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请原谅我没文化。我不懂什么样的人是“士大夫”。但我知道。杜甫虽然在盛唐只是一个比较优秀的诗人。但到了晚唐。到了宋朝。一些伟大的诗人如白居易、李商隐、苏东坡、王安石、黄庭坚终于发现了杜甫的伟大。并且奉杜甫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诗人。
杜甫的伟大。是一代又一代人尤其是那些各个时代最优秀的诗人解读、发现的。他的诗歌艺术的博大精深不用说。直到今天。他关于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身心愉悦的绿色意识和珍惜士兵、普通人生命的人文主义思想还是先锋前卫的!
杜甫不被“士大夫”认识。是因为他太艰深太超前太不哗众取宠。
他的人格的伟大更不是凡夫俗子可以理解的。
他出身高贵。十三世祖杜预是明朝之前唯一同时入了文庙和武庙的文武双全的杜预。他诗人世家。祖父杜审言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他认为“诗是吾家事”。他忧国忧民。他的生活日常却是提了口袋和穷人一道去官仓挤陈米。到山里捡橡实、挖黄独以供家人充饥。他还劳动人民。开荒种地。他很少吃到饱饭。他最爱的儿子是饿死的。他在生命垂危的时候。还在船上抱病伏枕写下最后一首包举万象、烛照深微的长诗。他的尸骸。直到他孙子。才有点钱入土为安!他饱饭没吃几顿。奉献给人类的。却是无价的文化珍宝!
而他可以把刚到手的几十亩果园转手送给一个刚结识的朋友。他宁愿自己茅庐独破一家冻死天下寒士广厦千万间。他专门写诗一首劝亲戚不要妨碍一个老妇到堂前打枣。非亲非故。只因为那老妇“无食无儿一妇人”。
他忠于妻子忠于友谊。他在短暂的为官生涯里反对同僚花街柳巷。搞得职场关系很差。李白犯了附逆大罪差点杀头终被流放。他写许多诗想念担忧。
“杜甫一生所遭受的苦难。远远超过了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正是这种巨大的灾患和痛苦。成就了杜甫。使他从自身的艰难和痛苦。体察到他人的艰难与痛苦。体察到整个时代的艰难与痛苦。使他执著于思考如何摆脱当时的社会危机和灾难。思考人类的命运、人生的价值、文化创造的价值。杜甫把所有的痛苦和思考。在心中进行体验、咀嚼、思考、提炼。变成了一篇篇动人的诗篇。他饱尝痛苦。却让人们看到的是友谊、亲情、善良、忠诚、正直、坚毅、勇敢、创造、和平、仁爱这些人类精神文明的永恒价值。这样。杜甫的诗歌实际上也就有了超越时代和地域的意义。具有了永恒的价值和意义。”“元稹写的杜甫墓志铭认为:从有诗人以来。还没有人像杜甫这样伟大。”(世界文化名人传记《杜甫》。段炳昌著)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天才。同时又是一位虔诚的修炼者。他的诗是“诗史”。他人格伟大。被推崇为“诗圣”。
其他观点:
杜甫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作品请自行百度)。被称为“诗圣”。也称得上是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的顶尖诗人之一。杜甫在我们现代人的眼中。是个充满“正能量”的人物。地位是极高的——心系天下。有着浓郁的爱国主义思想。关怀百姓。为黎民苍生奔走呼号。
但通过分析两《唐书》可知。在中国古代传统士大夫眼中。杜甫是个不折不扣的“混子”——他是个屡试不第的“差生”。是个不得皇帝欢心的小官。是个依附别人的幕府职员。是个连死法都非常搞笑的可怜虫。这些人是打心眼里瞧不上杜甫。我将一一梳理两《唐书》中杜甫的各色形象。对其进行还原辨析。力求“重塑”一个更为真实的杜甫。
一 屡试不第
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诏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新唐书)
杜甫是读书人。应该通过科举考试来步入仕途。可杜甫考了好几次进士都没有考中。困居长安。后来杜甫也谋得官位。但是是通过献文章的方式(唐时向皇帝或重臣献文章可获得官位)。得到了玄宗的欣赏。先准备授予他河西尉。最终给了他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官位。
不管是河西尉。还是右卫率府胄曹参军。都属于地方官。尉是县尉。县尉是县里的最底层官员(除去吏)。唐朝的县分为七级。重要性依次下降。而河西所在的地区。称不上是一个排名靠前的县。胄曹参军。也只是一个管军械的小官。做这样官的人。大多数都在日后默默无闻。终其一生也做不到大官。
杜甫没有通过科举入仕。释褐所任官又称不上“清要”。像他这样经历的人。不但仕途前景灰暗。还会被正统的士大夫看不起。这也是两《唐书》中对杜甫评价不高的原因之一。
两《唐书》中记载。杜甫做官后。多次向玄宗献上歌颂玄宗功德的赋。并且对自己也不吝赞美。不但高调赞扬祖上的荣誉。而且还希望玄宗能信任他。给他大官做。至于他的才能。虽然不如春秋战国时的诸子百家。但与扬雄、枚皋等人相比。自是毫不逊色。有这样优秀的臣子。皇帝怎么能忍心不用呢?
这番话。可以说是毫不谦虚。杜甫的性格里确实有高傲的成分。但我也毫不怀疑。杜甫这番话。也被修史的宋人加工过。因而体现了宋士大夫对杜甫的暗贬之意。
二 拾遗生涯
后来。安禄山作乱。玄宗逃往蜀地。杜甫也离京避难。肃宗继位后。杜甫准备去投奔肃宗。却在路上被叛军捉住。等到至德二年。杜甫才逃出来。找到肃宗。肃宗任命他为左拾遗。
拾遗和补阙。官品不高。分别是八品上和七品上。从官品上看是个小官。但唐朝的官职不能单看官品。还要看实际职责。拾遗和补阙有左右之分(左拾遗。右拾遗。补阙同)。左拾遗、补阙属于门下省。右拾遗、补阙属于中书省。拾遗。补阙的主要职责是纠正皇帝过失。属于皇帝的近臣。可以经常见到皇帝。还经常能得到皇帝的赏赐。
在杜甫的诗作《腊日》中。我们就能印证上文所说。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在腊日肃宗召见大臣。杜甫显然也在被召见之列。并且肃宗还赐给他“口脂面药”(一种防冻药)。让他感觉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温暖的感觉直上心头。
但是两《唐书》中对杜甫的拾遗生涯只有一条记载:惹怒皇帝被贬官。杜甫与因作战失败而被罢相的大臣房琯交情很深。就上书直言说不应该以这种罪名罢免大臣。直惹得肃宗大怒。要把杜甫下三司论罪。幸得同僚求情。认为杜甫作为拾遗。有责任上言。如果对杜甫论罪。则会闭塞言路。肃宗这才作罢。不久之后。杜甫就出为华州司功参军。草草结束了他的拾遗生涯。
两《唐书》中这样草草、片面记载杜甫的拾遗经历。是相当片面的。
三 幕府生活
唐朝中后期。有节度使出现。节度使可以自任官员作为幕僚。组成幕府。成为自己的班子。只需要在事前或事后向朝廷申请。便会得到同意。而且很多时候朝廷也无力干涉节度使的任官。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
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夫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旧唐书)
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常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中衔之。一日。欲杀甫。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者三。左右走报其母。为救得止。(新唐书)
根据两《唐书》。杜甫入蜀后。依靠世交严武。严武是当时蜀地的节度使。杜甫当了严武的幕僚。严武对杜甫招待很好。但是杜甫却不领严武的情。认为这都是应该的。并且。杜甫性格急躁。没有容人之量。还经常做出格之事。在严武来见他的时候。衣衫不整。连头巾都不戴。甚至还说。你爹(那样差劲的人)怎么生出来这么个好儿子!
严武脾气也不好。但《旧唐书》说他还是容忍了杜甫。《新唐书》说严武气得差点杀了杜甫。总之。杜甫就是个不知恩图报。不知满足的放荡无行之人。
但真实情况是这样吗?差距还是比较大。
首先。杜甫是严武的幕僚。虽然有些名义性。但他还是要去上班的。他的生活并不是整日“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夫野老相狎荡”。而是只有假日才能放松。杜甫寄人篱下。也没少恭维严武。时时写奉承严武功业的诗。有时还会与严武进行诗文唱和。杜甫有可能不喜欢这样的恭维。但依我看来。他至少不会直接表现出来。更无像两《唐书》中所写那样出言不逊之理。
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可以看出。杜甫的生活质量相当不好。仅能有房子住。有饭吃。非常艰苦。还不时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这与两《唐书》所说。实在是相去甚远。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节选)
四 悲剧结局
后来。严武去世。蜀地征战不止。杜甫萌生了出川归乡的念头。但他晚年并没有得归故乡。而是漂泊湘汉。孤独终老。两《唐书》都认为。杜甫是吃东西撑死的——杜甫在外游历时遇到大水。好久没吃东西。后来相识的聂县令用小船去接他。给他准备了牛肉白酒。杜甫吃得太多。竟撑死了。
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大历中。出瞿塘。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瀑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为设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新唐书)
但根据冯至先生的《杜甫传》。这个说法分明是无稽之谈。只是一个不雅的传说罢了。其实杜甫是病死的。他晚年疾病缠身。在诗作中也多有提及。最后杜甫在湘江的舟中。孤独死去。至于两《唐书》为何不选择令人信服的病死说。而偏要采用这种“戏剧性”的结局。类似“春秋笔法”。其用意是显而易见的。
总结
杜甫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却没有得到当时以及之后士大夫的承认。这与他屡试不第。靠献文章做官。任官品级低。前途差。甚至杜甫的性格都有关系。两《唐书》专挑杜甫之丑事。甚至不惜采用非主流、不可信之说法。
两《唐书》中对杜甫写诗之才绝口不提。抹杀了他最大的长处。悲夫!我们既不应该相信两《唐书》中对杜甫的刻意诋毁。也不应只是对杜甫交口称赞。而应持一种探索的态度。努力在厚厚的故纸堆中。拨开重重迷雾。找出那个真正的杜甫。
其他观点:
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杜甫。虽出生于大家。。但是所处的时代战乱不堪。命运的安排有那么阴差阳错。所以杜甫就有了对待时局有自己的看、态度。随着唐玄宗的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一天的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最后被流放。杜甫参加考试落榜。但是为了自己的仕途他开始辗转在各个权贵之门。最后都不是很理想。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着贫苦的生活。后来杜甫被授予一个小官。但是他不愿就此官职。于是朝廷就认命他为右卫率府兵曹参军。其实就是一个看管兵器的小官。杜甫因为已经年过四十四。不得不为了生计而认命。杜甫背负着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沉重责任感。忠实地描绘出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悲哀。使诗歌深入地走向现实生活。走向人民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刚创业,投资新项目有什么选择?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12325.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杜甫,是个,唐书,诗人,腊日,河西,皇帝,右卫,士大夫,节度使
没想到大家都对传统士大夫为什么对杜甫的评价比较低?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请原谅我没文化。我不懂什么样的人是“士大夫”。但我知道。杜甫虽然在盛唐只是一个比较优秀的诗人。但到了晚唐。到了宋朝。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