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作用是怎样的?
原创

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作用是怎样的?

好文

热门回答: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他是我国春秋末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子的先世原是宋国的贵族。因政治变乱。迁居鲁国。孔子年青时。当过管理仓库和看管牛羊的小官吏。中年时代曾因鲁国内乱。到齐国作高昭子的家臣。后来回鲁国整理古籍和聚徒讲学。创立了儒家学派。他五十岁时。当了中都宰。后升任为司寇“与闻国政三月”。后率弟子周游卫、陈、宋、蔡、楚等国。晚年回到鲁国。继续从事整理和传授古籍的文化教育事业。他编订了《诗》《书》等古代文献。还删修了鲁史官所记的《春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孔子死后。他的弟子辑录其言论编成《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思想学说的重要资料。

当时孔子所在的鲁国。是西周典籍和文物制度保存得最多的国家。是公认的东方各地的古代文化中心。所谓“周礼尽在鲁也”。孔子受其影响较深。因此他虽处于社会剧烈动荡变化的时代。但政治思想的基本倾向是保守的。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甚至还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因此。他很重视维护西周的礼制。把春秋时代“礼坏乐崩”的社会现象看作是“天下无道”的象征。而加以抨击。要求君臣父子都应恪守周礼规定的名分。以严格亲疏、贵贱、尊卑、上下的区别。

孔子为了纠正“礼坏乐崩”的局面。挽救旧制度旧秩序的危机。他甚至也不反对对旧的礼制作某些改良。提出了“举贤才”的主张。要求在不触动旧制度根本利益的前提下。从下层贵族中选拔一批较有德才的人来参与政事。

与孔子德礼为治的政治主张紧密相关的。还有他的“仁”的思想学说。这是孔子思想体系中最具有特色的重要内容。“仁”这个词在孔子以前已经常被人使用。但作为哲学思想范畴而提出。是从孔子开始的。在《论语》 中。孔子多次谈到“仁”。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他心目中的“仁”的内容。并一再将“仁”与“爱人”联系起来。把“仁”作为他最高的道德标准。因此。他特别强调“仁”就是“爱人”。在贵族中大力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企图通过这些“仁”的道德具体内容的实施。以维护周礼和政治制度。

孔子提出以德礼为治的政治主张。讲求“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惠则足以使民”。“使民如承大祭”等“仁”的内容。《论语》中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并说“敛从其薄”。孔子“仁”的思想学说中。反映了社会历史的进步。

孔子在认识论上。他承认“上智与下愚不移”对认识来源的根本问题的看法。他认为有“生而知之”的天才。如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从认识论方面划分了人的等级。反映了他固有的传统观念。但另一方面。孔子却从来不认为他自己是“生知”。也没有说过哪一个人是“生知”的。反而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并且还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非常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人的德性、知识都是从平时的学习中得来的。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具有影响的大教育家。他在兴办教育和整理、传播我国古代文化方面有它重要的历史地位。他广招门徒。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从事教育数十年。据说他教过三千学生。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有七十人。他的学生大都是贵族子弟。但也有接近平民的“士”的阶层。个别的还有出身于“贱人”、“野人”和“鄙人”。而且各个诸侯国家的人都有。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过去“学在官府”的那种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比较广泛地传播了古代学术文化。这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大成就。

另外。孔子还曾编订过《诗经》、《书经》、《易》、《礼》和《春秋》等古代文献。为后人继承我国古代文化遗产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且。孔子在多年教育实践中。还积累了不少教学方面的有益经验。这些经验。对后世的文化教育事业有很大影响。其中有些思想。直到今天。仍有一定借鉴的意义。

其他观点:

儒学己成文化基因。鹅们都被其影响心底。关健是怎么开放意识。不断升华。让我们下一代更…?…?…

其他观点:

毫无疑问。儒学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而孔子被尊为圣人。

但是。在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前儒学只是诸子百家之一。东周末年。礼崩乐坏。孔子奔走呼号。儒学产生于乱世。儒学确立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地位是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

儒学的社会作用可以概括为几点:

1 、对教育的影响:以私人讲学打破学在官府格局。使文化在社会广泛传播。孔子是民间教育的祖师爷。

2、对教育观念、方法的影响。至今都有积极意义。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注意个性。善于启发等等。

3、以人为本。不同于西方的神学教育。注重道德教育、伦理教育。充满人文精神。

4、儒学的君臣、父子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克己复礼”有利于维护封建秩序。巩固中央集权。所以被历代封建统治者遵从。

5、君臣、父子思想。孝悌礼仪等个人修为。作为传统文化影响深远。有糟粕有美德。如爱国情怀与尊君。舍生取义与愚忠。孝与逆来顺受。尊老爱幼与尊卑有序。安贫乐道与积极出仕等等。

6、重农轻商。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陌清茗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14:40

    孔子,儒学,周礼,儒家,生而知之,论语,鲁国,思想,东周,贵族

  • 眼角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14:40

    没想到大家都对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作用是怎样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14:40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他是我国春秋末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著名的思想家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