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的作者是谁?具体内容是?
原创

《登鹳雀楼》的作者是谁?具体内容是?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登鹳雀楼》的作者是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其他观点:

作者是王之涣。下面来一起看看我们的天心365国学家庭共修的讲解。

四大名楼。各有千秋。一首诗成就一座楼。王之涣《登鹳雀楼》让鹳雀楼铭刻于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心中!听雷磊老师诗歌赏读《登鹳雀楼》。体会四大名楼的风采境界!

大家好!

欢迎来到萃辰天心书院365家庭共修之诗歌赏读栏目。我是雷磊老师。

春节将至。新的一年要有新的高度。新春少不了登高望远。今天我们要赏读的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诵读这首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玄宗开元年间。诗风日盛。不分朝野。无论官民。都喜欢吟诗唱曲。唐诗最初是按曲谱填词。供人吟诵和歌唱的。开元二十五年。同为著名边塞诗人的王之涣、王昌龄、高适都在东都洛阳游学。他们互相倾慕对方。著名的“旗亭画壁”的故事就发生在三人小聚唱和的时候。三位诗人在一个风雪天一起到酒楼去。赊酒小饮。忽然有梨园戏曲的十余名弟子登楼聚会宴饮。三位诗人一边围炉饮酒。一边看她们表演节目。一会儿又有四位漂亮的梨园女子摇曳生姿地登上楼来。然后乐曲奏起。演奏的都是当时有名的曲子。王昌龄、王之涣、高适三人私下约定:“我们三个在诗坛上都算是有名的人物了。可是一直未能分个高下。今天算是有个机会。可以悄悄地听这些歌女们唱歌。谁的诗编入歌词多。谁就最优秀。”

一位歌女首先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就用手指在墙壁上画一道:“我的一首绝句。”

随后一个歌女唱道:“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高适伸手画壁:“我的一首绝句。”

又一个歌女出场:“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又伸手画壁。说道:“两首绝句。”

一会儿。轮到那个梳着双髻的最漂亮的姑娘唱了。她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得意至极。讥笑王昌龄和高适说:“怎么样?我说的没错吧!”三位诗人开怀大笑。

那些歌女们听到笑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纷纷走了过来:“请问几位公子。在笑什么呢?”三位诗人就把比诗的缘由告诉她们。歌女们施礼下拜:“请原谅我们俗眼不识神仙。恭请诸位大人赴宴。”三位诗人应了她们的邀请。欢宴一天。古代诗人的文雅生活真是趣味无穷啊!

诗人王之涣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开拓出越发美好的崭新境界。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

最后让我们再诵读一遍。体会四大名楼的风采境界: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今天的诗歌赏读就到这里。萃辰天心书院。让国学智慧走入千家万户。我们明天见!

其他观点:

一般认为。《登鹳雀楼》的作者是王之涣。但也有人认为这首诗的作者是盛唐处士朱斌。题作《登楼》。

在现存最早的唐诗选本。盛唐太学士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中。选了王之涣的三首诗。确没有选入这首《登鹳雀楼》。如果这首是王之涣的。这么经典的诗理应入选。但是这并不能充分证明这首诗就不是王之涣写的。

清人修纂的《全唐诗》。收入王之涣《登鹳雀楼》。但又加注『一作朱斌诗』。同时也收录了朱斌《登楼》。加注『一作王之涣诗』。

所以这首诗的作者至今仍有争议。很难确定到底是王之涣写的还是朱斌写的。

全诗如下: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2:58:40

    黄河,王之涣,歌女,欲穷千里目,诗人,上一,绝句,白日,层楼,这首诗

  • 樱花吻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2:58:40

    没想到大家都对《登鹳雀楼》的作者是谁?具体内容是?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2:58:40

    《登鹳雀楼》的作者是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其他观点:作者是王之涣。下面来一起看看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