阿里拆出来的风波就是这么来的。
所以。刘强东并没有卸任这家京东360度公司的职位。想进一步了解的朋友可以进入“股权道交流圈”提问哈。
与股权有关的一些事
看到有人评论说。阿里是同股不同权。蚂蚁金服是同股不同权…这些都是误解。
马云持股5%就能控制阿里巴巴。但阿里巴巴的股东是同股同权的。他们都是实现一股一票。
马云持股1%就能控制蚂蚁金服。蚂蚁金服的股东也是同股同权。不会影响到A股上市。
场上有太多的误传。包括一些知名大师连基本的东西都搞错了。比如阿里合伙人制度、控制的是董事会。京东的AB股、控制的是股东大会。性质完全不一样。作用当然也不同。不要混为一谈哦!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为什么喜欢的总是害自己最深的?背后有何规律?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学历低会导致爹不疼娘不爱且家庭成员不和睦吗?
- 刚刚离职的我现在还能从事哪些工作呢?
- 为何无人治理满大街逆行的送餐骑手?背后原因大揭秘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11188.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桔子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京东,公司,控制权,阿里巴巴,香港,投票权,北京,股权,阿里,法定代表人
没想到大家都对刘强东卸任,对京东有什么影响?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刘强东卸任。阿里巴巴会不会好过一点?对京东又有什么影响呢?刘强东卸任不卸任。对阿里巴巴能有多大影响呢?可以说几乎没有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