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民族主义跟民族中心主义显然是两个差距甚远的两个词。民族主义是以民族利益为出发点的而兴起的思想或者运动。应该说是一个中性词。
而民族中心主义则不是指以民族利益为中心。而是指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我高于一切。有一种不可取的自我优越感。不仅不是以民族利益为中心。许多时候还起到妨碍民族发展的作用。这种自我优越感。视各国条件不同。可能会让民族自高自大。也可能会发展成为一种文化霸权主义。
在中国的角度来着。欧洲中心主义、日本“大东亚共荣圈”、美国实行的文化霸权主义。可以说都是一种民族中心主义。只不过表现有所差异。
民族中心主义与该民族在经济、文化、政治上面的强盛而带来的优越感是分不开的。在后殖民主义的研究中。文化间的交流、身份认同等问题是一个核心点。萨义德提出的“东方主义”认为西方所认知的东方不过是西方一厢情愿“自我建构”。西方眼中的东方根本不存在。只存在于他们的构想之中。东方只是西方想象中的“他者”。而这个他者。往往被想象成与光明、民族、先进的西方相反的国度。东方是野蛮的、落后的、不开化的、女性的、有待西方改造的一个地方。可见。欧洲中心主义应该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民族中心主义。萨义德也由此提出“让东方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个主张可以说是一种民族主义。发扬本民族文化。
那么让我们用历史上抑制日货这一件事来说一下。抑制日货运动的发生具有其特写的历史环境。是政治事件影响经济行为的表现。
如1908年发生的第一次抑制日货运动。后来1919年因为巴黎条约发生的运动。似乎都因为爱国情绪或爱国主义运动而起。中国人民自发的一种抵抗运动。可以说是与民族主义有关。但却不能算得上是民族中心主义。是对侵略发起的反抗运动。但是这种运动一旦过激。伤害到的不仅仅是所抵抗的对象。大有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之势。如2012年因为钓鱼岛事件而引发的抵抗日货运动。日资企业、中日合资企业产品均成为抵制的对象。涉及的产业包括家电、旅游、对外贸易、汽车等。其中还发生出一些很极端的事情。例如见到日本产品。哪怕是中国人民的财产。也依然打砸。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抵抗日货牵一发而动全身。日货非独与日本有关系。与本国也有很大的经济联系。自身也是会受影响的。况且许多日本品牌汽车其实是在国内生产的。过度地抵制可以说是一种暴力运动。难免带有民族中心主义性质。带有盲目的色彩。而非出于民族主义的爱国行为了。所以倡导的是“理智爱国”。据所看相关论文表示。抵制效应在最初的四个月效果显著。但在这个过程也有观望效应。风波一去。受市场调节影响影响会渐渐趋平。
这些极端事件也说明抗日运动对于激发国人爱国主义、促进中国制造业有积极意义之外。还有许多负面作用。不只抵制日货。更伤害了一部分国人。抵制日货虽由民间自发形成。但也正是因为这样而缺少政府的监督管控。造成了许多不好的影响。历史告诉我们。爱国需要理性。暴力行为绝不是爱国。只能破坏中国的国际形象。恶化中国的投资环境。让外国投资者对中国望而却步。最终损害的还是中国的利益。我们需要的应该是理性的抵制日货运动。发扬正确的爱国主义。而非爱国主义情绪。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15860.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民族,主义,中心,日货,爱国,民族主义,中国,日本,爱国主义,可以说
没想到大家都对民族中心主义是什么意思?能不能结合一些历史来谈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民族主义跟民族中心主义显然是两个差距甚远的两个词。民族主义是以民族利益为出发点的而兴起的思想或者运动。应该说是一个中性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