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大太监杨戬,是怎么变成二郎神的?
原创

宋朝的大太监杨戬,是怎么变成二郎神的?

好文

热门回答:

而二郎神的原型。则是要结合了三个人的故事。包括了秦朝灌江口的李二郎、隋朝的赵昱赵二郎、宋朝太监杨戬杨二郎。除此之外还出现过李二郎、赵二郎等原型。

秦朝灌江口李二郎

说起这个李二郎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但是他的父亲是修建都江堰工程的李冰。但凡提到都江堰工程。人们只记得李冰。却忘记了他儿子李二郎的功劳。

当年在李冰病逝之后。他的儿子接过父亲的位置。才彻底修建完成。两人所修建的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个水利工程。至今都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有关于李二郎。还有着一则传说。

黎山老母认出了他是妖龙的身份。就把原来的铁链子化做成了面条。妖龙吃完之后立刻现出原形。而且被铁链子捆的紧紧的。李二郎看到后大喜。要把他就地处死。

但是被黎山老母阻止。因为如果没有老龙吐水。庄稼还怎么种?于是就修建了一座卧龙观。把这条妖龙镇压在了下面。也就有了如今寒潭卧伏龙的景观。

后人为了纪念李冰父子两人。就在都江堰旁边给他们修建了庙观。也就是所谓的二王庙。

隋朝赵昱赵二郎

隋朝时期有一位隐士名叫赵昱。但是在隋炀帝的逼迫下。他走上了仕途之路。被任命为四川嘉州太守。当时本地有一条蛟龙作恶。身为太守的赵昱降服了妖龙。从此之后不知所踪。

不过后来嘉州两地江水涨潮的时候。赵昱总是显圣救民于水火之中。当地的民众为了纪念他。在灌江口的位置为他建立寺庙。命名为灌江口二郎。

后来到了唐太宗时期。听出了这样的故事。就把他晋升为“神勇大将军”。再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逃到了四川地区。也听说了这个故事。又把他加封为了赤城王。

等到了宋朝时期。张乖崖在宋真宗的安排下。进入蜀地治理益州叛乱。在这个过程当中。张乖崖曾经进入寺庙当中求福。

宋朝大太监杨戬

现在但凡是提到二郎神。都认为他的名字是杨戬。而杨戬却是宋朝的一位大太监。两人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在很多文学作品当中。宋朝有着两名非常出名的宦官——杨戬、童贯。两人一文一武把持着朝政。可谓是害死了一大批的人。

我们的主人公杨戬在皇宫当中主要从事管理后花园的工作。机缘巧合之下受到了宋徽宗的喜欢。从此可谓是平步青云。甚至曾经出任节度使、太保等重要官职。

不过他的这些小心思。被杨戬所识破。救下了韩夫人。后来以讹传讹。就把二郎真神显圣的传说安在了杨戬身上。大太监也就莫名其妙的当了神仙。

其实有关于二郎神真正的身份。外界一直是传说颇多。而真正把二郎神叫做杨戬。也是开始在明朝的《封神演义》当中。究竟为何要和太监一样。估计谁也不清楚。

其他观点:

先回答问题:因为我们现在祭拜和记住的二郎神的形象是宋朝大太监杨戬的。

二郎神又被称为二郎显圣真君、清源妙道真君等。二郎神的传说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和五代十国时期。盛唐时期有著名的《二郎神》这一词牌名。所谓词牌名的意思就是填词时的曲调。也就是格式。可是这宋朝的太监怎么就和唐朝时期就有的神话人物扯到一起了呢?


我国的神话体系比较复杂。原因就是道教的神话故事和尊重的神有时候和民间的不太一样。在道教神话系统里。二郎神指的是赵昱赵二郎。这个赵煜赵二郎是隋朝时期的一个修道之人。后来响应国家号召赴古嘉州(今属四川省乐山市境内)任刺史。也就是一把手。

我们现在记住的二郎神。在民间一般都认为是杨戬。那么杨戬又是何德何能成为二郎神。取代了前面两位被大家传颂的最多的?这其实都得拜《封神演义》和《西游记》这两本对我国民间传说影响最大的两本小说所赐。

但是《封神演义》在描写杨戬样貌的时候是根据宋朝的一个大太监杨戬来写的。少年模样。没有胡须。长相俊俏。有点女子气。这不就是太监的特征吗。而且最要命的是民间祭祀二郎神的寺庙采用了这一形象。这就为杨戬成为二郎神埋下了伏笔。

话说这宋朝的大太监杨戬并不是什么好人。也没做过可以让老百姓歌功颂德事情。反而还让老百姓恨得牙痒痒。杨戬后来从宫中到地方上任职的时候。可谓是坏事做绝。让老百姓强租没有用的滩涂烂地。在一些文学作品比如《二刻拍案惊奇》和《金瓶梅》中都有杨戬形象的描写。但都不是很好的形象。甚至是反派的形象。

笔者认为真正的二郎神应该是一个民族融合和文化大杂烩之后的人物。有关于他的相貌描写的最大特点:三只眼睛。这个应该是来源于蜀地的神话传说;容貌是宋朝大太监杨戬的;好的故事。也是老百姓传颂的地方是李冰次子杨二郎和赵煜赵二郎共同加注的。

巧的是李二郎和赵二郎都是为都江堰地区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中国有很多神话人物都是这样的。所以笔者一直都认为中国的神话故事体系太复杂。但这也正是它有趣的地方。增加了很多神秘色彩。神话故事。神话人物越神秘越让模糊不清就越有趣。

如果你有什么不同见解。请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探讨。

其他观点:

答:民众对二郎神形象的认识。主要是受《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两书影响。

这里。有一个问题。是大家必须要注意的。

即《西游记》的吴承恩作者生卒年为1506年至1583年。而《封神演义》的作者许仲琳生卒年为1560年至1630年。

那么。按正常理解。《西游记》成书是在《封神演义》之前。

但《西游记》并没有给出二郎神的名字。只是借孙之口说他是“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杨君。生一男子”。

另外。在第六回二郎神出场时。还配了一首诗。称赞他的光辉史:“斧劈华山曾救母。弹打椶罗双凤凰。力诛八怪声名远。义结梅山七圣行。心高不认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赤城昭惠英灵圣。显化无边号二郎。”

这一段对二郎神的身世和早年经历的介绍。可查刻印有“大明嘉靖三十四年壬戌刊”字样的宗教典籍《清源妙道显圣真君一了真人护国佑民忠孝二郎开山宝卷》(简称二郎宝卷)。

“大明嘉靖三十四年”这个时间点比世德堂本《西游记》的刊行早了三十年。即《西游记》在写二郎神时。非常可能借鉴了《二郎宝卷》中二郎神的故事。

由此可见。《西游记》虽没提二郎神的名。却给出了二郎神的姓——杨。

但。这个时候的二郎神的姓名绝不是叫杨戬。

原因很简单。

因为生卒于1574年至1646年的冯梦龙作有《三言》。其中的《醒世恒言》第十三卷 “勘皮靴单证二郎神”。讲了一个离奇的故事:道君皇帝宋徽宗的一个宫人韩夫人久不逢雨露。春心久抑。遂得重病。被送到太尉杨戬府中养病。韩夫人病体恹恹。到二郎神庙进香。被二郎神的英俊神像所吸引。情不自禁。低声祈祷愿意嫁一个长相和二郎神一样的丈夫。祷告语被庙祝孙神通偷听到。孙神通学过一些邪门妖术。晚上便扮成二郎神的模样与韩夫人私通。太监杨戬生怕韩的奸情暴露。自己被徽宗责怪。赶紧兴师动众。大力侦破此案。将孙神通凌迟处死。

读这故事。我们可以百分百肯定。故事中二郎神的名字绝不叫杨戬!

甚至还可以肯定。在冯梦龙写“勘皮靴单证二郎神”故事之前。二郎神都不应该叫杨戬。

那么。《西游记》和《二郎宝卷》的二郎神应该叫什么呢?

《河南府志》中有载:“河南有二郎神庙在府城南关。祀隋灌州刺史杨煜。煜尝斩蛟筑堤。遏水患。故民为立庙。”

可见。这个姓杨的二郎神应该是名叫“杨煜”。

实际上。在北宋初年也的确有过“杨二郎”之说。如《太平广记》卷三百四十引《通幽录》中。有“与杨二郎(打)双陆”等语。

但《西游记》既称“显圣二郎真君。见居灌洲灌江口”。那么。这个见居灌洲灌江口的二郎神。最早应该姓李——他是秦蜀郡守李冰的次子。

李冰曾领导民众建成了功德绵延千年的都江堰。在这个浩大的工程中。他的次子“二郎”有协助父亲凿离堆、开二江的大功。曾被民众作为神灵奉祀。

《宋会要》记宋仁宗嘉祐八年封永康军广济王庙郎君神为惠灵侯。并言“神即李冰次子”。

南宋范成大在任四川制置使时。曾去瞻仰过这位“郎君神”。在《吴船录》称:“崇德庙在(永康)军(今灌口镇)城西门外山上。秦太守李冰父子庙食处也。”

《通俗编》引《朱子语录》进一步点明:“蜀中灌口二郎庙。当时是李冰因开离堆有功立庙。今来许多灵怪。乃是他第二儿子。”

《元史》本纪第三十四文宗三也记:“加封秦蜀郡太守李冰为圣德广裕英惠王。其子二郎神为英烈昭惠灵显仁祐王。”

《封神演义》摒弃了《西游记》中二郎神“斧劈华山曾救母。弹打椶罗双凤凰”的情节。却在“力诛八怪声名远。义结梅山七圣行”的事迹上大做文章。成功地塑造出了一个战神形象。

话说回来。《封神演义》的作者许仲琳为什么要把二郎神的名字写成杨戬呢?

首先。大宦官杨戬在南宋已被妖化。如陆游《老学庵笔记》一书就提到。杨戬是只“两目如金”的大虾蟆精。

其次。最早发现并收藏明刊折本《二郎宝卷》的胡适先生认为。人们祭祀二郎神时。不用象供奉其他神灵一样摆牺牲之类的东西。只需要负土作礼就可以。则在杨戬横行时代。人们恨大宦官杨戬刮地皮太狠。就以“二郎神”之名来讥讽他。

长此以往。人们渐渐以讹传讹。又兼《西游记》和《二郎宝卷》等书有二郎神姓杨的说法。许仲琳在写《封神演义》时。就理所当然地把二郎神的名字写成杨戬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念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58:31

    二郎神,二郎,杨戬,西游记,太监,江口,宋朝,都江堰,太守,出了

  • 情多浓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58:31

    没想到大家都对宋朝的大太监杨戬,是怎么变成二郎神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58:31

    而二郎神的原型。则是要结合了三个人的故事。包括了秦朝灌江口的李二郎、隋朝的赵昱赵二郎、宋朝太监杨戬杨二郎。除此之外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