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对于天京事变。历来大家讨论很多。我觉得。可能有几处不为人注意的信息。对天京事变影响极深。
我认为。杨秀清至少没有在天京事变前后策划谋反。
相反。天京事变。更像是洪秀全趁东王嫡系削弱之时。发起的一次夺权行动。
从金田起义开始。军政大权就在秀清之手;但太平军内部从一开始就山头林立。具体兵权仍在诸王分头把控;
从金田起义之前。洪秀全始终只是一个精神领袖。
金田起义之前。各地拜上帝会逐渐在金田团营。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等都带部来团营之时。洪秀全和冯玉祥为了避免清廷关注。并未去金田村。因此。从一开始。就是杨秀清在总揽整个军政大权。洪秀全。只是一精神领袖。
但是。也正因为团营的独特性。实际上。诸部人马。实际上都来自于各王分头把控。比如。石达开所部的客家人。他们在与当地人的不断械斗中不堪其扰。才来团营。在后续征战中。各单位也基本保持其独立性。东王只是协调、指挥各部军事行动。并未深入各部的人事、募兵等事务。
因此。拥有军政大权的杨秀清。他的嫡系。也只是他与西王萧朝贵所部。
定都天京。各部实力的变化
在征战岁月。各部长期在一起行动。不管是调兵遣将。还是兵力补充。都能基本保持公平。自不必说。
在定都天京后。洪秀全、杨秀清开始坐镇天京。安排各部力量在外作战。
此时。各部嫡系的力量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大家都知道。太平天国几次征伐。北伐是败得最惨的。而北伐。几乎派出的就是杨秀清的嫡系。
林凤祥、李开芳。他们都是早年在紫金山追随杨秀清、萧朝贵的嫡系了。在萧朝贵阵亡后。他们更是直接由东王负责指挥。因此。 这支是杨秀清赖以保持相对优势的决定性力量。可惜。北伐失败。全军覆灭了。
北伐失败。削弱了杨秀清嫡系。同时。杨秀清后来严惩支援北伐军的陈世保等人。正是这些人。后来成了攻东王府的急先锋!
太平军发展比较顺利的西征和东征。都是由石达开和秦日纲担任指挥的。他们二人在1853-1856年期间。实力发展得非常迅速。不但新征募了新生力量。而且。在大规模的征战中。与李秀成、陈玉成等非原生的老兄弟(即没有参与金田起义。但也很早加入太平军的兄弟)建立了默契关系。
险些提前覆亡太平天国的间谍案。引发天京城防务的变化
另外。还有一件少人提及的间谍事件。使得天京城的防务发生了巨大变化。
太平军攻取天京后。洪秀全的表哥钟芳礼开始在天京开设了织匠营。就是纺织来供应天朝。此时。一个叫吴伟堂的人获取了老钟的信任。这哥们建议把该营分成五军。各军军长都由南京本地人担任。七搞八搞。拉扯了两万多人。后来。又不断添置染房等单位。一方面。他们借此获得了出入城门的关照。又内送人逃亡。被称为“人民救星”。又外带间谍入城。他们挑动湖南籍的水兵和东王府私斗。又借机结党太平军士兵。
他们串联江北大营一起起事。里外合应时。因联络误期而失败。
此时。太平军调查后发现。守城的半数太平军士兵。都加入了该“结党”。
此事。影响非常坏!太平军意识到天京城防的危险形和严肃性。于是。他们不再信任“新兄弟”担任天京城防。
随后。以北王韦昌辉负责天京防务。加强间谍查处和城防。
至此。韦昌辉系已经具备了在天京城内反杀东王的军事力量。
“逼封万岁”扑朔迷离。但天京事变前。东王主动调嫡系力量出天京作战。主动削弱自己在天京城的力量。
逼封万岁的事情。历来有争议。
有观点认为。记载逼封万岁的文件。多来自于清朝方面的文件。以及李秀成自述(经曾国藩修改。且秀成当时级别不够高);而石达开的自述则没有提过“逼封万岁”。
各种观点如何。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我个人不发表意见。
但是。1856年。天京事变前不久。杨秀清还调杨辅清等人外出作战。可见。对于天京城内微妙的军力对比。杨秀清是缺乏危机感的。
难道。杨秀清一边去逼天王摊牌。一边削弱自身的保卫力量?
因此。我认为。天京事变。对内。在于杨秀清在天京城的力量已经严重削弱;对外。在于杨秀清已经得罪了石达开、秦日纲等统兵大帅。
因此。洪秀全诛杀杨秀清。实在是顺风顺水。没有悬念。
只是。不断得罪实力派。不断削弱自己嫡系。如此杨秀清。真的是处心积虑要谋反的人吗?
其他观点:
杨秀清根本没有谋反。杨秀清被杀的根源在于太平天国独特的军政二元体制。
杨秀清上台的一个重要契机便是冯云山被捕。此时太平天国内部非常混乱。杨秀清以天父传言。他和洪秀全变成了父子关系。实际上此时杨秀清的宗教权力是大于洪秀全的。这也为其后来取得政治权力打下了基础。
杨秀清本人能力很强。在洪秀全、冯云山无法主持大局的情况下。迅速扩大了影响力。并击败了其他挑战者。
那个时候洪秀全为了压制杨秀清。他和萧朝贵组成了同盟。当时天父杨秀清、天兄萧朝贵、天王洪秀全成为了决策力量。
不过当时具体的事务主要是杨秀清和萧朝贵、冯云山负责。所以太平天国当时是二元化的领导体制。
1851年12月17日。洪秀全在永安称王。杨秀清被封为东王。取得了节制其他诸王的权力。从1852年开始。洪秀全已经将太平天国具体的事务全部委托给东王杨秀清领导。而洪秀全多是在宣传自己的宗教。
由于杨秀清的确能力强。在定都天京以后。杨秀清实际上已经成了太平天国实际的最高统治权。不过杨秀清在树立和强化自己权威的时候。激起了其他势力的反抗。这也是为什么洪秀全能够除掉杨秀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从名义上来说。洪秀全才是太平天国权力最大的人。
二元制最终导致天京事变。杨秀清、韦昌辉被杀。石达开被迫出走。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因为这种制度本身存在矛盾。洪秀全和杨秀清本身是君臣关系。可是在杨秀清天父下凡的时候。他们又变成了父子关系。
从个人能力来说。杨秀清更适合做领导人。因为杨秀清军政能力强。但是由于太平天国独特的二元体制。杨秀清从名义上无法掌握政教大权。只能通过天父下凡来维持权力。因为洪秀全才是拥有最高权力的人。二者必然最终肯定会爆发矛盾。
前期的时候。有着冯云山、萧朝贵等人的制衡。二者有缓冲的空间。在冯云山、萧朝贵牺牲以后。二人的矛盾百年越来越多多。最终导致内讧的发生。
如果把太平天国比作一个公司的话。洪秀全相当于创始人。随着公司越来越大。创始人洪秀全实际上能力不足。只能依靠其他人管理公司。
杨秀清这个人管理能力强。太平天国在他的手里弄得有声有色。可以问题在于杨秀清比较霸道。权力欲望很强的洪秀全也不愿意放手。最终导致内讧。公司也因此而破产。
其他观点:
从太平天国运动开始。一直到杨秀清被害。从来都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能够说明杨秀清谋反。
从天京事变中杨秀清的表现来看。杨秀清对于韦昌辉带兵回京丝毫不知情。也没有任何防备。根本就不存在谋反的情况。
杨秀清能够大权独揽。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萧朝贵战死。萧朝贵在世的时候。杨秀清和萧朝贵共同掌管大权。萧朝贵脾气暴躁。杨秀清也比较怕他。
第二方面的原因是洪秀全不过问朝政。从定都天京后。洪秀全几乎一直不理朝政。在杨秀清和洪秀全共处的三年时间里面。洪秀全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宫里纵情享乐。偶尔看到杨秀清送来的奏章。不管好坏都照例批准。
这一时期的洪秀全基本被架空。除了名义上的天王称号之外。洪秀全在朝廷内部并没有自己的亲信。甚至连自己的嫡系军队都没有。洪秀全想了除掉杨秀清。也需要去找石达开和韦昌辉帮忙才行。
石达开在逃出城后。受到了杨秀清就旧部的拥戴。带领大军讨伐韦昌辉。韦昌辉看到情况不妙。在京城造反攻击洪秀全。最终洪秀全平定了韦昌辉叛乱。石达开进京总理朝政。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天京事变才告一段落。
纵观整个天京事变。杨秀清都是一个受害者。他甚至连自己为什么被杀都没有弄清楚。而在杨秀清被害后。太平天国缺乏了一个有力的统帅。实力大大衰退。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27岁:考研还是考公?该如何做出选择?
-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哪些实用方法?
- 大专女生学前教育毕业一年多,有两家园工作经验想转行该咋办?
- 普通人怎样做才能挣到钱?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9787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太平天国,天京,太平军,嫡系,事变,金田起义,的人,军政,石达开,力量
没想到大家都对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为何谋反?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对于天京事变。历来大家讨论很多。我觉得。可能有几处不为人注意的信息。对天京事变影响极深。我认为。杨秀清至少没有在天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