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十六帝如果比较综合能力和贡献,应该怎么排名?
原创

明朝十六帝如果比较综合能力和贡献,应该怎么排名?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明朝有16个皇帝。在《明史》当中。至少有10个以上是昏君。真不知道张廷玉这位大兄弟怎么下得去笔的!难道明朝真的就没几个明君吗?

其实按照综合实力和贡献。做一个排名的话。还是能挑出不少明君的。尤其是一个王朝的前中期。明君自然是不会少的。

我认为明朝的16位皇帝。大致上可以分成这么四个梯队:

第一个梯队。综合实力和贡献很强!

第二个梯队。综合实力弱。但贡献不小。

第三个梯队。综合实力弱。贡献也一般。

第三个梯队。赤裸裸的昏君。

1、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这就不要提了。大明朝太祖皇帝。开国之君。没有朱元璋。就没有后面这帮嘚瑟的老朱家子孙。

可以说朱元璋花了10年功夫。仅仅在40岁就完成了天下大一统。就算是放在整个历史上。那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要知道。朱元璋是正儿八经的乞丐出身。还出家做过和尚。这身份能逆袭。你觉得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吗?朱元璋在大明朝建国以后。治国方面也很有成效。

他主政期间。对贪官严惩不贷。但是对老百姓很不错。为休养生息、恢复生产做了不少的贡献。因此开创了洪武之治。

2、明成祖(明太宗)朱棣。

虽然我不想承认这哥们是个明君。但是不得不承认。他是通过篡位得来的天下。大概率逼死了自己的侄子朱允炆。不过谁让朱允炆没出息呢?

朱棣是武将出身。所以你让他治国多牛掰。这是不现实的。但是朱棣会用人啊。他自己整天带着人马在北方扫荡。可是国内的大小事务。都交给了儿子朱高炽来打理。

在朱高炽的打理之下。大明朝一派欣欣向荣之态。为后来的仁宣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朱棣本人打仗也很牛掰。最后还是死在了班师回朝的路上。真让人不省心。

3、明宣宗朱瞻基。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仁宗朱高炽的儿子。他继承了老爹的遗志。对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对外则依旧采取刚硬的态度。

虽然丢了安南的治理权。可是同时也保住了大明王朝的稳定。是仁宣之治达到巅峰的一个时代。所以说他也堪称明君典范。

4、明孝宗朱佑樘。

这是个冷门皇帝。因为朱佑樘活在不起眼的明朝中期。所以自然不怎么受人关注。可是朱佑樘的英明程度。完全不亚于前面3位皇帝。

他在位期间。扭转了朱见深时期遗留下来的吏治腐败问题。而且将宫中、朝中奸佞之人都给赶走了。自己又特别努力。还特喜欢重用正义之士。所以明孝宗统治期间。被大家称之为弘治中兴。又是一个新的盛世。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朱佑樘严格遵循一夫一妻无妾制度。一辈子只有一个老婆。那就是他的原配皇后张氏。

第二个梯队。主要有朱高炽、朱祁钰、朱见深、朱厚熜、朱载垕5位。

1、明仁宗朱高炽。

把明仁宗朱高炽放在第二个梯队。实在是有些屈才了。按道理他也应该进入第一个梯队才是。可问题是他的所有贡献。都在他做太子的时候做完了。

等到他自己做皇帝以后。只做了8个多月的皇帝。而且这8个多月十分固执。听不进去劝。非要把都城迁回南京。最后由于他驾崩早。所以这事儿没办成。时间短。是朱高炽的硬伤。

2、明代宗朱祁钰。

朱祁钰是朱祁镇的弟弟。当初朱祁镇被瓦剌人抓了以后。朱祁钰被于谦扶上了皇位。这个时候的朱祁钰战战兢兢。

可是在他的领导下。在于谦等人的努力之下。打赢了北京保卫战。赶走了瓦剌人。保住了大明朝的大北方。

而且他在位的8年时间里。能够励精图治。恢复大明朝的生产。保证了老百姓们安居乐业。的确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皇帝。

只不过由于他没儿子。下场过于凄凉。大概率是被哥哥朱祁镇给干掉了。所以他只能屈居二线了。做人可以不狠。做皇帝咋能心慈手软呢?

3、明宪宗朱见深。

我很不想把朱见深这哥们放在第二梯队。因为他实在是太不像话了。一辈子最爱那个比自己大了17岁的女人万贞儿(与朱见深的生母周皇后同龄)。

但是他上台以后。不仅给叔叔朱祁钰恢复了皇帝尊号。而且还给大忠臣于谦平反了。同时也重用商辂这样的贤臣治理朝政。

可以说朱见深时代。老百姓日子过得不错。经济也在逐渐复苏。他算是勉强给自己的老爹朱祁镇善后了。

4、明世宗朱厚熜。

捡漏皇帝朱厚熜。这皇位本不该是他的。但是由于朱厚照太贪玩忘了生儿子。而且朱佑樘就朱厚照这么一个儿子。所以朱厚照一死。这皇位只好传给了堂弟朱厚熜。

朱厚熜也就是著名的嘉靖皇帝。他在位期间。整天躲在后宫炼丹修仙。就指望着哪天能够渡劫成仙呢!所以长达30年没有上朝。

但是你别说朱厚熜这家伙治国是一把好手。他在位期间任用内阁、司礼监互相制衡。使得皇权始终在自己手里。而且他在位期间。重用戚继光、俞大遒等大将。击败了倭寇。保住了沿海安宁。

5、明穆宗朱载垕。

这又是一个超级大冷门。朱载垕是朱厚熜的儿子。俗称隆庆皇帝。历史上著名的隆庆开关。就是这哥们倒腾出来的。

在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人的辅佐之下。朱载垕决定废除海禁。允许民间的海上贸易活动。自此打开了国门。使得明朝的经济有了一段飞速发展的时期。可惜这哥们在位时间太短了。只有6年时间。因此他只能沦落第二梯队了。

第三个梯队。主要有朱允炆、朱厚照、朱常洛3位。

1、明惠宗朱允炆。

被自己的叔叔干掉了!刚登基朱允炆就想着削藩。结果惹怒了自己的四叔朱棣。4年靖难之役后。朱允炆的江山就这么没了。

2、明武宗朱厚照。

这哥们是个顽主。不仅贪玩。而且不听话。常常跟内阁吵架。还喜欢把办公地点从北京挪到宣府。甚至不愿意跟后宫的妃嫔睡觉。整天泡在豹房。跟那帮畜生待在一起。

不过朱厚照在位期间。还御驾亲征了两次。第一次和蒙古小王子打了个平手。第二次打算平定宁王之乱。结果提前被王阳明解决了。

3、明光宗朱常洛。

朱常洛在位时间不足1个月。当时他的后妈郑贵妃送了8个美女给他。他日夜操劳最后把自己给累死了。

不过你说他彻底昏庸吧。还算不上。因为他还真的用了一大帮贤臣。打算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可惜时间跟不上。

第四个梯队。主要有朱祁镇、朱翊钧、朱由校、朱由检4位。

1、明英宗朱祁镇。

大名鼎鼎的“明堡宗”朱祁镇登场了。这货除了捣乱。似乎没什么价值。第一次登基发动土木堡之战。结果自己被瓦剌人抓了。还导致20万明军全军覆没。

第二次登基。不仅害了自己的弟弟朱祁钰。还逼死了大忠臣于谦。临终前虽然废除了殉葬制度。却也无法弥补他这一生的昏庸。(在位前十年有三杨辅佐。没有实权。所以还凑合。)

2、明神宗朱翊钧。

大昏君一个。著名的万历皇帝。在位期间。除了给自己敛财。就没干过什么正经事。万历三大征。把大明朝给掏空了。为后来明朝的灭亡奠定了基础。

3、明熹宗朱由校。

著名的木匠皇帝。这货可能得到了鲁班托梦。所以天生对木匠活情有独钟。所以他就把大权都交给了宦官魏忠贤。最终导致阉党和东林党互相撕。搞得朝堂乌烟瘴气。民间民不聊生。

4、明思宗朱由检。

朱由检就是崇祯皇帝。我们最熟悉的亡国之君。他的疑心病很重。袁崇焕(蓟辽督师、兵部尚书)、刘策(右佥都御史。总理蓟、辽、保定军务)、孙元化(右佥都御史、登莱巡抚)、杨一鹏(户部尚书兼右佥都御史)、熊文灿(右佥都御史。福建巡抚)等高级官吏。都惨死在了崇祯手里。

正值用人之际。偏偏要斩杀人才。你崇祯也算是个人才!除了爱杀大臣。还爱杀自己的家人。亡国前。他逼死了自己的周皇后。又亲手杀掉了不少女眷。砍断了自己的女儿一只手。

暴戾之气十分明显。而且死不承认错误。临死前还扬言。亡国不是他的错。是群臣耽误了他。大哥啊!你把有用的都给杀了。剩下的人哪里还敢乱说话啊?

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

其他观点:

如果要将明朝十六帝全部放在一起。根据综合能力和历史贡献。自上往下的来一个排名榜。这实际上是很难有标准答案的。但要在这份榜单中排出开头三名和末尾三名。那还是可以的。

第一名:明太祖朱元璋;

作为大明王朝的缔造者。朱元璋的榜首之位毋庸置疑。从一无所有的贫僧。到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一生极为彪悍。简直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道bug。

朱元璋崛起于布衣。在元末乱世中。他凭借着个人的奋斗。相继荡平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称雄南方的汉族枭雄。此后。朱元璋高举“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之旗号。挥师北伐。一举将不可一世的蒙元逐出中原。恢复汉家天下。

朱元璋在位期间。整顿吏治、注重民生。使得明初社会经济得以快速恢复、百姓安居乐业。开创了吏治清明的“洪武之治”。就连清朝的康熙皇帝也对朱元璋极为推崇。还留下了“治隆唐宋 远迈汉唐”的极高评价。因此。不论综合能力还是历史贡献。朱元璋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在这个榜单中。朱棣的“亚军”位置。也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说朱元璋是“创业者”。那么作为他儿子的朱棣。应该算得上是“二次创业”。因为。朱棣的皇位不是继承过来的。而靠自己的努力夺来的。蕃王出身的他。当初是通过发动靖难之役。击败了自己的侄子朱允炆。才夺得皇位。

而朱棣在位二十余年。励精图治。将明朝国力推向全盛。朱棣先后五征蒙古、七下西洋、迁都北京、南征安南、修编《永乐大典》。最终开创了文治武功都盛极一时的“永乐盛世”。后世嘉靖皇帝在大礼议之争中。之所以将朱棣从“太宗”升格为“成祖”。也正是因为朱棣对大明的巨大贡献。是仅次于开国的朱元璋的。

第三名:明宣宗朱瞻基;

之所以将朱瞻基放在仅次于明太祖、明成祖之后的位置上。是因为他是以为杰出的盛世明君。能在其父皇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明朝的发展。最终造就了继洪武之治和永乐盛世之后。明朝的有一段盛世——仁宣之治。考虑到。明仁宗在位时间不足一年。因此这段盛世的功劳。主要是归功于朱瞻基的。

宣德年间的明朝。政通人和、经济文化步入鼎盛。而朱瞻基与自己的祖父朱棣相比。虽然欠缺点辉煌的武功。但他在位期间。偃武修文。重视民生。相继停止了劳民伤财的郑和的下西洋行动和劳师远征的安南之役。使得百姓得以休养生息。让明朝的经济文化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而这一点。我们从宣德年间出产的青花瓷(宣德瓷)在青花瓷界中。所占据的极高地位中。也都能看出宣德年间经济文化之繁荣。

那么。简单说完前三名。接下来就来聊下倒数前三。

倒数第三:明世宗朱厚熜;

作为历史上著名的“道士皇帝”。朱厚熜在位期间。沉迷于道术修仙。消极怠政。致使朝整昏暗。权奸严嵩乱政。而朝政的混乱。则进一步加剧了明朝的衰退。

嘉靖年间。大明国力中衰。民生凋敝、军备废弛。倭寇在东南沿海作乱。数十名真倭甚至破天荒的辗转杀抵南京城下。造成数千军民杀伤;与此同时。北方又遭到蒙古鞑靼部落的不断侵扰。而鞑靼骑兵更是一路杀抵北京城下。造成了明朝中叶耻辱的庚戍之变。

虽然。朱厚熜的怠政。也给后世君王留下了一些政治遗产。比如隆庆到万历初年这段时间的众多闪烁在政坛和军界的名臣名将。但他的昏庸却也给明朝造成了“南倭北虏”的困局。很大程度上加速了明朝的败亡。因此也有一种说法是“明亡于天启。实亡于万历。始亡于嘉靖”。

朱由校就不用多说。玩物丧志的“木匠皇帝”。一生就钟爱做木工。让奸宦魏忠贤及其阉党把持朝政。祸乱天下。致使百姓困苦。为明朝的灭亡埋下了巨大的祸根。

倒数第一:明英宗朱祁镇;

或许在不少朋友看来。朱祁镇虽然算不上是什么好皇帝。但至少不是明朝最差劲的一位。但很抱歉。本编认为。他就是最差劲的!为什么他最差?

其实。朱祁镇是相当的幸运。他从自己父皇朱瞻基手中接掌的。可是一个太平盛世。并且。即位之初还有三杨辅政。使得“仁宣之治”得以延续。然而。朱祁镇亲政后。却宠信宦官王振。使得朝政一片乌烟瘴气。

后来。他更是不顾群臣的劝阻。受王振怂恿。率军亲征瓦剌。最终导致土木堡之变的发生。此战。朱祁镇丧师辱国。大明开国八十多年的国力积累。几乎被他败光。不仅导致二十余万精锐明军覆灭。随驾文武百官大部分殉难;而且他自己还沦为俘虏。在瓦剌大军的挟持下。直接杀抵北京城下。一度让明朝陷入败亡的边缘。

此外。作为大明盛世的“终结者”。朱祁镇的一生极为不光彩。大明诸帝中。就只有他一人吃过“牢饭”。他对国家没有方寸之功。而且后来还发动南宫复辟。对力挽狂澜的明代宗横加抹黑。所以。于公于私。朱祁镇都是十分差劲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作者:小贱贱

其他观点:

曾经有人说明朝无明君。清朝无昏君。我觉得这句话过于武断。明朝前后一共有16位皇帝。如果说明朝没有明君。肯定过于武断。明朝16位皇帝。不少有一定能力。明朝16位皇帝按照综合能力和贡献值。应该怎么排名呢?

明朝的十六位皇帝分别为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熜、明穆宗朱载垕、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朱由检。

我们一起看看明朝皇帝的排行榜。

第十六名:明熹宗朱由检。明熹宗对于明朝的作用。整体上是弊大于利。明神宗之后。明朝并没有到完全不可救药的地步。但是经历天启朝之后。明朝灭亡也就不可避免了。明熹宗在位期间。任由魏忠贤把持政权。魏忠贤擅权期间。明朝的政治完全败坏。政治黑暗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朝堂之上。各党各派党政不断。朝堂之上一片乌烟瘴气。朝政彻底败坏。明熹宗期间。任意增加赋税。加大了对老百姓的盘剥。老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明朝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处于爆发的边缘。明熹宗在位期间。辽东战事彻底失控。清军形成了入关之势。明朝在天启一朝彻底走向了沉沦。灭亡也就不可避免。

第十五名:明光宗朱常洛。朱常洛是明朝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在位时间仅仅一个月。如果不是汉废帝刘贺。明光宗将会摘下在位时间最短皇帝的“桂冠”。明光宗未当皇帝的时候。就是一个纵欲过度的皇子。明光宗继位之后。虽然想有一番作为。却在纵欲的道路上越行越远。最终仅仅当了一个月皇帝就一命呜呼。明光宗由于在位时间过短。对于明朝几乎没有什么贡献。

第十四名:明思宗朱由检。崇祯皇帝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崇祯皇帝登基之时。明朝已经积重难返。明朝内有农民起义。外有清军虎视眈眈。崇祯皇帝比前几任皇帝都更加靠谱。志向远大、励精图治、勤政爱民、事必躬亲、宵衣旰食、事必亲躬。崇祯皇帝在位期间多次下罪己诏。为了振兴明朝也是披肝沥胆。崇祯皇帝的态度没有问题。但是实际效果却非常有限。崇祯皇帝对内不能拨乱反正。也不能重新振作明朝。明朝继续沉沦。并最终亡国。崇祯皇帝纵然有千般万好。却难以掩盖亡国之君的污点。历史给了崇祯皇帝十七年时间。他却将明朝彻底拖入了深渊。

第十三名:明神宗朱翊钧。不少人认为明朝实际上亡于万历年间。万历前期是明朝最后的辉煌。也可以看成明朝的回光返照。张居正改革为明神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却没有好好利用这个机会。明神宗后期曾经三十年不上朝。明朝白白浪费了三十年时间。明神宗时期。他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为了聚集财富。明神宗任用宦官充当矿监税使。搞得老百姓怨声载道。逐渐消耗了明朝的声誉。明神宗放任朝廷官员结党营私。朋党执政日益严重。明神宗时期。东北的女真崛起。明军兵败萨尔浒。

明神宗严重消耗了明朝国力。明朝此前积蓄的国力消耗殆尽。明神宗之后。明朝除非出现旷世明君。否则灭亡已成定局。

第十二名:明英宗朱祁镇。明英宗是明朝唯一一个当两次皇帝、拥有两个年号的君主。整体上来说。明英宗是一个过大于功的皇帝。明英宗在位期间虽然有一些政绩。曾经想励精图治。但是最终并没有什么实际效果。明英宗接手的是一个全盛的明朝。一场土木堡之变彻底将明朝“打回了解放前”。永乐、洪熙、宣德三朝的积蓄毁于一旦。明朝由盛转衰。明英宗之后。明朝再也没有恢复到往日的繁荣昌盛。明英宗第二次当皇帝之后。大肆屠杀景泰一朝重臣。改变了景泰一朝的很多国策。景泰皇帝积攒的国力又一次被损耗。如果不是明朝的家底深厚。极有可能亡于明英宗。

第十一名:明武宗朱厚照。明武宗是明朝最聪明的皇帝之一。却也是明朝最荒唐的皇帝。朱厚照的荒唐在整个古代历史上都可以排的上号。明武宗强抢民女充实后宫。在豹房任意淫乐。明武宗还在皇宫中开起了菜市场。让猴子骑着狗乱走。明武宗的皇帝生涯并没有多少过人的功绩。唯一拿得出手的业绩。也就是打退了蒙古的进攻。但是明武宗阻断了明朝中兴的势头。弘治一朝的积蓄被大大消耗。

第十名:明穆宗朱载垕。明穆宗是一个功过参半的皇帝。登基初期曾经想有一番作为。开放海禁、重用张居正、稳定边疆。一度出现了隆庆新政。明朝似乎看到了中兴的希望。明穆宗后期。过于沉迷于女色。他也因为服食过量春药而死。明穆宗时期。明朝虽然有中兴的迹象。但是却没有改变明朝的历史轨迹。

第九名:明惠帝朱允炆。朱允炆是一个不错的皇帝。可惜的是并没有更多表现的机会。朱元璋亲自选择了朱允炆。他自然有过人之处。明惠帝在位期间。改变了朱元璋过于严苛的政治风气。开启了文教治国的先河。正是由于明惠帝的软弱。朱棣才有了机会。明朝的历史才走进了另一个区域。

第八名:明世宗朱厚熜。明世宗堪称是明朝最聪明的皇帝。却也是一个不靠谱的皇帝。明世宗前期。他明察秋毫、整顿朝纲、减轻赋税、减轻百姓负担、努力发展经济。明朝甚至出现了嘉靖中兴。明世宗也将帝王的权术发展到了顶峰。二十多年不上朝却将朝政大权玩弄于鼓掌之间。明世宗后期曾经二十年不上朝。任用权臣严嵩。搞得朝廷乌烟瘴气。明神宗后期。内不能安定朝堂。外不能抵御外族入侵。蒙古军队曾经兵临城下。南方倭寇不断骚扰沿海地区。南倭北虏问题始终困扰着大明。

第七名:明宪宗朱见深。明宪宗是一个功过参半的皇帝。明宪宗为朱祁钰、于谦平反。任用贤明大臣。朝廷的风气为之一变。明宪宗宽免赋税、减省刑罚。社会经济得到一定恢复。明宪宗在位期间。设立皇庄开启了土地兼并的先河。设立传奉官制度。使得公器私用。破坏了正常的官制。明宪宗既无过人之处。也无过于失当之处。明宪宗无益于明朝。也无损于明朝。

第六名:明仁宗朱高炽。明仁宗是一位明君。在位期间采取相对开明的政策。努力恢复社会经济发展。废黜了明成祖时期的一些苛政。平反了建文帝时期的重臣。明仁宗时期。彻底改变了朱元璋和朱棣时期过于严苛施政措施。明仁宗时期。明朝经济持续发展。为仁宣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惜的是。明宣宗只在位十个月时间。在位时间过短。否则可以创造更多的政绩。

第五名:明宣宗朱瞻基。明宣宗无疑也是一位非常贤明的君主。虽然喜欢获得了蟋蟀天子的称号。丝毫不影响其历史地位。明宣宗礼遇大臣、体恤百姓、虚怀纳谏、整顿吏治。明宣宗时期。君臣关系融洽、政治清明、社会和谐、国家安定、边疆安定。出现了赫赫有名的仁宣之治。明宣宗时期是明朝历史上最鼎盛的时候。各方面综合实力也达到了顶峰。

第四名:明孝宗朱佑樘。明孝宗是明朝中期最有作为的皇帝。勤于政事、大开言路、任用贤能、摒弃奸佞、重视司法、关心民生。明孝宗时期。明朝出现了有名的弘治中兴。明朝的国力再一次强盛。正是由于明孝宗打下的良好基础。明朝又成功地延续了一百多年。如果没有明孝宗。明朝的历史寿命可能会缩短。明孝宗在明朝的历史地位毋庸置疑。绝对排名靠前。

第三名:明代宗朱祁钰。明代宗的能力和贤明程度可能不是前三名。但是明代宗对于明朝历史的贡献绝对可以排到前三。明代宗接手的一个烫手的山芋。瓦剌大军已经兵临城下。当时的明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稍有不慎极有可能灭亡。也有可能提前变成“南明”。明代宗重用于谦等人。打赢了北京保卫战。使得明朝转危为安。明代宗为明朝延续了近两百年国祚。明代宗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明朝开始有衰转盛。并且逐渐恢复了国力。

第二名:明成祖朱棣。曾经有人说明朝只有两个半皇帝。明成祖自然算是其中一个。朱棣的庙号为成祖。能够获得“祖”的庙号。可见其历史功绩。明成祖发起靖难之役。彻底改变了明朝的历史走向。明朝皇位由太子朱标一支转移到燕王朱棣一支。朱棣夺取了皇位之后。影响了此后明朝两百多年的历史。明成祖在位二十多年。设立内阁、设立东厂、营建北京城、下西洋、击败蒙古、修《永乐大典》。明朝的军事力量达到了顶峰。基本上奠定了明朝的版图。确定了明朝的各种政治制度。

第一名: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建立了大明帝国。确定了明朝各项基本制度。奠定了明朝近三百年的国祚。如果没有朱元璋。就没有大明朝。只凭借建立明朝这一点。朱元璋对于明朝的贡献就无人能及。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2:54:18

    明朝,皇帝,神宗,崇祯,朱元璋,自己的,大明,梯队,明光,是一个

  • 少年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2:54:18

    没想到大家都对明朝十六帝如果比较综合能力和贡献,应该怎么排名?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2:54:18

    明朝有16个皇帝。在《明史》当中。至少有10个以上是昏君。真不知道张廷玉这位大兄弟怎么下得去笔的!难道明朝真的就没几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