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为何痛下决心杀九弟允禟?
原创

雍正为何痛下决心杀九弟允禟?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爱新觉罗•胤禟。生于1683年八月二十七日。死于1726年八月二十七日。生日与忌日都是同一天。是巧合还是雍正及其爪牙有意为之。只有雍正知悉。

雍正上位后。要巩固自己的权力。必须先稳住夺嫡的对手。内部事情安定了。才能着手处理外患。雍正采取的是拉拢怀柔策略。使之部分归顺自己。并且可以利用他们的势力。进一步稳住其他人。然后再分化瓦解。最后一锅端。既稳住了局面。又化解了敌我矛盾。

刚继位的雍正。并没有对他最大的对手胤禩发动实质性的攻击。这主要是因为时机尚未成熟。为了稳定。他还不能大开杀戒。对手的势力也比较强劲。万一不成功。反而会引起联合反弹。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康熙去世不久。大动干戈容易落下骂名。因此。雍正还是对八爷党分化瓦解、各个击破。于是胤禩的帮手就成了被雍正打击的首选。而九阿哥胤禟是胤禩的铁杆盟友。自然就会成为这场“夺嫡余热”争斗的牺牲品。

胤禟的生母郭络罗氏是康熙的宜妃。她为康熙生过三位皇子。这便让她产生自鸣得意的优越感。康熙去世第二天。乾清宫大殓时。她抢先在雍正生母德妃之前。乘坐肩舆。冲进乾清宫。她见到雍正时。也不顾人家已经是皇上。还很不识趣地摆出一副母妃的架子。根本没把新上位的雍正放在眼里。雍正当然对比不高兴。

宜妃受康熙宠爱。雍正对她不便制裁。但对他儿子胤禟还是可以不客气的。

胤禟为人快人快语。敢作敢当。而且表里如一。康熙去世时。雍正都痛哭不已。胤禟却跑到他跟前。傲慢无礼地在康熙遗体前对坐。没有丝毫人臣之礼。

在康熙灵前哀悼时。胤禟一滴眼泪也没流。当雍正质问他时。他还公然反唇相讥。质问雍正。

史书上虽然没有记载胤禟质问的具体内容。但按照当时突如其来的雍正继位局面。以胤禟的个性。必然会用怀疑的口吻质问雍正。皇阿玛究竟是如何去世的?为什么在畅春园不通知众兄弟到场?大阿哥、二阿哥软禁后。还有三阿哥。为什么由你主持大殓?凭什么当皇帝的是你?你有什么依据……

面对胤禟的追问与争吵。雍正为了不激化矛盾。他暂时采取了隐忍的策略。隐就是沉默以对。忍就是忍让。这并不是雍正的修养有多高。而是他只能如此。因为他一旦相互争论起来。非但越辩越纠结。反而会让夺嫡失败的兄弟群起而攻之。那就会出现后来雍正所言的“必至激成事端”。由此也能看出雍正的继位确实存在“蹊跷”。若他是名正言顺。证据充分的上位。其他阿哥又怎么如此难以接受?

如果说胤禩对雍正“蹊跷”上位采取的是阳奉阴违。以柔克刚。那胤禟就是表露无遗的深恶痛绝。人前人后皆不服。公然的冷嘲热讽。与之对抗的态度。

雍正摆平当天兄弟不服的局面。也并非一味地依靠隐忍。主要是他已经唆使隆科多。派兵包围了皇宫。他的兄弟已成瓮中之鳖。如果胤禟继续大闹。雍正完全可以用胤禟破坏皇考大殓为理由。轻则驱赶。重则逮捕。雍正面对众兄弟暂时无奈。但对胤禟恐怕是杀心已起。后来。雍正对兄弟下手时。胤禟被打击最惨也就不足为奇了。

雍正对胤禟的恨。不止是他上位之后。胤禟没将他放眼里。在康熙晚年的夺嫡之争中。胤禟就公开力挺胤禩与胤禵。

康熙去世仅一个月。雍正为了打击胤禟。就下令逮捕胤禟府上的太监何玉柱、张起用、秦道然等12人。查抄家产。发配边疆。雍正说:

“伊等俱系极恶。尽皆富饶。如不肯远去。即令自尽。护送人员报明所在地方官验看烧毁。仍将骸骨送至发遣之处。”

两江总督查弼纳奉命抄秦道然家时。结果全部家产加起来不足一万两银子。离雍正所说的富饶相距甚远。有此也能看出。雍正对这些人的打击。基本上是欲加之罪。纯粹找茬。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做给胤禟看。先铲除他的跟班。再让他就范。

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雍正开始对胤禟本人开刀了。他将胤禵从西北“骗”回来后。就以军中缺人为由头。命令胤禟前往西宁(实际上是西大通)。又不给他治军、调军之权。历史记载:

“大将军来京。其往复尚未定。俟胡土克图喇嘛等到日。再为商榷。西宁不可无人驻扎。命九贝子前往。”

雍正先将胤禟与家人分离。只允许他带少数太监前往。之后。再将胤禟部分妻妾发配流放到西大通(西宁以北40公里处)。

正在西北用兵的年羹尧。遵照雍正的旨意。将大通城里的居民迁出。并派兵丁看守胤禟。实际上就是囚禁。除此之外。雍正还特别指示年羹尧。让他注意士兵的动向。不要让他们被胤禟收买。

随后。雍正又以胤禩同伙、袒护胤禟为名。将领侍卫内大臣勒什亨发配西宁。

胤禟到了西北不久。就给雍正写奏折。要求回京。雍正看到奏折后。只批了三个字:知道了。然后不理不睬。并指示年羹尧不放他回京。并加强监管。

胤禟虽遭受囚禁。但还是采取秘密方式与京城的胤禩、胤禵联络。并相约阅后立即销毁。他在胤禵的信中说:“时机已失。追悔莫及。”表现出自己的不甘心和无可奈何的失落心情。他带了大量财产到西北。用于收买人心。还用拉丁文暗中传递信息。

胤禟是一位生意人。即使在蒙难之时。也没有忘记生意。他与外国传教士穆经远合作。将家产藏于他那里。让他找信得过的人开设当铺。以便将京城的消息传出去。

由此可见。胤禟对雍正是极端的不合作态度。他自以为聪明。然而他的行动几乎被雍正的爪牙所掌握。结果就是。胤禟的行动不仅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反倒成了雍正打击他的罪名。

雍正曾专门派人前往西大通管制胤禟。但胤禟却不按照规矩出门迎接圣旨。还公开说风凉话。因此。雍正痛骂他不遵守君臣大义。实属大不敬。对他的恨可谓咬牙切齿了。

后来。雍正命人将胤禟从青海押送保定。直隶总督李绂奉命将胤禟圈禁于高墙之中。每天派人看守。并封闭门窗。仅留一喂饭口。单独囚禁了四个月左右。时值盛夏。酷暑难耐。过惯了富贵生活的胤禟经不起折磨。在43岁生日那天去世。

秋媚说:雍正用残酷的手段打击胤禟。一是对其夺嫡立场的不满;二是稳定局面。打击胤禩的需要;三是上位之后对胤禟极端不合作的痛恨。雍正其人。好起来比谁都好。对胤祥就格外开恩;处理对手时。就会露出刻薄无情的一面。即使亲儿子也不放过。何况是亲兄弟胤禟。

其他观点:

其实历史上的老九胤禟应该算是雍正的众位兄弟中最为重情重义的一个人。不仅重情重义。胤禟还能救助穷苦百姓。而且性格慷慨大方。可以说历史上的老九胤禟算是一位侠王。

因为胤禟的性格。所以他在政坛上声望比较好。口碑比较好。还能深得人心。但是由于胤禟是老八胤禩和老十四胤禵的铁杆支持者。外加胤禟性格倔。在雍正即位后始终不肯向雍正服软认错。所以雍正对胤禟很是忌惮。也是这些让雍正决意往死了整胤禟。

在关于雍正的影视剧中。老九胤禟的存在感一直不强。都将他刻画成老八胤禩的跟班。其实如果老九要真是没有那么强的存在感。他也许就不会被雍正往死了整了。历史上老十才是老八和老九的跟班。所以老十结局很好。只被圈禁并没有被整死。

老九的生母是宜妃郭络罗氏。也就是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中的女主角宜妃。这位宜妃与老八的嫡福晋郭络罗氏还有些亲戚关系。因此老九与老八感情极好。

宜妃郭络罗氏是康熙最为宠爱的嫔妃。在后宫地位之中仅次于大哥生母惠妃。位居四妃之次位。所以老九胤禟自幼还是比较受到康熙喜爱。

胤禟年幼时曾经得过一场大病险些夭折。正是其母宜妃坚持让欧洲传教士为他看病。欧洲传教士治好了老九。所以老九长大以后对欧洲传教士非常尊重和喜好结交欧洲传教士。后来老九胤禟更是和葡萄牙传教士穆景远结为至交好友。

老九也因此成为康熙诸皇子中最早能认识到欧洲先进技术的人。也是清朝为数不多还能精通英语的皇子。老九本人精通满语、汉语、藏语和俄语以及英语等多个语种。他喜好与欧洲传教士结交。所以对欧洲的一些先进器物老九还是比较重视。

除了具有对欧洲先进技术感兴趣的意识。老九非常有经商头脑。他善于理财经商。因此老九也是康熙诸皇子中最为富有的一个人。他也是老八一党的经济支撑。

老九非常富有。外加他的性格慷慨大方。还非常重情重义。颇有侠肝义胆的风范。老九结交朋友不看出身。他还经常接济贫苦百姓和一些落魄的举人。所以老九在朝廷内外都是深得人心。

老九在当时诸皇子口碑中是非常好的一位。康熙也比较喜欢这个性格。尤其是老九挺身而出为废太子胤礽求情。也是很让康熙感动。

替废太子胤礽说话。是不是觉得搞错了。老九在影视剧中一直都是八爷党一伙。他为何还会替废太子胤礽说话呢?

其实没有搞错。这也是最能体现老九重情重义的地方。老九在一废太子之前和太子胤礽关系也保持得非常好。最初老九也算是拥护太子的人。一废太子之后。老九才转而全力支持老八的。

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时惨遭康熙囚禁。当时满朝上下没有人敢替胤礽出头说话。只有老三、老四和老九。

老三胤祉向来是太子的积极拥护者。他肯替太子求情说话不足为怪;老四也就是雍正。他自11岁以后一直是由太子哥哥胤礽抚养长大。他和胤礽兄弟感情极其深厚。他也是太子胤礽的拥护者。

老九在这件事之前。与太子胤礽的兄弟感情虽然不算太淡。但是也绝比不上老三和老四与胤礽那般感情。就算老九当时拥护太子胤礽。要知道当胤礽被康熙判处圈禁时候。他当初那批追随者和拥护者没有一个人敢替他说话。只有与胤礽关系极深的老三和老四敢替胤礽说话。

而老九敢替太子胤礽出头说话。完全是出于兄弟情义。他是看不惯父亲康熙对二哥胤礽惩罚太过了。所以老九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太子胤礽求情说话。

最初胤礽获罪于康熙时。没人敢替他向康熙求情说话。是老九第一时间找到这些兄弟。号召大家一起向父亲康熙为二哥求情。只有老三和雍正响应他。

最开始老四雍正是不敢替胤礽向康熙求情。他害怕触怒康熙。当老九上门找他。想拉他一起为胤礽求情。雍正才下定决心为胤礽求情。

其他皇子都在观望不语。唯有老九不计利害。出此直言。此后老九也曾被雍正对胤礽真心付出所感动。他曾对属下讲:“四阿哥(因胤礽被废斥)十分着急。很要救他。甚为难得。”

胤礽获罪于康熙时。最初提议为他求情者正是在历史上看似与胤礽关系浅薄的老九。从这可以看出老九对胤礽还是比较有兄弟情义。而且他最开始也是众兄弟中极少数想保胤礽的弟弟。

老八、老九和雍正关系在最初其实还是很好

因为共同为胤礽求情的关系。老九也认为雍正和自己一样也是重情重义的人。所以那一阵他和雍正走的关系非常近。不光是老九。当时老八也和雍正的关系走得非常近。

雍正在最开始从来没有表露过想争夺皇储的野心。他一直在康熙面前表现得是实心报国。然后还不恋权力。没有野心。尤其是表现出多次替太子胤礽说话。所以赢得了康熙的好感。

因此这时期的雍正比较中立。还没有野心表现。所以老八和老九也一直非常喜欢和雍正交往。

在康熙还没有废太子时。已成年的皇子都要搬出宫中。去外面居住。而雍正和老八、老九、老十是比邻而居。他们选择的府邸都在铁狮子胡同内。他们的别墅位置是雍正两边比邻着老八和老九的贝子府。老九挨着老十的府邸。

择邻而居。以邻为友。古今亦然。比邻而居即便于交往。这都表明了雍正曾经与老八和老九兄弟感情较为要好。

后来雍正将老八和老九击垮以后。把老八和老九以及老十的府院也并到了自己曾经的雍亲王府中改为行宫。也就是现在的雍和宫。

老九对老八重情重义。最终也失宠于父亲康熙

上面说过老九和老八关系非常好。兄弟感情极其深厚。老九对老八也是十分重情重义。甚至不惜为了老八而得罪父亲康熙。

在这简略说一下老八失宠于康熙的事情。老八为人谦和。待人处事十分体贴细微。不拘泥于规制与名分。在朝廷之中威望极高。所以康熙最初也是十分欣赏老八。

在一废太子之后。康熙让众臣重新选举太子。其实康熙内心是想复立胤礽为太子。而老八很倒霉。由于威望高。被以佟国维、马齐等重臣为首的群臣推举为太子。这样一来老八被摆到了明处就如被架在火上烤一样。

由于康熙其实内心属意于胤礽复立。其实胤礽第一次被废与大阿哥胤禔有很大关系。胤禔密切关注胤礽的过失。他一直利用自己跟随康熙侍驾的机会给太子胤礽上眼药。

胤礽被废之后。胤禔就开始上蹿下跳。觉得自己机会来了。结果康熙很反感他这样。一下将胤禔一巴掌拍死。明确对外宣布即使太子被废。也不可能立胤禔为太子。

胤禔无望继承皇位的情况下。转而支持老八。因为老八是他的生母惠妃抚养长大。所以他就想拥立老八。整出了“张明德相面事件”。蠢材胤禔向康熙说相师张明德认为老八有大贵之相。应该被立为太子。

结果胤禔的这一出反而坑了老八。这件事牵扯出了胤禔诅咒太子和想收买张明德刺杀太子的事情。胤禔的愚蠢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也毁了他一心想扶持的老八。

胤禔最后被盛怒的康熙圈禁起来。再加上群臣推举老八做太子。所以老八这一下就让康熙觉得他心怀异志且结党营私。让康熙对他起了很强的反感之心。

“张明德相面事件”后使得康熙对老八极为不满。想将老八圈禁起来。老九为了替老八鸣不平。就联络了老十四胤禵。两个人带了毒药一起去劝谏康熙。盛怒之下的康熙痛斥老八与老九一伙人为梁山的义气。并当场扇了老九两个耳光。至此老九也因为老八彻底触怒了父亲康熙。老九也由此逐渐深陷夺嫡之争中。

后来老八虽然被康熙释放出来。但是老八也彻底失去了康熙的喜爱。再加上后来的“毙鹰事件”。老八彻底与皇位无缘。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康熙在前往热河巡视途中经由密云一带。胤禩原本是应该随侍在旁。但因当时恰是其母良妃去世三周年的祭日。所以他前去祭奠母亲。未赴行在请安。只派了太监去康熙处说明缘由。表示将在汤泉处等候父皇一同回京。

这原也没什么。但坏就坏在他托太监送给康熙的老鹰打开来竟奄奄一息。令康熙极为愤怒。认为这是八阿哥对自己的诅咒。当即召诸皇子至。再责胤禩。 并说:“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

这就是历史上的“毙鹰事件”。老八因此被康熙圈禁了一段时间。后来康熙逐渐消气。与老八的父子关系才稍有缓和。但是自此老八就彻底失去了皇位的竞争权。也一直被康熙所压制。

但是老九一直对老八不离不弃。他始终认为老八是兄弟之中最为正气。最为能兴盛大清的皇子。所以他依然没有放弃跟随老八。

在这就要说一下。上面说过雍正之前与老八和老九交往都是非常密切。到了老八因为“张明德相面事件”之后触怒了康熙。雍正开始刻意避开与老八和老九的交往。就是怕引起父亲康熙的猜忌。认为他也与老八结党营私。

而率性的老九却没有发现雍正与他们兄弟之间越走越远。他还依然拿雍正当极重兄弟情义的好四哥。

直到康熙去世。雍正继位。老九才终于发现原来老四雍正才是最会玩手段的兄弟。而雍正的继位也使得老九颇感意外。甚至有些失望。但此时老九已经对保老八和老十四上位之心已经彻底死了。

雍正继位后。虽然老八和老九没有像电视剧中演的那样给雍正使绊子。也没有在背后破坏雍正新政。但是他们俩也始终表现得不配合雍正。不肯臣服于雍正。尤其是老九和他的母亲宜妃表现得最为强硬。

在雍正继位之初。老九的母亲宜妃就表现出了对雍正继位的不满。她无视雍正的生母德妃。在祭奠康熙时。宜妃故意走在了已经被雍正封为皇太后的德妃前面。这是对雍正母子极大的藐视和不满。但是雍正不敢对母妃发火。只是记恨在心。开始逐渐清理宜妃身边的人。

比如宜妃最贴心的侍女和太监。可能是电视剧中的小桃红和三德子啊。都被雍正借故找茬发配到宁古塔为奴。而宜妃也被雍正赶出了皇宫。住到了她所生的大儿子皇五子胤祺府上。

此后宜妃再未去皇宫给见过雍正。尤其是当老九被雍正圈禁折磨致死后。宜妃彻底对雍正只有恨意。而雍正对这位母妃也十分不满。雍正和其子乾隆在册封先皇太妃时。唯独将康熙最宠爱的宜妃排除在外。宜妃在死后也没能与康熙合葬。

老九也是像他母亲一般强硬。雍正即位之后。先是召回西北的老十四。然后封老八为总理王大臣。其实看似重用。实际是先将他架空起来。

在马齐、隆科多、老十三胤祥和老八四大总理事务大臣之中。马齐那是墙头草。雍正即位后。马齐立刻表示了臣服;隆科多是雍正的心腹。是雍正养母孝懿仁皇后的亲弟弟。被雍正称为舅舅;老十三那一直是雍正铁杆支持者。所以只剩下老八。是雍正为了安稳人心。故意将他提升为总理王大臣。其实老八当时已经被架空。没有任何权力。

当时四大总理大臣之中以老十三胤祥权力最大。所以有老十三在其中制衡老八。因此老八根本不会有什么作为。还会给雍正使绊子。

雍正架空老八之后。就开始着手将老八一党各个击破。于是雍正先以遵循旧制。派遣王公贵族往赴军前为名。将老九发遣西宁。

老九一直借故不走。最终还是被雍正强行送往西北。老九到了西北之后实际就是被雍正的心腹年羹尧所看管起来。毕竟西北是年羹尧的地盘。

但是此时老九依然不相信当年重情重义的四哥雍正会能对他做太过分的事情。所以他依然没有向雍正低头。

在西北的时间。老九过得非常郁闷。幸亏有他欧洲的至交好友葡萄牙传教士穆景远相伴左右。老九在这期间从宗教中开始找寻安慰。

很快年羹尧和隆科多因为居功自傲。一个被雍正直接赐死。另外一个则被雍正一直圈禁到死。雍正也开始腾出手来准备清理老八一党了。雍正开始各个击破。最先在雍正二年(1724年)先圈禁了老十。然后开始对老八、老九和老十四下手。

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以老九纵容下人。骚扰民间为由。命都统楚宗为钦差大臣前往西北约束。

此时老九已经对雍正开始不满。他觉得雍正派钦差来是故意凌辱他。所以他对楚宗十分傲慢无礼。这都说明了老九好意气用事的性格。十分不明智。缺乏考虑。毕竟雍正成为皇帝已经是事实。你还不向四哥俯首称臣。还这么耍脾气没有意义。

在楚宗前来调查老九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事。那就是老九曾经救助过的一位贫民义士令狐士义听说老九被雍正猜忌。各种迫害。于是从山西易容来见老九。

令狐士义最开始假称有要事求见。遭到老九拒绝后。仍不甘心。通过老九的太监。投递书帖。内称山陕百姓都说老九能接济贫苦百姓。是皇子之中的大好人。又听闻老九遭遇无道之君刁难。表示愿辅有道之主。不附无道之君。欲聚合山陕兵民。以救恩主。

老九看完之后。将帖子送还。告称:“我们弟兄没有争天下之理。此后若再说这话。即差人缉拿。”

从这些都可以看出老九即使被雍正各种迫害。他也从没有想过造反推翻雍正。这是历史上少有的皇族兄弟之情。历史上皇子政权失败。大多会演变成政变乱局。

而老九始终不肯举兵反抗雍正。这不是说明他没实力。老九有钱。老八有人望。老十四善于统兵。如果他们三个人真的想密谋联络各地对雍正新政不满的士绅百姓起义造反。还是有很大几率会获得响应起事的。

只是老九从来没想过要反叛雍正。他一直认为这只是自家兄弟意见不合而已。

事后。老九将令狐士义之事向至交好友葡萄牙传教士穆景远转述经过。穆景远称应执拿此人。交与雍正。否则将来必是大错。老九却不以为然。说:“若拿了这人。他就大吃亏了。”

这都可以看出老九为人极重情义。但是当时老九身边已经被安插了钦差楚宗的眼线。所以令狐士义事件最终还是被楚宗得知并通报给了雍正。这件事也成为了雍正认定老九密谋反叛的大罪之一。

最终雍正命令楚宗将老九一党以谋逆罪名押赴京城。楚宗先是抓走了老九的至交好友葡萄牙传教士穆景远。随后又抓走了老九的师父、秦观的后人秦道然。

雍正认为秦道然依傍老九为非作歹。命两江总督查弼纳清查秦道然家产。要追银十万两送往西北做军费。结果查弼纳在秦道然家中只查出了不到1万两的家产。作为在官场混迹多年的秦道然只有1万两银子的私产。在贪腐成风的康熙末期这已经是很难得且非常清廉的官员了。

但是雍正依旧震怒不已。查弼纳只得将秦道然家族产业祖上留下来的寄畅园抄没变卖。最终将不将凑齐了10万两交给雍正才算了事。

穆景远是葡萄牙籍传教士。他跟随老九时间最长。是老九最为信得过的至交好友。抄没完秦道然之后。雍正开始命人严刑拷打穆景远。让他供认老九有谋逆之罪。但是穆景远宁死不肯诬陷老九。雍正只得将他囚禁起来。

雍正四年(1726年)正月。雍正下旨将老八、老九削除宗籍。在半年多之前雍正就已经将亲弟弟老十四胤禵也圈禁起来。至此老八一党基本被雍正彻底击垮。

随即雍正将老八改名为“阿其那”。老九改名为“塞思黑”。这两个名字其意大概为最讨厌的人和最厌恶的人。四月份老九在西北被钦差楚宗身缚三条铁锁押送回京。

这一路上雍正都希望老九主动认罪。只要他肯向自己服软认错。雍正都不至于将老九圈禁折磨致死。但是老九表现十分强硬。他拒不认错。拒不服软。他在这路上还天真的认为雍正四哥再怎么地也不能把他整死。

雍正见老九如此强硬。最终都不想见他。将他转押到保定。由直隶总督李绂看管。这期间雍正以穆景远和秦道然性命相威胁。老九最终低头认罪。为了救出至交好友穆景远和恩师秦道然老九承认了雍正加给他的一切罪名。换回了穆景远被遣返葡萄牙。秦道然被圈禁直至乾隆年间才被放出来。

老九在保定被直隶总督李绂重兵看守期间。雍正明令李绂:除下贱饮食之外。一切笔、墨、床、帐、书、字、便冰一块。汤一盏都不能给予。

当时正值酷暑。墙高房小。老九手脚都被戴上镣铐。在拘禁之所经常中暑昏迷。李绂只是派人用冷水将他浇醒。

可以说老九是雍正被幽禁的这些兄弟中所受待遇最惨。被折磨的最惨的一个。老九被拘禁之初还幻想着雍正四哥会和他讲兄弟情义。他始终认为雍正重情重义不会将他赶上死路。结果老九最终在历经了暑期三个半月非人般的折磨后。熬不下去咽了气。

值得一提的是。老九的至交好友穆景远被遣返回葡萄牙后。穆景远动用一切关系联系葡萄牙王室希望葡萄牙王室能致书雍正给老九求情。只要雍正释放老九。穆景远愿意带老九回葡萄牙。终身不再理会清政府事情。

最终虽然穆景远最终求到了葡萄牙王室的书函。但是很可惜晚了一步。老九此时已经被折磨致死了。

其实即便有葡萄牙王室的求情信。雍正也未必会理睬。当时清朝正值鼎盛。根本不把欧洲各国放在眼里。而且因为雍正最痛恨的就是老九强硬的态度。不肯服软。不肯认错。还不肯俯首称臣。所以。老九必须要被整死。

雍正为什么非要对老八和老九下死手。而没有对其他被圈禁的兄弟下死手。主要在于老八人望太高。老九个性太倔强和强硬。他们俩始终不肯臣服雍正。对于雍正来说就犹如芒刺在背。不能不除。否则雍正寝食难安。说白了还是雍正最后和老八胤禩兄弟之间交心越来越少。

老八和老九对于雍正来说是皇位随时的潜在威胁。所以雍正必须拔掉这个潜在威胁。

老九死后他的长子弘晸也受到迫害。也被伯父雍正幽禁起来。弘晸在少年之时被雍正幽禁。一直到堂兄乾隆年间才被释放。

乾隆也不是即位就放了他。而是在乾隆(1778年)才将弘晸释放出来。因为乾隆在那时才开始替老八和老九平反。所以弘晸直到那时候才被释放出来。

翩翩少年时被幽禁。被释放出来时弘晸已经60多岁。被幽禁了50多年。弘晸被释放出来后都已经麻木了。可见雍正对胤禟的倔强与强硬有多么的憎恨。

乾隆继位后认为老八和老九没有悖逆之实。虽然没有明说老爹雍正是冤枉了他们俩。毕竟乾隆也不能拆老爹雍正的台啊。但是也算是间接承认了老八和老九并没有对雍正起谋逆之心。乾隆将老八和老九恢复了宗籍。老八和老九至此才得以平反。

从乾隆为两位叔叔平反来看。也说明了雍正对于老八和老九打击迫害有些过头。连亲生儿子乾隆都看不过去。乾隆以老八和老九并无悖逆之实为名恢复他俩宗籍。这也更说明了。老八和老九从头到尾就没想过想对雍正进行谋逆。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其他观点:

《清世宗实录》记载。雍正元年(1723年)5月22日。雍正帝生母吴雅氏(仁寿皇太后)得病。次日即宣告死亡。从生病到死去。不过短短10几个小时。实际上是暴卒。

当时。皇九子胤禟(雍正即位后改为允禟)身边的太监何柱国等人却议论说皇太后是自杀身亡的:“太后要见允禵(胤禵。皇十四子。雍正胞弟)。皇上大怒。太后于铁柱上撞死”。胤禩(皇八子。后改允禩)的亲信太监马起云也说:“皇上命‘塞思黑(指允禟。蔑称)’去见活佛。太后说何苦如此用心。皇上不理。拂袖而去。太后怒甚。就撞死了”。他俩都是雍正帝政敌的心腹太监。虽然一说允禵。一说允禟。有些矛盾。也可能是散布谣言。但太后之死。还是有许多可疑的地方。

雍正封同胞弟允禵为郡王。但却命他在康熙帝的景陵里居停守墓。实际上把他圈禁了起来。雍正对自己一母同胞的弟弟尚且如此戾狠。对允禟就更不客气了。

雍正十分厌恶并蔑视允禟。说他“文才武略。一无可取”。是乃父康熙“无足数计之子”。但也不轻易饶过他。于是就以允禵从前线归来军中无人统帅为名。命允禟去西宁戍边。允禟知道这是要流放他。推说等过了父皇百日冥辰再动身。雍正不许。催促速行。遂无奈于1723年辗转到了西大通(今青海大通县)。允禟到西大通后。立即奏请回京。雍正含混莫名地批曰“知道了”三字。不置可否。暗中却悄悄指示年羹尧严密监视其动向。不可放他回京。

允禟派人到河州买草料。顺便勘察牧场。这本是平常琐事。宗人府却于1724年2月参劾他“抗违军法。肆行边地”。雍正乘机将其贝子爵位革去。此举很有些欲加之罪的意味了。

李绂把总督衙门附近的三间小房。四面加砌高墙围住。把允禟关入里面。封死前门。用转桶传递饮食。外有官兵日夜严加看管。房小墙高。密不透风。又值酷暑炎天。戴着手铐(梏)、脚镣的允禟苦不堪言。动辄晕死过去。这年8月。李绂奏报允禟病死。雍正非但毫无怜悯。还说他遭报应。罪有应得。在当时以及后世。一直有人怀疑允禟是被雍正君臣害死的。5月。雍正把允禵移到景山寿皇殿圈禁。9月。允禩在禁所里死去。雍正也说他是遭天谴。服冥诛。随着允禟、允禩先后死去。这个为“夺嫡”而经营了20多年、被雍正视为最大威胁的政治集团。彻底土崩瓦解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18:22

    雍正,康熙,太子,兄弟,葡萄牙,乾隆,传教士,皇子,欧洲,的人

  • 樱花吻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18:22

    没想到大家都对雍正为何痛下决心杀九弟允禟?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小新卖蜡笔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18:22

    爱新觉罗•胤禟。生于1683年八月二十七日。死于1726年八月二十七日。生日与忌日都是同一天。是巧合还是雍正及其爪牙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