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阿里激进的政策和公开的演讲是祸源。行动体现在 一上市融资。过高的利润承诺和融资方与散户不同的条款。二马云说监管呆板不开放。还怎么放松?实质上阿里已经用贷款套贷款套了10倍左右。玩炸了还要国家出面收摊。受苦的还是老百姓。至于腾讯。马化腾写过指尖上的中国。写了对金融的看法。在金融上也没有大动作。
本来就没有指望先富的人给后富的人送钱送资源。先富带后富是放开市场。让一批人先富起来促动经济活力。从而推动就业增加税收。就业有了。短期内经济繁荣。一些人也有了工作。国家有了税收。可以通过二次分配扶贫投资基建这些长远措施尽量推动公平。以前的问题是出于各种考虑对于再分配是不重视的。实际上经济发展的好处被先富的人拿走了大头。所以才会提新的主要矛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言外之意就是有些人赚的太多了。有些人太少了。这两年无论是扶贫。反垄断。就业。法律建设。税收问题其实是都是在服务于先富带动后富的目的。希望在再分配上下功夫。
二选一这个确实太蛮横。以前某东的很多品牌店铺都被迫关闭了。依法依规。罚它没毛病。南山必胜客也得罚。不然扼杀了许多创新。恶化扭曲了正常的市场竞争。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应该把资金投入到创新和高新技术研发中去。有核心技术有原创知识产权才是王牌。
对国家来说是好事情。对阿里巴巴长远来看也许也不是坏事情。首先。起到了这些大公司的威慑作用。近些年腾讯、阿里、美团等大企业。利用资本。灭杀初创企业。超出自己的主营。全方位对各个行业的企业收购、投资。导致一部分好企业夭折。失去了公平竞争的环境。因此。反垄断更好地保护小企业的生存。我们不需要一个互联网帝国。二是需要一个行业龙头。技术领先。管理优秀的企业。今后腾讯、美团、滴滴、京东等企业应考虑如何做好定位。而不是哪里有钱赚。就去哪里。成为第二个联想集团。做房地产、搞农业的唯利是图的美国心。
其次。阿里巴巴应集中拓展国际市场。打开国际市场的大门。集中力量发展自己的高技术产品。如操作系统、云计算等。这应该是阿里的使命。赚钱对于阿里而言是躺着赚的。所以。过于追求利润。是误区。长久发展、长久生存。降低企业风险。才是阿里要做的。
第三。在支付市场。腾讯的做法也不是很好。微信跟着阿里。挤压阿里。让阿里感觉需要建立生态保障自己的地位。因此。腾讯也许是一个祸根。腾讯的发展一直是靠模仿、抄袭。到现在这么大。如果还不改。定位不清晰。我想下一个处罚的就是它。建议国家收掉这些互联网企业的金融服务功能。不要让它们涉足金融。或者限制它们吸收大量的资金。否则。这些企业太有钱。会肆意妄为。过度的金融。对国家发展没有什么好处。当然。阿里也是有贡献的。银行对于个人盘剥太厉害。利息太低。阿里给个人带来了不少收益。这点应该感谢阿里。我想这也是之前阿里蚂蚁金融存在的原因。今后。是不是让一些股份制银行取代阿里。国家放权。让这些小银行。去倒逼大银行进步。同时可以管理好金融市场。
像阿里、联想、腾讯、美团、京东。都得叫醒它们。都想着赚钱做老大。干死对方。窝里斗。且对于企业长远的研发投入则太少。发展成巨婴。这次中美对抗。充分显示了大企业的技术发展重要性。同时也要给初创企业生存空间。
事先说好的先富带后富的。他们的成就有自己本身努力但大部分是因为国家稳定和时代人民的平台。没了他们还有马三。马四。马五。不是见不得他们好。如果得了政策倾斜却不愿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那就换人上牌桌呗。美国强力制裁华为对阿里腾讯看都懒得看就很说明问题了。
我还算比较经常去菜市场。看着摊位们的老板们脸色越来越差。愁云越来越重。我知道生意肯定越来愈不好做了。美团、饿了么是可以进驻外卖市场。资本来势汹汹。先把流量到手。等形成用户以来。再向商户狮子大开口。后来钱也不少了。商户和用户的平台使用形成依赖。割韭菜就开始了。那些小摊位能撑住多久?本是小本生意。也要被这些大资本来抢饭碗蛋糕就这么大。资本抢走了大半。留在小商户们的还有多少?对于美团买菜这些我是最不待见的了。
说实在的就这些个企业。东哥一直都是循规蹈矩。麻花藤也是不敢闹腾。就那位马老师一个劲地鼓吹。上一个频繁跑火车的还是建林王。现在呐看不着了吧。做生意嘛最重要的就是按照行业规范走。动不动就要改写规则。还真以为自己家是养乌龟的呢。规矩一直都有只是没拿出来。之前说的约谈不就是敲打敲打。没成想听不进去。那可不就得来点实际的。让你再记吃不记打。一家企业做这么大该想着继续怎样给消费者创造机会。老是驱逐别人。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学学人家段永平吧!
很多初创项目的目标不是做强做大。而是等巨头投资收购。就是因为如果一个事情稍微有点做强做大的潜力的话。肯定会被巨头们用资源和流量入场吃干抹净。那作为初创企业。与其被巨头碾压。不如主动点往巨头身上靠。说不定还能落得个安稳日子。现在有了这阿里的案子之后。不知道会不会有初创企业在面临巨头挤压的时候能与其硬刚?
对这类企业就是要高压管理。否则伤害的就是普通老百姓的利益。阿里。腾讯。拼多多等太多企业都在思量如何从老百姓口袋挖钱。而非是从服务。质量。创新等领域去合理挣钱。他们不光吸了老百姓钱。对于自己企业的员工也充满了吸血鬼似的剥削。罚款百亿或许对马总来说不算什么。其实我们应看到。大数据安全才是最主要的。阿里的大数据和云计算已经成为最强大的情报分析系统了。再加上资本的贪婪、马总的飘。最终国有化才是唯一出路。
现在的技术巨头。从形态上要比一个比传统官僚体系和行政组织更前卫、更先进。更有组织纪律性。那么有个问题。接下来在微信里能够看到淘宝和天猫的小程序吗?前些天淘宝特价版的小程序在微信上架了一天就被下架。接下来呢?
阿里的180亿罚款看起来很多。但是靴子已经落地了。至少市场知道垄断这个事情已经告一段落。而对于其他平台。现在才刚刚开始。其实淘宝在不断提交微信小程序。这就是在各种暗示。从另一方面来说。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本应该更开放。但现在互联网的信息孤岛化真的非常明显。各个平台都在走向封闭。至少未来各个公司都要掂量一下后果。没有再那么理直气壮了。这对于普通用户、消费者绝对是个好事。
现在国家之所以能管它。只不过是因为它还物理性地存活在国家体系板块内。那么国家干预一定是合理的吗?先进组织的监管要靠先进组织自身来解决。比如政府要管理滴滴。就必须有一个跟滴滴几乎相应水准的技术组织。对其数据进行监测。或者让它们相互监督。
此次处罚。是监管部门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具体举措。是对平台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的有效规范。但并不意味着否定平台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并不意味着国家支持平台经济发展的态度有所改变。而是要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把握平台经济发展规律。建立健全平台经济治理体系。
其他观点: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国家将公平放在治理决策的首位!
其他观点:
巨额罚单是正确的。是维护了市场交易秩序的。想想那些网店店主们。在阿里的“二选一”的打压下。有很多不得不将原本在其他电商平台的店铺关闭。而这些店铺的营业额还是相当可观的。相比之下。阿里并没有对这些网店的关店成本进行实际的补偿。可能只是一些内部政策的倾斜。但在阿里体系内。这种所谓的帮扶政策。跟另一个平台的交易额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那这种二选一的恶果是明显的。比如网店的情况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商家在生产环节的物资调配和人员供给。所以。相当于对国民经济有了实际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这毁掉了一个正常的经营规则。使阿里的规划大于市场的规则。使阿里的规模优势更加明显。平台利润越来越大。但网店的利润却越来越薄。这种情况的影响。逐渐线上转移到线下。对实体经济造成不可逆的严重后果。所以。不到200亿的罚单并不算多。相较于每年双十一阿里系的网上营业额来说简直九牛一毛。并不伤筋动骨。但这个处罚。更重要的。是一种态度。是中国管理层。对于网络巨头的态度。那我们是否可以推而广之。即时通讯行业中的腾讯。手游行业中的腾讯。外卖行业中的美团。自媒体行业中的今日头条。手机出行中的滴滴。二手交易里的闲鱼、旅行订制行业的携程等等等等。都有可能成为下一轮反垄断中的标的。而这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很有可能就是美团。
那下面我再说说为什么不进行分拆。我的答案就是八个字:没有先例。避伤元气。首先。之前美国的反垄断调查曾经调查过谷歌和facebook。还有早年的at&t 。首先来说。这种对行业巨头的分拆。在中国根本没有先例。无章可循。那么如果一旦分拆出问题。怕是谁也担不起责任。更何况。阿里系在市场中的份额到目前还都是最高的。无论是toB的电商还是toC的电商。更或是支付宝。都有着庞大的客户群。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防止任何变动中的风险。还有另外一点就是。连外国人都称支付宝是当下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那说明这种东西的活力和国际竞争力还是相当可以的。不要因为分拆而使国内某个行业的竞争力大大降低。这是无论企业层面还是管理层面都不想看到的。所以。处罚。应该!但分拆。就一定要慎重!本人拙见。不成提统啦。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27岁:考研还是考公?该如何做出选择?
-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哪些实用方法?
- 大专女生学前教育毕业一年多,有两家园工作经验想转行该咋办?
- 普通人怎样做才能挣到钱?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1653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阿里,腾讯,企业,国家,平台,巨头,互联网,行业,自己的,的人
没想到大家都对阿里巴巴垄断被罚182.28亿,为什么罚款而不是分拆?分拆有多难?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阿里激进的政策和公开的演讲是祸源。行动体现在 一上市融资。过高的利润承诺和融资方与散户不同的条款。二马云说监管呆板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