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连是什么? 一般有多少人,什么样的连才叫加强连?
原创

加强连是什么? 一般有多少人,什么样的连才叫加强连?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加强连?在一般人的眼里就感觉。如果一个连队比另一个连队的人数要多出一半。甚至更多。那么这个人多的连队。没跑。一准就是加强连。

您要是这么分的话。他对。也不对。

一听这话估计有小伙伴都乐了:“对又不对!岳云鹏说相声都不敢这么掰扯?”

咋说呢?正常的连队和正常的连队他人数是不一样的。

大家伙也知道咱解放军使用的是三三制。三个班组成一个排。三个排组成一连。这种编制在正常的步兵连队当中。搁到哪里这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

一个步兵班十二个人。一个班长。一个班副外加十名战士。您这初略的这么一算。这就是一百零八人。再加上连部。炊事班。通讯班等等。这就得一百四十人。

而一个炮兵班。他七个人就是一个班。俩班是一个排。两排是一个连。在加上什么侦查。炊事班。司机班。连部等等。算下来才七十人。

就这俩连队。您拿人数比较一下?这就不准确。所以搁到这里是不对的。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感觉俺有点强词夺理。其实咋说呢?有时候一个加强连和普通连队在人员上没有变动。但依然属于加强连的。

加强连。这是一种非正常的军事编制。他是应一个任务下来之后。上级感觉一个连队不够拿下。要么是火力不够。要么是人员不够。要么是缺少特殊攻击装备。上级临时从其他部队调遣部队。作为补充。补充到任务连队。从而让这个连队得到加强。这就是加强连。

通常情况下。加强连在任务完成之后。这个临时的加强连就会被取消。各个被调遣的部队就会回归到原来的部队当中。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整这么费事。咋不直接弄一个营接了这任务不就完事了吗?”

瞧您说的。一个任务有一个连多一点的人就能够完成了。或者一个连就能完成(只是缺少特殊装备)您偏要上一个营。这不浪费吗?这要是赶上别的任务下来。您这大手一划拉。才发现所有的人都派出去了。这就是您作为一个指挥员的严重失误。要不得。

打个比方《高三下的花环》。老军迷老兄弟们都看过。其中主角所在的连队就是一个加强连。

因为他这个加强连里头有一个炮兵排。八二无后坐力炮。这搁到步兵里头属于重火力装备。一个连队是不会带这么个大家伙的。既然带上了。这说明这就是个加强连。而这个连队的总人数是没有变化的。也就是说他这连队有一个排被抽调走了。然后补了这么一个炮排。

这是一种情况。

再有一种情况。一个任务下达。全连整装待发。要执行特殊的穿插任务。没有攻坚火力是不成的。

于是上级给这个连队在原有的基础上。补充一个重机枪排。一个炮兵班。在带一组喷火班。怕遇到特殊情况整个防化排上去。就这火力和人员组成搁到过去那可以横着走了。这样的加强连人数一准比原来的连队多。

所以加强连的人数也是不确定的。

当然您这补充。也不能补充的太过了。一家伙追加一个连队(三个排)的编制。这就不叫加强连了。这叫欠一连。毕竟您这都赶上多半个营了。连长就指挥不了了。这就得是营长带头。这就属于不满员的营级单位。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其他观点:

1944年5月在滇西抗日反攻作战中。担任中国远征军第53军开路先锋的部队。就是第116师师部搜索连。连长高玉功少校曾经是张作霖的大帅府警卫。作为东北军被严重压缩的余部。这个搜索连拥有官兵320余人。远超普通的步兵连队。从连队兵员数和连长军衔很容易看出。这就是个名副其实“加强连”。

第116师搜索连当时下辖五个排。每排又下辖五个班。武器装备属于半美械水平。全连拥有轻机枪10挺和迫击炮5门。每个步兵班还装备了一支汤姆逊冲锋枪。我们知道。普通步兵连长多是上尉军衔(偶有中尉)。而高玉功连长之所以是少校衔。就是因为该连级别较高。军事主官才出现高衔低配的情况。

所谓“加强连”。就是连队(我们仅以步兵连说明。其实特种兵分队也有此类建制)下辖的兵员和武器数量。明显大于正规连队编制的状态。以国民革命军为例。从黄埔建军起。它已经遵循苏式的“三三制”原则。即每个步兵连下辖三个步兵排(排辖三班)至多130到140人。那么超出这个编制的连队。自然就属于“加强连”。

比如宋子文组建的税警总团。它的每个团编制都很庞大。每个班有士兵14名和一挺轻机枪。并且居然是每个排编有六个班。全连兵员达到252人。几乎相当于其他正规军部队的两个连实力。这毫无疑问就是加强连的编制。孙立人的第4团除下辖三个步兵营外。另有特种兵连七个。每团官兵合计5000余人。这就属于“加强团”的概念了。

其实“加强连”也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额定的编制人员和装备。就已经超过了普通步兵连的范畴。就比如前述的东北军搜索连、税总的步兵连等。此类现象多见于特殊性质的部队或特种勤务分队。比如一些高级将领或者军阀们直接掌握的卫队连、手枪连。或者个别重要单位的警卫连等等。“超配”可以使其编制战斗力大大超过普通的步兵连。而实力略逊于一个营。否则就无需称为“连级”了。

另外一种是临时建制的加强连。就是为了遂行某次作战任务。给普通的步兵连临时性额外配备人员和装备。以满足战斗所需。但任务结束后配属的部分会“归还建制”。于是加强连也就又重新恢复到普通步兵连的状态。上个世纪80年代在南疆的战斗中。“临时性”加强连建制曾经被广泛使用。相信许多参加过那场战争的老兵都记忆犹新。

原因也很简单。当年很多次战斗的目标和规模都是攻取会或者防守一个山头。战场范围、敌方兵力都比较有限。因此我军至多投入一个连左右的兵力即可。但是为了彻底压制敌人保证战斗顺利进行。经常会给负责主攻的步兵连进行兵力和火力加强。比如一个重机枪排、一个“八二无”炮排或者一个“防化排”(火焰喷射器)等等。有时也会再配属个步兵排。于是该连就成为了“加强连”。

不过战斗结束以后。这些由团、营等上级单位临时配属下来的火力分队、步兵分队自然要归建。所以加强连又变成了“普通连”。有的时候。一些能打的连队经常被反复升格为加强连。又得一次次恢复原建制。没办法。主力连队嘛。能打。而如果战斗规模是连级部队不足以应付的情况。还会出现加强营、加强团的临时建制。以此类推。性质相同。

年龄稍大点的军迷都应该看过老电影《高山下的花环》。其实主角连队那就是个加强连。因为按1979年的步兵连标准编制。连部只有机枪班和炮班。下辖三个步兵排。全连120到130人的样子。而“梁三喜”这个步兵连居然配备了一个炮兵排。这显然就是得到火力加强了(靳开来兼排长。配有八二无后座力炮。这并非连级单位的正常配置)。即便步兵数量没有增加。仍然得算加强连。

介绍一个真实的战例来说明。1979年2月。陆军某师“塔山英雄团”第6连。加强重机枪一个排、“八二无”炮兵一排和喷火一个班。组成一个临时加强连。执行向敌后扣屯地区的穿插任务。该连兼程行军92公里。一路上历经七次战斗。以伤亡21人的代价消灭敌人100多。胜利完成任务。战后该连记集体一等功一次。被授予了“穿插英雄连”的光荣称号。当然。任务结束后配属的部队也就各自归建了。

这种临时建制的加强连并没有统一的配备和加强标准。完全根据任务需要和上级能力。合理进行火力和兵力加强。当然。对一个加强连而言。兵力和火力的“加强”是有限度的。否则就直接超过了“连级”范畴了。一般而言。步兵加强不会超过两个排、特种兵加强不会超过三个排。超过这一比例。干脆就是个不满编的营了(军事术语叫作欠一连)。可以由营长直接指挥战斗。那也就不能称为“加强连”了。

其他观点:

加强连。一个相对于基本编制有点特别的名字。它是与普通“连”不一样的存在。在我国军队编制中的地位比较特殊。也正因为如此。有些人总是弄不明白。何为加强连?它到底是在什么情况下才出现的一个编制呢?我们不妨一起来了解下。

什么叫加强连?其实只是从“加强”两个字就可以看出几分。它的规模肯定是不同于普通连队编制的。其次。它的火力标准绝对也得到了加强。这也就是说。一个加强连就意味着在火力与人员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因此。它被称为加强连。

事实上。这种情况一点也不少见。特别是在各抗日影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台词:派一个加强连打头阵。或者是派一个加强连进行援助……每每此时。我们也就明白了一个问题:战争进入到了危险的时刻。使用常规应对手段已经不保险。所以才会特别提到“加强”两个字。从而彰显当前任务的重要性。

这时有人就会好奇了。既然是加强连。它与普通的连队有什么区别呢?到底有多少人员?火力分配又是什么样的呢?如果按非常专业的军事术语来解释可能有些拖沓。毕竟不同的情况之下。加强连是不能统一而语的。所以。我们可以按大致的加强连来了解它。

首先。普通连是包括了排、班这些编制的。一个班一般为10个以上的人员。而一个排则约30人以上。而一个连。通常则会包括3个排的样子。也就是一百多人。按规定。一个连分有连长、副连长、指导员、副指导员还有3个排长、9个班长。同时。通讯员、炊事兵都是各班具备的。如此计算起来。一个连怎么也要120人以上。

而加强连作为一个临时被编制出来的队伍。它因为需求与特殊性质。所以人员及火力上就不能与普通连相等同了。所以。为了百分百完成任务。这个非正常的编制连就会被加强人手。忽略正常人数标准。比如从别处抽调人手。将分属队伍进行合并等操作。都是加强连通常的做法。但在任务结束之后。这些队伍还会各自回到自己原来的编制中去。

其次。加强连在火力装备上也非常特别。它不同于普通连队的普通武器装备。一般情况下。加强连会拥有从营重机枪连调来的一个排的兵力及火力装备。按每班一挺重机枪来计算。那加强连就会瞬间增加三挺以上的重机枪。

同时。每个班还会拥有一架无后坐力炮、以及喷火装置、榴弹装置。当然。相应的喷火装置人手也同时到位。加上工兵、炊事兵、榴弹发射兵等。这个时候的加强连如果是以进攻为主的编制。那还会加强指挥、工兵、参谋等人员及武器。

有的时候。加强连还会加入坦克连参战。这个时候场面就更壮观了。一个连可能会有十几辆坦克。160人以上。可见。加强连虽然是临时的编制。但真要动作起来。那是很难被攻克的。

那么。加强连如此威风。为什么会是临时编制呢?这可能就是我们国家军改之前特别的军事操作方法了。至少。在战争年代里。我军的兵力以及火力都相对缺乏。当然兵力的缺乏不是人少。而是牺牲数量有些多。加之国家地缘辽阔。真要分配起兵力来。还是不那么容易的。

正是因为出于成本的考虑。这才有了加强连的说法。试想一下。特别任务毕竟只是少数情况。通常来说。一个地方驻多少兵。一个区有多少兵力。那都是按需分配的。如果将一个普通的连队过多分配人手以及火力。那就会造成消耗过多的情况。

相反。当某一个时刻。或者说某种情况下。一个连来应对一次任务有些吃力。但用一个营又相对浪费军力。这时加强连就可以极大发挥其效用了。所以。加强连的存在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当任务重。情况特殊时。它才会被临时编制起来。而在平时的完备战况之中。还是普通的连队编制更适用。

同时。加强连说起来很厉害。但组成一支加强连并不困难。只要上级发现势头不对。或者是情况临时发生。那么上级指挥官都可以马上进行编制调整。无论是加强防御还是主力进攻。都会在临加加强的情况下。得到想要收获的结局。

其实。加强连就如同现在的公司。在特别时期专门组织人手进行的加班。比如当一个公司要举办某庆典或者某活动的时候。需要临时的人手以及装备。那么就可以租用、抽调分部人手来使用。

而加强连也是如此。只不过他们面对的都是硬指标。不管是抢滩还是登陆。又或者是攻山头等等战况。因为不同的需求。这个加强连就可以对不同的队伍进行抽调。空、海、陆各个方面的队伍都能加入到战斗中来。绝对好用而且及时。

一言以蔽之。加强连是一个神操作。它本身没有固定的模式。为什么会有它的出现。就是因为事出特别。临时抽调。当时进行任务有需求。一些兵种便会被按需借过去。从而帮助任务一方将目标拿下。

如此一来。普通的连队。因为得到了加强的人员与火力。那么在攻克当下任务的时候。其势气就肯定不同于普通连队。自然。收效也会超出普通连队。如果你非问为什么会有加强连。只这一个原因就足够了。

根据不同的任务。增加相应的兵种。在连队原有火力及人员的基础上。进行重武器的加强及人员的配备。这就是加强连。它既是普通兵种。也是攻克时艰的“特种”兵。在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任务完成之后消失。加强连的神作用。莫过于此。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24:12

    连队,步兵,火力,兵力,这就,人员,就会,连长,都是,是一个

  • 寄心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24:12

    没想到大家都对加强连是什么? 一般有多少人,什么样的连才叫加强连?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24:12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加强连?在一般人的眼里就感觉。如果一个连队比另一个连队的人数要多出一半。甚至更多。那么这个人多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