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杜甫在华州弃官后。携家去了秦州。靠种草药难以维持生计。后来去了成都投奔严武。严武任剑南节度使兼成都府尹。相当于现在的成都市长。而节度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可谓是军政大权一人独揽。杜甫同严武是世交。在生活上主要是靠严武接济。后来严武奉调回京。杜甫失去了依靠。也离开成都。四处漂泊。正如他诗中所说“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几年后。严武再来成都任上。于是杜甫重回成都草堂。又入严武幕中。严武上奏朝庭。替杜甫讨了个工部员外郎的官衔。也有了俸禄。可惜好景不长。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再次失去依靠。从此老病穷愁。晚景凄凉。
其他观点:
唐诗三百首。其实是沧海一粟。大唐诗人满天飞。许多官员都会是诗人。杜工部杜甫也是其中一个。
大唐虽是国势非常繁荣强大的一个王朝。但也经历了武则天换朝、安史之乱等动荡时期。而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唐玄宗被请上太上皇后。就不受新皇帝的重用而落寞了。
就像李白一样。曾经在皇宫享受贵宾待遇。但后来就失宠了。离开皇官做逍遥游了。
杜甫命运多舛。让他流落民间。感受了人间炎凉。却促成了他成为关心百姓疾苦的现实主义大师。为唐朝留下了无数篇反映"卖碳翁"、"抽壮丁"等的优秀诗篇。因而被奉为"诗圣"的荣光。与浪漫主义"诗仙"李白并驾齐驱。
生活中。为杜甫关闭了高官厚禄的大门。同时也为杜甫打开了了解和同情黎民百姓的遭遇。而倾抒的窗口。更为唐朝和中国塑造了一个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伟大诗人。
生于忧患。成于忧患。忧愤出诗人。忧患更出大诗人!
其他观点:
杜甫在唐肃宗朝曾担任过短期小官左拾遗(从八品上)。后因上书为兵败的宰相房琯辩护。得罪了肃宗。杜甫为避祸。携家迁居成都。靠着\"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的生活。后由老友。剑南节度使。成都尹严武表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从六品上)。所以被后人称为杜工部。
但是。杜甫虽被称为杜部。却不是工部的高官。工部最高长官是工部尚书。副长官是工部侍郎。下属工部郎中(相当于司长)。员外郎是郎中的副职。相当于副司长。按说级別也不低了。但杜甫是检校工部员外郎。并不到工部任职。只是在成都以此官阶拿薪水。可是好景不长。一年多后。严武就去世了。杜甫又失去了依靠。重新过起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12295.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杜甫,工部,成都,诗人,节度使,大唐,员外郎,安史之乱,郎中,好景不长
没想到大家都对杜甫又叫杜工部,按说也是一个级别不低的朝廷命官,但他为什么那么穷?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杜甫在华州弃官后。携家去了秦州。靠种草药难以维持生计。后来去了成都投奔严武。严武任剑南节度使兼成都府尹。相当于现在的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