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的有济公这个人吗?
原创

历史上真的有济公这个人吗?

好文

热门回答:

济公俗名李修缘。是浙江天台永宁村人。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他的高祖李崇矩。事后汉、后周、北宋三朝。官至枢密使、镇国军节度使等职。李崇矩与宰相赵普还是儿女亲家。从李崇矩至李修缘。其世系为:

李崇矩―李继昌―李遵勖―李端懿、李端愿、李端悫―李评―李涓―李茂春―李修缘。

其中李遵勖还娶了宋太宗赵光义的女儿万寿公主。贵为驸马。其三子李端懿、李端愿、李端悫均为万寿公主所出。济公的祖父李涓。在靖康元年的时侯。因金军围攻京城汴梁。李涓战死沙场。终年53岁。李涓捐躯后。他的儿子李茂春奉召为官。宋室南迁后。朝廷腐败。奸侫当道。李茂春愤而辞官归隐浙东天台。弃官从商。

李家世代为官。笃信佛教。李遵勖就非常精通佛学。著有多部佛学著作。李茂春归隐后。也乐善好施。专心佛学。李茂春老来得子。在年届四旬的时候。才生了个儿子。李茂春的好友国清寺住持性空大师为这个男孩取名“修缘”。这就是后来广为人们传颂的济公和尚。

道济出家后。静坐修禅坐不住。寡淡斋饭受不了。举止“另类”。他性情率真不羁。不受佛教清规戒律的束缚。经常出入酒肆。酒肉穿肠。没钱买酒就典当衣服。喝多了就醉卧树下。如狂似癫。人称“济颠僧”。当时众僧侣认为道济如此出格。就向方丈告状。想把道济逐出师门。慧远大师慧眼识人。认为道济不同于常人。是一位奇士。可不以常规来约束他。道济这才得以留下来。

道济慈悲为怀。乐善好施。他擅长医术。为老百姓治好了很多疑难杂症。但却耻于与王公贵族结交。他深知民间疾苦。力所能及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被人们尊称为“济公”。

慧远法师圆寂后。济公转往净慈寺。并在嘉定二年圆寂于净慈寺。终年61岁。

济公从一名官宦子弟潜心向佛。成为一位得道高僧。堪称传奇。他乐善好施、除暴安良的故事被人们广为传颂。并不断演译为神话故事。到明末清初。郭小亭在前人著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终撰成《济公全传》一书。

济公留下的一首四言诗:

佛祖留下诗一首。我人修身他修口;他人修口不修心。唯我修心不修口。

其他观点:

济公之所以有此法力。据说。是因为他是如来佛祖的弟子降龙罗汉下凡。济公本是如来佛祖的弟子降龙尊者。因为龙王水淹了那竭国。还私藏了佛经。降龙尊者受佛祖之命。前去制服了龙王。并取回了佛经。佛祖就因此封他做了降龙罗汉。降龙罗汉修炼了几百年。都未修成正果。经过观音菩萨的点化。才知道自己尘缘未了。于是就下凡变成济公。来了却尘缘。

济公。原名李心远。也叫李修缘。南宋、宋高宗21年。也就是公元1148年。出生于浙江台州天台山永宁村。他的祖上都是北宋时的将领。他爷爷的爷爷。也就是他的高祖李遵勖(音xu)。在宋太宗的时候。还迎娶了万寿公主成为驸马爷。他父亲李茂春。最初在台州为官。后来辞官归隐。李茂春和妻子王氏乐善好施。年近四十才有了济公。据说是夫妻俩到国清寺求佛求来的。所以济公出世以后。国清寺的主持。才为他取名为李修缘。

慧远禅师姓彭字瞎堂。所以又称瞎堂禅师。是南宋著名的得道高僧。后来瞎堂禅师去了杭州灵隐寺。济公也追随师父来到灵隐寺。

其实。济公这样做。也是佛门中人修行的一种。看一下济公写的一首诗。就明白他的心境了:

我人修身他修口;他人修口不修心。唯我修心不修口。

这和电影《少林寺》中。众僧吃狗肉时所说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是一个道理。讲究的是修心不修口。后来佛门把这一条。变成了对居士的要求。又外加了一句“戒淫不戒色”。意思是说可以喝酒吃肉。只要心在修行就可以。可以有正常的夫妻生活。但不能乱搞男女关系。

有关济公的传说。在南宋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流传。虽然没有传说中的那样神奇。但济公确实是一位学识渊博、而且医术高超的得道高僧。他经常游走于市井之间。惩恶扬善、扶危济世。当然。他济世救人。凭借的是医术和学问。并不是电视剧中的法术。

济公在佛学和文学的造诣都很深。佛教的禅宗将他列为第五十祖。杨岐派将他列为第六祖。他编撰了《镌峰语录》著作十卷。还写了很多诗词。他的诗词都收录在《净慈寺志》和《台山梵响》中。

其他观点: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

一哼起这首广为人知的《济公》连续剧主题歌。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起那个鞋破帽破、疯疯癫癫的济公活佛。

那么历史上真的有济公这个人吗?

济公真有其人。他俗姓李。名修缘。法号道济。南宋 (1148—1209) 人。浙江省天台县城北永宁村石墙头人。

将门出身。世代仕宦

其实济公不但是高干子弟。而且还是皇亲国戚。比我们现在的富二代牛逼多了。

济公的祖上李崇矩。生活在后周-北宋年代。跟赵匡胤本是同殿为臣。后来拥护赵匡胤陈桥兵变。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枢密史。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国防部长。

北宋第二个皇帝宋太宗赵匡义的女儿、第三个皇帝宋真宗赵恒的妹妹万寿公主嫁给李崇矩的孙子李遵勖。

李遵勖进士及第。历官左龙武将军、驸马都尉。澄州刺史。均州、宏州、康州团练使。

泽州防御使。宣州观察使等。是济公的高祖。育有三子。济公的父亲李茂春是李遵勖的玄孙。济公是李遵勖的五世孙。

俗话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除非突出的贡献。一般功名上是很难超过祖上。李遵勖后代官越做越。

到了济公父亲李茂春。做了从四品——厨房膳站。用现代打个比方。你问他在哪里供职。

他说是在中南海。干什么的。为国家领导人搞后勤服务的。是一个闲职。没有实权。

这个时候已经是南宋了。缘于吏治腐败。李茂春干脆弃官经商。归隐天台山。

出生奇异。与佛结缘

传说。济公是降龙罗汉转世。他的出生。已经作为一个神奇的传说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济公父亲李茂春乐善好施。信奉佛教。但年过四十还膝下无子。于是带着夫人王氏到天台国清寺拜佛求子。

他们在十八罗汉堂。拜到降龙罗汉时。夫人看到罗汉愣住没有跪拜。李茂春责怪夫人怠慢了罗汉。

但是陪同礼佛的国清寺方丈却说“夫人与罗汉结缘。恭喜员外要喜得贵子。”

回来不久李夫人真的怀孕了。1148年农历的十二月初八。李夫人肚子痛。但是孩子始终不落地。

李茂春想着求子时。也许夫人怠慢了罗汉。于是又往国清寺。想给降龙罗汉赔罪。

就在他要跪下的那一刹那。罗汉像突然倒下。李茂春吓得面如土色。但是主持又说了:

“罗汉已经先走了。施主也赶紧回家吧!”李茂春将信将疑往家里跑。刚到门口。就听到婴儿洪亮的哭声。

孩子生下来后一直啼哭不止。家里人想了很多的办法。都没效果。又往国清寺请方丈。

看到方丈。孩子的哭声变小。但是仍然啼哭不止。主持就在孩子的头顶顺着摸了三圈、逆着摸了三圈。一边摸一边说:

“不要哭。不要闹。你的来历我知道。见我静中没烦恼。你来动中活虎跳。既来之。则安之。”

孩子破涕为笑。李茂春认为孩子跟国清寺非常有缘。所以请求方丈赐名。叫李修缘。李修缘。寓意与佛有缘。

济公文化。影响悠远

济公少年时在天台赤城山瑞霞洞读书。从小受到释教和道教的熏染。

他在国清寺拜法空一本为师。但是没有剃度。后来父母双双得病去世。在灵隐寺高僧瞎堂慧远的门下。受具足戒。取名“道济”。

济公的诞生并非偶然。是佛宗道源底蕴深厚的天台山文化、李府集儒、道、释于一体的家族文化和天台山淳朴刚健的民情民风融汇一起。

才孕育了济公“活佛”。产生了不朽的济公文化。

六朝以来。浙江南部的天台山就是充满神秘色彩的佛教圣地。晋代《西域记》把天台石梁方广寺称为五百罗汉显化之地;

唐代被称为三贤的寒山、拾得和丰干。就以疯癫著称。因此。天台在历史上就流传着许多罗汉、颠僧的传说。

在济公故乡天台一带流传的多是他的出世、童年生活、戏佞、惩恶、扶困济贫的故事。

其中如“济公出世”、“小济公芥菜叶泼水救净寺”、“利济桥”、“赭溪救童”、“修缘出家”等广为流传。

济公首先是人。是生而知之者。是济公的大知大觉和充满神奇浪漫色彩的事迹使其逐渐被人们神化为“活佛”。

人们喜爱济公。其实是敬佩他那种“无我”“看破一切”的境界。少受名利枷锁的羁绊。得到真自在、真自由的人生感悟。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心太野╮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2:58:28

    济公,罗汉,天台,佛教,乐善好施,灵隐寺,降龙,不修,佛祖,国清

  • 心太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2:58:28

    没想到大家都对历史上真的有济公这个人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小新卖蜡笔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2:58:28

    济公俗名李修缘。是浙江天台永宁村人。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他的高祖李崇矩。事后汉、后周、北宋三朝。官至枢密使、镇国军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