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令专家学者感到尴尬的文物?
原创

中国有哪些令专家学者感到尴尬的文物?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央视曾有一期节目讲的是《龙塘下的王陵》。里面有一件陪葬品。让接受采访的专家都“脸红”了。

2009年。江苏盱眙县一伙盗墓贼对大云山的一座汉墓进行盗挖。由于在盗挖过程中。使用了炸药。导致氧气不足。第一批下去的两人当场昏迷。后来下去救人的两人也昏迷休克了。在送前两个昏迷的人去就医的半路上。同伙发现这两人已经死亡。于是。就连同汽车一起遗弃在一个废旧工厂。而进去救人的那两个人。在休克以后。也被同伙就地掩埋了。



专家最后总结说:这个东西发现在男性墓葬里。应该是他使用的东西。“我们只要把它说到这个地步。大家就都应该很清楚了。”

专家对这个物件的解释。可以用“三缄其口”来形容。专家也不容易。也怕影响节目正常播出。

(文|勇战王聊历史)

其他观点:

说到让专家学者们感到尴尬的文物我觉得有很多。接下来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

战国水晶杯

在众多的文物中。我觉得杭州出土的战国水晶杯是非常值得一提的。

战国水晶杯由一大块珍贵的水晶雕琢而成。在那个时期是少见的珍宝。但是对于现如今来说。战国水晶杯独特的外形才是最吸引人们关注的。

战国水晶杯的外形说独特倒也不是特别独特。但是说不独特却也非常独特。之所以会这样说。是因为这个战国水晶杯非常像我们现在市场上可以随处可见的玻璃杯。

在当初考古工作者们挖掘杭州的那个战国墓葬时。 就出现了一些尴尬的局面。

面对着墓葬中出土的这么一个杯子。考古工作者们非常迟疑。差点就以为这个墓葬曾经被盗墓贼们光顾过、以为这个杯子是盗墓贼们盗墓的时候不小心遗落下来的。

但是好在他们没有被这个杯子的表象给欺骗。接下来。他们非常有职业素养地保存好了这个杯子。然后通过各种技术检验以及大佬级人物的鉴定。确定了这个杯子并不是现代的工艺品。而是实打实的战国文物。

汉朝的玉衣

现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很多金缕玉衣都是从汉朝墓葬中出土出来的。在汉朝时期。人们非常执着地相信玉里面有着神奇的力量。觉得只要用玉把人死去的尸体包裹起来。那么就可以防止尸体的腐烂。让人死后保存下一个完整的肉身。

正因为这些原因。才会使得汉朝的皇族、贵族们那么热衷于制造玉衣。

当然。这些玉衣是分不同等级的。

而没有贵族身份的普通百姓们。根本就没有资格使用玉衣。

在古代一些时期。盗墓贼在盗汉朝贵族墓葬的时候。他们甚至是不敢拿走这些玉衣的。

如果他们把这些玉衣带出去了。那他们根本就卖不出去。因为平民根本就没有资格使用玉。所以那么无论他们怎么解释。都将有麻烦降临。

至于为什么说这些玉衣令人感到尴尬。我觉得不用解释。大家只要往下看一张图片就知道了。

睡虎地秦简

睡虎地秦简出土于湖北的秦朝墓葬。所谓的睡虎地秦简指的其实就是一份记载了秦朝律法的竹简。由于以前没有相关文物的保存。我们所了解到的一些秦朝律法大多来源于司马迁的史记。

以前。我们一直都以为陈胜、吴广是因为迟到怕受罚才起兵造反的。

原来。秦朝迟到是不会丢掉性命的。最严重的。也仅仅只是被没收一副盔甲。要是因为天气原因迟到的。根本不会受到任何惩罚。

陈胜吴广的起义。其实就是他们为了追求权力而发起的一场起义。跟所谓的刑罚没有太多关系。

正是由于这里面的出入。就导致了以前一直坚信着史记记载的人们。产生了尴尬的感觉。

其他观点:

比如:汉代画像砖《桑林野合图》、汉中山靖王的「仿生铜器」。这尺度太大了。详谈的话怕过不了审。再者网上也说烂了。人云亦云也就没啥意思。

说一个知道的人比较少的尴尬文物:马王堆帛书「房中术」。尴尬到中国的专家学者羞于发布。被日本抢先发布。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三种帛书《合阴阳方》、《天下至道谈》、《十问》。目前中国所见最早的房中术出土文献。

汉代流行黄老之术。其实在汉代这些东西是非常流行的。不想今天一样动不动「三俗」


比如三号墓中的《合阴阳》《天下至道谈》就是讲的如何「采阴补阳、延年益寿」。如何前戏、如何「运动」、如何还精补脑等等之类的:

现代学者一些解读:

这里要注意的是。马王堆汉墓有三个墓葬。是汉代长沙王丞相、軚侯利苍近亲属的墓葬:

保存得最好的一号汉墓就是辛追夫人。她是利苍的妻子。

二号汉墓辛追老公利苍。

三汉墓可能是儿子利希。或者说他的兄弟。(目前还没有定论。这个就不讨论这个问题了)。

从墓葬中发现的印章确定了墓主身份:



出土文物结合《史记》文献记载。我们大致还原了【軚侯】的谱系:

马王堆汉墓是在WG时期发现的。我看了社会科学院当时发布一手的发掘报告。「医书」中完全没有提及「房中术」:




1980年中国古文字学会在广州召开。周先生去香港学术交流。当时饶宗颐先生询问:

饶宗颐和周鸿翔先生问我:“马王堆汉墓竹帛书中是否有房中术?”我不敢隐瞒。答复说:“有。但不敢发表。”饶、周两位先生说。国外学者很关注。希望早日发表。

一年之后。考古组顶着压力曲线出版。将「禁书」改称《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竹简「养生方」释文》刊登在《马王堆医书研究专刊》(1981年第2期)。

也就是在当年。日本医学代表团来访问。马王堆医学会将《养生方》的注释本。当作见面礼赠送给日本人。日本麦谷邦夫先生很快将《养生方》作了注释。把「禁书」在日本公开出版发行。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4:02:08

    墓葬,汉墓,马王堆,战国,汉朝,水晶,史记,秦朝,尴尬,汉代

  • 笑红眼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4:02:08

    没想到大家都对中国有哪些令专家学者感到尴尬的文物?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4:02:08

    央视曾有一期节目讲的是《龙塘下的王陵》。里面有一件陪葬品。让接受采访的专家都“脸红”了。2009年。江苏盱眙县一伙盗墓