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边塞诗不应独属于盛唐。
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
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
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
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盛唐的边塞诗人视野开阔。胸怀激荡。充满了磅礴的气势和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精神。
他们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充分体现了盛唐精神。
是古代诗坛上绝无仅有的奇葩。
是后世诗人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峰。
主要内容及思想。有四个方面:
一、表现将士杀敌立功的壮志。
如王昌龄《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的前两句写将士们极目所见和回望玉门关的景象。借以渲染战争气氛。点出环境;后两句抒写将士们决心破敌的豪情。
二、表达军旅之苦和战士的怨愤。
如李颀《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诗先写行军的苦况。以风沙昏暗。琵琶呜咽渲染悲凉的气氛。
接着写塞外战地的荒凉萧条:茫茫荒野。万里无人。雨雪交加。胡雁哀鸣。胡儿落泪。进一步表现从军征战的劳苦。
每年牺牲那么多的战士。所得只是胡人将葡萄种进奉给汉家天子罢了!
诗人将厌战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三、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如王昌龄《从军行》(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
时令正值秋季。凉气袭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
时间又逢黄昏。这样的时间常常触发人们思念在外的亲人。
而此时此刻。久戍不归的征人恰恰“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
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就像亲人在呼唤。又像是游子的叹息。
最后一句亦情亦景。很自然地完成了由景向情的过渡。
四、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如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首句从秦汉时的月色和关塞写起。点名月色、关塞依旧。但时光流逝。朝代变迁。长期边防战争给人民和将士带来无限灾难与痛苦。
在描写景物中。给予了深厚的感情。
后两句采用以古讽今的手法。借古代李广来讽刺当今边将的无能。语意含蓄。情感深沉。
诗中充满关心国家安危的爱国激情。
好了。先聊到这儿吧。最后一首原创。与边塞也有些关联结尾。
仓促之作。请多多包涵!
无题
梵天之语转汉言。旧曲古歌莫伪传。
转看彩屏依旧谱。琴弦衬句新词坛。
五十弦柱塞外漠。八百里分燕赵观。
路阻仙凡求圣药。谁主沉浮一人田。
谢谢伙伴们!
其他观点: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题材非常广泛。主要是描写古代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战斗场景和自然风光的诗。它并不只属于唐代。它最早起源于先秦时代,或更准确说,它起源于西周。《诗经》中就已有完整的边塞诗篇。到了汉魏六朝时代进入发展期。隋朝开始兴盛。唐代进入全盛时期。此后的历朝历代也有边塞诗的出现。但影响不大。而唐代的边塞诗最具规模。对后世的影响更深远。其中有些宏伟的篇章是中华民族文学的宝贵财富。极具历史意义。
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一大批边塞诗人和诸多流派。不同时期的边塞诗有着不同的风格特征。
一、纵观边塞诗的发展历史。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西周先秦时期
《诗经》中的边塞诗应该是最初期的。那个时代的边塞诗尽管发育还不够完善。但已表现出它固有的特色。并对后代边塞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有反映了当时边塞战争生活的真实面貌的。如《小雅·出车》被认为是描写周宣王派仲领兵出大将南征猃狁的的作品。又如《小雅·采薇》描述戍边作战的苦况与思乡之情的等。
2、有展示特定时代征夫复杂情感世界的。如《秦风·无衣》。表现的是在边塞中抒发战士踊跃从军的那种慷慨豪迈的精神世界。还有《唐风·鸨羽》非常透彻地表达了征夫内心反对战争的呼声和由于战争给他们带来的痛苦。又如《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邶风·雄雉》等反映出他们要求过上正常安定的生活以及对戍边战争的厌恶与否定。而这些也是边塞战争社会效应的一个方面。因此它成为历代边塞诗相承的一大主题。
3、有揭露统治阶级穷兵黩武。不顾人民生死的罪恶行径的。《齐风·甫田》就是这方面的代表。《王风·扬之水》则通过戍边士卒的直接控诉来揭露统治者发动战争的罪恶。表现出那种欲脱离战争的强烈意识。
《诗经》中的边塞诗作为当时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对当代社会作了广泛的透视。既有从军出塞、保国戍边、塞上风情的描写。也有报国壮志、反战呼声的抒发。既描写了重大的边塞战争。也表现了夫妻别后相思之苦。母子分别之悲。总之。与边塞生活密切相关的。《诗经》中的边塞诗都涉及到了。这样丰富的题材在诗歌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为历代边塞诗所继承。
二、汉魏南北朝时期
这个时期的边塞诗。其体裁以乐府诗为主。代表作品有: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蔡琰《胡笳十八拍》、《悲愤诗》。徐陵《关山月》、王褒《渡河北》等。 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中诗人分别以旁观者的口吻。边疆战士的口吻。家中思妇的口吻。真实的诉说了边塞征战之苦。语言素朴。构思独特。代表了这一时期的边塞诗风格。
三、隋代的边塞诗
隋代的边塞诗题材较为普遍。甚至出现多位诗人同题唱和边塞诗的盛况。诗歌体裁既有歌行体又有近体绝句。虽数量不多。但促进了边塞诗的发展。代表作品有:隋炀帝《饮马长城窟行》、卢思道《从军行》、薛道衡《出塞》等。
四、唐代的边塞诗
在唐代。边塞是其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使唐代的边塞诗发展到了顶峰。仅就其数量来说。就有近2000首。达到了各代边塞诗数量的总和。唐朝的著名诗人大都写过边塞诗。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基调。艺术感极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是初唐写作边塞诗较多的作家。他的边塞诗一方面题材开阔。内容包括:边塞风光、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杀敌报国和建功立业的抱负、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不仅内容涵盖了盛唐边塞诗的大多领域。而且格调高亢。边塞诗创作一时蔚为风气。体现了唐朝当时泱泱大国的雄浑的民族精神。
由于唐代的边塞诗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因此涌现出许多著名的边塞诗派。其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等。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其代表作品有李白的《关山月》、《塞下曲》六首、《战城南》、《北风行》……。杜甫的《兵车行》、《前出塞九首》、《后出塞六首》等。王昌龄的《出塞》、《从军行》。王之涣的《出塞》。王维的《凉州词》。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走马川行》等代表了唐代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盛唐诗成为边塞诗创作的顶点。此后中晚唐再没有出现过边塞诗的大家。但题材有所扩展。
五、唐以后的边塞诗
宋人范仲淹的《渔家傲》和《苏幕遮》也表达了因长期戍边又毫无结果而产生的思乡之情。
六、部分边塞诗作品
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祖 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杜 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塞下曲六首(选一)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
卢 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稜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古 从 军 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 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军城早秋
严 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
莫遣沙场匹马还。
出塞
王 昌 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其他观点:
边塞诗并非独属于盛唐的文学。
从隋代以来 。疆土扩大。边境战争频繁。加上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边塞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人们对边塞不仅不感到那么荒凉可怕。相反。更多的是新奇。一部分仕途失意的文人便把立功边塞当作求取功名的新出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隋代的边塞诗不断增多。初唐四杰和陈子昂对边塞诗又有新的发展。到盛唐时期。边塞生活已经成为诗人们共同关注的主题。成就最高的是有着边塞生活体验的高适和岑参。王昌龄、李颀等人也有值得注意的诗篇。
高适是一个“喜言王霸大略。务功名。尚节义”的诗人。有“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漠”的功业抱负。但前半生一直过着贫困流浪生活。安史之乱中先后得到玄宗、肃宗的重视。连续升迁。代表作为《燕歌行》。反映了守边士卒的疾苦;《邯郸少年行》、《古大梁行》充满豪士侠客的肝胆意气;《别董大》等赠别诗也写得豪迈动人。
岑参的诗题材广泛。自出塞后。创作有了进一步发展。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其边塞诗的主要风格。代表作如下:
《走马川行》。描写将士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怕艰苦的乐观精神;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西北边塞的奇异景象;
《逢入京使》。描写怀乡思亲的边愁。
王昌龄代表作有《从军行》、《出塞》等。
李颀代表作有《古意》、《古从军行》等。
阅读边塞诗要注意诗人对战争性质的评价。边塞诗多以赞颂的态度描写汉族王朝与少数民族的战争 。歌颂不义之战 。应予以否定。即便是正义战争也不能全面肯定。边塞诗里有些具体入微地对少数民族的残酷屠杀的描写。表现了地主阶级的民族仇恨心理 。例如岑参诗中就有得意的张扬:“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成空城。”高适诗中也有凶狠的诗句:“泉喷诸戎血。风驱死虏魂。”因此阅读中必须予以重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初次创业,有什么好的建议,请高人指点下?
- 英雄不问出路,各位第一次创业是做什么?有一样选择摆摊的么?
- 刚开始创业你们会选什么行业?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11580.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边塞诗,边塞,盛唐,战争,诗人,唐代,玉门关,题材,汉家,万里
没想到大家都对边塞诗是否独属于盛唐的文学?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边塞诗不应独属于盛唐。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