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和汉朝比哪个强大?
原创

宋朝和汉朝比哪个强大?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从军事、财政、文化和民生这几方面做比较的话。在军事上。无疑是汉朝更强大;在文化方面。汉朝和宋朝各有千秋;其他方面。宋朝则更胜一筹。

军事

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有29位皇帝。享国405年。

在汉初。军事装备仍然以青铜兵器装备为主。武器的质量也没有太大的优势。在接下来不到一百年时间里。我国就完成了一次军事装备上的“大跃进”:铜铁时代的更替。由此。又把汉剑发展成了超过140厘米空前的长度。

汉军对外作战往往主动出击。汉军利用武器上的优势。采取和守城相似的战术。作战时。结车为营。布置大量弓弩手进行密集攒射。同时将弓弩手和装备各类长短兵器与盾牌的士兵进行阵势上的排列。互为依靠。大军列阵前行。弓弩密集杀伤。遏制骑兵突击。步骑协调。进行阵斩和追杀。这种以弩手为核心、步骑协调的军阵战术在汉代发展到了极致。

在汉朝对外一系列作战中。汉朝的武器优势与军事科技对汉军强悍的战斗力所带来的巨大保障。使得汉军所向披靡。取得了一系列巨大的胜利。

在汉代。意义重大的战役有以下这些:

1。白登之战

汉高帝七年(公元前200年)。在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中。匈奴冒顿单于以优势骑兵包围刘邦军于白登山(今山西阳高东南大白登镇。一说在今大同市东北)的作战。

2。马邑之战

汉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在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中。汉武帝刘彻在马邑(今山西朔县)设伏击匈奴未遂的军事行动。马邑伏击虽未成功。却揭开了西汉反击匈奴作战的序幕。

3。漠南之战

西汉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至六年。在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中。汉武帝三次派出十万大军。反击漠南(蒙古大沙漠以南)右贤王部和伊稚斜的作战。拉开了汉朝大破胡虏的序幕。汉武帝有一个卫青已经让匈奴人退避三舍了。此次漠南之战。又有一颗将星在西汉升起。此后冠军侯霍去病将是匈奴人的噩梦。

4。河西之战

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在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中。汉对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匈奴进行的两次纵深突袭作战。此战。西汉采取大骑兵集团大纵深迂回。远程奔袭、连续突击等战法。使匈奴措手不及。受到歼灭性打击。

5。漠北之战

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在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中。双方主力在大漠以北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此战中。虽然双方投入的兵力不多。但它在汉匈战争史上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西汉收复了战略要地河南及秦蒙恬所筑长城。使得汉朝的北部边防线更往北推移辛黄河沿岸。为长安增添了一道屏障。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匈奴对关中地区的直接威胁。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有18位皇帝。享国319年。

宋太祖是马背上打的天下。所以在宋太祖时期文臣和武臣地位相当。且政治攻略一直是采取“进取”的方式。但是到了宋太宗时期。已经成功收复了吴越、泉漳两地。并靠武力实现了基本统一。当时的军事策略已经从“进取”渐渐转移到了“内缩”。也因此。宋朝虽然有为遏制游牧骑兵而研制强弩等远射武器。打赢了70%的战役。也有过白马岭之战、满城、雁门之战以及唐河之战这些全胜的战役。但在宋朝落幕时。终究落得个“军事羸弱”的名声。

这是因为。到了宋真宗时期以及之后的皇帝。他们本是机具文学风采。所以他们更欣赏文臣。却忽视了文臣的人品道德。导致奸臣当道、官场腐败。他们认为只需守住上一辈打下来的江山即可。所以出台了以下几方面的治国策略。致使军事力量越来越羸弱:

1。重文抑武、以文治国。武将地位下降。难以发挥能力。

再加上统治者缺少魄力。没有宏观的政治格局。更加导致宋朝的衰弱。在宋徽宗时期联金抗辽时。本来拥有明显的优势。宋军却没有成功。也致使金军叛变。反过来攻打宋军。由于宋朝统治者一直打压主战官员。因此失去了最佳反抗时期。

尽管后来有岳家军一路冲锋陷阵。眼看就要收复故地。宋朝统治者却因一己私心。以十二道“金字牌”责令岳飞班师回朝。再一次与成功失之交臂。

2。军队体制异化。采取兵将分离制度:宋朝的将领没有独立作战的权利。极大地抑制了武将的作战能力。

3。“募兵制”导致兵员素质不高。

《国史大纲》中记载:“募兵终身在营伍。自二十以上至衰老。其间四十余年。实际可用者至多不过二十年。禀之终身。实际既是一卒有二十年向公家无用而仰食。”

北宋服役实行的是终身制。但士兵真正能对国家做出贡献的时间。其实也就十几年而已。其余时间都靠国家养着。而宋朝军队的主要来源又是这四种途径:

“或募士人就所在团立。或取营伍子弟听从本军。或募饥民以补本城。或以有罪配吏给役”

我们可以看出。宋朝的士兵人员混杂。多是一些穷途末路、穷凶极恶之人。家境良好的男丁是不会去当兵的。这也增加了军队的管理难度。导致军队战斗力十分低弱。

这种制度的产生。造成了北宋士兵易招难退的局面。军队人数庞大但战斗力低下。不仅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也给战争带来了隐患。

4。养马场地和重要防御地点的丢失。导致宋朝失去了军事主动权。

宋朝的“燕云十六州”被辽占领。这也意味着宋朝失去了第一道天然屏障。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便得依靠骑兵。但是中原已经丧失了战马的供养地。也使辽国拥有了长城内的各种农业资源。从而使宋朝对抗辽军时处于劣势。宋朝最后才会从经济大国走向衰落。

如果单单从军事技术和储备方面来看。宋朝的军事力量和汉朝时期相差的并不是很多。之所以宋朝会出现越来越衰败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在于统治者的格局和性格。

经济

汉朝:

汉朝经济表现为人口的大量增长。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农业、手工业发展迅速。商业和贸易和中央集权制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该时期。货币的铸造水平和流通速度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从而奠定了稳定的货币体系基础。丝绸之路也促进了汉朝和亚欧各国的贸易和贡品往来。许多商品是中国古人之前闻所未闻的。

汉朝初期。农民大部分是自给自足式的。但已经越来越多的依赖商业交换。交换的对象是坐拥大片粮田的富裕地主。汉代的土地所有制与秦代相同。土地私有。并可自由买卖 。

农业方面。从西汉开始。铁制农具已经开始成为主要的生产工具。东汉初期。出现翻车和渴乌等水利工具。增加农业生产效率 。著名的农书有《泛胜之书》。里面提到的相关技术。有效提升农作物的产量 。

手工业方面。西汉前期的冶铁业分国营(中央政府)、官营(地方经营)和民营三种类型 。到了东汉光武帝在位时。冶铁业改由社会自营。加上水排的发明。冶铁业更加发达。铜器虽出现变少。但在两汉时期仍是重要的金属器。漆器则是两汉时期重要的工艺品 。东汉前期时。蚕桑养殖在长江流域和岭南等地开始推广。特别是巴蜀地区 。蜀锦更价值连城。在三国时代甚至成为蜀汉一大财源。

商业上。西汉初期奉行重农抑商政策。不过由于实施黄老政策。对于商人的影响不大 。到了东汉。政府并未制定限制商人获利的法令。所以商业发展一向顺利。但也造成贫富差距急剧扩大。加深经济矛盾。东汉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导致衰亡 。

西汉末期至新朝。王莽推行的一系列币值改革一度引起了币制的混乱。到东汉初期。王莽币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两汉的商业都会的分布。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商业活动以黄河流域为主。淮河流域次之。长江流域又次之。汉代的国际交通。西北通西域、西南通海上诸国及印度、东北通日本。其中以前两者最重要。

宋朝: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达到了封建社会的巅峰。

北宋的年收入一亿六千贯。当时的GDP占世界的80%。就连半壁河山的南宋年收入也有一亿贯。分别是明朝的10倍和六倍。而清朝是在拥有了近代工业以后政府收入才与北宋持平。

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曾说:\"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中国(宋朝)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作蛮夷之邦。\"日本宋史学家宫崎市定认定:\"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时代。中国文明在开始时期比西亚落后得多。但是以后这种局面逐渐被扭转。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亚而居于世界最前列。然而由于宋代文明的刺激。欧洲文明向前发展了。\"

在农业方面。生产技术以及推广有着很大的发展。不仅修筑长堤。还扩大耕地面积、引淀泊水灌溉。种植水稻、茶树等经济作物。获得丰收。

在手工业方面。制瓷业的发展取得了一个空前的成就。造纸、印刷、制茶以及火器制造等业。也都相当发达。

在矿冶方面。金、银、铜、铁、铅、煤的开采冶炼规模都相当大。突出表现在开采冶炼规模的扩大和产量的增加上。

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北宋定都开封。东南漕运十分重要。船只是不可缺少的运输工具。加之海外贸易兴盛。便促进了造船业的进步。南宋时期。造船业得到进一步发展。那时还普遍制造车船:车船装有轮子。用脚踏轮。激水而行。

北宋时。丝织业逐渐形成江浙和四川两个中心。 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南宋时。丝织技术有新的提高。苏州、杭州、成都三个著名的官营织锦院。丝织品种类繁多。产品精致美观。

北宋时期。在官私手工业作坊中。工匠的身份、地位有了变化。所受的封建人身束缚已经有所松弛。

随着纸币的出现。给贸易活动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宋代的商业高度发达。就连佛门也不例外。因战争关系。宋朝的西北陆路交通时断时续。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主要依赖东南海路交通。

从以上几方面看。宋朝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生产力水平已达到了封建王朝的最高点。

不难看出。宋朝和汉朝相比。它的商业贸易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的平均收入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生活也更加多姿多彩。

文化

汉朝:

汉朝文化又称两汉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受到了东西方的现代文明人士崇拜和羡慕。但是两汉文化的形成较之中国上古时代文化的形成是起步比较晚的。它的形成基础则是以华夏文化为核心。从西部到中原。在汲取了华夏八方百族的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汉朝文化主要内容及其基本要旨大致为:\"无为而治\"奠定了汉王朝的立国之本;\"独尊儒术\"造就了汉王朝的长治久安;\"龙凤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汉朝的齐鲁文化、中原文化、关中文化、北方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等代表着地方文化的区域特色。

1。在文学方面。汉朝的著作以赋著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扬雄。有《甘泉》《羽猎》;东汉班固的《东都赋》《西都赋》;张衡的《东京赋》《西京赋》……,

2。诗歌:中国西汉初至东汉末大约400年间的诗歌创作。包括文人创作和民间歌谣。以两汉乐府和东汉末年的文人五言诗成就最高。汉代诗歌是在《诗经》《楚辞》和秦、汉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创作、从乐府歌辞到文人徒诗即\"古诗\"、从四言体到五言体、从骚体到七言体、从叙事诗到抒情诗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中国诗歌史上继《诗经》《楚辞》之后的第三个重要发展阶段。

3。汉乐府民歌:汉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宋书·乐志》和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中;汉代文人诗主要保存在《史记》《汉书》《后汉书》以及南朝梁萧统《文选》、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中。逯钦立辑有《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

4。楚歌:与汉乐府民歌比较。汉代文人写诗的很少。西汉文人诗主要有以刘邦《大风歌》为代表的楚歌。传统典雅的四言诗以韦孟《讽谏诗》等为代表。直到东汉时期。在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下。文人五言诗才开始出现。班固的《咏史》是第一首文人五言诗。 其后文人五言诗如雨后春笋。如张衡的《同声歌》、秦嘉的《赠妇诗》、赵壹的《刺世疾邪诗》等。其中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的。是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大都是些失意文人。诗中所抒发的大都是他们失志伤时、离愁别怨及人生无常的忧愤情绪。在艺术上达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因此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早期文人五言诗的典范。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称誉它为\"五言之冠冕\"。给予极高的评价。

5。散文:两汉散文创作的成就很高。汉初贾谊和晁错的政论散文。思想敏锐、直言时弊、文采飞扬。后期至东汉的散文虽有骈偶化发展的倾向。但能够保存汉初关注现实。指摘时弊的文风。

6。史书:

《史记》:二十四史之首。是中国伟大的文学成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记叙历史的著作。它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它成为中国第一部。也是最出名的纪传体通史。

《汉书》:《汉书》是东汉时期(公元25年~公元220年)最重要的历史著作。由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它起自汉高祖刘邦。止于平帝、王莽。写了西汉王朝二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 。

宋朝:

宋太祖曾要求其子孙永远不得杀害文人。文人在宋朝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升。重文轻武的风气在宋朝达到了极致。\"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等俗谚都是出在宋朝。

宋朝文化是中国文化历史中的丰盛时期。理学、文学、史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领域硕果累累。为筛选官员而建立的科举考试推进了教育制度的发展。印刷品的广泛流创促进了文学的交流与对艺术的鉴赏。景德镇瓷器的高度繁荣。与唐朝不同。一般的官员都具有学者、诗人、画家、政治家的特质。喜爱字画。善于诗词。收藏古董。一般百姓钟爱戏曲。酒家林立菜式繁多。市场上充斥着各类衣服鞋物。

宋朝文化空前进步。各个领域硕果累累。享誉千古。对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明人宋濂谓:\"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

唐宋八大家。宋朝占了六位。除\"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外、还有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宋四大书法家: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

理学家北宋二程:程颐、程颢。

南宋东南三贤:朱熹、张拭、吕祖谦。

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

在宋朝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宋词”也成了我国文化史上前所未有的一个标杆形象。

相比之下。从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汉朝文化和宋朝文化都各有千秋。

民生:廉租房制度

汉朝:

西汉末年。王莽称帝后就采取了一系列惠民措施。史称“王莽改制”。

王莽在始建国元年宣布:将天下田改曰王田。以王田代替私田;奴婢改称私属。与王田一样。均不得买卖。其后。改革币制、官制。规定盐铁官营。山川河流收归国有。

王莽还曾实行廉租房政策。供贫民居住。

王莽虽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富有远见卓识的社会改革家。但他的措施虽然对农民有利。却得罪了皇宫贵族、地主等人的利益。以至于皇宫贵族和地主联合一来反抗他的措施。出现了许多的贵族反抗起义。因而。他的政权存在16年就结束了。

宋朝:

在宋朝。虽然房价很高。但朝廷为了缓解供求矛盾。保障臣民正常生活。稳定社会。便实行了“廉租房”制度:

由工部负责。用国库拨款修建大量官房。再廉价向臣民出租。而管理工作(招赁、收租和维修等)则由\"店宅务\"专司负责。这种做法起始于京城。之后陆续推广到各州县。并一直延续到南宋。

大宋政府提供的廉租房。不仅在正常年景下价格相对便宜。而且在灾荒时节还减免房租。

宋英宗治平年间下诏:\"州县长吏遇大雨雪。蠲僦舍钱三日。岁毋过九日。著为令。\"

诏书的意思是:若遇风寒雨雪之灾。官房月租可免去3天。最长可达9天。

熙宁二年。开封遭遇雪灾。宋神宗下诏:\"老幼贫疾无依丐者。听于四福田院额外给钱收养。至春稍暖则止。\"

这份诏书的意思。其实就是。遇到特殊情况。部分百姓是可以依法白住的。

无论是汉朝的廉租房制度。还是宋朝的廉租房制度。目的都是解决民生问题。从延续的时间来看。还是宋朝的百姓得到的实惠多得多。

不知朋友们对汉朝和宋朝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探讨。

其他观点:

这要看怎么个比较法?比什么?在问答中常见类似的朝代比较、人物比较和国家之间的比较问题。如果提问不周严慎密。让人回答彼为棘手。一般来讲。比较法就是对物与物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或相异程度的对比与判断的方法。那么。在提出这个问题时。是不是可以设定某些方面的标志。对两个不同时代的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探求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呢。比如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等。下面本人答题。

从公元前206年。刘邦灭秦称帝。国号汉。建都长安。史称西汉。到公元25年。皇族刘秀重建汉朝。建都洛阳。史称东汉。汉代共有24帝。时跨406年。历届汉帝在政治上均强化中央集权制。汉高祖至文景两帝时期的汉朝。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东方第一经济强国。汉武帝时期。军事强大。对外开疆扩土。匈奴战败后被迫向北逃窜。汉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开通了东西方贸易的大通道。中国从此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其疆域“东抵太平洋、西到帕米尔高原、南包整个印度支那、北及安加拉河。中西伯利亚”。其版图自秦以来面积最大。

从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开始。到公元1279年赵昺跳海殉国为止。北宋历167年。南宋历153年。共有18帝。时跨320年。宋朝一开始就是中央集权。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军事权集中央统一指挥。采取“崇文抑武”的国策。这一国策影响深远。社会比较稳定。商业经济非常发达。后世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可见市场经济繁荣景象。由于赋税减轻。百姓安居乐业。生意兴隆。自然农民起义的规模少且小。工商业发展、科技发达、文化繁荣、人才辈出、民族融合、对外交流频繁。

总结 两个朝代各有强大之处。不能简单断定谁强谁劣。汉朝国力强盛。军事强大。领土完整。在同期东西方国家中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宋朝抑武兴文。休养生息。社会稳定。经济发达。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人民安居乐业。

1、汉朝尚武。重视军队训练。铁器、兵器发达。汉武大帝喜欢穷兵黩武。开疆拓土。打造了汉朝盛世。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限制了学术言论自由。对外战争给百姓生活带来了沉重的赋税和社会的不稳定。矛盾重重。各地武装割据。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纷纷。导致汉朝灭亡。

2、宋朝重文。宋朝言论开放、思想解放。人才辈出、百姓安居乐业。也就激发了生产力的发展。农、工、商、外贸、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都硕果累累。是古代中国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社会时代。但是由于军事上的过分集权。全国边境军队只有驻守京畿军队的一半。导致边防压力过大。武备积弱。频频不敌北方侵扰。致使发生了“靖康之难”。无奈宋室被迫南迁临安(今浙江杭州)。最终宋亡被蒙古可汗忽必烈征服。

其他观点:

后胜于前。当然是宋朝更强。一千年的时间差距可不是说着玩的。因为生产力水平一直在进步。

宋朝以前。人们烹饪主要用鼎。铁锅是在宋朝推广开的。

四大发明。有三个在宋朝。可见宋朝科技之发达。

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不打压商业的时代。也因此商业繁荣。为人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也为国家提供大量税收。也是清朝之前。仅有的商业税超过农业税的朝代。

西汉初年。人口四五百万。最盛时人口六千万。

北宋初年。人口三四千万。最盛时一点二亿。

两汉确实是南平百越。北击匈奴。那是因为汉朝的生产力水平远高于周边少数民族。汉朝又不缺战马。当时的匈奴还是部落联盟。

反观宋朝。丧失产马区。无法大规模组建骑兵。又重文轻武。文官统兵。难以提升战力。燕云十六州又在大辽手中。北宋无法借助长城屏障。北方骑兵随时可以南下迅速推进到黄河边上。

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说法。也是始于北宋。使汉民族性格发生改变。尚武之风。逐渐消失。

辽国是一个农牧混合国家。南边汉人农耕。提供粮食、财富与步兵。北边契丹人游牧。提供骑兵。辽国是一个可与宋朝比肩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其生产力水平不输宋朝。

金国与辽国相似。也是中央集权制国家。由于东北盛产铁矿。其铁器制造水平不仅优于辽国还优于宋朝。这也是金国能够灭辽灭北宋的物质保障。

南宋的人口总量与经济总量尚不及北宋。但是其改良了重文轻武的作法。使得名将辈出。不仅挡住了金国。还重创了蒙古。

综上。宋朝除产马地与国土面积外。完胜汉朝。宋朝的生产力水平相对于汉朝有较大提高。只是周边少数民族生产力水平进步过快。与宋朝没有代差。再加上宋朝缺少战马与燕云十六州的丧失及重文轻武。使得对外战争难以取得决定性胜利。

而汉朝虽然生产力水平低于宋朝。但是却远高于当时周边少数民族。还拥有产马区。能够大规模的组建骑兵。再加上汉朝全民尚武。狂扁少数民族就不足为奇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11:58

    宋朝,汉朝,西汉,文化,匈奴,王莽,东汉,北宋,文人,时期

  • 郎不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11:58

    没想到大家都对宋朝和汉朝比哪个强大?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11:58

    从军事、财政、文化和民生这几方面做比较的话。在军事上。无疑是汉朝更强大;在文化方面。汉朝和宋朝各有千秋;其他方面。宋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