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为什么呢?
原创

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为什么呢?

好文

热门回答: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那么。另外的两“不孝”又是什么呢?这在《十三经注疏》中有注:“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其中的“礼”。相当于今天的“规范”。而凡事都有自己的“规范”。上述意思。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依照规矩。“不孝”有三种表现形式:对于父母。一味地顺从。见他们有过错。也违心地屈从。使他们陷入了“不义”的窘境。这是“不孝”的第一种表现(可见:孟子并不赞成对父母一味地“顺从”);家境贫穷。父母已老。儿子却不出去做官(或做事)。以挣钱赡养他们。这是不孝的第二种表现;不娶妻生子。不能传宗接代。致使家中无后人祭祀祖先。这是“不孝”的第三种表现。综合起来看:这三种“不孝”。“无后”是最大的“不孝”。

因而。崇尚儒家礼仪的封建社会。都把不能“传宗接代”视为家门最大的不幸。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且。越是“尊贵”的家族。越在乎“有后”。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为了传宗接代。不是尽情地娶妻纳妾。就是无节制的生育。有的。为了维持家族血脉的流传。还会采取“过继”。“借腹生子”。以及其他极端手段。延续香火。在民间。不生男孩的妇女。会受到歧视;在皇宫。后妃之间。甚至演义出“狸猫换太子”的荒唐故事。直到如今。“无后为大”的意识。仍在某些人头脑中挥之不去。故而。在妇女怀孕期间。就想方设法地测试腹中孕育的究竟是男是女。

然而。旧观念存在的土壤。正经受着时代车轮的碾压。 随着“妇女地位的提升”及“女儿也是传后人”等新理念的出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正在逐渐淡化。

其他观点: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了解下春秋战国之时人们的生死观。

在孟子的时代。中华大地是没有宗教的。不像现在信仰宗教的人们。认为人活着就是赎罪。死后去到天堂得到永生才是好的。那时的士大夫阶层认为。所谓永生既不是长生不老。也不是死后进入极乐世界。而是自己的精神理念得到传承就是永生!所以左丘明在《左传》里讲人若有“立功立德立言”。称之为三不朽。是为圣人(左丘明早于孟子一百多年)!

那么我们的精神理念谁来传承呢?那就是后世子孙。而在那个时代。国家实行嫡长子制。百姓自然重视儿子。有儿子才能有传承。有了传承。则意味着生命不灭。这就是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根本原因。另外。儿子除了可以传承精神理念。物质财富的继承又可以得到更好的解决!故而无后为大!

时至今日。其实这一思想观念还是没变。只是传承并非只有儿子。女儿也可以传承。甚至他人亦可。当然我们更希望是自己人。宗教徒认为信仰上帝或者真主、佛主是为永生。而我们则认为思想得到传承是永生。我们重在精神的永生不在肉体。只要活在后世人们的心中就是不死。而不是活在上帝的心中。个人以为这是更为健康的生死观!

其他观点:

我个人比较喜欢读一些历史书。哲学书。下面是我个人的体会。希望得到批评指正。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上》。

通俗理解意思是:不孝顺有很多种。但是没有后代是最大的不孝。

其实细读《孟子》。这句话之后还有内容。可能被好多人忽略了。

这段文字的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很多人断章取义。误解了孟子的本意。我觉得用白话文来解释此内容可以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种理解:没有娶妻生子最为不孝。因为不娶妻生子就没有后代。一个家族如果没有后代。先人宗庙陵墓就没有人去祭祀打扫。先人死后也就成了孤魂野鬼。所以这是不孝。

第二种理解:舜为什么娶妻之前先不告诉父母。是怕其父母不同意。如果他父母不同意他就不能娶妻。也就不能生子。不能生子当然就是不孝。可是君子认为舜的情况是特殊的。他这样的安排就等同于告知父母了。他没有不孝。

 这里要插叙一个关于舜的历史故事。传说舜是生父后母。后母不喜欢他。父亲又对后母言听计从。多次想害死他。后来又将他赶出家门。

在这种情况下。他的爹妈当然不愿意为他主持操办婚事。了解这些。我们就能知道。舜只有不告诉父母才能娶到媳妇。才能尽到绵延子嗣的目的。所以他才不告而娶。不是不孝。而是大孝。

再说。舜的岳父是谁呢?是尧。尧听说了舜的贤德。经过多方考察。最终决定将女儿嫁给舜。

在“忠孝”思想横行的封建时代。很多人认为“没有传宗接代是最大的不孝”。也有很多人家为了“有后”。想出了过继、借腹生子等办法“绵延子嗣”。 比如过继。比如借腹生子。读一读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里面就有相关的文字。

我们分析原文不难发现。孟子的本意应该是:不孝的表现很多。其中不尽做后辈的本分是最大的不孝。虽然舜在娶妻之时没有首先向健在的父母禀告。没有尽到做儿子的本分。但君子认为舜虽在这种特殊情况下这样做没有错误。

其实。孟子是一个非常开明的夫子。你觉得呢?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少女恶习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少女恶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07:32

    不孝,孟子,为大,这是,父母,娶妻,传宗接代,儿子,后母,自己的

  • 少年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07:32

    没想到大家都对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为什么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07:32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那么。另外的两“不孝”又是什么呢?这在《十三经注疏》中有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